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家校合作;現(xiàn)代教育;歷史沿革;方式 中國論文網(wǎng) http://www./9/view-3520592.htm 〔中圖分類號〕 G4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3—0016—01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家校合作是家庭與學校以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撐的雙向活動?,F(xiàn)代教育呼喚現(xiàn)代教學手段,家校合作作為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勢。 一、家校合作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教育規(guī)律的需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yōu)勢,也有各自的不足,如果兩者能夠巧妙結合,就能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教育發(fā)展。家庭教育是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的主要場所,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和天然的親子之情是無可比擬的,但家庭教育的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個人意志,在教育孩子時往往缺乏科學的方式和方法。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機構,是促使青少年兒童社會化的專門場所,但同家庭教育的連續(xù)性相比,學校教育具有階段性,而且學校教育內容的穩(wěn)定性、系統(tǒng)性一般不能因人而異、隨意更換。 教育青少年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職責,雖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目標、要求以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但它們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偟膩碚f,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教育對象也是一致的,因此,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充分發(fā)揮兩方面教育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教育的發(fā)展。 其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歷史發(fā)展的需求。在以自然經濟為主的古代社會,家庭是基本的生產單位,家庭的生產和經濟功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家長對其家庭成員的勞動和勞動產品具有絕對的支配權,其中也包含著對子女教育的支配和控制。隨著工業(yè)革命的到來,社會發(fā)展帶來了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家庭不再是社會的基本單位,而逐漸變?yōu)榻洕餐w和消費單位。生產的社會化、工業(yè)化促使學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當部分的教育權利。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孩子的教育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擔負。用學校教育指導家庭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局限,這樣才能促使家庭和學校形成教育合力,相得益彰,攜手并進。 再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以人為本的需求。以人為本就是要遵照孩子的發(fā)展特點,順乎孩子的興趣特長,做到人人都成才。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能依靠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參與。今天的社會處于轉型期,社會的急劇變化也影響家庭結構的變化,在當前家庭中,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正逐漸成為家長一代。而這些人中,有的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有的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識。為了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學校應當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既幫助家長解決教育方法的缺失問題,又給孩子們以心靈上的安慰,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 二、家校合作的歷史沿革與現(xiàn)狀 20世紀后期,世界各國政府為了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在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過程中,把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頒布行動綱領,強力推進。我國家校合作教育從20世紀末開始探索實踐,但合作的水平較低,在實踐上還有許多未開辟的領域。由于家校關系沒有理順,在我國的教育實踐中,家庭與學校的合作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家校雙方立場的差異問題,如觀念有差異、角色定位不明、相互缺乏了解等問題。具體來說,在目前家校合作關系中,偏重的是層次較低、時效性較短、單向的或者說比較簡易的家校合作關系,形式比較單一,常以家長會為主,以集體活動為主等。另一方面,在內容上局限性比較大,常以學習為主、以家長陪讀為主;在合作效果上表現(xiàn)為頻率較小、程度較低等特點。這就急需要雙方在以后的合作中加強溝通,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強化各自責任。 三、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是探索實施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如家長會、個別家長見面會、學校開放日、親子活動,勵志教育、感恩教育、節(jié)慶活動等。二是探索實施家長參與學校教學的方式,如家長參與校本課程開發(fā)與教學、優(yōu)秀企業(yè)家的勵志報告、成功人士的演講、家長參與評估學校課程和教師教學等。三是要探索實施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方式,如家長委員會、學校領導接待日、問卷調查、意見箱等。四是要探索實施家長主動為學校服務的意識,如募捐集資、志愿義工等。另外,學校要給家長以教育、培訓、配合、參與的機會。 編輯:陳富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