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秘聞 歷史秘聞】有人說,《三國演義》插曲“這一拜,春風(fēng)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臺”是不準確的,因為在桃園三結(jié)義中,劉關(guān)張是跪不是拜。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為古時候所謂的拜,其實就是跪。 《說文解字》曰:“跪,拜也?!币簿褪钦f,古人的跪,就是用來行拜禮的。要想知道跪與拜的關(guān)系,這里不能不說到“坐”。 我們知道,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與跪乍看起來一樣,其實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所謂坐,就是兩膝著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當然坐的姿勢也非常講究,“虛坐盡后,食坐盡前”?!氨M后”就是盡量讓身體坐后一點,以示對他人的尊重和謙恭;“盡前”,就是盡量將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跪就不同了。雖然也是兩膝著地,但要挺直身子,臀不能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于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這里的跪就是跪拜之姿。 至于“揖”,只不過是拱手禮,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記·高祖本紀》:“酈生不拜,長揖?!薄稘h書·周勃傳》:“(天子)至中營,將軍亞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边@說明揖和拜是有明顯區(qū)別的,拜比揖的禮節(jié)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最常見的揖禮就是孔子畫像中的姿勢。 古人的拜是非常講究的,我們現(xiàn)在通常說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種拜的禮節(jié)。這九種拜分別是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肅拜不跪外,其余八種拜都要下跪?;资前荻Y之中最隆重的一種禮儀,一般用在君臣之間。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我們在今天的古裝影視劇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對皇帝所行之禮就是此禮。頓首是喪事之拜中最為重要的禮節(jié)。一般是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也叩地。頓首與稽首不同之處在于,稽首頭至于地而不叩,頓首頭至于地而叩。 當然最常用的跪拜禮就是“空首”禮,這種禮下跪后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因為頭不至地而至手,故稱為“空首”,也叫“拜手”,簡稱“拜”。有時為了表示更加尊重,要行兩次空首禮,稱“再拜”。《儀禮·大射禮》:“公降一等,小臣正辭。賓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边@里的“公答再拜”,就是指答拜兩次空首禮。所以,“再拜”,不僅是兩次跪拜禮的泛稱,也是兩次空首禮的特稱。 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輕重不同,用的場合也大相徑庭?!鞍荨倍Y多用于下級對上級,如臣下對君王;而“揖”禮多用于平輩之間,有時也用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
【責任編輯:fw0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