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溪洲,邂逅詩和遠方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晗 (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高曉松這句文藝到骨髓里的話,曾把無數生活在鋼筋水泥城市里的小心臟撩撥得如癡如醉。 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詩和遠方”,這個時代似乎特別崇尚遠行。 帶著一點浪漫色彩又混著濃濃雞湯味的“外面的世界”,總是吸引著人們出走、朝拜。 在長沙,沿河西一路向南,也能尋到一處未經侵擾的現代桃花源,遇見你想要的“詩意的遠方”。 (二)
驅車從坪塘路拐入督撫路,上橋便可望見江心上林木蔥郁、蘆葦搖曳,巴溪洲像塊巨大的芭蕉葉靜臥于碧波之上。 巴溪洲原名“巴雞洲”,是湘江長沙段的一個江心洲,與橘子洲差不多大小,四面環(huán)水,地勢平坦。 沒有車流熙攘,沿竹木拼成的棧道向南,左側是成片排列的水杉筆直挺拔,樹下花草繽紛,蝶飛雀舞;右側則是向天空伸展的蘆葦搖曳生姿,風中輕輕絮語,野趣橫生…… 漫步洲上,雖是隆冬時節(jié),卻不時從綠蔭中彈出蟲鳴鳥叫,和著行人的腳步聲,愈發(fā)令人覺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走過彎曲迂回的棧道,眼前是一片開闊的蘆葦蕩,水連著水,橋連著橋,蘆葦叢叢相連,綿延不絕,直至洲的盡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恍惚中,時光似流轉千年,茂密的蘆葦蕩中,滔滔的湘水河畔,在水一方的娉婷女子輕歌一曲,靜待撐篙采蓮的意中人,一見如故,共許地久天長…… 洲的最南端是一個景觀平臺,浩瀚湘江撲入眼簾,偶有白鷺翩飛掠過。此刻,若是斜陽清照,便可飽覽一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和雅境,豈不快哉! (三)
摒棄城市的喧囂,若以一顆靜謐的心翻閱巴溪洲的幀幀冬景,不禁感到這里的每一簇花草、每一片葦葉都似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而這洲上每一處別出心裁的設計背后,是設計師們的創(chuàng)意和心血。 據設計者王小保介紹,巴溪洲的規(guī)劃設計采用了一種依據項目特征的土地再生策略,總體設計借引“楚辭”浪漫主義文學對當地自然景觀的描述,融入現代可持續(xù)生態(tài)設計和維護技術,再現河流塑造島嶼自然形態(tài)的過程,打造湘江之中的綠洲。 水塑沙洲、霧籠梯田、幽林深徑、葦風蘆影、幽谷花園、密林活動場……一個親近自然、返璞歸真的優(yōu)美休閑游憩地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下呈現在游人眼前,講述一個湘江之洲的新景觀故事。 (四)
“變化太大了,過年回來都認不出來了!”46歲的劉愛蘭曾是巴溪洲上的居民,說起家鄉(xiāng)這幾年的變化喜不自禁。 過去,巴溪洲上僅住著六七十人,憑借船只往來兩岸,靠種植西瓜、芝麻等農作物為生。由于地勢低洼,每到漲水時節(jié)都面臨被淹的危險,長期未被開發(fā)。 “以前洲上的人總想‘逃’到城里去,不過6年的光景,城里人就都羨慕我們的生活了。”如今,曾經的“水患之洲”已華麗蝶變,荒蕪景象只存在于劉愛蘭這樣的“原住民”的記憶中了。 蘆草依依,江水潺潺,木屋小橋,修竹叢生……在長沙這座快節(jié)奏的城市中,巴溪洲上的時光仿佛停滯,讓人彷徨洲水阡陌間不忍離去。 在今天這個不再屬于“馬車+郵差”的年代,其實不必遠行,一段周末的時光,亦能在靜好的歲月里,邂逅你想要的“詩意的遠方”。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