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心氣虛弱證狀的,當(dāng)用真武湯(附子、白術(shù)、茯苓、生姜、白芍)溫腎利水。 水不克火是腎陰不足,心火偏旺,證見遺精腰痛,心煩失眠,宜滋腎清心,用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黃芩、白芍、雞子黃)加生地。這里應(yīng)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水屬北方,火屬南方,所以黃連阿膠湯也稱補(bǔ)北瀉南法。但本方主要是著重在心臟本身的血虛火旺,如有腎虛證狀,宜加入滋腎藥。二是腎為水火之臟,腎陰虛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現(xiàn)夢遺、耳鳴、喉痛、咽干等證,也稱水不制火,宜用滋陰降火的知柏八昧丸(生地、山萸、山藥、丹皮、茯苓、澤瀉、黃柏、知母)。這種屬于一贓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與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為一談。 火反克水:與水不克火往往互為因果,治法無多大出入。臨床上又對一般熱盛傷陰,慣常稱做水不制火,意義有別。 處方法則:通陽制水法,扶陽逐陰法,滋陰降火法,補(bǔ)北瀉南法,養(yǎng)陰清熱法。 常用藥物:溫心陽——見前;溫腎陽——見前;清心火——黃連、竹葉、焦山梔、蓮子芯、燈心;清命火——黃柏、知母。 (四)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 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爍肺臟氣陰。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熱傷津,如火嗽證咳痰稠粘,咽喉不利,用黃芩知母湯(黃芩、知母、山梔、杏仁、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習(xí)慣上對于一般邪熱傷肺,亦稱火克金,應(yīng)加區(qū)別。 ·24— 火不克金是心陽不能溫肺,屬于肺寒證候?!秲?nèi)經(jīng)》上說:“心移寒于肺,肺消,飲一溲二”,《金匱要略》上說:“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氣消索。心肺本為二陽臟,欲溫肺金,當(dāng)扶心陽,但宜溫養(yǎng),溫潤,不可偏于辛熱,用溫肺湯(人參、肉桂、干姜、甘草、鐘乳石、半夏、橘紅、木香)加減。 金反克火當(dāng)為肺寒而影響心陽不宣,固臨床上少見,從略。 處方法則:瀉火清金法,清熱潤肺法,養(yǎng)心溫肺法。 常用藥物:清心火——見前;清肺熱——桑皮、馬兜鈴、川貝母、黃芩;溫肺寒——款冬花、白石英、遠(yuǎn)志、百部。 (五)金旺克木,金不克術(shù),木反克金 金旺克木即肺肅太過,肝氣受制。臨床上對于肝氣證候常用肅肺佐治,所謂佐金平木,但單純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見,從略。 金不克木當(dāng)為肺虛而引起肝旺,臨床上亦比較少見。肺癆后期雖有出現(xiàn),多與腎虛不能養(yǎng)肝有關(guān)。 木反悔金指肝火偏盛,影響肺氣清肅,亦稱木火刑金。表現(xiàn)為脅痛,口苦,咳嗽,痰內(nèi)帶血,急躁煩悶,脈象弦數(shù)等。此時肺臟亦熱,當(dāng)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梔、青陳皮、貝母、澤瀉)加青黛、金沸草、瓜蔞、枇杷葉,亦可暫用龍膽草、蘆薈以瀉火。 處方法則:佐金平木法,瀉肝清肺法。 常用藥物:降肺氣——金沸草、蘇子、枇杷葉;清肝火——黃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龍膽草、蘆薈。小結(jié)如上所述,臨床上運(yùn)用五行生克學(xué)說有其一定的范圍和法則,主要是以內(nèi)臟為基礎(chǔ),從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來觀察疾病曲性質(zhì)和傳變,從而依據(jù)五行生克規(guī)律進(jì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