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可謂神仙中人。在明初文人畫幾乎陷于停滯的背景下,一生不進仕途的他重振了此脈傳統(tǒng)。他的畫作充滿著幽閑意趣,與元末的隱逸山水所傳導的枯疏空寂的意境相異。這份入世的溫情,體現了明代文人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肯定。 縱觀明代繪畫史,以沈周為代表的“吳門畫派”占據了畫壇的主流地位,其創(chuàng)造精神、審美意趣以及風格樣式對后學者樹立了風范,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云:“吳門前輩……遺風余緒,至今仍在人間,未可謂五世而斬也”可知其畫派畫風影響之深遠。 而沈周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對其后諸多大家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為他們提供了許多經驗;后世的這些畫家借鑒、吸收、并拓展了沈周的畫風,逐漸完善了沈周開創(chuàng)的文人水墨寫意畫體系,因此沈周里程碑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本幅山水冊頁為六張畫面拼接而成。繪江南水景,青山綠水,相映成趣。圖中層巒疊秀,石紋繁復,山間云嵐纏繞,蒼松雜樹豐茂。篷船停泊江中,兩人對坐晤談。山路中匆匆行者刻畫精細入微,人物雖小,但為整幅畫卷起到了“點景”之筆,通篇立覺“人”氣十足,升華了意境。表現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其筆法縝密細秀,設色清朗明潔,做到細而不板、鮮而不艷,格調清新。 湖山秋色的精致,構圖結構嚴整均衡,局部富于穿插變化,使畫面景物參差有致,一派清幽逸趣。在用筆上,該圖多用禿筆中鋒,將勾、皴、擦、點有機配合,實中求虛。寧靜無波的湖水映入山巒,景色平遠而幽深。 由于作者極善于虛、實和黑、白的均衡處理,故畫面雖飽滿卻不覺得擠迫感。畫面上水的空靈、云的浮動,山的疊嶂,使構圖里有了生動的氣韻。 整幅畫筆墨顯得堅實渾厚,景物郁茂,氣勢宏大,雖筆法師王蒙,但更顯清新空靈,融“崇高”的人格理想與壯麗的大自然為一體,也揭示了畫家的胸襟。 |
|
來自: YANG158798 > 《繪畫欣賞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