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blog/2016/10/26/ebook/ 書是記憶存根問人“這么多書你都讀完了嗎”,就好像問女士“這么多衣服你都穿破了嗎?” 書房是大腦的延伸。 艾柯說:“一般擁有相當可觀藏書量的人,當他們家來客人的時候,那些人一走進門就例行公事地說:「喲!好多書啊!請問你都讀過了嗎?」最初我還以為,典型不讀書的文盲才會問這種問題,此種人家里照例只有兩排書,包括五本平裝本簡易世界名著和分期付款購買的兒童大百科全書。但經(jīng)驗告訴我,很多我們以為還有點文化水準的人也會說這種話!他們?nèi)耘f認為,書架不過是個裝「已讀」文本的儲物架,圖書館在他們心目中可謂是個倉庫。” “買這么多書,你看得完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無他,善于思考的人,絕不是把所有的書塞到腦子里,而是建立生物,電子,物理的多級索引。腦子里建立記憶存根。想到任何一件事,書架上伸手一翻,大腦被延伸。參考一件事,往往要幾十本書,可以桌子上攤開參照。這種非線性的思考,目前只有實體書能支持。 正規(guī)學校教育之后,學習的目的應(yīng)該換成多級緩存,腦中保留記憶存根,快速回溯。搜索引擎和家里的大書架是其中重要的兩環(huán)。 視覺的并行性,認知的非線性視覺的并行性是快速認知的核心。切換的速度也會影響思考的速度。非線性的思考需要并行的多源信息切換。翻譯成人話就是:看書要好幾本翻來覆去。很多投資者都是好幾臺顯示器并聯(lián),解決的也是視覺并行,達到快速認知,避免影響思考速度的多余切換。 電子書不利思考。思考是一種非線性的活動,一本書要前后翻,要做筆記,要涂畫。多本書要對照看。書伸手就能拿到,降低記憶的時延。書有context,有利記憶。電子書是用來看的,紙書是用來讀的。 電子書一個屏幕只能看一本,書在物理世界里可以攤開很多本。電子書前后翻很難(因為是線性的),書在三維世界里很容易翻看。在書架上找書很容易,一目所及并行搜索。要打開電腦、找文件夾、找文件,wo cao,算了。 重要的書一般我都買一本紙的。兩個原因 1)紙書在閱讀的時候有context,包括書皮,頁碼,記號,破損,擺放位置甚至氣味,這些看似無關(guān)的context都有助于記憶 2)紙書context switch時間短。我固定在幾個位置放幾本夾書簽的書,可以利用一分鐘尺度的時間碎片。電子書光切換應(yīng)用就要十秒,還有各種干擾。 物理書的可并行閱讀性是電子書短期內(nèi)趕不上的。和人聊到一個問題,隨手抽本書出來做佐證,這種方便性電子書難以做到。 視覺的并行性電子書目前無法實現(xiàn)。那些精美圖集,地圖集更是紙質(zhì)不可替代。電子書適合線性閱讀,和那些純文本的東西。 買書買的是注意力,是隨時可見性,是可查閱性,是提醒。愛看書的人,一定家里各個角落散的全是書,隨手抓一本。很多思想的形成,都是通過這種不經(jīng)意的閱讀。知識是世界一扇扇的門,書就是這些門的鑰匙,保持隨時開門的權(quán)利的很重要的事。 電子書如情人,實體書才是家人對于電子書的迷思,可以參考無紙化辦公。事實上無紙化辦公推行多年來,辦公用紙的數(shù)量反而上升了。這是人的認知本性決定的。對它的反思不是抵制技術(shù)進步。技術(shù)一定是在恰當?shù)腸ontext下才會發(fā)揮突破的作用。對于電子書,這個時刻還未到來。 在國內(nèi)還有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搜索引擎根本靠不住。連四書這樣的基本書,搜索引擎的結(jié)果都不堪入目。只有買一本靠譜出版社的。至于電子書,同樣靠不住,網(wǎng)盤靠不?。ㄗ罱急魂P(guān)掉了),硬盤靠不住,設(shè)備靠不住,都是過幾年就不知哪里去了。網(wǎng)頁如路人,電子書如情人,實體書才是家人。 電子書為了反盜版,都加了種種限制,各個平臺不能通用,不能轉(zhuǎn)移。很多你忘了賬號就找不到了。換了機器就找不到了。云存儲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電子書最適合不用動腦子,看完就扔的小說。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電子化的書,在現(xiàn)在依然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有價值的書還是沒有電子版的。 為什么不能只是電子書? 電子書是個搜索引擎,書架是個探索引擎。搜索引擎只能在你明確知道搜索的內(nèi)容時才能工作。探索引擎在視覺上提示,縮小選擇,逐步提示,提供斷點,多級索引,靈活定制。目前還沒有一個好的電子的探索引擎,也許有一天吧。 至于說房價太貴,買不起書櫥的,同理也應(yīng)該買不起衣服和電視。愛就買得起了。 (感謝 鋰離子@簡書 幫助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