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文:樊未晨 編:劉淑君 這些年北京的改革層出不窮,家長們看得云里霧里。抓不住重點的時候就想去四處打聽,結果,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家長們不僅沒能由此心知肚明,反而更加焦慮。其實,所有的紅利都寫在政策里,家長們應該排除干擾在研究政策這件事上多下功夫,最大化地把政策提供的紅利挖掘出來才是真牛的家長。 北京剛剛召開了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改革工作總結推進會,會議對近三年北京市擴大優(yōu)質教育改革的工作成效進行了展示和交流,小編也幫您進行了簡單的梳理,為的是“拋磚引玉”,希望您沿著這條思路尋找身邊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孩子找到更多的政策紅利。 點擊加載圖片 ☆大學老師給小學生上課 高校支持中小學發(fā)展項目 截至目前,北京市有26所在京高校與海淀、朝陽、豐臺、昌平等8個區(qū)教委簽署合作,對口支持了56所中小學建設,8萬名中小學生和6000余名教師在項目中受益。 大學向對口中小學輸送了多樣化的課程,豐富了中小學的課程生活。90%以上的中小學校認為,“向學校派遣專業(yè)人員參與學校課后活動計劃”、“指導學校既有課程資源的改革和提升”、“選派大學生參與支持中小學學生德育活動”等是高校最主要的支持方式。 例如北京化工大學在化大附中先后開設了健美操、街舞、圍棋、無線電、輪滑、攝影、課本劇、跆拳道等特色課程,得到了中學生們的喜愛。 點擊加載圖片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與新建的附中、附小英語教師一起共同開發(fā)了“斑斕閱讀”、“多語體驗坊”、“有氧英語坊”等三個模塊的英語校本教材。中國礦業(yè)大學組織研究生給附中學生開設了英語電影賞析、英語美文賞析等英語、法語選修課。 北京農學院的百畝市場、千畝農場、萬畝林場成為了附小的社會實踐基地,孩子們在農場開展農業(yè)科普實踐、創(chuàng)意手工、傳統(tǒng)廚藝、農業(yè)拓展等農耕活動。超過七成的高校支持中小學項目校認為,學校品牌顯著提升,超過八成的家長認為大學支持學校發(fā)展,令其更有信心。 點擊加載圖片 ☆專家給中小學老師上課 教科研部門支持中小學發(fā)展項目 截至目前,北京市各區(qū)的21個教科研部門已經與41所中小學“聯姻”。 據統(tǒng)計,近3年來,市級教科研部門派出了優(yōu)秀教師122名,完成專題培訓和學科課程共計2000度課時,區(qū)級教科研部門派出238名優(yōu)秀教研員,完成學科課時15000度節(jié)。 調查顯示,通過項目實施,學生成為了最終受益者,大多數學校的中高考成績都有所提升。 點擊加載圖片 ☆英語課外教上 外籍教師參與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 在中小學英語教學方面,“啞巴英語”現象飽受詬病,學生和家長對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需求非常旺盛。 北京市于2014年啟動了外籍教師參與中小學英語教學項目。北京市整合了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10所高校以及一些民辦機構,為東城、通州等個區(qū)的76所普通中小學聘請了英語外教。 外教通過帶班授課、組織英語特色課外活動、開發(fā)英語校本課程、培訓英語教師等多種方式,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發(fā)。 調研顯示,87%的學生喜愛上外教的課,引入外教后,學生在口語、聽力、詞匯方面提升最快。94%的教師認為,上過外教課的學生,英語水平有明顯提升。 除了常規(guī)口語課外,外教還積極參與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英語社團、戲劇甚至籃球、藝術等多方面的活動。 點擊加載圖片 ☆“機構”進校園 民辦教育機構參與中小學教學改革項目 從2014年起,北京市教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了新東方、好未來、學大等13家民辦教育機構參與到了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石景山等10個區(qū)的101所中小學的學科教學改革中,探索了民辦與公辦教育互通互助、協(xié)調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據統(tǒng)計,目前民辦機構共派出了600余人進入中小學,產生約18萬課時,覆蓋學生約4萬人。 民辦機構與中小學一同研發(fā)了校本課程,不斷擴展社團內容。豐富了學習資源,幫助學校教師的研發(fā)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好未來協(xié)助石景山第二實驗小學、銀河小學、五里坨小學、同文中學等編寫《大聲唱學英語》、《英語電影課》、《自然拼讀》、《夢回大唐》等一批課程輔助材料,讓課內課外教學都有聲有色。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