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傳奇: 傳奇一: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長城——為他而修理 傳奇二:山東高樓寨大捷——僧格林沁蒙古馬隊覆滅 傳奇三:陜西十里坡之戰(zhàn)——西捻軍的最大一次伏擊戰(zhàn) 傳奇四:兩次威逼北京,清廷告急震動朝野 傳奇五:英雄末路——不知所終 傳奇一: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長城——為他而修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清政府為阻止陜西捻軍東進(jìn)山西,在吉縣、鄉(xiāng)寧一帶專門修筑了長城。但它并沒有能阻擋住西捻軍的腳步,1867年11月22日,西捻軍由宜川進(jìn)至壺口,正逢冰橋堅固,于是連夜?jié)摱杀鶚驌魯」佘?,占領(lǐng)了吉州,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jìn)軍平陽。然而,這段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長城,把我國長城的修筑下限從明代延長到了清代。 傳奇二:高樓寨大捷——僧格林沁蒙古馬隊覆滅 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張宗禹率捻軍在山東菏澤高樓寨(今高莊集)伏擊僧格林沁部,清王朝'倚為長城'的蒙古王公僧格林沁(1811—1865,成吉思汗胞弟哈撒爾的第26代孫)被誅殺,蒙古馬隊全軍覆沒。清廷同治皇帝“震悼、綴朝三日”、“京師驚疑”。 清代統(tǒng)治者入主中原后,將八旗制度變?yōu)榧兇獾能娛陆M織,八旗子弟,盡僉為兵,“以清語、騎射為務(wù)”,實行世襲兵役制。乾隆皇帝曾說:“朕常躬率八旗臣仆,行圍較獵,時以學(xué)習(xí)國語,練習(xí)騎射,操練技勇,諄切訓(xùn)誨,此欲率由舊章,以傳奕祀,永綿福祚?!焙喲灾?,為大清江山千秋萬代計,滿文不能失傳,兵權(quán)不能旁落。然而,到了道光年間八旗軍隊已經(jīng)不堪一擊了,幸好還有僧格林沁率領(lǐng)的蒙古騎兵尚稱勁旅,能與曾國藩、左宗棠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相提并論。清廷從此喪失了滿蒙八旗的勁旅,軍權(quán)漸次落入湘軍、淮軍手中。 傳奇三:十里坡之戰(zhàn)——西捻軍的最大一次伏擊戰(zhàn) 1866年10月,新捻軍根據(jù)形勢需要,決定分為東西捻軍。東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率領(lǐng),活動于中原一帶;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lǐng)三萬余人(一說五六萬人),以“前進(jìn)甘陜,連結(jié)回眾”,建立新基地為目標(biāo),西上陜甘聯(lián)合當(dāng)?shù)鼗兀ê有罚┟衿鹆x軍,形成犄角之勢。 1867年1月23日,當(dāng)疲憊不堪的湘軍追至臨潼東北的新豐鎮(zhèn)時,捻軍派少數(shù)部隊與敵接觸,且戰(zhàn)且退,把敵軍誘至十里坡。殲滅敵軍三千余人,收降數(shù)千人,取得了入陜以來的一次大勝仗。清廷將劉蓉“革職回籍”,命新任陜甘總督左宗棠督辦陜甘軍務(wù),并催促總兵劉松山部湘軍和郭寶昌部皖軍兼程入陜。西捻軍在陜西的活動,促進(jìn)了這一地區(qū)革命形勢的高漲。12月3日,左宗棠在奏折中驚恐地說:“捻自南而北千有余里,回自西而東亦千有余里”,“現(xiàn)在局勢艱危,州縣城池迭陷”??墒牵驮谶@時,張宗禹收到了被困于山東的東捻軍求援的急信。為了實踐“誓同生死,萬苦不辭”的誓言,張宗禹決定立刻離開陜北,援救自己的戰(zhàn)友。 傳奇四:兩次威逼北京,清廷告急震動朝野 1867年12月,正當(dāng)張宗禹在陜北節(jié)節(jié)勝利之時,接到東捻軍的告急書信,他立刻調(diào)轉(zhuǎn)馬頭,采取圍魏救趙的戰(zhàn)術(shù),踏冰渡黃河,進(jìn)入山西,直逼清王朝老巢——北京,企圖調(diào)開包圍東捻軍的清軍主力。 1868年1月27日進(jìn)入直隸境內(nèi),北京震動。清帝(穆宗載淳)下詔戒(河蟹)嚴(yán)。諭:“湘、楚、魯、豫、直、皖、吉里之兵星夜入衛(wèi)。”督師李鴻章奏請:“堅壁清野,分地設(shè)防?!庇纱艘嗫上胍娗逋⒅畯埢膛c宗禹之聲勢。前鋒北征突進(jìn)到京郊蘆溝橋,“阻于重霧者三日,迨霧散天開,而清軍已星馳云屯,不易摧崩矣?!?/p> 然而,1月5日賴文光已兵敗被俘,東捻軍已覆滅。西捻軍非但沒有達(dá)到目的,反使自己陷入清軍的重重包圍中,遭受重創(chuàng)。3月16日,捻軍折損邱遠(yuǎn)才、張禹爵兩員大將。 4月下旬,經(jīng)德州、滄州,兵鋒再次指向天津,威逼北京。西捻軍臨近天津后,恭親王奕即命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率洋槍隊加強(qiáng)防衛(wèi),命綏遠(yuǎn)城將軍定安、副都統(tǒng)富和、提督鄭魁士各率所部增援天津;命侍郎恩承、副都統(tǒng)玉亮所部趕赴武清(今楊村)設(shè)防;并無恥地指使崇厚通知英國、法國炮船協(xié)同防守天津。西捻軍在獨流鎮(zhèn)、楊柳青等處用船搭橋搶渡運(yùn)河,因遭洋槍隊密集炮火封鎖,無法前進(jìn),遂于4月末南下山東。 傳奇五:英雄末路——不知所終 說法一:出家為僧 渦陽城北十八里有吳橋集,去宗禹故里張大莊僅八里。設(shè)縣之后,(《張宗禹傳略》)作者曾祖王從義。與人伙營糧行于吳橋。司斗某君,舊為宗禹荷大旗者也。一日將夕,有僧人借宿,司斗與之連床而眠。天猶未曉,僧人起喚銷日:“汝識我否?”司斗答以從未相見,何由識?僧日:“汝試思之”。司斗恍然悟為宗禹,而宗禹即踏月而去,莫知何往,此系司斗親告作者曾祖,而曾祖轉(zhuǎn)告祖父王化裁者,信而有征,非誕說也。初自宗禹敗沒。其祖塋每年必發(fā)現(xiàn)紙灰一次,眾固疑其未死。迨先曾祖之司斗親晤宗禹之后,其祖墳前永不再見灰矣。 說法二:投水而死 張宗禹的下落,史書記載各異,史學(xué)界眾說紛紜。戰(zhàn)爭的直接指揮者李鴻章上報清廷稱張宗禹溺水身亡,《清史稿》亦據(jù)此稱“張宗禹投水死”。 說法三:不知所終 李鴻章的政敵左宗棠指責(zé)李鴻章之說缺乏依據(jù)。當(dāng)今《辭?!穭t對此存疑,稱張宗禹“下落不明”?!肚迨犯濉酚涊d:“茌平之戰(zhàn),全軍潰敗。率十余騎突圍而出,不知所終。”《捻軍史料叢刊》記載:“逆首張總愚(宗禹)已投水死,尚未搜獲尸身云云?!薄吨袊焚Y料叢刊》、《中國歷代通史演義·清史演義》、《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等近現(xiàn)代史料、書籍中對張宗禹下落均不能確定,至今仍撲朔迷離。 說法四:落難孔家莊 民國版的《滄縣志》曾披露過張宗禹投河后的去向,曰:“張酋敗后,逃至邑治東北之孔家莊,變姓名為童子師,后二十余年病死,即葬于其莊,至今抔土尚存焉。其臨歿時告人曰:‘吾張宗禹也?!?/p> 汽車跨過黃河大橋,越過濟(jì)陽,一直往北疾駛,便進(jìn)入了一望無際的魯西北大平原。穿過鹽山,駛進(jìn)黃驊,來到了一個叫孔家莊的村子??准仪f,就坐落在大洼腹地,東距渤海40里,西離滄縣不下百里,是一個偌大的村落,當(dāng)年由于荒僻偏遠(yuǎn),官府疏于管理,村民倒也清靜自在。在村莊的西南方向,我們看到一座微微高出地面的墳塋,上立一水泥碑,鐫刻著“捻軍領(lǐng)袖張宗禹之墓”。原來,早在上個世記80年代,當(dāng)?shù)赜腥嗽谄詹榈孛麜r,得知了張宗禹墓的情況,特立此碑加以保護(hù)。 當(dāng)年發(fā)生在徒駭河邊的一幕,被當(dāng)?shù)卮迕襁@樣描述:突圍出來的張宗禹,看著遠(yuǎn)處的追兵,對身邊的幾位親兵說:“為何不離開我逃條生路!這是天要滅我啊,我必死無疑!”弟兄們不忍,流淚道:“就是死我們也要跟大帥死在一起!”他看勸說不動,情急之下掏出手搶,“嘩啦”一聲推上子彈:“再不走我就開槍了!”隨從無奈,只得各自逃命去了。張宗禹從容地脫下血跡斑斑的戰(zhàn)袍,將槍拋入激流之中。當(dāng)他正準(zhǔn)備用戰(zhàn)袍蒙頭投水的一剎那,眼前的情景吸引了他的視線——只見一條綠色套著紅環(huán)的虎斑蛇靈敏地鉆入混濁的河中,向?qū)Π队稳ィ屗D時受到啟發(fā),他將戰(zhàn)袍迭好放在河邊,然后躍入河中,奮力渡河北上。從小練就的一身好水性讓他躲過了一個又一個險灘浪頭,傍晚時分,終于游上了岸。 他日夜兼程,一路北行。為避開清兵,他不走大村莊,專走那些人跡罕至,官兵不到的洼地,沿著海邊走,蛤蜊碎殼劃破了他的雙腳,腥咸的海水濺濕了他的破衣,餓了揪幾把遍地都是的黃須草,捉幾條小魚小蝦充饑,渴了喝幾口水洼里積聚的苦澀雨水。他來到孔家莊東邊荒涼的大洼,并未貿(mào)然進(jìn)村,而是在大洼蟄伏下來,觀察很久之后才進(jìn)村。 剛開始的時候,孔家莊的村民們還有些奇怪:明明是上門討飯,卻倚門只伸出一只手,一言不發(fā);他白天討吃,晚上就睡在村民孫玉祥家東北場院小屋,從不與人搭話。村民猜測他或許是反朝廷的落難人物,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同情,紛紛拿出食物打發(fā)他。大洼人本不關(guān)心朝政,久而久之,也就習(xí)以為常了。 大洼的冬天悄然來臨。一天,孫玉祥的母親坐在炕頭為兒子縫補(bǔ)衣裳,凍得伸不開手。老人家忽然想到,幾天不見大個子來討吃的了,她念叨著:“這么冷,莫不要凍死他?”越想越坐不住,起身翻箱倒柜,找出棉花和新布,縫制了一件過膝側(cè)開的棉襖送到小屋。孫母推開柴門招呼大個子快穿上,正坐在亂草中瑟瑟發(fā)抖的他愣了半天,眼含熱淚鉆出草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地道地喊了一聲:“娘!”孫母定了定神,老淚縱橫地拉起他的手,說了句:“孩子,走,咱回家吧!”心地善良的孫母做夢也想不到,面前跪地叫娘的這個后生竟是大捻子首領(lǐng)、號稱“小閻王”的張宗禹!她老人家只是以一顆慈母的心收了這個義子,讓一顆傷痕累累的落難英雄的心從此有了家,有了遮風(fēng)避雨的港灣。 幾個月的討飯生活結(jié)束了,張宗禹有了在異鄉(xiāng)的家,有了慈母和干弟,他開口說話了,洼民們知道了他姓張,可那濃重的外地口音讓村民覺得難懂,于是,他這個典型的淮北大漢竟得了個“張蠻子”的稱呼。 我們來到村北一座破敗不堪的老屋前,原來這里就是孫玉祥的家,也是張宗禹居住過22年的地方,那頹敗的院墻,黑漆脫落的院門向我們訴說著一百多年的風(fēng)雨滄?!晃粚O家后人說,我們孫家代代都要給張宗禹燒紙上墳,“因為他是我們孫家的救命恩人嘛?!毙』镒右荒樀尿\。 張宗禹怎么成了孫家的救命恩人呢?我們聽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 一年秋天,孫玉祥的兒子希章在看洼時,吃了棒子面摻豆面的面疙瘩,受了風(fēng)寒,一病不起,幾個月內(nèi)用盡各種辦法不見好轉(zhuǎn),到冬天連炕也下不來了。家人已買好棺材,不抱什么希望了。有一天,張宗禹說他可以治,干弟孫玉祥有些不信,但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了。于是,張宗禹開了一張藥方,讓人去韓村取藥。誰知取藥人空手而歸,原來藥房的伙計見藥方中有硫磺、巴豆、砷這類大毒的藥,不敢給抓,怕出人命。張宗禹一怒之下,親自步行20多里來到韓村,對藥房講方子是我開的,出了問題我負(fù)責(zé),藥鋪只好按方發(fā)藥。晚上,他插上希章的房門,親自熬藥,又從炕上拽起病人將藥灌下。半夜,希章大汗淋漓,張宗禹操起冰镩去后面水坑里砸開冰窟隆,挖出黑泥糊在希章胸前,稀泥不一會兒就燒成了干片子。他扒掉干片再糊新泥。折騰到后半夜、希章病情才平穩(wěn)了。次日清晨,希章退燒了,起來大便,傾腸而盡。從此一天天好轉(zhuǎn)起來,直到痊愈。 令大洼人驚訝的是,張宗禹喝酒不是一口一口地喝,而是一揚(yáng)脖子喝干一瓶烈性酒。逢年過節(jié)更是手不釋杯,醉后便緊閉房門手執(zhí)木棒、鐵锨大吼:“殺!”聲震窗欞,四鄰俱驚。干弟總是對人講:“干哥又發(fā)酒瘋了。” 年關(guān)時節(jié),他總要買上一大抱燒紙,夜深人靜時來到村南大道口,面南而跪,邊燒邊哭:“我的兒?。 彼盒牧逊?,頓足捶胸,大洼里回蕩著悲愴之聲。村人不解,直到張宗禹去世前表明身份,方才回味他是在痛悼陣亡的千萬捻子弟兄,那南面正是全軍將士壯烈捐軀的徒駭河的方向。 這才是那個威風(fēng)凜凜的張宗禹,這才是那個血性未泯的真正男兒。流沙帶不走,歲月割不斷的宗禹故鄉(xiāng)渦陽張大莊的后人則說,聽老輩講,過年時,張家祖墳上經(jīng)常有很多燒過的紙灰,不知是何人所為。有一年的晚上,有人住進(jìn)附近客店,晨起離店時問店主:“認(rèn)得我否?”店主認(rèn)不出,待那人走后,店主方想起莫不是小閻王張宗禹?忙追出數(shù)里未見,此后再未見過此人。店主是當(dāng)時張手下一名扛大旗的士兵。女作家凌力在她的小說《星星草》里,不忍心讓張宗禹死去,寫他仍在星月光輝、銀漢無聲的夜空中呼喊著:“咱們重新開始!” 日月催人。蟄居大洼的二十多個春秋過去了,張宗禹明白自己已無東山再起的可能了,抑郁的心境加上累累戰(zhàn)傷舊疴,嚴(yán)重地?fù)p害了他的健康,他預(yù)感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一天,他擺酒請干兄弟和村中好友共聚,酒酣之際,說,我要走了。眾人問是要回老家么?他說,不是,我要歸西了。大家哭了,以為是酒后戲言。過兩日,他認(rèn)真地告知干弟,說:“咱兄弟一場,不能讓我光著身子走?!备傻苓@才信其為實言,在韓村訂做了一口厚重的大棺材,張一見立即跳進(jìn)去試試,長短合適,材質(zhì)也好,十分滿意,又帶干弟為自己察看墳地。一周后,果然起不來炕了,此時,才把干弟叫到炕前告知:“我真名叫張宗禹,亳州雉河集人,乃大捻子之首領(lǐng)。死后把我葬在村南墳地,頭沖西南,以后會有人來尋我?!彼觳怀圆缓龋瑤滋旌箐廴皇攀?,終年56歲。干弟遵其囑下葬,孫家年年代代為其燒紙培墳,祭奠這位恩人。青山有幸埋忠骨,能成為一代英魂的憩息地,大洼何其有幸! 以大洼散文著稱的張華北先生似乎另有一番心意,又驅(qū)車帶我們來到位于孔家莊東十里的河北省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hù)區(qū)。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蘆葦蕩正滾動著綠色的波濤,一浪追逐一浪,向天際涌去,浪尖波谷中不時有成群的海鳥在盤旋,在俯沖,在嗚叫。此刻,我們置身在張宗禹當(dāng)年藏身的綠色大洼里,耳畔傳來他率領(lǐng)千軍萬馬沖殺吶喊的聲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