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愛你說了千萬遍,怎么證明我愛你? 大約在智人時期,人類產生了語言,終于可以不用和其他動物一樣,費盡心思去想怎么給異性發(fā)出求愛訊息了,想約?直接開口說就好了啊。 可光靠說還是不行,話一說出口,就消失在了風中,你說你愛我,怎么證明你說過?為了克服有聲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必須借助點什么東西來記錄和傳遞消息才行。當然,當時的古人想要證明和記錄的,不只是兒女情長,結繩刻契,烽火狼煙,能做的都做了,可是都不好用。繩子上的兩個結,是你欠我兩塊肉還是我欠你兩塊肉?戲諸侯的烽火,到底是去救駕的還是去看周幽王和褒姒秀恩愛的?最后都會亂套。 所以一定要有一種能自己證明自己的記錄方法。有經驗的獵人就從鳥獸的腳印得到了啟發(fā)。不同的腳印就能大概對應上不同的動物,也就泄漏了動物出沒的信息。想說什么,就盡可能把要說事物的特征描畫出來,不就一目了然、沒有爭議了嗎? 漸漸地,這類為了幫助記憶、傳達信息的“圖畫作品”越來越多,現(xiàn)代文字的老祖宗——圖畫文字就誕生了。 印第安人的“表情包” 愛情永遠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永恒話題,要證明你愛我,至少也要能畫出來才行。印第安人就這么干了。 整幅圖大概的意思是:一個男子在擊鼓歌唱,借助巫術隱去身形,和心上人手牽手,愛人在一個島上,即使她睡著了,自己的歌聲也能讓她聽見,到達她的心中,最后唱一朵花。 有學者整理出了這首戀歌的歌詞,讓它變成一個美麗的故事。 有愛情,也要有面包。男人要出門打獵,也許他的心上人總愛查他的行蹤,所以他把自己的行程都畫出來了。
“我要乘船出發(fā)去狩獵,第一天會住在一個建有草屋的小島上,然后到荒島上過兩夜,在那里獵海獅射海獅,最后乘船回來。” 這種用連環(huán)畫來表達整體意思的,是不是有點像我們小學低年級的看圖說話作文題? 開個玩笑 印第安人的圖畫文字,雖然形態(tài)原始,但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還被使用著。當時大多數(shù)的印第安部落還停留在圖畫文字階段,沒有進一步抽象出筆畫線條。一些部落還有自己的圖畫文字編年史,稱作冬季記錄(Winter Count),大多繪在獸皮上,書寫方式也比較特立獨行,是從內而外沿螺旋線書寫的。
下面幾個圖是印第安人畫在水牛皮上的圖畫,表示的是1800-1870年間某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 漢字也是從文字“表情包”發(fā)展來的 中國最初的文字就屬于象形文字。象形,顧名思義就是把物體的形狀輪廓描畫出來,這樣的符號和原物很相像。來欣賞一下古代靈魂畫手們的大作,相信你一看就能猜出是什么字。
羊角和牛角確實很不一樣
大象大象你的鼻子為什么這么長? 豕(豬)和象的距離,大概就是鼻子長不長
豕(豬)和狗的距離,大概就是尾巴長不長 我是一條咸魚
敞篷車、三輪車、二輪車、獨輪車......
不同朝向的“人”。所以“北”的本義有“背離”的意思
是不是很眼熟?這可是中國人民大學?;盏膩碓?,雖然人多了,欸…好像有點奇怪了。 可能你已經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名詞啊,實體的事物容易畫,抽象的意思要什么來表示呢?聰明的古人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原來象形字的基礎上,加上一點一橫一方框之類這些指事符號,就像我們現(xiàn)在用加粗、下劃線或者圓圈來做記號一樣,特特標明給別人:“看,這里是重點,這才是我要說的意思。”這樣造出來的字這就是“指事字”。 在“木”的上面加上一個小圓點(后來圓點演化成了一橫),特地把能表現(xiàn)“樹木的末端”這個意思的重點部位標注出來,所以“末”的本義就是“樹梢”。 而在木的下面加個小圓點,'本'就是指樹木的根部,后來引申為“草木的莖干”或者是“事物的基礎或者主體”。 而如果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起來,讓它們各自的意思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表達相對復雜的動詞和形容詞了,這種方法就是“會意”。 像“從”這樣就用了兩個“人”,一個在前面走,一個在后面緊緊跟隨,就表達了“跟隨”的意思。 “休”可以清楚地拆分成“人”和“木”兩個獨體文,“人在樹下休息”就是這個字意思。
要記錄的意思越來越多,要依葫蘆畫瓢地去描摹各種事物,腦洞不夠用啊~這就需要一種快捷的造字方法出現(xiàn)。既然文字也都是讀出來的,用讀音記錄文字豈不是比費力描摹各事物的形態(tài)要方便得多?意思相近的歸成一類,用同一個義符去標注意義,再加上不同的聲符來區(qū)別,完美!
像江河溪,都是一條流水,右邊的構件表示的就是它們的讀音。所以漢字發(fā)展到后面,形聲字就越多。據(jù)說在目前已經解讀出來的甲骨文中,形聲字大約只有20%;發(fā)展到秦朝,在那時候通用的篆文系統(tǒng)中,形聲字已經大概占80%了;而今天我們所用的簡體楷書,形聲字更是有90%以上。
古人懶得造字的證據(jù),從另外兩種造字的方法也可以看出來——“轉注”和“假借”。簡單來說,就是說明了怎樣用原有的字去記錄新的想要說的意思。舉個例子,古人在某一天想要記錄“粗笨”這個意思,有點抽象,干脆就用原來表示“竹白”的那個“笨”來代替好了。 虛詞更是重災區(qū),它們幾乎都是借用了有明確意思的實詞來記錄的。像“而”的本義是“唇下之須”,“亦”本來是指“腋下”,“其”是“簸箕”的“箕”...... 沒錯,就是這么隨意。著名的語言學家索緒爾也說了,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反正最后都會約定俗成,習慣定下來了,也就沒那么容易改變了。而剛提到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書,古人通過分析前朝字體的構型,總結出來的這個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也就一直沿用了。 遠古文字都是畫出來的嗎? 目前普遍認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tǒng)分別是:
查查文字家譜就可以看出,這些古老的文字,不管最后演變成音符字母還是方塊字,還真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脫胎于遠古的圖畫文字的。 蘇美爾楔形文字的演變
是不是很形象?像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體,最后都朝著表音的方向發(fā)展了,以至于現(xiàn)在的人很難看懂,漢字(更多是繁體字)的構型還是基本存著原來的影子。 沒有表情包就不能好好說話了嗎? 這些原始形態(tài)的文字,是不是和我們現(xiàn)在流行的表情包很相像?凝聚了那么多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文字好不容易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的程度,我們卻愛上了表情包,是我們退化了嗎?
這種愛用圖形圖畫來表達,似乎是我們從古至今的“毛病”,說白了還是嫌麻煩吧。但關鍵時候,還是文字才說得清楚。只是偶爾懶得解釋各種結繩刻契的意思,給你畫個圖自行領會。一個表情包就能解決的事,和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參考資料: 1.《漢字學》,王鳳陽 2.《古代漢語》,王寧主編 3.《文字的起源——從結繩、刻契、圖畫文字到表意文字》,A.C.莫豪斯(著),武占坤(譯) 4.《北美印第安文字對文字源泉研究的啟發(fā)意義》,王元鹿 5.《廣義文字視角下的印第安手勢語與圖畫文字的關系研究》,王惠杰 6.《表情包為何受追捧?》,《現(xiàn)代青年》(201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