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是中醫(y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準則,可以指導開方用藥,也能用于針灸處方。但如何在臨證中準確把握經絡的病理變化規(guī)律,然后合理取穴,這里面的學問就高深了。今天先分享病機十九條前6條與針灸處方的關系,若您對余下的13條特別感興趣,請在文末的寫留言處留言,小編根據需求決定是否繼續(xù)連載喲~
記得早年隨父親單玉堂先生學醫(yī),父親選出《黃帝內經》的部分篇章做了標記讓我認真學習,并劃出一些經文讓我背誦。其中就包括《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他說:“這個‘病機十九條’很實用,字字珠璣,含英咀華,中醫(yī)的病機就從這里開始,辨證就從這里開始。”在以后的長期臨證中,我對此深有感觸。“病機十九條”歸納出的由博返約的辨證方法,確實能起到順利地過渡到臨床辨證,進而執(zhí)簡御繁、駕馭臨證的舟車之用,開方用藥如此,針灸處方同樣如此。
針灸取穴分循經取穴、辨證取穴、按時取穴三大類。談經絡與辨證取穴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的病機十九條。為什么這樣說呢?這就涉及如何在臨證中準確把握經絡的病理變化規(guī)律問題。
比如,經絡循行部位與其所絡屬臟腑功能的盛衰;經脈的順逆起止、陰升陽降的失序或者逆亂;經脈氣血運行的阻滯或絡脈的瘀血(如十二經是動、所生?。┑?。臨床如何應對駕馭?這里有個方法、門徑問題,即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序》所謂:“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針灸臨床大夫尤其如此。
所以,從經絡與臨證結合的層面上,《素問》“病機十九條”歸納出的由博返約的辨證方法,確實能起到較順利地過渡到臨床辨證,進而執(zhí)簡御繁、駕馭臨證的舟車之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就是根據這十九條病機,潛心玩味,探微訣奧,洞悉五運六氣之常與變,演成《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卷,力倡“六氣皆從火化”,創(chuàng)制涼血解毒、泄熱益陰諸方,對明清溫病學說的形成影響深遠。
帝曰:愿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瘛,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
這十九條病機歸納起來:五臟病機五條;上、下病機各一條;屬于火者五條;熱者四條;風、寒、濕的病機各一條。
以下按此順序進行針灸處方并簡要析之。
掉,轉動,指猝倒痙癇抽搐震顫之類;眩,目眩,視物發(fā)黑繚亂,此指眩暈。肝為風木之臟,凡風病皆屬于肝。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舒暢。肝開竅于目,足厥陰肝經上連目系、通腦與督脈會于顛,故眩暈從肝論治。若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盛生風,灼津傷血,則見肢體震顫抽搐,猝然昏仆。
治則:息風清熱,平降肝陽。
針灸處方:百會、風池、外關、足臨泣、合谷、太沖。
釋義:風為陽邪,頭為諸陽之會,肝風內動之證最易上犯清陽而頭暈目眩;且肝經上連目系與督脈會于顛頂,故針刺百會,息風寧神以清上、平降肝陽而治眩暈;風池為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之會,針刺既疏散外風而清熱,又降少陽膽火而息內風;外關、足臨泣屬八脈交會穴,交叉取之針用瀉法,同經同氣一以貫之,疏泄少陽而清頭目;取手陽明經原穴合谷瀉頭面之熱,針對肝陽上亢取太沖足厥陰肝經原穴直折其火,且兩穴配合謂之開四關,開閉通竅,對頭暈目眩、陽亢面赤者效果顯著。若風火夾痰上擾,氣粗而喘、蒙蔽神明者,加豐??;并急刺厥陰經井穴中沖、大敦,點刺出血,開竅醒神;若后期肝腎陰虛者,取太溪、三陰交,調補肝腎之陰。
收引:收,收曲、拘急;引,引亸、軟緩。形容肢體關節(jié)拘攣、屈伸不利,或軟弱無力。腎主骨,腎氣足則骨體舒展,步履輕便。腎虛骨病則拘急而收曲,或亸緩而引長。寒為陰邪,其性凝滯,寒邪傷人,流注經絡血脈,每致筋骨失養(yǎng)而收引。腎為水臟,腎中真陽可散寒化氣利水。少陰寒化證表現為肢厥、身冷、蜷臥、腰痛、下利、脈微等。
治則:回陽救逆。
針灸處方:腎俞、命門、關元、氣海、足三里。
釋義:募為陰,俞為陽。取膀胱經背俞穴腎俞,針用補法,乃陰病行陽之所在,補腎益氣;灸關元小腸募穴,溫補元陽,壯火以制水;且二穴又屬俞募配穴法,激發(fā)臟腑功能而祛寒。取任脈氣海穴,配督脈命門穴,灸之以補命火而益元氣,且疏通任督二脈以調陰陽。取足三里胃經合穴,針用補法,養(yǎng)胃益氣,協(xié)同諸穴以強先后天之本。此外,身痛可加絕骨、陽陵泉舒筋活絡;下肢腫加三焦俞、膀胱俞、陰陵泉祛寒利水。
膹,喘急,氣乖于皮毛也?!墩f文解字》謂“形惡”,如皮膚褐斑、紫癜、黑痣一類;郁,氣遏于內不得抒發(fā)也,即痞悶不通義。肺居胸中,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故某些皮膚疾患當從肺治。肺為氣之主,凡五臟六腑之氣無不總統(tǒng)于肺,故凡治氣,皆當治肺,是為本條重點。病則氣逆痰滯,肺熱喘咳或痰濁阻肺,日久由肺及腎可見氣虛作喘。
治則:清肺化痰;或健脾化濁。
針灸處方:肺俞、大椎、曲池、尺澤;或太白、豐隆、足三里、陰陵泉。
釋義:取肺俞穴刺絡拔罐放血,清宣肺熱,止咳平喘;取大椎針用瀉法,清熱散邪,配曲池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導熱邪外出,以助肺之肅降;尺澤肺經合穴,針刺以瀉肺熱;若肺熱盛者,加合谷、列缺穴清熱宣肺止咳;痰壅氣促者,取少商點刺出血,配魚際,平喘清肺化痰。若慢性咳喘痰白量多者,取脾經原穴太白、胃經絡穴豐隆,為臟腑表里原絡配穴法,功能健脾祛濕,化痰止咳;陰陵泉、足三里乃脾胃兩經合穴,合主逆氣而泄,健脾化濁利濕;若久病腎虛者,加腎俞、命門、氣海、太溪穴,以培本固元。
腫,指皮膚或四肢浮腫;滿,指腹內脹滿。皆濕氣壅滯,水不下行而停于內也。諸濕者,或頭重如裹,或虐暑瀉痢,或周身困重,或痰飲痃癖,皆屬土不制水也。脾主運化水濕,無論外濕或內濕,傷及脾陽,則容易水濕內停而見腫滿。
治則:溫中燥濕,健脾利水。
針灸處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陰陵泉。
釋義:取膀胱經背俞穴脾俞、胃俞,募為陰、俞為陽,乃“陰病行陽”的重要穴位,健運中焦,養(yǎng)胃益脾;配胃募穴中脘,為俞募配穴法,激發(fā)臟腑機能而溫中化濕;繼取胃經合穴足三里,配脾經合穴陰陵泉,合主逆氣而泄,健胃消脹,利水消腫。
若中焦升降失司,癥見胸脅腹脹滿悶痛者,可加足太陰脾經穴公孫,配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內關,二穴八法相配,調運胸腹氣機以消脹瀉滿,效果滿意。若兼見腎虛水泛者,加腎俞、關元、膀胱俞,以溫陽利水。
諸瘡,血凝結阻滯其氣,氣與血爭則痛,血熱夾風則癢,皆屬心經血分為病是也。故凡痛癢的皮膚疾患,當從心治。心主血脈,乃君火所居。熱郁脈中,氣血凝滯,輕則為癢,重則為痛。一般瘡瘍見紅腫熱痛者屬陽;若陽虛痰凝見陰疽流注者屬陰,色白不紅、漫腫不痛,可資鑒別。
治則:清熱解毒,清心降火。
針灸處方:巨闕、心俞、內關、曲池、合谷、膈俞。
釋義:巨闕為心經募穴,配膀胱經背俞穴心俞,屬俞募配穴法,則心脈祛邪的力量大增,解毒清心降火;內關為心包經絡穴,配合谷大腸經原穴、曲池大腸經合穴,導毒火邪熱下行;因陽性瘡瘍,血熱肉腐成膿,血分有熱,故加膈俞血之會,點刺出血,則血中熱毒可清。
按:陰疽流注屬發(fā)于肌肉深部的多發(fā)性膿腫,特征是漫腫疼痛,皮色如常,每每此處未愈,彼處又起,纏綿難愈。多因氣血衰退,瘀血夾陰毒凝滯于肌肉深部使然。一般針灸起效緩慢,當主以方藥(如陽和湯一類)調治。
厥有二義,一是厥冷,二是昏厥;固,腹中瘕積、寒疝、大小便閉一類;泄,下利不止;下,指肝腎。腎主水,腎陽虛則厥冷,陽虛失于溫熙則泄,水不化氣則寒冷固結。治宜溫陽利水。肝藏血,主疏泄,其脈與督脈會與顛。肝氣逆則厥;肝陽化風沖犯腦絡者,《素問·生氣通天論》有云:“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論治當辨清陰陽虛實。
中風閉證治則:清肝降火,開竅醒神。
針灸處方:人中、中沖、涌泉;內關、合谷、太沖。
釋義:急取人中、中沖、涌泉,點刺出血;必要時加內關、合谷、太沖,針刺均用瀉法。
中風脫證治則:回陽救逆固脫。
針灸處方:人中、百會、足三里;關元、氣海、神闕。
釋義:若屬脫證,取人中、百會、足三里針用補法,重灸關元、氣海、神闕,以回陽固脫。若證屬腎陽虛,水不化氣,固攝失權,往往表現為尿頻,腎虛及脾,脾失健運則大便稀溏;抑或陽虛寒凝,濁邪盤踞大腸,傳導無力,腑氣不通,又當溫陽潤腸通便。
腎虛尿頻治則:補腎溫陽,固攝津液。
針灸處方:百會、中脘、氣海、關元。
釋義:取百會、中脘,針用補法;灸氣海、關元穴,溫補腎陽,取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義。加腎經原穴太溪激發(fā)腎氣,脾經原穴太白,健脾攝津,足三里養(yǎng)胃益脾,又屬培土制水之方。
腎虛便秘治則:溫腎益氣,養(yǎng)血潤腸。
針灸處方:中脘、氣海、大腸俞、上巨虛。
釋義:取胃募穴中脘、任脈穴氣海,補中氣益元氣;配大腸俞,屬俞募穴相配,協(xié)調臟腑功能,促進大腸傳導,取上巨虛大腸經下合穴,通腑調腸;加脾經原穴太白、胃經絡穴豐隆,是為主客原絡配穴法,協(xié)調脾為胃行津液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