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fā)布了最新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新版指南建議公眾每日攝入膽固醇小于300毫克,已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人群,每天攝入脂肪不應超過每日總能量的20%至30%。脂肪攝入應優(yōu)先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等。20至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 1 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jīng)期后女性建議每年檢測血脂。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成人血脂異?;疾÷?0.40%,比較2002年患病率水平大幅增加,其中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33.9%。 今天發(fā)布的新指南依據(jù)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和臨床研究進展,對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險分層做了重大更新,對缺血性心血管病極高危人群提出更嚴格的控制目標。 新指南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膽固醇升高為特點的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無論采取何種藥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就可穩(wěn)定、延緩或消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并能顯著減少這些致死致殘性疾病的發(fā)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眾所周知,腦血管病是一種發(fā)病率、死亡率、病殘率均很高的常見病,以前,這種疾病大多發(fā)生于中年或老年人,而45歲以下發(fā)病者比較少見,但近幾年來,有關45歲以下青年人發(fā)病者的報道逐漸增多。臨床上收治的腦梗死患者逐漸年輕化,其中部分青年患者的危險因素為血脂異常。
早期檢出血脂異常,監(jiān)測其血脂水平變化,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建議: (1)20~40 歲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測量 1 次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建議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jīng)期后女性每年檢測血脂; (3)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測定1次血脂。 (4)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 24小時內(nèi)檢測血脂。
(1)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 (2)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多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者。 (3)有早發(fā)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55 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蛴屑易逍愿咧Y患者。 (4)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血脂異常明顯受飲食及生活方式的影響,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措施。 無論是否進行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堅持心臟健康飲食、規(guī)律運動、遠離煙草和保持理想體重。生活方式干預是一種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風險/獲益比的治療措施。無論是否選擇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1、在滿足每日必需營養(yǎng)和總能量需要的基礎上,當攝入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總量超過規(guī)定上限時,應該用不飽和脂肪酸來替代。 2、建議每日攝入膽固醇小于300 mg,尤其是已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攝入脂肪不應超過總能量的20%~30%。 3、高甘油三酯血癥者更應盡可能減少每日攝入脂肪總量,每日烹調油應少于 30 g。脂肪攝入應優(yōu)先選擇富含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 4、建議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50%~65%。選擇使用富含膳食纖維和低升糖指數(shù)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酸,每日飲食應包含 25~40 g 膳食纖維(其中 7~13 g 為水溶性膳食纖維)。 5、碳水化合物攝入以谷類、薯類和全谷物為主,其中添加糖攝入不應超過總能量的10%(對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癥者要求比例更低)。 6、建議每周5~7天、每次30 min中等強度代謝運動。有心腦血管病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身體活動。
1、血脂就是血管里的垃圾,是有害的 正解:血脂過高過低才有害 有人說“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動脈粥樣硬化”,在我們強調了諸多血脂異常的危害后,一些人開始認為血脂是有害物質。其實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極端,血脂異常對健康的威脅的確很大,但正常水平的血脂是機體必需的基礎物質,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 如果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過低,不但可造成心理障礙,還有增加腦出血及增加某些腫瘤的患病風險。所以,沒有膽固醇就沒有“生命”。 2、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正解:血脂并非都要降而應調 在血脂的成分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乳糜顆粒)并非都是越低越好,所以對于血脂異常的情況也并非都是降得越低越好,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就是完全相反的,它是對抗動脈硬化的,升高反而是對身體有益的。而其他成分則是降至良好狀態(tài)時,對身體才有益。 3、降脂藥副作用大,血脂正常了就該停藥 正解:血脂正常不是停止服藥的指標 或許你還記得,當年他汀類藥在降脂領域曾出現(xiàn)過副作用,以至于很多人到現(xiàn)在還不敢輕易使用,其實這類副作用在臨床中并不多見。由于他汀類藥物需要長期服用,很多患者因為害怕這類副作用,就拒絕“持久戰(zhàn)”。 但是血脂異常的治療是長期的,并非是化驗血脂達到或趨近正常水平就停藥。因為血脂的異常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大,如運動、飲食、自身代謝情況、遺傳等都是原因,任何一種調血脂的藥物,都不可能一勞永逸,長期堅持服藥才是根本。 如果停藥后,在控制飲食、運動的情況下, 3~6個月可復查血脂水平,但若發(fā)現(xiàn)血脂水平不達標,則仍需繼續(xù)服藥。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服用他汀類藥物,只要定期觀察肝功能和肌肉情況,就可能及時發(fā)現(xiàn)相關問題,以便及時調整用藥。在用藥上不能“因噎廢食”。同時,服用降脂藥時,絕不能忽略飲食節(jié)制和多參加體力活動。 4、膽固醇高一些無所謂 正解:不能忽視膽固醇的危害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是血液脂肪含量的指標,但是在一些人眼中,更重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的指標。但這種只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不抓膽固醇的做法是不正確的。膽固醇是血脂指標中必須重視的問題,尤其是高危患者,如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不能忽視降低膽固醇。 此外,血脂檢查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切勿相信街頭或公園等地區(qū)的免費測血脂檢測,其準確性是很難保證的。 再者,血脂的測量是有嚴格前提的,如在測量血脂前要禁食至少12小時以上;24小時之內(nèi)不能飲酒;24小時內(nèi)不做劇烈的運動;抽血前要停服某些降糖藥、降壓藥、胰島素及其他激素類藥物;對于孕婦、產(chǎn)褥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而言,在產(chǎn)后或終止哺乳3個月后測量的血脂數(shù)值會略高于正常值,是否血脂異常需要找??漆t(yī)生確診。 同時,臨時性的血脂測量,這些前提未必都能滿足,其參考價值本身也不大。 本文綜合整理自藥療君、中國循環(huán)雜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