每晚21點21分 不見不散 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上覀冎活櫭χ谝黄臣词诺牡赇仚淮袄?,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張愛玲 張愛玲,原名張煐,中國近代著名的傳奇才女,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于上海麥根路(今泰興路)。 1931年,張愛玲入讀 上海圣瑪利亞女校,隨 白俄羅斯練習鋼琴。 1942年夏,張愛玲與炎櫻返回上海,與姑姑居住在愛丁頓公寓6樓65室,開始了寫作 生涯,在《 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在英文《 二十世紀》月刊發(fā)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 1953年,張愛玲認識了 宋淇、 鄺文美夫婦。之后,張愛玲奉命為《今日世界》雜志寫了用英文撰寫兩部長篇小說:《 秧歌》、《 赤地之戀》。 1955年11月,張愛玲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游輪赴美國。租住在 紐約救世軍辦的女子宿舍,張愛玲與炎櫻重逢并同去拜訪胡適。 1961年,冬天,在港為電懋電影公司編寫《 紅樓夢》、《 南北一家親》等劇本。 1995年9月8日夜(中秋節(jié))矚目中國文學界的才女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qū)公寓內去世,享年七十四歲。生前指定林式同為遺囑執(zhí)行人。9月19日,遺體在洛杉磯惠澤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 張錯、高全之、張紹遷、許媛翔等人攜帶出海,撒于太平洋。 張愛玲的小說,無論結局是好是壞都給人以一種悲涼的感覺。張愛玲文筆冷靜,小說常用第三人稱即“他”來描寫,以一種全知的視角來敘述,小說中雖然沒有摻雜太多作者個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調悲涼。 如《傾城之戀》中的開頭寫道“胡琴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故事——不問也罷!”結尾雖然白流蘇如愿以償嫁給了 范柳原,但是作者卻冷眼說道“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了?!?/span>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以及呼應開頭的胡琴聲又響起。 戰(zhàn)爭的混亂使白流蘇認識到人的生命在大動蕩中微不足道,所有關于愛情的實驗到頭來都經不過亂世的沖擊,白流蘇范柳原不過的婚姻,不過是兩個戰(zhàn)亂中的人對未來的迷茫對生命難以把握的結局。這一切實際上都反應了一種個人情緒:大限來臨的惶恐和個人的迷失。 再如《 金鎖記》中一開頭從月亮寫起,“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比眼前的月亮大、白、圓;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來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帶著凄涼?!?/span> 小說中的 曹七巧用“三十年來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然而'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人還沒完——完不了?!?/span> 張愛玲對愛情說過的七句話一,人總要在磕磕絆絆中才能學會成長,遇到錯的人是想讓你在遇到對的人的時候,心懷感激并懂得了如何去愛。人世很長,愛情是個結,生活是個結,如果不能將結解開,那么就將它系個漂亮的花兒。 二,感情不應該是一個人的獨白,如果他一直不入戲,你又何必再為他苦唱情歌。別守著一顆不會開花的書,也別等著一個不會回來的人,有些事,堅持也只是徒勞。 三,只有當自己變得更好時,才有了選擇的權利,成為對的人才能讓等待變得更有價值。在愛情的你來我往中,回頭看看,希望你還能為自己喝彩,得到了多少都不重要,關鍵是這一路走來多么的不容易。 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低入塵埃中的我并不卑微,而是因為愛情,我愿意在家中煮上一碗熱粥,溫暖寒夜中的你;愿意在枕邊送上一個親吻,安撫受傷過的你。對于愛情來說最難的,不是永葆激情,而是在歷經了生活的磨難和歲月的消耗之后,還能夠彼此欣賞。 五,最美好的告白是:你的過去,我不介意,但你的未來,我愿意參與。過去的我可能磨難多災,但并不妨礙未來的我與你情深似海。在一起的兩個人最重要的是相守相知,相互理解,家庭給予彼此的家庭社交以尊重,留一份空間。留一絲底線。 六,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性格便會逐漸互補,愛的多的那個人脾氣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遷就,被愛的那個性格則變得越來越霸道,仍能走在一起,是因為其中一方在努力迎合化解矛盾,總有一個人會改變逐漸來縱容你。愛你的人會什么都不介意,什么都能原諒,這不是天生的好脾氣,只是不想失去你。 七,任何感情問題都不要冷處理,無論是面對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有疑惑的時候就要去詢問,你有激情時就要去實施,你有錯誤時就要去承認,你要告訴他,讓他知道,很多事情忍著忍著就變得模糊了,問題不會在忍耐中被時間化解,只會在日復一日中帶來長久的失落、遺憾,失望到極致 征集人物稿件 要求: 一,特別喜歡這個名人 二,對他有自己的深刻理解 三,1500-3000字 |
|
來自: 明遠小筑 > 《文學哲學藝術、詩詞歌賦名著典故國學、文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