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火山的時空預測
六合理論在干支理論中是非常重要的理論。有天干六合和地支六合。不論天干于地支,它們各自的結合理論,都與6有關。為什么是6?同對基本“形”的認識有關。一個立足點認識下的是三面,兩個認識點的結合,才組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是3與3的結合。 天干之間總是相隔六位成合,構成彼此依賴的整體,甲與己合成一體,乙與庚合成一體,丙與辛合成一體,丁與壬合成一體,戊與癸合成一體;地支則以中心起點相隔六位為依據,即以春分(卯)和秋分(酉)為依據,各自逆算6位,構成卯與戌、辰與酉的正反聯系認識,平時稱六合關系,而后依次排列,就有巳與申合,午與未合,在相反的另一方,又有寅與亥合,丑與子合。古代說的十二次理論,其實就是根據地支六合理論得出的,十二次并不是逆行的,而是彼此構成的聯系形式。 還有三位一體理論,與六合理論是相互聯系的體系。三位一體,其實與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是相通的,它們彼此聯系在一起,構成既牽制又相互依賴的關系。這些理論都是干支中最古老的理論。 另外,四的時空認識?,F在,記錄時間的方法,當今起碼有6種形式:年月日時分秒,但干支理論中就只有四個時間起點,它們分別構成周期形式,它就源于對四維空間的認識。所謂四維空間,從基本“形”的角度認識,就是三棱形組成的最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由此形成了立體的全方位。由12地支組成的三位一體,就分為四個方向,同樣吻合了四維空間。平面空間不是立體的,但可以通過4,來認識這種空間形式。在方向上,只有東西南北四個大方向,《周易》爻詞中有西南、東北之謂,它是從卦的組合形式認識的,西南總是巽(或兌)與離(或乾)的疊存形式,東北總是震(或艮)與坤(或坎)的疊存形式。每一個方向可跨越90度。一些人對周易的系統(tǒng)性認識之所以邁不出那道坎,關鍵是對4個卦組成的系統(tǒng)性還是云里霧里,根本不知道4的價值,一直停留在六爻上。 還存在96為周期的理論問題??臻g劃分是以12為依據的,結合動態(tài)2,就是12×2=24,由此構成第二層次的劃分。第三層的認識就要以24為基點,結合系統(tǒng)動態(tài),由此形成第三層面的認識。系統(tǒng)動態(tài)關系,也是四維空間關系,如同坐標中兩組正數和兩組負數。于是有了24×4=96的周期現象。 中國幾千年前的商朝,就著力研究了這種運動背景下形成的干支場態(tài)規(guī)律,那時,主要用于研究氣象,所以甲骨文中,出現了大量研究氣象的記錄。這僅僅是一種資料,以便后人根據這些歷史事實去研究。今天看來,不去考察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和季節(jié)特性,純粹用這種方法去研究天氣,自然是錯誤的(當然,它對氣象的研究還是有重大意義)。但是,我們并不能據此否定干支理論的價值,干支理論體系,通過后人的補充,尤其通過唐朝的研究,將理論構架大大深入了一步,包括96的循環(huán)規(guī)律和對大限的認識,只是該技術并沒有全部傳承下來,盡管書中有所記載。加之對地球經緯度的劃分受到了局限,對干支理論的研究也就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對地震、火山的研究,離不開干支場;同時,四柱算命與火山地震的計算原理是相通的,能研究出火山、地震規(guī)律,就能掌握算命的規(guī)律。所謂干支場,就是以時空為依據的抽象作用與支配形式。地球在運動,運動就是力的作用,力作用于時空場,由此形成關聯空間的聯系形式。正是這樣,無論任何一次強地震還是弱地震(含火山爆發(fā)),要將相關聯的空間場態(tài)結合起來分析。地球按經度分為12宮,相關聯的宮就是既牽制又相互依賴的三位一體。按經度劃分的起點是以青藏高原為始發(fā)點,記子宮,依自轉方向順向排列,具體的經緯度是: 子宮70.4—100.4度,丑宮100.4—130.4度,寅宮130.4—160.4度,卯宮160.4—-169.6度 辰宮-169.6—-139.6度,巳宮-139.6—-109.6度,午宮-109.6—-79.6度,未宮-79.6—-49.6度 申宮-49.6—-19.6度,酉宮-19.6—10.4度,戌宮10.4—40.4度,亥宮40.4—70.4度 最早進入新的一天的區(qū)域是,東經40.4度——東經70.4度。但由于現在的日界線在東西經180度,導致干支時間排列中的麻煩。 對干支的研究,筆者所花時間最多,關鍵是對大環(huán)境(月食發(fā)生在夏至和春分)的起點,形成了多次反復,而不解決這個問題去談干支場態(tài),那即是舍本求末。直到近段,掉了一身肉,才對二者的起元有所突破,才具備研究自然現象的基礎條件和方法。 對于干支起元,以前總是停留在月食發(fā)生在春分計戊戌年,發(fā)生在夏至計戊午日。其實,這些起元同樣存在循環(huán)理論。在四維空間中,戊戌、戊午和戊寅是一體的,由此構成三位更換形式,即通過三次交換,又以原點起元。具體說來,現在日上干支的起元,不是計戊午,而是進入了戊寅?!段煲鷼v》估計是古人推算出的起元時間,于是有了這種稱謂的歷法。春分發(fā)生月食,也進入了第二階段,不是計戊戌,而是計戊午了,即年上起元以戊午為依據。 如果進入下一次循環(huán),年上干支起元則在戊寅,日上干支起元則在戊戌。 一切運動,都是以中心為依據的運動。三棱形組成的最簡單的空間形式——四維空間,實際還存在一個中心點,用來認識坐標形式,就是中心0,用來認識方位,就是自身的立足點。天干,實際是建立在中心理論下的理論。所以,它對每一個場的認識,要以天干位置為依據。由于中心起總攬作用,所以,運行的起點,必須從中心出發(fā)。春分屬于縱坐標中心點,夏至屬于橫坐標中心點。月食同樣是以地球位中心的三點一線形式,二者組合,就成為干支起點的依據,由此確定了年、日的干支和由該時間為起點的大環(huán)境運行原點。 在干支運行中,干支的中心是如何得出的?這個話題也許比較深奧。社會上算命的,大都知道命宮這個概念。其實命宮就是一個中心宮。命宮是以卯為依據來計算的。在運行中,子和午是起迄點,它的中心點在卯和酉。為什么不從酉起,非得從卯起,這與八卦所在的位置有關。八卦中的靈氣卦是震卦,它在卯位,人類是最高級的靈長動物,所以要以卯為依據計算。對自然界的認識就不同了,它以六合理論為依據,6是一個整體, 中心就必須以整體為依據,所以,6是認識中心的依據。在根據6數原理,又得出兩個中心,如同家中有父母兩個中心,分別管外和里一樣。以命宮為起點的第六宮,實際也是一個中心,算命中叫疾厄宮,因為患病總與中心關聯。這里也不能展開。 在以經度為依據劃分的12宮中,各自都存在相應的時空場,它們根據各自的地支特性來決定。在寅申巳亥4宮中,其中心點都是在四立節(jié)上(立春、立秋、立夏、立冬),其余的中心,則是在氣上(子午卯酉之氣分別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辰戌丑未本身也屬于中心認識,它們的中心自然是谷雨、霜降、大寒、大暑)。這樣就決定了基本的起點。各自相應的時空場具體確定到哪年呢?這需要根據天干四維認識關系來認識。甲(乙)在北,屬申子辰位,?。ū┰跂|,屬亥卯未位,戊己在中間,屬于認識原點,庚(辛)在南,屬寅午戌位,癸(壬)在西,屬巳酉丑位。由此得出兩種形式的選擇,如丑宮,與癸關聯,小環(huán)境起點要么是癸丑年,乙丑月的大寒為起點,要么是丁丑年癸丑月的大寒為起點。到底選擇哪一個,通過以往地震時間反推則可以摸索到。這種方位認識理論,與五行理論相悖,在五行理論中,甲乙在東方位。如果能理解某些神煞的原理,如紅艷煞之類,就會覺得它是正確的。何況60干支的起點,也是從甲子起,而不是從壬子起。由此可以得出小環(huán)境的各自計算法: 子宮:逢甲子年丙子月以冬至為起點,從丑宮起丑,逆宮算到時辰。 申宮:逢甲申年壬申月以立秋為起點,從午宮起巳,逆宮算到時辰。 辰宮:逢壬辰年甲辰月以谷雨為起點,從酉宮起酉,逆宮算到時辰。 丑宮:癸丑年乙丑月以大寒為起點,從子宮起子,逆宮算到時辰。 巳宮:辛巳年癸巳月以立夏為起點,從酉宮起申,逆宮算到時辰。 酉宮:己酉年癸酉月以秋分為起點,從辰宮起辰,逆宮算到時辰。 午宮:甲午年庚午月以夏至為起點,從未宮起未,逆宮算到時辰。 戌宮:壬戌年庚戌月以霜降為起點,從卯宮起卯,逆宮算到時辰。 寅宮:丙寅年庚寅月以立春為起點,從子宮起亥,逆宮算到時辰。 卯宮:己卯年丁卯月以春分為起點,從戌宮起戌,逆宮算到時辰。 未宮:丁未年丁未月以大暑為起點,從午宮起午,逆宮算到時辰。 亥宮:丁亥年辛亥月以立冬為起點,從卯宮起寅,逆宮算到時辰。 逆宮算到時辰,是為了計算的方便,實際應該是從十二次所在宮起時辰,而后運行到年月地支的六合位。二者計算的結果是相同的,而這類逆算又更方便,于是用這種表達方式。 以上以十二次為依據,體現了正反綜合認識關系,由此確定了基本的中心。由于6代表正反地兩方面,由此組成中心地整體性,所以再過6位,也是場態(tài)中心,它們就如同正職和副職的關系,所以,我將他們分別稱為正中宮與副中宮。它們各自存在著運行。這是唐朝人沒有發(fā)現的,它們僅僅知道它是與中心關聯的疾厄宮。 從宋朝徐子平開始,得出一個大運的運行,它以月令為依據。其實,月令并不是中心,違背了中心理論,是否存在以月令為出發(fā)點的“大運”呢?這是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這里不展開。如果我們明白正負數必須以中心0為出發(fā)點,就好理解了。 關于年月日時的起點。對12宮起點的認識很重要,它既是確定空間旺囚的依據,也是找相應干支場的依據。它們按相反法則認識,不存在同一性:年起于子,如戊午年,從壬子起,癸亥止,乙丑年,從甲子起;乙亥止;月起于寅,戊午月,從甲寅起,乙丑止,甲子月,甲寅起,乙丑止;日起于寅,起迄算法同月令算法。時起于子,算法同年的算法。四個時間起點,反映的是四維空間理論,至于分鐘上的干支,盡管很重要,不過是時辰的延伸關系。假如現在是甲子時,從23點14分27秒起甲子,16分27秒到乙丑。這即是所謂的時辰延伸。小限的運行由年到月,由月到日,由日到時,都是按這一延伸法則。 相關聯的干支露出,包括合、并、沖三種形式。合的第一種形式是天干相同,地支逢三位一體關系(如寅午戌之類)。另一種合出的形式是,天干與地支同時逢合。前面已經介紹,這里再重復一下。天干六合是: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地支六合是:戌與卯合,亥與寅合,子與丑合,酉與辰合,申與巳合,未與午合。所謂沖,也得天干相同,地支逢對沖關系,地支對沖是:子與午相沖,丑與未相沖,寅與申相沖,卯與酉相沖,辰與戌相沖,巳與亥相沖。如果干支場是甲子,在起點中并沒有露出,如果在運行中來甲申、甲辰,就叫合出,如果來甲子,就叫并出,如果來己丑,也叫合出(甲與己合,丑與子合),如果來甲午,就沖出甲子。 前面談到環(huán)境場的佐助,不論是災還是喜,相應的環(huán)境場都要露出來。所謂“相應”,包括自身的特性形式和環(huán)境場的相通點。比如說,看文藝人才,就以命宮后的第五宮(即遷移宮)為依據找干支場。這就是自身特性。對地震來說,就是自身環(huán)境場的正中宮(相當于人的命宮),構成的三位一體,相應的干支場全露出,即是產生地震的核心條件。環(huán)境場的相通點是指自身干支場構成相呼應的關系。呼應包括三合、并沖和六合,前面已經說了。 地球雖然按經度分為12宮,但彼此存在聯系,這類聯系,不論天干,只顧及地支之間的關系。要考察地震和火山爆發(fā)時間,必須將三宮聯系起來,且相關干支必須露出(年月日時分的干支是公共的,它自然是露出的,它露出,也是環(huán)境場的露出),且構成呼應關系。在舉例中,會作分析。 認識干支的轉接點也非常重要?,F在是時間計算,是以東西經180度為日的分界線。其實,新的一天到來最早的是東經40.4度—70.4度,到來最晚的是東經70.4度—100.4度區(qū)間。由此想到了股神巴菲特的出生時間干支場。沃倫·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12點11分(按北京時間計,8月30日是壬子日),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它屬于美國中部,在十二宮中屬于午宮。而時辰以美國東部時間(未宮)為準。按未宮是午時,那么,出生在美國中部的午宮,就應該是巳時。更重要的是日期,按國際日期變更線,180度以東總是要早來一天,也就是相當于北京時間8月31日癸丑。午宮提前五個時辰,應該按8月31日巳時記。而命學論壇中,將巴菲特的八字記為庚午年、甲申月、壬子日、丙午時。這就錯了兩處,應該是庚午年甲申月癸丑日丁巳時。在研究地震、火山爆發(fā)時間,就有小限的更迭。當小限到年以后,總是在年上起寅月,而后到卯月,雖然存在月令更迭的絕對性,但具體的日期干支和時辰并不同,在考察全球三位一體的各宮過程中,也要按各自12節(jié)(立春、驚蟄、清明……是節(jié))日期和時辰計算,尤其要注重時辰的變化,如丑宮是甲子日戊辰時發(fā)生地震,相關聯的巳宮則是記甲子日壬申時,而酉宮則是乙丑日丙子時。時辰的確立也是重要的,如果以北京時間為依據,進入子時的時間是23點14分27秒,如果以東京時間計算,則是0點14分27秒進入丑時。經度分宮就是按這個時間來的。 關于干支場所旺空間問題。它的計算總是以起點的年月日時和中宮(正中宮)為起點計算。具體說來,起點年、日和正中宮來認識緯度干支場信息,而起點月、時和正中宮,則認識經度干支信息。起點年、日和正中宮干支,總是以北極到北緯75度為出發(fā)點,每15度為一宮;而經度干支場的計算,起點月、時、中宮,總是以該經度區(qū)域的西邊為起點,每2.5度為一宮,總共跨30度。如春分干支場的起點是戊午年,乙卯月。緯度所旺的干支場分別是90-75度戊午旺,75-60度己未旺(含甲午、己丑、己亥、己卯),60-45度庚申旺(含乙巳、庚辰、庚寅、庚子)……0- -15度壬子旺,-15- -30度癸丑旺,-30- -45度甲寅旺。月齡看經度,由于每30度為一個認識區(qū)域,就將該區(qū)域平均分為12宮,以月齡為起點,由西向東排列。第1宮乙卯,第2宮丙辰,第10宮甲子,第11宮乙丑,第12宮甲寅。 天干在起點上具有固定性,但在運行中,一個天干,可以統(tǒng)攝不同的地支,如天干甲,有甲子、甲寅、甲午、甲戌。在某一空間上,往往只旺一個,有時甚至一個都不旺。在確定某一具體的干支場時,必須找空間上旺的。另外,還得注意合并沖關系。比如某一空間,分明是甲戌旺,但根據六合、三合以及相沖理論,甲與己合,卯與戌合,所以己卯也在此空間旺。在某一空間甲戌旺,甲午、甲寅、甲辰也同樣旺,只有甲申和甲子不旺。假如外部環(huán)境來己亥,那就旺甲寅,如果外部環(huán)境己未,那就旺甲午,它總是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就體現在不同的空間上。 火山爆發(fā)和地震,需要能量的紊亂與碰撞,而能量的碰撞需要時空場態(tài)的指揮,如同人的行為需要意識指揮一樣,因為意識也不過是一種潛在能量,彼此是相通的。能量本來是一種系統(tǒng)的綜合反應,這個系統(tǒng)既是三位一體系統(tǒng),也是四維空間系統(tǒng)。四維空間,就是自我全方位空間形式,它包括四組干支(申子辰、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所謂三位一體,除了自身干支彼此構成相互聯系的形式外,還包括全球各宮相互牽制、相互影響的關系。 地震與火山,與干支場是密切關聯的,也與地勢走向關聯。其計算雖然很復雜,但如果把握的要旨,就能大體分辨某個時間段的某個區(qū)域是否存在大地震和火山爆發(fā)現象,就能有效地防止破壞性,當然,,要預測,還是存在復雜性。 地震和火山是兩類不同特性的破壞形式,在對干支的認識上也有所區(qū)別。 總體說來,地震以小環(huán)境為依據找干支場,再看大環(huán)境干支場的呼應形式,它以小環(huán)境的正中宮組成的三位一體和相對沖的三位一體為依據找干支場,如果在大限和流年小限中,來了這六個主要干支場,或6個中有4個干支場表現在大限或年位,必然有大地震發(fā)生(當然,個別的主要干支場有時也來在日子上),然后再看所旺之宮。這僅僅是主要的,還得看次要的。次要的,還存在兩組形式,它們各自組成三位一體,也就是說,12宮的干支場要全部在年月日時分中,全部露出,且全都得到大環(huán)境的呼應,這種呼應,又要以全球性的三位一體的大環(huán)境場態(tài)呼應為依據,不能缺少。認識小地震,除了主要干支場大都不在大限、流年中露出外,其余原理都相同。 南緯和北緯在認識上也有不同,北緯以年柱圈的天干位為依據(從子起),南緯以月柱圈為依據(從寅起)。比如說,子宮甲子年丙子月起于冬至的,北緯找干支場就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甲戌、乙亥12宮的天干為依據,而南緯,則以丙子、丁丑、丙寅、丁卯、甲戌、乙亥12宮的天干為依據找干支場。 火山則以該宮的大環(huán)境為依據,它以春分和夏至兩個環(huán)境的副中宮組成的三位一體和六合位的三位一體為依據找干支場,主要干支場如果在大限和流年小限中,來了這些主要干支場,必然有火山爆發(fā)。大環(huán)境干支場有的管10年,有的管96年,有的管1000多年。如果這三個時間巧合到了這些干支場,那就10來年都會形成火山爆發(fā),如果僅僅是在流年中露出主要干支場,火山現象即是個別年份的問題。這個大環(huán)境,還得看全球性的三位一體,它們必須對本域干支場構成呼應關系。至于小環(huán)境,可以忽略。當然,火山爆發(fā)之初,還需要伴隨小地震,結合地震研究就更準確。 在四組三位一體關系中,每一組需要有一個在空間上處于旺地,起呼應關系的其它環(huán)境場也是一樣。 除了干支場所旺的空間外,還存在地勢環(huán)境關系。這得看主體宮的位置確定。如地震,主體宮(正中宮)在亥卯未(包括對沖位巳酉丑),地勢必然得有東西走向,若主體宮在寅午戌(包括對沖位申子辰),地勢走向,必須要有南北貫通之勢。中國東部(100.4度-130.4度),從1973年起,屬于小環(huán)境起點,60年內,在北緯范圍內的每一次地震,都必須考察東西貫通的地勢。若下一個60年,正中宮在寅午戌,每一次地震就必須考察南北走向之勢了。其它區(qū)域亦然。比如說智利地震,它屬于未宮,起于丁未年、丁未月的大暑,正中宮在申,發(fā)生地震的地方,必然存在由南北貫通的地勢、地形特點。智利的東面是一條海狗,南高北低,地勢也是如此。2010年2月8.8級地震,應該發(fā)生在海溝附近,不可能離海溝很遠。火山爆發(fā)是以春分和夏至各自的環(huán)境場為依據認識的,但二者的正副中宮都相同,所以在地勢認識上是統(tǒng)一的。由于它是以副中宮組成的三位一體和六合位的三位一體為依據找干支場,所以要找兩類走向形式,如副中宮在申子辰,地勢得符合由南向之勢,它的六合位在巳丑酉,地勢還必須同時符合東西之勢。或者說,任何一個火山點,都存在十字架或"∟"形式的地勢。 干支場的作用,還不限于這兩個方面,它可以滲透到各個領域,不過是從最普遍的角度認識的。如礦產分布研究,氣候研究,人類社會的智慧研究,命運研究,區(qū)域疾病研究。 歐洲之所以人才輩出,與大環(huán)境的運行以及空間、地勢密切關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