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苞
方苞(1668—1749)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桐城人,累官禮部侍郎,清代文壇久負盛名的學者,散文家,桐城派創(chuàng)始人。充文穎館、經(jīng)史館、三禮館總裁,著有《方望溪全集》。
方苞治學尊崇宋儒程朱學說,治經(jīng)求其義理于空曲交會之中。他將道統(tǒng)與文統(tǒng)結(jié)合起來,首創(chuàng)“義理”說,為桐城派散文理論奠定了基礎(chǔ)。
方苞散文嚴謹雅潔,不事雕飾。
(一)方苞后裔大門聯(lián)
世澤綿桐里
天香接桂林
簡評:方苞的流風余韻澤被桐城,滋潤萬代。這是對方苞才德和影響的高度概括。(點評:鄧鵬)
(二)父子命對聯(lián)
雞聲隔霧
龍氣成云
簡評:這是方苞五歲時與父親的應(yīng)對。下聯(lián)氣勢磅礴,顯見兒時方苞不同一般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點評:鄧鵬)
(三)神童田間妙對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籃裝筍母懷兒
簡評:方苞七歲時途經(jīng)田頭,觸景妙對農(nóng)夫。竹籃與筍,猶母與子。比擬貼切自然,生動形象,可見少時方苞的才智。(點評:鄧鵬)
(四)答沙溪秀才聯(lián)
桐邑大邦,不少七斗二五升才子
沙溪小鎮(zhèn),也有四斤十六兩先生
簡評:此聯(lián)盛贊家鄉(xiāng)及沙溪鎮(zhèn)才子眾多,學識淵博?!捌叨范迳敝赴硕?,即“才高八斗”,“四斤十六兩”指五斤,即“五經(jīng)”。作者故意拆開寫,使語意委婉,顯得有趣。(點評:鄧鵬)
二、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號南山,別號憂庵,清代文學家,翰林院編修。因門人刊刻《南山集偶鈔》,后“南山集”案發(fā),名世下獄而死。
戴名世為桐城文派奠基人。提倡道、法、辭并重,精、氣、神合一。其散文創(chuàng)作寓雄奇犀利于簡潔之中,親切自然,古樸清幽。著有《四書朱子大全》、《蘆中集》、《困學集》等。
(一)岐嶺土地廟聯(lián)
二老善哉,看行人盡歸岐路
五猖勇也,視濁水不挽狂瀾
簡評:“二老”指土地公土地婆,“五猖”指五通神,舊時民間供奉的邪神。行人盡歸岐路,二老只看,濁水波瀾不驚,五猖只視,“善勇”何在?此聯(lián)既是對他們的嘲諷,也是對世道的不滿。(點評:鄧鵬)
(二)遺聯(lián)
木匠打枷枷木匠
翰林監(jiān)斬斬翰林
簡評:相傳戴與友游,見一木匠被逮鎖枷,友戲出聯(lián)囑對,名世多年未得。后因“南山集”案入獄,臨刑時,由一翰林監(jiān)斬,遂悟。此聯(lián)可讓人感慨世事的無常。(點評:鄧鵬)
三、劉大魁
劉大魁(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清代著名文學家,桐城派三祖之一。他繼承和發(fā)展桐城派散文理論,強調(diào)神氣、音節(jié)、字句的統(tǒng)一,重視散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他還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著作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詩集》、《論文偶記》。
(一)述懷聯(lián)
聞命只益愧
奉檄仍多欣
(二)安慶大觀亭聯(lián)
石聳亭高,看天外云樹蒼茫,無非樂土
潮平岸闊,問江上風帆來往,哪是閑人
簡評:此聯(lián)既寫出大觀亭高聳的氣勢,開闊的境界,又從自然寫到社會人生,理想的樂土與現(xiàn)實的忙碌形成對比,讓讀者頓生人生的感慨。(點評:鄧鵬)
(三)安慶迎江寺聯(lián)
莽乾坤能得幾人閑,且安排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
好歲月不用一錢買,莫辜負青山紅樹,送爽氣西來
簡評: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莫忙于云煙的名利,且聆聽山水的輕吟。此聯(lián)雖嫌消極,也不失為一種生活的姿態(tài)。(點評:鄧鵬)
四、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吉,室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他發(fā)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提出“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合一,較方苞、劉大魁的文論主張,具有較為完整的系統(tǒng)性和周密的理論性。他的散文以“醇正嚴謹”著稱。作品有《惜抱軒文集》、《惜抱軒詩集》、《尺牘》等。
(一)贈(皖江)六侄
萬類同春人已合
太虛為室歲月長
(二)桐城文廟聯(lián)
無事會知修己樂
有情或謂古人悲
(三)桐城六尺巷聯(lián)
爭之不足
讓則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