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 · 叔本華 逝世 156 周年 亞瑟 ·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 年 2 月 22 日— 1860 年 9 月 21 日 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 1788 年出生于德意志但澤一個富商家庭。1809 年進入哥廷根大學(xué)攻讀醫(yī)學(xué),但興趣卻在哲學(xué)方面。 1813 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耶拿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學(xué)位。1818 年,年僅 30 歲的叔本華完成其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書第三版引起轟動,掀起西方世界對 ' 生命哲學(xué) ' 探討的新思潮。 叔本華的哲學(xué)是柏拉圖的理念論、康德的認識論、吠陀的泛神論和厭世主義思想的結(jié)合,其學(xué)說影響了一大批文學(xué)和哲學(xué)巨子,托爾斯泰、克爾凱郭爾、托馬斯 · 曼、王國維等都對其備加推崇。 叔本華說 不堪孤獨?就無法脫離庸俗 我們不接受平常,因為不愿做庸人。為什么我們用 ' 平常 ' 二字表示輕視的意思呢?為什么我們用 ' 不平常 ' 幾個字表示贊揚的意思呢?為什么凡是平常的東西都被輕視呢? ' 平常 ' 二字的原始意義指向所有人,指向整個人類。 因此,凡是除了一般人所具有的秉性以外沒有其他特性的人,都是 ' 平常人 '。 常人的秉性就是所屬的 ' 類 ' 的秉性,甚至可以說是沒名沒姓沒臉孔。而所有高貴、偉大的人,由于本性都孤立于一個世界里,因而對庸常之人極不耐煩,注定孤獨。 上升的路都很難走 在人生的許多關(guān)口,我們覺得自己已經(jīng)挺不住了,快要放棄了,因為實現(xiàn)目標的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眼看就要承受不住了。 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訴自己:順順利利的路,可能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我們正在走上坡路,一旦走過去,就是另一番天地。 樂觀主義是一種別致的自我欺騙 我們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嬉戲在屠夫們的監(jiān)視之下,這群羊,將或先或后,依次被宰殺。因此,在美好的日子里,我們都意識不到隱而未發(fā)的厄運——疾病、貧窮、殘廢、失明、昏聵,等等——早已等待在其后了。 時間逼迫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時間又常在后頭鞭策著我們,宛如一個監(jiān)工。只有當我們陷入煩惱的痛苦之中時,時間才顯得漫長難挨。 人,越有智慧越顯得孤獨苦惱 因為越是不凡的智慧,越是集中,因而只表現(xiàn)在少數(shù)天才身上;越是庸常的智慧,就越普遍,因此在每個人身上都能見到。 清楚明晰是天才的標志 所謂天才,就是頭腦中擁有比一般人更明白清楚的觀念的那種人。我們也可以把天才解釋為一種對事物具有特別明確認識也對自身具有特別認識的人。 人類崇敬那些有著這種顯露事物及其自身本性的稟賦的人。 偉大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必須具有領(lǐng)先時代的步調(diào) 如果你想得到同時代人的欣賞,就必須和他們步調(diào)一致。 但如果你和他們步調(diào)一致,就不會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東西。 沒有前瞻的眼光,就不能創(chuàng)造奇跡 如果你想要創(chuàng)造偉大的東西,就必須訴諸后人的眼光。 只是,你不會為當時人所了解;你會像一個被迫滯留在荒島的人,在那里辛辛苦苦地豎立紀念碑,好讓未來的海上旅行者知道自己曾經(jīng)存在過。 不為任何實利目的,才可能創(chuàng)造性工作 有才能的人為金錢和名譽而工作。相反,促使天才從事創(chuàng)造工作的動機,卻不易確定。 天才不為金錢,因為天才很少獲得金錢;不為名譽,名譽太不確實,太沒有價值;也不是為了自身的快樂,因為創(chuàng)造性工作所付出的心力超過快樂。 時機未到,應(yīng)該忍耐 為人生之旅做準備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充分的順從和忍耐的精神。 這種精神儲備,我們必須從種種不斷落空的希望中吸取;并且越早這樣做,對我們以后的旅程越有利。 做自己想成為的人 當一個人只希望成為他自己或本然的人時,他的本性與其自身是和諧一致的。那就是說,當他由經(jīng)驗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弱點時,他發(fā)揮優(yōu)點,克服缺點,而不是變戲法,設(shè)法向人炫耀他并不具有的優(yōu)點。 這是一種產(chǎn)生隨和的、有理性的性格的內(nèi)在和諧。理由很簡單,即:一切創(chuàng)造這個人以及給予他的身心素質(zhì)的東西,只不過是他的意志的表現(xiàn);事實上,是他所欲之物。 所以,企望成為不同于我們本然的人,乃是一切不一致中的最大的不一致。 幸福有可能是消極的 正因為一切快樂幸福都有一種消極的特性,所以,當我們能成功地生活在完全舒適的環(huán)境中時,我們并不能準確地意識到這一點。 一切都好像輕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掠過,可是簡直還沒有觸及我們,這瞬間便已經(jīng)流逝了。然后,積極地感覺到缺少些什么的心理告訴我們那已消失的快樂。在那時,我們才覺察到,我們沒有緊緊把握住它,并且我們備嘗自我譴責(zé)與匱乏之苦。 理性是一種虛妄,它把痛苦涂抹得面目全非 人們認為一個具有理性的生物能通過理性而掌握、縱覽無窮的事物,卻由于短促、飄忽、無常的生命,由于有限歲月所能包羅的意外事故,不可避免地陷入 ' 貪求 ' 與 ' 規(guī)避 ' 的激烈沖動之中,其間的劇烈痛苦,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深陷如此沉重的憂懼和苦楚之中,' 理性 ' 竟然什么忙也幫不上;運用理性應(yīng)該使人超脫這一切,使人不被苦痛所傷,這一點,現(xiàn)在竟成了虛妄。 理性面無表情地把痛苦涂抹得面目全非,我們再也不能迅速地識別苦與樂。 驚人之作讓人沉默 當杰出之作露面的時候,同行們鴉雀無聲,就像鴉雀看到了孔雀開屏。那些遭受了屈辱的競爭者不約而同地陷入了沉默。人們?nèi)奸]上了嘴巴,恰似早有安排。 欲求愈多,煩惱來得愈快 生命表現(xiàn)的,是一種工作,一種維持本身存在的工作,求勝就是生命。 人,就是一堆難以滿足的需求——滿足這些需求卻只得到厭煩和無聊。 珍惜擁有,學(xué)會滿足 我們永不滿足的主要根源,在于自我保護的沖動。 這種沖動變成一種自私自利,并且從這一格言中得出一個責(zé)任,格言說:我們應(yīng)當永遠注意我們?nèi)狈κ裁?,以便我們可以努力得到它?/p> 因此,我們總注意我們想要什么,并且總注意考慮它。但是,那個格言使我們心安理得地?zé)o視我們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所以,一旦得到什么東西,我們就很少像以往那樣重視它了。 書名:叔本華靜心課 作者: [ 德 ] 叔本華 著;劉大悲,陳曉南,張尚德 譯 出 版 社:重慶出版社 定價:¥32.80 原網(wǎng)頁已經(jīng)由 ZAKER 轉(zhuǎn)碼以便在移動設(shè)備上查看查看原文 |
|
來自: 7sasa7 > 《佛與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