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乎己[1],則以為喜,毀乎己[2],則以為怒者,心術(shù)之公患也[3];同乎己,則以為是,異乎己,則以為非者,學(xué)術(shù)之公患也。君子則不然。譽乎己,則懼焉:懼無其實而掠美也[4];毀乎己,則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同乎己,則疑焉: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堅也[5];異乎己,則思焉:去其所私以觀異術(shù)[6],然后與道大適也[7]。 蓋稱吾之善者,或諛佞之虛言也[8];非然,則彼未嘗知吾之深也。吾行之所由,吾心之所安,吾自知之而已。若攻吾之惡,則不當(dāng)者鮮矣[9],雖與吾有憎怨,吾無其十或?qū)嵱兴娜蒣10]。與吾言如響[11],必中無定識者也[12];非然,則所見之偶同也。若辨吾之惑,則不當(dāng)者鮮矣。理之至者,必合于人心之不言而同,然好獨而不厭乎人心[13],則其為偏惑也審矣[14]。 吾友劉君古塘[15],行直而清。其為學(xué)常自信而不疑,心所不可[16],雖古人之說不茍為同也[17],而好人之同乎己。夫古人之說,不能強吾以茍同,而欲人之同乎己,非心術(shù)之蔽乎?知君者,猶以為自信之過也;不知者,將以為有爭氣也[18]。君與吾離群而素居久矣[19],會有所聞[20],書以質(zhì)之。 注釋: [1]譽:稱贊。乎:于。[2]毀:指責(zé),批評。[3]心術(shù):治心之術(shù)。[4]掠美:掠取別人之美名或成就以為己有。[5]“疑有”句:意謂別人贊同自己,應(yīng)該有所懷疑,懷疑是否自己有什么見不到的地方,而因別人的贊同又更加堅持自己的謬見。蔽:蒙蔽,迷惑。[6]私:一己之見。異術(shù):與自己的觀點不相同的學(xué)術(shù)觀點。[7]道:這里指儒家的思想體系。[8]諛佞:阿諛諂媚。[9]當(dāng)(去聲):恰當(dāng),中肯。鮮(xiǎn顯):少。[10]“吾無”句:謂跟我有憎怨的人批評我的毛病,即使我不會有十分,也會有十之四三的。[11]與吾言如響:意為他人的話象我說話的回聲一樣,我說什么他就說什么。響,回響,回聲。[12]無定識:無一定見解,人云亦云。[13]“然好獨”:謂堅持一己之見而不問是否合于人心。厭(yā壓),適合。[14]審:清楚、明白。[15]劉古塘:劉捷,字古塘,懷寧(今安徽省懷寧縣)人,方苞摯友。[16]不可:不贊成。[17]不茍為同:不無原則地隨意贊同。[18]爭氣:爭強好勝之氣。[19]離群而索居:離開同伴而孤獨地生活?!抖Y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鄭玄注:“群,謂同門朋友也;索,猶散也?!盵20]會:恰巧。 所謂“通蔽”,即開通心術(shù)的蒙蔽,其立意所在,是告訴人們對于毀譽異同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喜譽惡毀,喜同惡異,只能聽贊揚,只能聽與自己相同的意見,聽不得批評,聽不得與自己不同的意見,這就是“心術(shù)之蔽”。正確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聞過則喜,聞譽則憂,聞同則疑,聞異則思。方苞一生重友情,但看到朋友有缺點,也能直書相告,這種精神值得肯定。 此文用語簡潔,說理透徹,很能發(fā)人深省。 |
|
來自: 名天 >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