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哦! 平遙古城墻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28年),《平遙縣志》記載,西周大將尹吉甫、嚴允曾駐兵于此。故舊有夯土城垣,相傳為周代將領尹吉甫所筑。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全國各府、州、縣城按等級地位普遍建造城垣,以憑防守,平遙城墻即建于其時。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出于軍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舊城基礎上擴建為今日的磚石城墻。這座縣城,明、清兩代500余年間,先后修葺26次,清代初期,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jīng)平遙,而筑了四面大城樓。 使城池更加壯觀?,F(xiàn)存城墻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gòu)造。多次的修葺,使平遙古城墻日益堅固、壯觀。 整座古城墻,垛堞綿延,樓櫓聳峙。奎星樓、點將臺、文昌閣點綴其上,以“龜城”享譽古今。每座城門均為重門甕城,頂建重檐木構(gòu)城樓,城墻四隅筑有角樓。 平遙古城墻,城池平面呈方形,略偏東南向。城墻形制按照“因地制宜,用險制塞”規(guī)劃、 東、西、北墻為方直,南墻隨中都河蜿蜒而筑。城墻周長6157.7米(12.3華里),墻高6-10米,墻頂寬3~6米,底寬9至12米;墻外筑護城壕,深、寬各1丈,復掘塹深闊3丈。城門共有6座,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又筑以甕城,以利防守。甕城就是圍在城門外的小城,或圓或方,平遙的甕城均為方形,高與大城同,城頂建戰(zhàn)棚,甕城門開在側(cè)面,以便在大城、甕城上從兩個方向抵御來攻之敵。甕城設內(nèi)、外門,平時檢查來往過客,有可疑時報警即可關上兩座門,甕城內(nèi)被關之敵人即成“甕中捉鱉”之勢,故名之。城外有護城河環(huán)城一周,河上有大吊橋。各城門外曾設吊橋,甕城上筑重檐歇山頂城樓;四周各有角樓一座;四面墻體,每隔60米,筑觀敵樓一座,整個城墻上共有72座觀敵樓。環(huán)城而行,每隔一段距離,筑有一個凸出的馬面,供了望和側(cè)射火力之用,馬面上建有敵樓,共計72個,城墻頂面用磚墁鋪滿,內(nèi)筑女兒墻,外筑垛口,共計三千個。傳說,這城墻上的垛口3000個和觀敵樓72處,象征著孔夫子的弟子3000人、賢人72人。軍事用途的城墻配以文道之喻意,文武相襯,獨成一趣。 品讀之后, 愿享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