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是普及性最大的漢字形式,由此構(gòu)成的漢字藝術(shù),是相對基礎(chǔ)和規(guī)律性較強的書法藝術(shù)。論其筆畫,可分為橫、豎、撇、捺、點這幾大類,論種數(shù)常用有27種,而漢字的筆畫總數(shù)有40種。 站在書法角度,楷書筆畫在晉楷、魏楷、唐楷、趙楷上各有不同,單說唐楷,不同風格的楷書用筆亦不盡相同,以唐楷為范,小編列出8個相對較難掌握的楷書筆畫,幫助書友突破難點。 一、 細腰長橫 下筆藏鋒或露鋒,切出類三角形后邊右行邊提筆,然后繼續(xù)右行漸按筆加粗,在橫的右上角處,提筆往右下切,然后向左回,收筆。細腰長橫一般左低右高成15度左右的傾斜;行筆軌跡一般成上拱的弧線,該筆畫要求頭尾有方圓。 二、 懸針豎與垂露豎 垂露豎,下筆藏鋒,也可露鋒下筆,切出方角后下行運筆,中間提筆使豎筆細腰,收筆方法是,一般提筆稍向左下角行筆后往上回收筆。懸針豎,藏鋒或露鋒下筆,切出方角后向下行筆,不使左右斜,漸行漸提筆,懸針豎從上到下粗細過渡要自然。 三、 長弧撇 一般來說,楷書撇細捺粗,橫細折粗;撇的頭粗尾細。下筆藏鋒,向左上逆入起筆,切出方角后,再稍弧行,起筆處邊行邊提,要求筆送到底,不可甩筆了事,或疾行挑起。有如用小刀切割數(shù)十張紙,要全程齊力,否則會出現(xiàn)底下的紙前半切開了,后半段還完好。 四、 長捺 練習是可以順著米字格的45度斜線,下筆藏鋒,從左上逆筆下行,中間不弧轉(zhuǎn),下筆處細,漸加粗,達最低位置,稍改向,邊提邊稍稍向時鐘4點方向出鋒提起。 五、 橫折鉤 橫細折粗,折角成銳角,折筆處要提筆向右下角折后稍退回改方向處,按筆向左下行筆,在收筆鉤出處要左拐折筆后再退回再向時鐘十點出鉤出,鉤一般要短、含蓄,難點在于折角處、鉤處。 六、 豎彎鉤 下筆后左斜行筆,弧折后蓄勢鉤起。豎非直,折后勿水平橫行筆,而是下弧行筆。折處圓融,過渡自然,最粗處一般在鉤筆處。 七、 寶蓋頭之點 嚴格說這已經(jīng)是偏旁部首了,集中練習點、提、鉤。為了簡單便于記憶,不妨如此。寶蓋頭如圖左的“寶”字寶蓋寫法較普遍。中點在中間偏左位置,左點低右鉤高,橫最細。 八、 三點水之點 三點弧形排列,第一、二點細,位置較緊,提筆較長、粗,離前兩點開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