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回暖,柔風拂面,萬物復蘇。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姍姍來到人間。這時,自然界陽氣開始生發(fā),到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然而,早春時節(jié),陰寒尚未褪盡,常常時冷時熱,氣候變化無常。有時陽光明媚,惠風和暢;有時‘二月春風似剪刀’,卻又寒氣逼人。即便一天之中,也常是晨涼夜寒,白天溫暖,晝夜溫差較大。一方面,氣溫的變化無常,給春季養(yǎng)生帶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春草發(fā)芽,舊病容易復發(fā)。隨著春天的到來,不但一些傳染病容易流行;而且,許多慢性病也會相繼復發(fā),甚至加重,惡化,使明媚的春天蒙上一層疾病的陰影。
呼吸道疾病多發(fā):春天,流感`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到感染及急性支氣管炎多,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誘發(fā)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復發(fā)`加重;流腦、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等傳染病也可能發(fā)生和流行。
過敏性疾病頑固難愈:春暖花開,做為主要過敏原之一的花粉,彌漫空中;春風吹,許多其他的過敏因子,如:塵埃、螨蟲、真菌等,隨風飄灑。因此,花粉癥`哮喘病`蕁麻疹、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等,便會適時出現(xiàn)或復發(fā)。
心血管病易突發(fā):每年春天2~3月間,西伯利亞寒流經(jīng)常侵擾我國,北方尤為顯著。本來已有些許春意,寒流過境,氣溫驟降,易致冠脈痙孿`缺血,誘發(fā)冠心病心絞痛。部分病例病情加重`惡化,發(fā)生心肌梗塞。春天,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常好流行,部分病人合并心肌炎;或者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復發(fā)。肺心病常因春天呼吸道感染多而誘發(fā)心衰。高血壓、腦卒中也容易在春季發(fā)生或復發(fā)。
好在有經(jīng)方,以桂枝、白芍、甘草、大棗、生姜五味藥為組合的桂枝湯用途廣泛,效果顯著,以桂枝湯為基礎的桂枝加附子湯、桂枝人參湯等方劑也在春天大有用武之地。
一、感冒頭痛
患者:涂某
性別:女
年齡:28歲
初診日期:2017年2月10日
患感冒3天,無發(fā)熱,無口干口苦,飲食一般,二便可,睡眠可,現(xiàn)證:頭痛,以后頭為甚,怕冷,無汗,頭暈,鼻塞,打噴嚏,流清涕,舌苔薄白,寸脈略浮,證屬太陽中風證。
方劑:桂枝湯原量
方組: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生姜45克(切)炙甘草30克 大棗12枚(撕)
劑量:二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上藥以水1400ml煎取600ml,分三次熱服。囑咐喝藥后,喝熱稀粥一小碗,蓋被子以助汗出。
治療效果:上藥服一劑后,諸癥減,頭不痛,不怕冷,稍有流涕,頭略昏沉,囑繼服上藥1劑后,諸癥已除。(山東·劉倫三醫(yī)生)
二、 感冒咳嗽
患者:劉某
性別:女
年齡:8歲
初診日期:2017年2月16日
感冒咳嗽三天,患兒病初起時發(fā)熱37.6℃,現(xiàn)已不發(fā)熱,但覺惡寒、汗出、咳嗽、痰多,時有黃綠色痰,曾肌注柴胡注射液2針。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二便可。
方劑:桂枝湯
方組:桂枝45克 赤芍45克 生姜45克(切)炙甘草30克 大棗45克 (撕)
劑量:二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1400ml煎取600ml,分三次一天熱服,藥后喝熱稀粥,蓋被子取微汗。
治療效果:上藥服完兩劑后來述感冒已愈,諸癥消除,稱中藥比西藥還管用,口干也好,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喝。(山東·劉倫三醫(yī)生)
三、春季過敏性鼻炎
患者:陳某
性別:男
年齡:63歲
鼻炎38年每年春秋天發(fā)病,打噴嚏,流鼻涕,頭面部奇癢,遇風加重,素有胃病,面色暗,脈沉緩無力,心率50次左右,大便黏不成型,不能食涼,緊張易出汗,手腳涼,苔薄白質淡紅。
處方:桂枝加附子湯加減
方組:制附片15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大棗12枚(撕)黨參30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1500ml浸泡1小時,煮開后再煮25分鐘,分三次溫服。
治療效果:復診說所有癥狀大減,非常感謝,說這么多年的病中西醫(yī)服藥無數(shù)都沒好,這三劑藥竟然這么好,病人非常高興。隨后又服15劑,臨床治愈。
方歌:汗因過發(fā)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難,尚有尿難風又惡,桂枝加附一枚安。
相關條文: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感悟:經(jīng)方在臨床上給我?guī)砹司薮蟮淖兓芏鄷r候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經(jīng)方幫助我更好地為病人解決病痛,我由衷的感恩涂老師和仲圣平臺?。ㄉ綎|·翟海英醫(yī)生)
四、過敏性鼻炎
患者:女
年齡:33歲
初診日期:1月26日
主訴:晨起鼻塞,流清鼻涕,鼻癢,手足冰冷,惡風,怕冷,舌淡苔白,脈寸關尺沉,大小便睡眠正常,胃口尚可。
辨為:營衛(wèi)失和,表虛不固。
治法:調和營衛(wèi),復陽固表。
處方:桂枝加附子湯
方組:制附片15g 桂枝45g 生白芍45g 炙甘草30g 生姜45g(切) 大棗12枚(撕)
劑量:七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溫服。
二診:服藥后鼻塞、鼻癢流清涕全面改善。
更方:桂枝加附子湯加牛蒡子15g 蟬蛻12g 七劑
治療效果:諸癥消失。(浙江 薛繼余醫(yī)生)
五、鼻塞十余年
患者:馮某
性別:女
年齡:25歲
初診日期:2016年3月7日
主訴:鼻塞伴呼氣臭10余年
10年前感覺鼻子堵,聞不到任何氣味,呼吸不通暢,呼氣后聞及臭味;平日易發(fā)火生氣,經(jīng)常感冒;自服消炎藥,未見好轉。
查:形體偏瘦,面黑,眠可,納可,二便調,舌淡紅,苔少而薄白,脈沉虛。
治療方案:
(一)中藥湯劑內(nèi)服
處方:桂枝加附子湯
組方:制附片30g 桂枝45g 生姜45g(切)
生白芍45g 炙甘草30g 大棗12個(撕)
劑量:5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涼水1400毫升,浸泡30分鐘,大火煮開,小火煮25分鐘。早中晚飯后溫服。
醫(yī)囑:忌生冷辛辣和綠豆制品。
(二)中醫(yī)正骨整脊
頸椎第4節(jié)椎體錯位引起的癥狀:鼻炎、口唇潰瘍;中耳炎、耳聾;咽部異物感、胸悶、呃逆、心動過緩等。
治療效果:
(1)3月11日復診,訴呼吸通暢,能聞到味,脾氣好些,還余1劑藥未服。
(2)3月24日復診,訴呼吸如常,呼氣無臭味,不易發(fā)火。四診合參,患者體質弱,遂以桂枝加附子湯合真武湯(五劑)強壯身體。痹通藥酒75ml內(nèi)服外搽。
條文:
《傷寒論》第20條: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發(fā)汗太過傷人津液就是傷陽),其人惡風,小便難(津液喪失太多的緣故),四肢微急(津液喪失導致肌肉濡養(yǎng)不夠),難以屈伸者(陽氣不足,陽主動,陰主靜),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桂枝湯增加胃氣,恢復津液就是恢復陽氣,附子補陽,實際就是桂枝湯顯現(xiàn)少陰證)(湖北· 張永鋒醫(yī)生)
六、過敏性鼻炎
患者:王某 泉州康美鎮(zhèn)人
性別:男
年齡:45歲
初診日期:2014年5月
癥狀:在他處檢查診斷為過敏性鼻炎,現(xiàn)在主要癥狀為鼻塞,噴嚏,流鼻涕,已七八年余。舌淡紅,苔薄白,脈緩。二便,飲食,眠納均可。
診斷思路:綜合分析似無明顯寒熱之象,但病人訴說每到冬天或天氣轉冷起風時鼻部癥狀加重。
處方:桂枝湯
組方: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片) 大棗12枚(撕開)
劑量:七劑
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
再診:諸癥均減。
注:期間鼻部放血治療兩次,前后共服一個月,痊愈。
病人特告知睡覺時打呼嚕的毛病也好了。(福建·劉德勝醫(yī)生)
七、小兒過敏性鼻炎
患者:馬某 鄒平縣人
性別:男
年齡:2歲10個月
初診:2015年8月9日
患者家人代述,患者見風流清鼻涕,打哈欠,舌淡紅,苔白膩,早上比較嚴重,已經(jīng)3個多月,一直四處求醫(yī),淄博市中醫(yī)院確診為“過敏性鼻炎”。
處方:桂枝加附子湯
方組:制附片15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生姜45克(切片) 炙甘草30克 大棗12枚(撕開)
忌:牛奶、酸奶、水果、飲料及綠豆制品。
劑量:兩劑
煎服法:1000毫升水煮開后,再煮25分鐘。每次服15-20毫升,服藥20分鐘后,再服15-20毫升熱稀飯,稍加衣被,讓其出汗;若一服無汗,再服,如前法。
二診:2015年8月13日,癥狀明顯減輕。
效不更方,原方兩劑。
治療效果:后患者家人特來告知,患者完全恢復。(山東·呂濱愉醫(yī)生)
八、婦科炎癥
患者:林某
性別:女
年齡:25歲
初診日期:2016年4月15日
自述:春節(jié)前因婦科炎癥到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輸液到第四天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疲乏無力,怕冷,無心悸、寒顫及其他不適,食欲、大小便可。醫(yī)院更改處方加參麥、能量,再輸液幾天未見好轉,出院。出院后多出求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治療2月余還是無好轉,來我衛(wèi)生院就診。近來還是怕冷、乏力、活動后有汗出,周身微痛難受。
查:舌淡紅,苔滑膩,脈沉細
處方:桂枝湯
方組:桂枝3包 白芍1包 大棗1包 炙甘草4包 生姜45g(研碎泡開水)
劑量:3劑(一日3次,一次一劑)
服用方法:囑患者熱服藥后喝熱稀粥一碗,蓋被取微汗。
二診:2016年4月16日
諸癥略減周身疼痛減輕,但蓋被后沒有出汗,當時考慮劑量太輕,將上述藥方再撿3劑,囑患者一次吃完,再喝粥蓋被取微汗。
三診:2016年4月17日
患者諸癥消失,說全好了。
相關條文: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
感謝仲景中醫(yī)文化傳播公司!感謝涂華新老師!后用此方法治療多例患者均為3—5天痊愈。(湖南·易彥佐醫(yī)生)
九、虛人外感
患者:陳某
性別:女
年齡:45歲
初診日期:2016年02月25日
主訴:流涕咳嗽乏力1周。訴春節(jié)后農(nóng)歷十一出現(xiàn)流涕,服傷風素后涕減,第二日四肢乏力,后休息后略有緩解,漸出現(xiàn)咳嗽,昨痰多,畏惡風寒,至晚時發(fā)熱(37.5°C),汗出乏力,予生姜水泡腳后汗出較多。
今晨來診見:流涕,咳嗽,痰不多,汗出,惡風寒,覺發(fā)熱,太陽穴處頭痛,無咽痛,無口渴,無嘔吐,大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稍膩。脈緩略浮。
處方:桂枝湯加味
劑量:2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組:桂枝30g 白芍30g 生姜30g 炙甘草20g 大棗12枚(撕) 黑附片10g
煎服方法:水開后煮20分鐘,分三次啜米粥后溫服。
復診:2月27日,服二付藥后惡寒發(fā)熱消失,汗出減,覺好轉多半,昨飲生普后腹瀉3次,伴腹痛,自行艾灸后痛瀉止。今晨覺頭昏,訴飄浮感,汗出乏力,胃中欲嘔,晨起略口苦,納可,畏寒,舌質淡紅,苔薄膩減,脈弱。
處方:補脾七號加減
方組:黨參20g 干姜20g 白術20g 炙甘草20g 茯苓15g 桂枝15g 黑附片15g 砂仁10g 叩仁10g 旱半夏30g 大棗30
劑量:3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后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
隨訪,諸癥消。(廣東· 魏文著醫(yī)生)
十、頭痛五年
患者:楊某 江口人
性別:女
年齡:45歲
初診日期:2015年4月23日
頭痛五年,伴頭昏,舌淡,苔薄白,脈浮。
處方:桂枝湯
方組: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大棗十二枚(撕)
劑量:兩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20分鐘,去滓分三次溫服。
手法按摩:列缺 合谷 太陽 C2橫突,上項線硬結。
后告知不痛了,至今未再復發(fā)(貴州·田茂松醫(yī)生)
十一、汗多無力
患者:符某
性別:女
年齡:56歲
初診日期:2015年3月19日
自訴:白天稍微勞動一下大汗淋漓,晚上醒來后汗流浹背;稍微干一下重一點的體力活就流汗,全身無力。
查:舌質淡紅,舌苔薄黃,舌體偏胖,納可,大便正常,小便頻數(shù),汗多,夜夢多,左右寸脈獨高,有結代脈象,醫(yī)院診斷左心室肥大。
處方:桂枝人參湯加味
方組:附子2包 肉桂6包 白術4包 炙甘草60克 人參4包 干姜4包(部分中藥使用超微粉,按照含量用原方比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煎服方法:兩碗半水與炙甘草煎成一碗半,然后沖超微顆粒,蓋上十分鐘左右,分兩次溫服。
效果:3月25日復診,出汗問題已解決,上山上干農(nóng)活也有力氣了。
原方四劑鞏固治療。(湖南·符林俊醫(yī)生)
十二、反復感冒
患者:于某
性別:男
年齡:11歲
初診日期:2015年2月5日
臨床表現(xiàn)主要癥狀為 怕冷,發(fā)熱,頭痛,出汗,反復感冒,有慢性腎小球病史,平素每月最少感冒兩次。
查:舌淡白,脈浮緩,二便正常,納差。
辨:太陽中風
處方:桂枝湯
方組:桂枝45克 芍藥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 大棗12枚
劑量:兩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服用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溫服。
忌綠豆類制品
治療效果:后其母代述,所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也不感冒了。
相關條文:《傷寒論》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安徽·蘇昌富醫(yī)生)
十三、頑固失眠
患者:余某 湖北石村人
性別:女
年齡:56歲
初診日期:2015年3月
苦于嚴重失眠兩年,每晚輾轉反側不得入眠,多方求治無效,心情煩躁,納一般,二便可,舌淡紅,苔花剝,局部厚膩,脈沉細。
按脾虛論治
處方:桂枝人參湯加味
方組: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黨參45克 白術45克 干姜45克 寇仁15克 砂仁15克 合歡皮15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劑藥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
效果:一劑后,癥狀大為減輕,家屬形容為“睡的如死狗一般”
前后共進十劑,失眠癥狀完全消除,至今未再復發(fā)。
編輯者愚按:以桂枝人參湯加合歡皮治療此例失眠,說明經(jīng)方即辨病亦又辨證,如《傷寒論》正文題目“辨…………病脈證并治”,即是明證。(湖北·汪保方醫(yī)生)
十四、胸悶氣短
患者:張某
性別:男
年齡:66歲
初診時間:2016年4月24日
時發(fā)胸悶,活動后加重并伴氣短,時有頭昏,食量較小,大便兩日一行,不干,小便通暢,面色晦暗,精神萎靡不振,舌質暗,舌苔薄白水滑,脈遲。
考慮:胸陽不振
方劑:桂枝去芍加附子湯
方組:桂枝45克 生姜45克(切) 炙甘草30克 大棗12枚(撕) 蒸附片30克
劑量:5劑 (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劑用水1400毫升,煎至600毫升,去渣,分三次溫服。飲食禁忌:綠豆制品及寒冷食物。
二診:2016年5月1日
精神狀態(tài)好,無胸悶氣短等,舌質暗,舌苔薄白,潤清,脈沉,繼用上方10劑。
三診:2016年6月3日
此病經(jīng)用上方15劑治療,已無任何不適,能參加田間勞動,因一周前食用綠豆芽后,再次出現(xiàn)胸悶,時輕時重。繼用桂枝去芍加附子湯7劑。一周后其女兒前來治療頸椎病,述其父已無任何不適。
歌訣:桂枝去芍義何居,胸滿陰彌要急除。若見惡寒陽不振,更加附子一枚倶。(河北·陳振須醫(yī)生)
條文方組
一、 桂枝湯方
方劑組成: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可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原文指征: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嘔,不能食,無寒熱者,名妊娠,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wèi)強,故使汗出也。欲攻邪風者,宜桂枝湯。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太陽病,先發(fā)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為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也。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衛(wèi)氣不諧也。所以然者,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衛(wèi)氣不共諧和故也。復發(fā)其汗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發(fā)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者,可更發(fā)汗,宜桂枝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輩;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宜桂枝湯。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大下后,復發(fā)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后攻其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fā)汗,宜桂枝湯。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此屬陽明也。脈實者,可下之;脈浮大者,可發(fā)汗。下之,宜大承氣湯;發(fā)汗,宜桂枝湯。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當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府、風池,卻與桂枝湯。
濕氣在外,因風相搏,流于經(jīng)絡,骨節(jié)疼煩,臥不欲食,脈浮緩,按之澀者,與桂枝湯微發(fā)其汗,令風濕俱去。
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中與也。
桂枝湯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中與之。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發(fā)汗,若下之,不可更行桂枝湯。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
若酒客病,亦不中與桂枝湯,得之必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太陽病,已發(fā)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乃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湯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者,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服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加溫針者,四逆湯主之。
問曰:太陽病,其證備,按桂枝湯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煩躁,吐逆,譫語者,其故何也?師曰:此為陽旦證,不可攻也。寸口脈浮,浮則為風,亦為虛,風則生熱,虛則攣急。誤攻其表,則汗出亡陽,汗多則液枯,液枯則筋攣;陽明內(nèi)結則煩躁、譫語。與甘草干姜湯以復其陽;芍藥甘草湯以救液;調胃承氣湯以止其譫語,此壞病之治,必隨脈證也。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fā),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兇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fā)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y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隕歿,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二、桂枝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頓服之。
原文指征:
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試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所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fā)汗,虛故也。
三、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方劑組成: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將息如桂枝湯法。
原文指征:
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