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wǎng)絡(luò)媒體都在熱炒一組傷心欲絕狀的照片。照片主角是一只大猩猩,名叫賈納(Gana),是德國姆恩斯特爾動物園11歲的“居民”。她用胳膊固執(zhí)地、緊緊地摟著已死幼仔的尸體,還不斷用嘴唇親吻著它那早就失去生機的手指。只有3個月大的克勞迪奧(Claudio)死于先天性心臟病,喪子之痛突如其來,賈納顯然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一直拒絕向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交出小猩猩的尸體。它對去世孩子的這份執(zhí)著,博來深深同情和贊美。
觸發(fā)無數(shù)人淚腺的同時,大猩猩的母子情深還引發(fā)了生物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思考。一些見解認為,賈納那毛茸茸卻異常溫暖的臂膀撥動了人的某根神經(jīng)。因為生與死,這是一個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的哲學(xué)終極命題。雖然自詡?cè)f物之靈,人們卻至今也沒把這個問題搞明白。為了顯示自己的優(yōu)越性,人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強調(diào)對生的敬畏,對死的緬懷,認為這是獨一無二的“文明認證”。從古埃及燦爛的“死靈文化”到瑪雅人月亮金字塔上的血祭儀式,都成為標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注腳。
可大猩猩賈納以及其他不少動物的真實故事,卻讓這根標尺開始松動。因為科學(xué)家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有的動物盡管仍在茹毛飲血,對死亡卻有著不輸于人類的理解,它們的死亡觀讓人震撼。
難舍遺體:期待奇跡出現(xiàn)
沒人知道賈納的腦中或是心里到底充斥著一種怎樣的情緒,但動物學(xué)家能肯定的是,在野生的環(huán)境下,幾乎所有的猿類和猴類母親在遇到幼子夭折的情況下,都會出現(xiàn)與賈納類似的反應(yīng):把死嬰緊緊抱在胸前,就像它們?nèi)曰钪粯诱疹櫽屑?。在其后的幾天甚至幾周時間里,母親走到哪里,都會一直帶著幼獸的尸體,并對那些試圖奪走尸體的威脅進行反擊。動物學(xué)家、《母性》(Mother
Nature: Maternal Instincts and How They Shape the Human
Species)的作者莎拉·海爾蒂(Sarah
Hrdy)博士說:“我僅有一次遭到雌性大猩猩的攻擊,就是因為我想近距離觀察一下死去的幼年大猩猩的尸體。”由此可以想到人類的一些行為,隨意動及亡者的尸體,同樣也會觸犯很多人的逆鱗。
關(guān)于賈納難以放棄孩子尸體的原因,海爾蒂博士認為它還一直希望那個小身體忽然醒來。“有的情況下幼獸并沒有死,只是陷入深度暈厥。因為它們太小太虛弱,有時從樹上掉下來就會暈半天,可最終會重新活過來?!币苍S所有的母獸都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所以即使小猩猩真的死了也都不撒手,期望奇跡再次來臨。舐犢情深,是能跨越種族的。
對于大猩猩來說,從受精卵到呱呱墜地,小生命在子宮中要呆上長達295天,出生后夭折率又很高,所以母猩猩每隔6~8年才能成功撫養(yǎng)一個小猩猩,這種喪子因此更具悲劇性。海爾蒂博士說:“我們知道靈長類動物的懷孕期比較長,而且一次生下的后代往往只有一個,因此每只幼獸都凝結(jié)著母親無盡的投入與期望?!?/p>
保存遺骨:緬懷和關(guān)愛同類
對于遺體有著特殊感情的動物其實并不少,比如大象,但不同的是,它紀念同類遺體的方式更為特殊。
在肯尼亞等非洲國家,人們認為大象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能預(yù)知自己的死期,瀕死前便自行前往“大象陵園”。那里很早就有這樣的傳說:大象族群非常團結(jié),野生大象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如有半路死去的大象,其他同類遇到遺骸后也會幫助保存下來,用長長的鼻子將死者卷到墓里。不僅如此,活著的大象還經(jīng)常跑到墓地里對著死去的大象的白骨進行“緬懷”。這種保留遺骸的傳統(tǒng)得到了同樣重視遺體的人類的尊敬。
在最近的《生物學(xué)快報》(Biology
Letters)上,英國蘇塞克斯大學(xué)的克倫·麥克科姆博士和他的同僚撰文指出,當非洲象遇到一堆骨頭和石頭等其他東西的時候,會花上一段時間仔細對其中屬于同類的頭骨和長牙進行鑒別,而對其他物種如犀牛、水牛等大型哺乳動物的遺骨漠不關(guān)心。
他們發(fā)現(xiàn),大象對同類的牙齒最感興趣。在所有同類的物品中,象牙是首選,雖然這是研究中故意擺在大象面前的物體中個頭最不起眼的。但大象會把有感覺的腳輕輕地放到象牙上面,小心地蹭來蹭去。
麥克科姆博士表示:“大象是非常特殊的動物,在路上發(fā)現(xiàn)一個死去很長時間的同類,甚至內(nèi)臟都已經(jīng)被鬣狗吃掉,或者只留下一地白骨,它們也會變得緊張狂躁起來。象群經(jīng)常會緊緊地擠在一起,走向同伴的尸體,耳朵微微向外張開,頭部抬起來,顯得非常謹慎。它們用鼻子接觸整個尸體,像吸塵器一樣嗅上面的氣味,如果發(fā)現(xiàn)象牙,它們會用鼻子將其卷起帶走。”
還有研究者更是抓到了大象為剛?cè)ナ赖耐椤捌砀!钡默F(xiàn)場。2006年《實用動物行為科學(xué)》(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期刊中,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xué)的喬治·懷特梅爾博士在與人合著的一篇文章中講到領(lǐng)頭的母象去世后,同一群體中其他大象的反應(yīng)。他說:“一頭雌象站在尸體上面,前后晃動身體,有些大象抬起腳跨過尸體的頭部,還有些象用象牙輕輕觸動尸體。每頭象都要將這些動作重復(fù)一遍,之后象群一道離開?!痹诮?jīng)歷了這番儀式后,死去的大象會永久留在同伴們中間嗎?沒準在大象的生死觀中就是這么認為的。
吞食尸體:以生存的名義
對死者情深意重讓人動容,反其道而行也并不在少。同類不食是包括人在內(nèi)的很多動物的一條行為準則,可對某些肉食者來說,眼前一只同類的死亡卻猶如在它們耳邊搖響了開飯的鈴聲,至少,可以幫它度過一場饑荒。
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獅子處于食物鏈的頂端,憑借尖牙利爪以及一手過硬的潛伏本領(lǐng),很多大型食草動物都會成為它的盤中餐。和其他很多大型貓科動物一樣,獅子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懶家伙,如果有送上門的現(xiàn)成食物,它也懶得去追逐折騰。這樣一來,同類的尸體也被它添加到了菜譜上。獅子一般會慢慢靠近一只同類的尸體,先是慢慢用鼻子聞幾下,然后再伸出舌頭舔舔,如果發(fā)現(xiàn)那具尸體還算新鮮,那就會毫不客氣地開始大快朵頤。如果肉質(zhì)已經(jīng)嚴重腐爛,那么這具同類的尸體對它來說就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連一眼都不會再多看就揚長而去。
除獅子外,在饑荒情況下,河馬也會吞噬同類的尸體,甚至連一向形象憨厚的駱駝在這方面也有不良紀錄。相比之下,由于食腐為生而臭名昭著的南美洲禿鷹的行徑則要地道得多,它們會將同類的尸體撕成碎片,爾后用爪將其送至大樹梢或高山的巖洞中,任其腐爛,但絕不會把肉吃掉。
清理遺骸:群居生活衛(wèi)生第一
自然界中有吃同類的動物,但也有對同類尸體唯恐避之不及的動物。因為對它們來說,那意味著潛在的危險,必須盡快清除干凈,鼴鼠就是如此。鼴鼠生活在高度社會化的地下世界中,它們挖掘的通道四通八達,宛如一座迷宮。如果它們在地下隧道中遇到一具同類的尸體,會立即將其拖拽到地底世界的“公墓”隧道中。如果“公墓”已被堆滿,按照美國科內(nèi)爾大學(xué)的保羅·謝爾曼博士的說法,“鼴鼠會用土將整個‘公墓’隧道牢牢填充,然后再挖掘出一條新的‘公墓’隧道來,而它們這么做可能是出于衛(wèi)生方面的原因?!币驗槿绻麆游锼篮蟛蛔鋈魏翁幚?,尸體就會腐爛,病菌滋生,從而造成其他同伴生病和死亡。
像蜜蜂或者螞蟻這類群居的昆蟲,會把有關(guān)處理同類尸體的事項考慮得非常周到,有“專蟲”負責從事這方面工作。這些“專蟲”會在幾分鐘內(nèi)就拋棄那些尸體,將它們?nèi)拥讲粫绊懙椒涑不蛳佈ǖ陌踩秶?,有的還會用沙土和青苔把尸體掩埋起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傳染性疾病在蟲際的大規(guī)模傳播。
如果有老鼠之類的“龐然大物”由于被甜美的蜂蜜吸引而入侵蜂巢,為了反擊“侵略者”,蜜蜂會大量出擊,以“蜂海戰(zhàn)術(shù)”驅(qū)趕來犯之敵。而一些要嘴不要命的家伙,可能因身中蜂毒過多死在蜂巢之中。小小的蜜蜂無力將這些巨大的尸體移出去,于是就在尸體上涂一層收集來的樹脂,做成“木乃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xué)的昆蟲學(xué)教授吉恩·羅賓遜說:“在蜂巢中會遇到干癟的老鼠尸體,它們被樹脂保存得十分完整,連胡須都根根可見?!?/p>
看破生死:冷靜接受大限
生物學(xué)家認為,在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動物的很多行為都說明它們至少模模糊糊地知道死亡的可怕之處,生死大限以一種壓倒性的力量統(tǒng)治著它們,它們對此卻無可奈何。而這種生死觀上的無力感看上去與人類原始哲學(xué)的起源何等相似。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xué)的人類學(xué)副教授邁克爾·威爾遜博士對此則有不同看法,在岡比亞對黑猩猩進行過跟蹤研究的他認為:“在對死亡的理解,以及對生與死的區(qū)別方面,黑猩猩與人類其實有很大不同?!痹趧游镏?,死亡主題更容易令人毛骨悚然。雖然一只母獸會堅持照顧死去的孩子一段時間,期待它能起死回生,但一段時間等不到結(jié)果后,威爾遜博士說:“當幼獸的尸體快腐爛時,母獸可能就會只扯下一條腿接著帶走,或者將尸體掛在一條人跡罕至的小徑邊的樹上揚長而去?!边@種看上去很殘忍的做法和之前依依惜別的深情好像大相徑庭,可這些都發(fā)生在同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身上。
據(jù)威爾遜博士觀察,絕大多數(shù)成年黑猩猩對其他成年同類的死亡并不會表現(xiàn)得如何多愁善感。而且,黑猩猩的社會中有條規(guī)則,就是年老或體弱的個體會離開整個種群,獨自進入森林深處迎接死亡。而那些在種群中死去的黑猩猩通常會躺在另外一些成年同類的身邊離世,這些同伴“有時候會去確認一下死者是不是真死了,有時也會不理不睬?!?br>
獨自默默走向死亡,或是淡然面對同類的離去,在黑猩猩的死亡觀里,當永別真的來臨的時候,這就是最現(xiàn)實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