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公號 時常有驚喜 歐洲的建筑其實不如中國的復(fù)雜, 就那幾個時期的東西‘混來混去’。 今天就為你們抓下重點, 以后你們?nèi)ス錃W洲的時候,就可以隨意拋出一句: '這個是羅曼式的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吧' 雖然這句話毫無邏輯, 但依然感覺‘逼格滿滿’。 古希臘 古希臘建筑就兩個字:柱子! 希臘人喜歡秀裸體,房子怎么可以是封閉式的? 所以,他們的建筑都是'柱子排排站'。 ▼ 古希臘的柱子主要有三種, 差別基本都在'柱頭'上。 ▼ Doric多立克式 非常簡單,柱頭就一塊平板, ▼ 代表作:雅典衛(wèi)城的帕特農(nóng)神廟。 ▼ Ionic愛奧尼亞式 柱頭兩個'小漩渦',本人最喜歡的樣式, ▼ 代表作:雅典衛(wèi)城Erechtheion伊瑞克提翁神廟。 ▼ 以及某委員會...... ▼ Corinth科林斯式 柱頭就是一盆亂長的草, ▼ 代表作:雅典奧林匹亞宙斯神廟。 ▼ 古希臘建筑對全世界的影響都很深, 中國隨便哪個城市,出去跑一圈, 必然能發(fā)現(xiàn)這三種柱式的其中一種, 大家記得留心噢。 古羅馬 古羅馬建筑里,希臘柱子也用的非常多, 但羅馬人最厲害的,還是發(fā)明了‘拱券’。 ▼ 柱子固然是好,但是只適合希臘小清新, 羅馬帝國這種大場面,還是要用'拱券'來hold住。 要知道'Architect建筑師'這個單詞, 指的就是會造'Arc拱券'的人啊! 由無數(shù)拱券連接而成的'羅馬高渠', 動則數(shù)百公里,只為將水源引向他處, 不愧是大帝國的建筑,霸氣值max。 ▼ Segovia塞哥維亞羅馬高渠 '拱券'的升級版就是'穹頂', 喪心病狂之作就是羅馬的'萬神殿',直徑43米, 稱霸穹頂界1300年。 ▼ 拜占庭 當基督教成了羅馬國教以后,大家就開始瘋狂建教堂。 只是沒多久,羅馬便東西分家, 東西兩邊就形成了各自的教堂風(fēng)格。 我們先來看東羅馬這邊,也就是現(xiàn)在的土耳其, 東羅馬將'穹頂'深深得植入了骨髓里, 教堂都是由一個個大小不同的球球組成, ?。?座宣禮塔是穆斯林后來加的) ▼ 圣索菲亞大教堂@伊斯坦布爾 威尼斯當時與拜占庭關(guān)系不錯,文化入侵得厲害, 所以它的'圣馬可大教堂'才會有那么多的球球... ▼ 拜占庭帝國滅亡后,‘球球教堂’傳入了俄羅斯, 莫名變成了'洋蔥頂',傳說這樣不容易積雪... ▼ 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 羅曼式Romanesque 接下來我們看西羅馬這邊,也就是現(xiàn)在的意大利。 比起'穹頂',西羅馬更鐘愛'拱券', 他們喜歡把很多的'拱券'連起來變成'柱廊'。 ▼ 比較代表性的就是'比薩大教堂', ▼ 足足四排的‘聯(lián)拱柱’,也是'真愛'了。 ▼ 西羅馬還發(fā)明了一樣叫'肋拱'的東東, 簡單說就是用‘骨架’撐住教堂頂, 方便凹造型,也可以省石頭。 ▼ 這個就是肋拱啦, 是不是很眼熟呀,歐洲大部分教堂都會有。 ▼ '羅曼式'的教堂,開始有'鐘塔'出現(xiàn), 要知道'比薩斜塔'就是比薩大教堂的塔樓啊, ▼ 即便在鐘塔上,也是密密麻麻的'聯(lián)拱柱', 所以比薩斜塔是'羅曼式建筑',都給我記住了哈。 ▼ 哥特式Gothic '羅曼式'之后,哥特式教堂就開始橫掃歐洲了。 '哥特人'是北方蠻族,所以'哥特式'是一個貶稱, 因為它脫離了羅馬古典風(fēng),屬于幺蛾子一類。 ▼ 首先,哥特式的教堂將’肋拱‘變尖, ▼ 只為變得更高,能更接近上帝。 ▼ 建筑師們將笨重的墻去掉, 在外側(cè)用一條條’橫過來的石頭‘扶住教堂主體, 這些扶住墻的‘石頭條帶’,我們叫它們'飛扶壁'。 ▼ 你可曾跑到巴黎圣母院的后面, 去觀賞下那一圈異常彪悍的’飛扶壁‘? ▼ 既然墻都被拿掉了,'窗戶'便成為了主角, 哥特式教堂有著美到令人發(fā)指的窗花, 只因為他們想要營造出'天堂'的感覺。 ▼ 巴黎'皇家圣禮拜堂' 但人們還不滿足,還想要更高, 于是就造了這種一看就覺得屁股疼的'尖尖塔', ▼ 巔峰之作就應(yīng)該是'米蘭大教堂'了, 上帝啊,你就不怕這些'尖塔'戳到你眼睛么? ▼ 我覺得你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頭有點暈, 先來給你們做個小結(jié): 古希臘喜歡用柱子, 古羅馬喜歡用'拱券'和'穹頂'。 東西羅馬分裂后, 東羅馬喜歡用'穹頂'造’球球教堂‘, 西羅馬喜歡用'拱券'裝飾教堂。 ▼ 最后殺出的哥特式, 死也要‘尖尖尖’, 把墻拆了,死靠’飛扶壁', 沒事還喜歡造窗花。 清楚了沒?我要繼續(xù)往下講啦。 文藝復(fù)興 就當歐洲已經(jīng)被'哥特式'一統(tǒng)天下之后, 人們又突然覺得還是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最好看, 于是開始拼命復(fù)興那個時期的建筑, '拱券+穹頂+柱子'風(fēng)二次翻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佛羅倫薩的'百花圣母大教堂', 那巨無霸穹頂?shù)撵`感來自于'萬神殿'。 ▼ 巴洛克&洛可可 復(fù)興完古代建筑之后, 人們的心思又開始活絡(luò)起來。 他們覺著古代建筑還是偏呆板了, 我們現(xiàn)在要追求'動感'和'自由'。 于是教堂不再是方方正正, 曲面越來越多, ▼ S.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四泉圣卡洛教堂 裝飾圖案也越來越繁復(fù)。 ▼ '巴洛克'原意是'變形的珍珠', 所以,一定要'變形'就對了。 這股'變形風(fēng)'傳到法國以后, 法國人民將其發(fā)揮到了極致, 一種'公主'到病態(tài)的'洛可可風(fēng)'格誕生。 '洛可可'喜歡用大量的花邊裝飾, 不閃瞎眼睛,決不罷休。 ▼ '洛可可'已經(jīng)完全不在乎建筑, 創(chuàng)造力都放在'裝飾'上。 幾乎容不得室內(nèi)有一處空白, 一定要全部鋪上花邊才滿意。 ▼ 正是這種極具奢華的裝飾風(fēng), 掏空了法國國庫,導(dǎo)致了大革命的爆發(fā)。 歐洲大致的建筑風(fēng)格就是上面這幾種了, 其實也不一定要跑到歐洲才能看到這幾種建筑, 中國是個神奇的地方, 什么建筑風(fēng)格都有。 就好像我每天路過的這個樓盤, 你能看出他有哪幾種元素嗎? ▼ 覺得好看,還請幫Jun點贊,轉(zhuǎn)發(fā)噢, 請多賜予我動力去碼字! --------------------------- Jun的碎碎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