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句:碧水成詩因性至 [禪心]
對句:青山入畫用心皴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碧水成詩應該有些問題,碧水調琴,明月成詩才是正常的用法.因性至,好!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為人的心情而染上不同色彩.這里碧水調琴是聽覺上的感覺,性起,自然忘我,便覺得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這也是意境的根源.
用心皴,皴,是一種畫法,用在這里恰到好處.青山入畫并不新奇,但有了后面的皴,使得畫生彩.心,在這里很好的承接上聯(lián)的意韻.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性都是無形的力量.
出句:室有梅香無俗客 [禪心]
對句:身無長物有禪心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此聯(lián)也是格言聯(lián).精妙之處是"有"和"無"的異位互重,使得整聯(lián)讀起來很有回味感.
異位互重的運用在對聯(lián)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夠加深聯(lián)本身的韻味和聯(lián)的可讀性,而且通過強調某些字眼使得本來平淡的聯(lián)有了更進一步的意義而不再枯燥.但異位互重并不是無目的的重,是使聯(lián)的意思更重,有時通過強調反復來加深聯(lián)的字眼,達到更上一層樓的目的.
出句:海納百川心納海 [巴蜀蘭聯(lián)]
對句:天容萬里境容天 [禪心]
駙馬: 此聯(lián)的重復用字很高明.前面用海納百川,天容萬里來鋪墊,氣勢已經很足了,后面在用心納海,仿佛舉輕若重之法,如果前后獨立,則意思也有,但味道全無,正是有這種鋪墊,
使得聯(lián)氣貫通,構思巧妙.對句的境落俗套些,和上聯(lián)心有重復之嫌,不如用筆,表明自己的志向.同時也錯開上下聯(lián)所指.
出句:心香一瓣春長伴 [巴蜀蘭聯(lián)]
對句:意境無邊月獨懸
[禪心]
駙馬: 此聯(lián)很好的對春和月進行了新的意境詮釋.心香之香和意境之境本來似乎和春,月聯(lián)系不緊密.但用一瓣和無邊來修飾,使得這種過度顯得很自然.
一瓣心香是意和境的巧妙結合,很好的手法.春長伴,伴字改駐味道更好,深深的扎根更能體現(xiàn)心之妙.獨懸看似懸,在這里味道反而不錯.因為獨懸,更加能體現(xiàn)空曠,意境無邊的感覺.
出句:困我閑身惟世濁 [禪心]
對句:醒吾醉眼是風清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出對配合的很好.且對仗工整.困/醒,濁/清的對仗使得聯(lián)讀來味道很好.意思上的承接也絲絲入扣.全聯(lián)用反對的方式把兩重種不同境界表現(xiàn)得很清楚,是反對的好例子.
此處惟 和
唯應該是有區(qū)別的.這里取意是因為的意思,應該用唯,惟表只有,惟獨的意思.
出句:雨澆岸柳鶯聲冷 [巴蜀蘭聯(lián)]
對句:燕剪亭花春色新
[禪心]
駙馬:對聯(lián)的出彩出奇往往在于動詞和形容詞的活用.此聯(lián)最后兩個形容詞使全聯(lián)生色.雨澆岸柳是一般寫法,自然不出奇,而配上后面的鶯聲冷,使得平淡的句子增添了許多韻味.鶯為喜氣之物,即使有冷,也不見得心冷.對句的新也很好,把前面的燕剪亭花烘托的很到位.春色給人心清氣爽的感覺,加上這個新字,更加顯得春色欲滴.對句也很工整.
出句:自然與我一窗隔 [巴蜀蘭聯(lián)]
對句:真性同天不盡參[禪心]
駙馬:出句很巧妙,分明是一個人坐在窗前想著心事,或者在領悟什么,卻能用這樣靈性的詞語來表達.這里的自然實指自然界(山水花鳥等),這些都是肉眼可及的東西,卻近在眼前,卻不能擁有,是內心的一種遺憾.同時自然也寓含一些自然理論的意思,或者說是一些自然人生常識等,這樣來看,隔的就是心窗.后者隱含在前者里.對句別開生面,把心中的困惑化解為無形,手法十分高明.真性指人的真性情,也可以說是真理,我與天一起參悟真理,把那種略微禿廢的心情又揚起來,是寫聯(lián)手法的精妙之處.這里天字或許要用具體一些的物象來表達才好.用花寓意參悟人生的開謝起落應該可以.
出句:一笛吹繁春醒目 [禪心]
對句:三篙撐快境怡心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春醒目,好.一笛吹繁,繁在這里作繁榮,繁花似錦解,扣春,出句的味道很足.對句三篙撐快對出了韻味,讀來心境為之輕松.繁和快都把笛和篙的神韻表達了出來,相比而言,更喜歡快字,給人感覺如坐春風,才有后面的境怡心.好的對聯(lián)使人清心悅目,欣賞!
出句:幽懷不暢堪安枕 [禪心]
對句:疑慮已消再構思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出句的幽用憂似乎好些,幽懷不常見,要么用幽思,句子表達一種郁悶的情懷.對句承接上聯(lián)的意思,好象一問一答,對的流暢.這里已字感覺與再配合不妥,已表示已經完成,是已過的動作,而再是沒過的動作,放在一起有些矛盾.把再改為好字合理些.
茶/筆六唱:
安然世外參茶性 [禪心]
自在塵中悟筆鋒
[禪心]
駙馬: 自在塵中悟筆鋒,好!一副隱居山水圖.上聯(lián)安然世外參茶性,寫的一目了然,悠然自得的隱逸生活.參和悟都是人的心理活動,只有靜心才能領悟人生,參茶性是對自然的意會.下聯(lián)悟筆鋒是對自己身世和社會是非的參悟.每個人的筆都是用來感悟人生和社會的工具,這里用筆鋒來指代對世間道理的領悟,比較高明.
茶/筆七唱:
身輕乏力揮櫞筆 [巴蜀蘭聯(lián)]
心靜無憂煮霧茶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此聯(lián)表達了老者的晚年心態(tài).上聯(lián)有無可奈何之狀,表明了內心的矛盾,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我不想出力,實在是身體已經無能為力了,因此感嘆.下聯(lián)轉入瀟灑的境界.心靜,體現(xiàn)了老人的內心無愧,看淡名利,方能靜心煮茶,也算是對上聯(lián)的一個交代吧.由上聯(lián)的略含委屈到下聯(lián)的放平心境,自然過渡,沒有一絲斧鑿的痕跡.
出世功名惟一筆 [禪心]
歸山雅興豈無茶
[禪心]
駙馬: 典型的文人手筆.上聯(lián)寫的很有氣勢,也符合文人的特色,有種洶涌澎湃的豪情.下聯(lián)收攏,寫隱逸的生活,體現(xiàn)了文人的歸宿理念.雅興的結構為偏正,與功名結構不同,在詩鐘里要避免.改為興致好些.
魁斗格:禪/心
心塵不掃難達境 [禪心]
水月常參已悟禪
[禪心]今音
駙馬: 領悟了禪和心的境界.
下聯(lián)的已字不好, 使得句子不順,改自好些.關于詩種能不能用今音,我也沒有準確的證據(jù).因為詩鐘的種種規(guī)定都是從古而來年,對聯(lián)也要求嚴格些,所以主張盡量用古音.
轆轤格:蘭/展
風揚蘭葉凌春步 [禪心]
水展蓮花佇燕蹤
[禪心]
駙馬: 上聯(lián)的凌春步很有特色.把蘭花比喻成一位美麗的春姑娘,在風中凌凌碎步,顯出了蘭葉的婀娜多姿.下聯(lián)后三字不妥,燕子怎么可能在蓮花上停留呢,改為月好些,靜靜的蓮塘,皎潔的月光,畫面一定很美.這里跨季節(jié)來對也是可以的,因為在時間上有順延關系,不是表達某一時刻的特定景象,而是體現(xiàn)蘭葉和蓮花的本身婀娜的特色.
碎錦格:岸/過
風輕岸上鶯啼柳 [巴蜀蘭聯(lián)]
杏艷庭中蝶過墻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此聯(lián)寫的很輕巧.出彩的是蝶過墻,使人浮想,對的很有味道.上下聯(lián)把風和杏提到前面雖然是韻律的需要,但這樣更加突出風和杏來,使得輕和艷的位置更加醒目,加重了聯(lián)味.如果是岸上風輕,輕只能做形容詞,失去了那種擬人的味道.調換位置后輕有些動詞的味道,聯(lián)味就出來了.這是對聯(lián)用字的技巧,需要仔細體會其中的味道,否則最好的意思寫出來也不會出彩.
分詠:蘭/彌勒佛
香生幽谷無人曉
[巴蜀蘭聯(lián)]
面笑紅塵萬眾參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此聯(lián)分詠蘭和彌勒佛,寫的比較到位.上聯(lián)的曉字讀來有些不順,改識好些,更有讀味.下聯(lián)面笑紅塵刻畫到位.參字在這里還有些歧義,彌勒雖然也是佛,但真正萬眾參拜的應該還不是他的主要特點.改萬物容,應該可以體現(xiàn)他的容天下能容之物的肚量,與笑配合,更加勾勒出一副笑態(tài)可掬,大肚能容的彌勒真象.
春沐貞芳君子氣 [禪心]
肚容俗世小人心
[禪心]
駙馬: 上聯(lián)寫的好.君子氣道出了蘭的高雅.下聯(lián)體現(xiàn)彌勒的容,也抓住了主要特點.但后面的小人心更有歧義.上聯(lián)君子氣來喻蘭,那么這里就成了小人心喻彌勒佛了,即使解釋成肚容小人心,也是以偏概全,和上聯(lián)結構有些區(qū)別.
出句:書能讀薄知方厚 [巴蜀蘭聯(lián)]
對句:事若思危居可安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一直很喜歡這個上聯(lián),書能讀薄知方厚,用厚薄的反義來入聯(lián),本來就使聯(lián)增色不少.世間事物因果都是互相對立統(tǒng)一的,這些看似對立的因果關系用一些哲理性的語言聯(lián)系起來,聯(lián)就變得可讀可用可回味.下聯(lián)用居安思危來對,很不錯.如果是我,可字就會改成自字,感到這樣更加從自身的情感出發(fā),來的自然些.
出句:天猶困我難伸志 [禪心]
對句:室尚寧人好讀書
[巴蜀蘭聯(lián)]
駙馬: 此聯(lián)化解的好.上聯(lián)本是困境,好象一個人走途無路一樣,下聯(lián)卻仿佛打開一條出路.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風骨.這是對聯(lián)的展和收.上聯(lián)把拳打出去,下聯(lián)收回來,滴水不漏,乃心性對聯(lián)之法.蘭聯(lián)此聯(lián)對的老道而見古文人風骨,欣賞!
終于評完,可以松一口氣了,完成了兩位交給的任務.
評聯(lián)其實不能叫評,只能說是自己的感受,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所做出的聯(lián)也就不同,對聯(lián)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很多方面都不一定能達到共識,自己的觀點也不一定對.所以只能說是參考,我喜歡各人有各人的風格,對于不同風格的聯(lián),盡量從作者本身去領悟聯(lián)的意境,不要強求他人聽從評聯(lián)者的觀點,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對聯(lián)的獨特看法,對聯(lián)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