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三人到了寶象國,注意對寶象國的描寫,唐僧感到回到了大唐,倍感親切,這也是作者的隱喻,唐僧想大唐了,他的取經意志動搖了,他對前途產生了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是不是應該返回大唐呢?這個時候需要一個人生導師來指點迷津,但是一路上充當向導的孫悟空不在。唐僧在倒換文牒后將公主的書信交給了國王,這個時候,寶象國的國王居然將公主的私信在大殿公開宣讀,為什么?這和另一件事有關,當初因為公主走失,這個國王貶了很多官員,殺了很多宮女太監(jiān),而且也抓了很多百姓,從這點看,他是一個無德的昏君,文武百官和百姓不可能愛戴這種國王,底下怨氣很大,都認為他以尋找愛女為名行殘酷統(tǒng)治之實。所以國王才公開宣讀公主的信,以證明當初愛女的確失蹤,自己的殘暴是出于對女兒的愛,超級虛偽。
武將都不想去救公主,原因也是這個國王德行不張,沒有人肯真心為他賣命。于是滿朝文武一致推選唐僧去救公主,理由嘛,唐僧能從大唐走到這里,一定很有本事,應該可以降妖。文武百官此舉很黑,他們都不去救公主就代表他們不滿這個國王,讓唐僧去降妖的意思就是,如果唐僧懼怕妖魔肯定會斷然拒絕,一旦國王表現(xiàn)出對大唐的不滿,就以詆毀上邦高僧為由廢除這個德行不張的國王,這樣公主也就沒必要救了。國王看到了緊張局勢于是趕緊表態(tài):“長老若有手段,放法力,捉了妖魔,救我孩兒回朝,也不須上西方拜佛,長發(fā)留頭,朕與你結為兄弟,同坐龍床,共享富貴如何?”意思就是,你不要扯造反的大旗呀,我愿意和你分享國家,現(xiàn)在因為救公主,滿朝文武都不聽從我的命令了,希望唐僧幫一把。這個時候,唐僧推出了八戒和沙僧去降妖,其實師徒三人能過波月洞不是他們的本事,而是奎木狼放過了他們,但是也是有條件的,就是不要再惹人家,你又打不過,三番兩次招惹,誰沒脾氣,楊志為啥殺牛二?不就是牛二作死嗎?
看國王和滿朝文武見到豬八戒和沙僧的反應,害怕和嫌棄他們丑陋,這個國家對外表的東西迷信到變態(tài),豬八戒向沒見過世面的國王顯示了一下神通,其實都是大路貨的神通,國王承諾捉到妖魔救回公主就有重金酬謝。于是豬八戒和沙僧又去找奎木狼了。有個問題,豬八戒和沙僧根本打不過奎木狼,為什么還要去找他呢?其實這是豬八戒的小九九,孫悟空走了,他很想取代孫悟空的位置,如果自己能象孫悟空那樣降妖,獲得佛派編制是肯定的,說不定也能象孫悟空那樣獲得調動仙佛的權力。沙僧看出了豬八戒的想法,不想讓豬八戒得逞,于是追了過來,要和豬八戒一起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