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投稿郵箱:515967780@qq.com 官方QQ交流群: 438148397 515967780 定期發(fā)布各種【工筆圖文教程,名家作品展示,會員作品,國內工筆畫展,工筆視頻教程,文字教程,】等活動消息。 竹子的教程推送過多篇了,這次再推送一篇,還是那句話在國畫學習過程中師法百家才能自成一家。此教程摘錄自江蘇美術出版社《中國畫寫意入門畫竹要訣》,吳建剛編著,出于對版權的尊重,只選擇了部分內容供感興趣的朋友了解與參考,如需要深入學習,請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竹有枝、竿、葉組成,而葉是畫之主體,熟練掌握畫葉的幾種基本法則十分重要。用兼毫筆蘸淡墨再在筆尖蘸少許濃墨畫葉,用筆要實按虛起,勁健爽利。 用淡墨或中墨畫竿,細竿用中鋒,老竿用側鋒,行筆要勁健、爽利,節(jié)間要有明顯筆觸,待墨色將干未干時畫竹節(jié),讓濃墨與淡墨之間墨色自然滲化,融為一體。 多根竹竿畫在一起時,應注意竹竿之間的粗細變化,濃淡變化,疏密變化,竹節(jié)與竹節(jié)之間要參差錯落,竹竿與竹竿之間切忌平行,用筆順鋒、逆鋒并用,以增加變化。 傳統(tǒng)畫竹枝常見的有三種方式,即:鵲爪枝、鹿角枝和魚骨枝,畫枝用筆宜瘦勁,忌臃腫和軟弱無力。 畫之優(yōu)劣與勢有關,取勢合理畫亦生動。切記。 畫竹需節(jié)上生枝,不可節(jié)外生枝,這是自然規(guī)律,不可忽視。兩根竹竿畫在一起要有主次之分,濃淡之分,切忌平行。 下垂枝干宜略帶弧形,小枝亦具上仰之勢,忌生硬,僵硬則無勢。 畫竹宜取斜勢,粗竿用淡墨自上而下畫,細竿用中墨自下而上畫,趁濕用濃墨點節(jié),淡竿的小枝比濃竿的小枝略淡,使其產生前后層次的變化。 用淡墨自上而下畫筍殼,用筆要輕松,要有虛實,趁濕筆尖蘸少許濃墨在筍殼頂部畫外翹的嫩梢,再以中墨在筍殼上點斑,要有疏密變化,忌對稱。 竹之規(guī)律,越到根部竹節(jié)越短,用淡墨以側鋒畫竹根,趁濕點節(jié),注意竹根之間的高低錯落,切忌排列整齊。 此為結頂式和下垂式兩組枝葉的畫法,用筆蘸濃墨先畫右邊的葉,待筆上墨較少時蘸清水畫淡葉,然后根據竹葉之走向穿插竹枝,左邊下垂枝葉亦然。 下垂枝葉是雨竹的特征,雨水中的竹葉有重量感,畫時筆上水分宜多,竹葉畫得宜密。 畫老竹的枝、竿、葉宜蒼勁、老辣,枝葉常呈下垂之勢,用拙筆更能表達老竹之厚重感。畫新竹枝葉用筆以中鋒為主,枝多葉少,秀潤堅挺是其特征。 風中之竹,枝葉常隨風搖曳有動感,葉片被風吹向一邊,偶有枝葉具反彈之勢。 1.用筆蘸淡墨再在筆尖上蘸中墨,從條幅的左下角開始畫竹竿,主竿由下往上畫,次竿由上往下畫,趁濕蘸濃墨畫竹節(jié)。 2.根據竹竿之走勢,在畫幅上分枝布葉,掌握好竹葉的濃淡、疏密變化。 3.在竹之根部用淡墨點苔,苔點也要點出層次、濃淡。 4.在條幅右下部位題款,然后蓋章,題款的內容和字數根據畫幅需要而定,宜多則多,宜少則少。 1.在畫幅的右下部位,用大筆蘸墨畫石,注意用筆、用墨和點線的變化。 2.在石后先畫竹竿,再用濃墨于畫幅頂部畫竹葉,竹葉呈下垂之勢,與下部之石形成呼應之勢。 3.在畫幅左下部的石邊畫一叢蘭花,先畫蘭葉,然后畫花,在石后畫一枝含苞欲放的蓓蕾,以豐富畫面之層次。 4.在石之后,以濃墨畫樹枝,然后用紅色在樹枝上畫果實,果實畫好后再補鳥增加畫面生氣,最后在畫幅下部點苔,把畫面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5.在畫幅左上角題上秋山竹韻四個字,然后蓋章,以調節(jié)畫面之色彩和畫面之平衡。 1.用輕松的筆調在扇面下部畫兩只神態(tài)各異的竹雞,先用淡墨畫,然后在局部用濃墨,最后潤色。 2.在扇面的右上部位畫竹,用墨可濃生一些,與下部之竹雞形成對比,增加畫面的感染力。 3.在扇面下部點苔點,注意苔點的層次變化,忌平,然后題款蓋章。 1.以濃淡之墨畫竹,注意竹之動勢,下筆之前要心中有竹,落筆才能一氣呵成。 2.在竹之后面畫梅枝,梅枝墨色要與竹之墨色有區(qū)別,形成前后層次。 3.在梅樹上用紅色點梅,梅花的形態(tài)、色相要有變化。 4.在畫幅下部畫坡石和小草,把梅竹連在一起,形成整體。 5.最后在畫幅的左上角題款和蓋章。 ↓↓↓ 請您關注微信訂閱號-雅舍國畫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