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幸運的我們:第三紀滅盡事件 險些在長達2億年的時間內(nèi),恐龍都是地球上的絕對統(tǒng)治者。但約莫6500萬年前,它們溘然消失殆盡。畢竟是為什們呢?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196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與其子、美國地質(zhì)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于1980年首次提出,恐龍滅盡是因為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原因在于,他們在白堊紀—第三紀地層(K-T界限)之間發(fā)明白富含銥的黏土層。因為銥在地球外貌相當少見,卻在小行星中相當大量,因此他們假設該地層是因為撞擊事件而發(fā)生,而一個龐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大概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盡事件的原因 。 他們的理論最初激發(fā)了不小的爭議,有不少人對此提出質(zhì)疑,但隨后,其他研究人員在地球上其他處所的巖石層中發(fā)明白同樣的銥層,這表白,這是一個全球性事件。最后,科學家們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fā)明白被認為是造成該滅盡事件的龐大撞擊坑——??颂K魯伯隕石坑。因此,大部門科學家都認同,產(chǎn)生在6500萬年前造成地球上75%的生物(包括恐龍)滅盡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盡事件是由于隕石撞擊地球而導致的。 希克蘇魯伯隕石的巨細約為10到15公里,撞擊時的速度約為10000英里/小時,這一撞擊導致全球陷入冬季,給全球所有的動植物帶來致命的沖擊。但小型的有毛皮包圍的哺乳動物通過挖洞躲在地下而存活了下來。此前,它們一直糊口在恐龍的陰影下,但跟著恐龍滅盡,它們開始繁衍生息并越長越大,成為地球新的統(tǒng)治者。最終,這些哺乳動物進化成靈長目動物,接著成為猿類,接著成為類人猿,最終進化成人。此刻看來,假如沒有6500萬年前產(chǎn)生的那場撞擊變亂,我們?nèi)祟愂欠翊嬖诙颊张f個問題。 |
|
來自: 青銅妖藏書樓 > 《天文地理探索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