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在城東,《通志》。亦曰穆家川,《四裔傳》遷遵義軍于穆家川是也。《方輿紀(jì)要》。【鳳麟按: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七十:“湘江在府治東,亦曰穆家川?!端囊醾鳌罚核芜w遵義軍于穆家川是也。源出龍巖山,流經(jīng)湘山南,東流與烏江合。”】源出龍巖山麓,流經(jīng)湘山,《明統(tǒng)志》。南與桃溪水合,紆回五百里入烏江。陳《志》。按:湘江自源至烏江,才二百余里,陳《志》云五百里而《通志》因之,誤。
九折河:治北二十里,入湘江。孫《志》。按:《通志》:會(huì)川河在城北五里,又名九岊灘,即此水。《通志》言其下流也。陳《志》“九折”作“九疊”。
海龍?zhí)?/span>:在治北三十里,出海龍坉,入會(huì)川河。孫《志》。按:陳《志》:會(huì)川河即九岊灘與新橋龍巖水合。此塘亦龍巖水也。
洪江:在城東四十里。陳《志》。源出大樓山,合仁江入烏江。《明統(tǒng)志》。
仁江:在城東南五十里。陳《志》。源自永安驛山澗,下流合湘江入烏江。《明統(tǒng)志》。
烏江:在城南八十里。《通志》。《明統(tǒng)志》宣慰司東南七十里。按:當(dāng)云百里。源出水西閩地,繞播州南與湘、洪、仁三江臺(tái),經(jīng)思南府轉(zhuǎn)入涪江。《明統(tǒng)志》。
芙蓉江:在城北二十里。又正安州亦有芙蓉江。《通志》。
金鼓潭:在城南四十里。出雷變山,合樂閩水入湘江。陳《志》。按:潭即樂閩水,非有別流,陳《志》誤。
泮水河:在城西百四十里,流如半月。陳《志》。按;泮水出洪關(guān)山南干河壩,流入沙溪。
洋汪河:在治西六十里。孫《志》。按:此水即湖江,今上流名湖陽水,下名洋汪水。
樂閩水:在城西南四十里。源出雷變山,東流八十里,合湘江而入烏江。《通志》。按:《明統(tǒng)志》“樂閩”作“落閩”,云源出水煙里,東流入烏江。今驗(yàn)此水,合渭水入烏江。《通志》云合湘江,誤。
樂安水:在城東七十里。源出綏陽之金竹里,南流為綠塘河,經(jīng)樂安里穿出袁門坉山,與烏江合。《通志》。《明統(tǒng)志》云:出筋竹平里山澗,轉(zhuǎn)流入烏江,舟楫濟(jì)此無險(xiǎn),得以樂安。
湄潭水:在城東一百里。源出湄潭縣,經(jīng)三渡關(guān)外,流入烏江。《通志》。經(jīng)思南府達(dá)于黔江。《明統(tǒng)志》。
龍坪河:在府南四十里。
黑水河:在城西七十里。出洪關(guān),入偏巖。
沙溪河:在城西一百里。源出巖孔山,流入烏江。并《通志》。
鳳凰溪:在城東四十里,有石洞。陳《志》。亦名長(zhǎng)灘。《通志》。
桃溪 在城南十里。源出城北六十里上莊山,溪水匯流為羅家河,至壩竹水會(huì)羅【鳳麟按:二字原作“羅會(huì)”。】水。《通志》。至縣學(xué)前與湘江合,流入烏江。陳《志》。
龍馬溪:在城北十五里。《通志》。
母豬塘:在治西北百二十里。出安羅,入桐梓。孫《志》。
八角井:在城北十里。
雙桂井:在城北十五里。并陳《志》。
龍泉:有二:一在府治北六十里,一在正安州西南六十里,俱深澄莫測(cè),相傳有龍居其中。《通志》。按:《明統(tǒng)志》云:龍泉,一在宣慰司北二十里,一在真州長(zhǎng)官西南六十里云云。二十、六十,里數(shù)乖異,正安城亦屢徙,未可以《通志》為據(jù)也。
海風(fēng)井:在城西南八里。井上多風(fēng),相傳昔有異人指曰:此南海風(fēng)也,遵義有此,可保永無劫難矣。《通志》。
珍珠泉:在城東二十八里。方塘盛之,闊十許丈,水旱不涸,四時(shí)澄清,泉脈涌白沙中,累累數(shù)百珠,大小相貫,至水面乃散,甚可玩也。中產(chǎn)一目魚,俗呼“獨(dú)眼龍?zhí)痢?。城南九十里又有?lián)珠井,水出如聯(lián)珠。
五珠井:在城南七十里。平地出泉,人經(jīng)其上,則連噴五珠,清圓可玩。
騾馬井:在城南五十里。清涼沁髓,供千家飲,余亦灌田。
受采井:在城酉九十里楓香壩。清泉半畝,冬溫夏涼,尤宜染采。
關(guān)刀井:在城北十里。旁有石若刀形。水可溉田。
上龍?zhí)?/span>:在城東七十里。深不可測(cè),旱潦不涸溢。三面懸?guī)r,陰氣凜凜。相傳昔有水怪曰“馬韃”,每人過,出,若張猩氈,即裹以入。間里許,有下龍?zhí)粒喟夙曁铩?/span>
清潭井:在城南四十里。深丈余,味絕清甘?!扒逄独铩币蛞悦?。
雷水堰:在城南七十里。周三四里,中有九井,灌田數(shù)千畝,余水入蘆江。小山筑成,踞水心,舊有亭閣,今圮,猶古柏存焉。盛夏,紅荷環(huán)山,甚可玩。旁有雷音寺及楊輝墓。堰即前明楊氏所筑。
白泥堰:在城南四十里。周五六里,一望澄闊,多菱芡。灌田數(shù)千畝,余水入三岔河。
八角堰:在城南六十里,又名八幅。灌田,余入構(gòu)江。
石家堰:在城南八十里。中有龍井。
樓子堰:在城南八十里。并灌千畝田。
大陂堰:在城南四十里。陂犀牛水以灌田。犀牛水者,水邊有石如牛。
雙龍?zhí)?/span>:在城南二十里。上有檬子井,共流成溪,灌田數(shù)千畝,入三漲水。
火焰龍:在城南三十里。平地出水匯渠,灌田二千余畝,余流入深溪。
龍坑:在城南二十余里大道右。周半里弱,深莫測(cè),灌千頃田,余入桃溪??釉捶?/span>。距里許,一小洞,道光十八年,旁居人某苫塞,水上出,坑驟落,大利己田,且鬻鄰潤(rùn),起訟百數(shù),署知縣楊書魁勘,去塞,坑復(fù),乃已。
清潭:在城南五十里,又名八角井。
紅井:在城南五十里,又名瀉洋溪。遇旱則水赤。潭、井并灌千畝田,入三岔河。【鳳麟按:謂清潭與紅井也?!?/span>
大寺河:在城南五十里。灌田千畝,入三岔河。
西坪泉:在城東南九十里。周十余丈,灌田數(shù)百畝,余入于綠水。
大寨塘:在城南百里。灌田千余畝。
葡萄井:在城南七十里。灌田二千畝,余入高溪。
蘇池:在城西南三十里。池著山間,周三四里,灌田無多。
螺螄堰:在城南微西七十里,大道附近。堰有三,今各為名:一楊堰,一大堰,一南宮堰,皆可灌田。上有螺螄水,泉出大石上穴中。相傳元明間農(nóng)人吳漢,性誠篤,事母至孝,過壯未娶。母沒后,一日耕歸,飯己先熟,漢潛伺之,則有女代炊,卒入,不知所往。他日耕畢,飯仍熟,如是三年,漢密窺得女來徑,自石穴螺殼中出,因匿其殼,女不得去,遂留為夫婦,生子女焉。值旱,漢苦田干,女曰:還我殼,即能得水。漢出示之,女化螺入穴而沒。穴忽出泉,遂謂其泉曰螺螄水。其下堰亦呼螺螄堰。今漢猶有后人。【鳳麟按:梁任昉《述異記》:“晉安郡有一書生謝端,為性介潔,不染聲色。嘗于海岸觀濤,得一大螺,大如一石米斛,割之,中有美女曰:‘予,天漢中白水素女,天帝矜卿純正,令為君作婦。’端以為妖,呵責(zé)遣之,女嘆息升云而去。”此與《搜神后記》卷五所載較似?!?/span>
龍魁堰:在城西南六十里。凡二堰,唯一可灌田,余入樂閩河。
龍坑口:在城西南七十里。下合瑪瑙水,灌田數(shù)千畝,余入蝦子河。
青坑洞:在城西七十里。樂野壩石洞中水,舊穿山東流入池坪,多沒田。僧南桂堤之入南洞,至宋氏坑出,可灌田數(shù)千畝,余入沙溪。
茶園塘:在城西百一十里山岡上。涌泉成池,周三里,深不可測(cè),引灌數(shù)里田,余入黑水。
構(gòu)陽溪:在城西二十五里。相近有四龍泉,一出老鷹臺(tái),一在羅家灣,其二在汪家山,皆可灌田,余入桃溪。
牛蹄堰:在城北七里。陂九岊灘水以灌田,創(chuàng)自明代。當(dāng)蕆工時(shí),有乘青牛堤上過者,逐之,忽不見,石上蹄跡存焉,深寸許。
千工堰:凡五:一在城北十里,一在北□【鳳麟按:此字原為墨釘。】里,一在永十甲,一在城南盩水,一在三岔河,皆陂以灌田者。
官莊堰:在城北三十五里。陂天宮殿水,分四十八濠,灌田千余畝。
菱角堰:在城北三十里。周廣數(shù)百步,相傳楊氏筑以溉田者。中有三埠,曾建三星閣,今改為純陽閣。有異蓮,數(shù)年一花,花后,根葉俱不見。
雙仙堰:在城北六十里,二塘相間里許,呼大仙、小仙。大仙廣十余丈,小仙廣丈余,皆可溉千畝田。小仙若涌渾水至,三日必旱。下三里許,有陂承余水,旱則增筑之,輒大雨,皆不爽。余入仁江。
白小堰:在城北二十里。刺巴水所經(jīng)。
芙蓉水:在城北八十里。匯小箐、鹿池諸水以溉田,仁江源也。
米篩井:在城北四十里猿猴巖下。泉涌泛沙如篩米,冬溫夏涼,愈旱愈溢,灌田數(shù)百畝,余入桃溪。其西十里亦有米篩井,入樂閩河。
小板水:在城北二十里。灌田千畝,余入湘江。
常舒堰:在城北七十里大板橋。可灌田千畝,余入仁江。
官陂:在城東七十里。陂龍坪河水灌田數(shù)千畝,其堤一石鑿成,高丈余,長(zhǎng)六丈,水垂下如掛匹練。石多小竅,噴出累累若散珠,景絕可玩。相傳楊氏先世所造。
◎正安州
大武山:在城內(nèi)州署前,秀麗如云錦。《通志》。
鳳舉山:在城內(nèi)學(xué)官后。《通志》。形如飛鳳,今名古鳳山。《州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卷一:“在城內(nèi)州治后,形如飛鳳,今名古鳳山?!薄?/span>
覆鐘山:在城內(nèi)州署后。《通志》。
聚秀山:在城南一【鳳麟按:此字原闕,據(jù)嘉慶《正安州志》卷一補(bǔ)?!?/span>里。
龍門山:在城南十里。
文筆山:在城北五里。秀穎甲于群峰。
會(huì)仙山:在城東北二十里。州治發(fā)脈于此。
林溪壩:在城西十里。群峰環(huán)拱,地勢(shì)寬敞。
翠屏山:在城東南七十里,舊州【鳳麟按:原作“志”,據(jù)嘉慶《正安州志》卷一改?!?/span>東一里。并《通志》。
飛鳳山:形如飛鳳。【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無?!?/span>
石印山:州之元武有方石。并孫《志。陳《志》在州之前。【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無?!?/span>
豹子山:在舊州北八里。多產(chǎn)豹。雖睛亦常有霧。《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span>孫、陳二《志》、《方輿紀(jì)要》并云在城西八里。
羅蒙山:在城南六十里?!短浦尽酚辛_蒙縣,因以名。孫《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卷一:“在城南六十里。《唐志》有羅蒙縣,即其地?!薄?/span>《方輿紀(jì)要》:羅蒙,唐遵義舊名也。《志》云:此山之高,遠(yuǎn)瞰羅蒙。
虹轉(zhuǎn)山:在州西南八十里。《方輿紀(jì)要》。【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無?!?/span>
松山:有東西二山,離城六十里。孫《志》。東松山在城東五里。《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span>按:《元豐九域志》:南川縣有松山,即此。《方輿紀(jì)要》:在州東南六十里,曰東松山;在州西南六十里,曰西松山。山多松,因名。
羅支山:在城西南九十里,明嘉靖中平寇于此。《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span>孫《志》在西百六十里。
雙鳳山:在城西一百七十里。《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孫志》在西二百四十里。
舉子山:在城東一百五十里古真安州城東大魚塘。《州志》。漢時(shí)舉一孝廉于此。孫《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卷一:“袁治《舊記》:漢時(shí)舉一孝廉于此。在城東一百五十里古真安州城東大魚塘。”】
云頂山: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思二甲土溪場(chǎng)。袁治《舊記》:南宋理宗時(shí),封山【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無?!?/span>神于此。《州志》。《孫志》在西一百五十里?!锻ㄖ尽吩谖髂习倮?。
起鳳岡:有舊司遺址。孫《志》。陳《志》岡作山。
爵子岡:真安南界至此。
仙女寨:傳曾有仙女居于此。
神衛(wèi)壩:有神廟,每禱即應(yīng)。孫《志》。
坪木山:在江十甲北路。【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
礦子山:在德六甲南路三十里羅簡(jiǎn)臺(tái)。【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span>
羅雨山:在江一甲西路。并《州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
按:孫《志》載有獅子山、明月山、樂邦山、白狼山、金龍山、銀杏臺(tái)、銀盞臺(tái)、上下臺(tái),姚洪寨、金雞箐、新開箐,黃泥箐、赤崖箐、滴水箐、亭子壩、東塘壩、巡檢壩、蓮子壩、百福田壩、花池坪、星宿坪、粟子坪、太守坪,柿坪、仙人洞、龍洞、仙女洞,今俱未詳所在。【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卷一:“龍門山,在城南十里?!薄澳仙秸谡仓菽系铝孜迨?。袁治《舊記》云:南宋末,州人鄭昌孫拒元兵于此?!薄?/span>
貫珠溪:在城西南八十里。源出虹轉(zhuǎn)山,下流屈曲合三江。《明統(tǒng)志》。《通志》源出州西杉木關(guān)【鳳麟按:原誤“門”,據(jù)州志改?!?/span>,流入州境落水孔。【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卷一:“在城西南八十里。源出州西杉木關(guān),流入州境落水孔。”】
芙蓉江:在城南一百里。源出婺川縣,經(jīng)州境入岷江。《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孫、陳二《志》源出西夷,流入黔川。按:《明統(tǒng)志》:芙蓉江在真州長(zhǎng)官司南百里。出西南夷界,東流徑思義寨,北流入黔西州界。今驗(yàn)正安之水,無入黔西者,必字誤也。
三江河:在舊城北五十里。源出羊毛坡,流注四川彭水縣界入岷江。《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惟無“河”字;“注”作“經(jīng)”。】《方輿紀(jì)要》:三江,一名明溪,源出州西境羊毛坡,東南流,合于虎溪。州境諸溪悉合焉,下流注于芙蓉江。
北溪:在舊城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span>
林溪:在城西南五里。【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作“五十里”?!?/span>
卯溪:在城北山后。并《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
虎溪:在城西南七十里。《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卷一:“在城西七十里。流經(jīng)州南入三江?!薄拔鳌弊窒驴滓蛔??;?qū)⑾戮洹澳稀弊殖e(cuò)行也。】源出遵義北委家?guī)X,經(jīng)舊珍州下流入于三江。《方輿紀(jì)要》。
思溪:在城西七十里。源出南川縣牛角寨,流入三江。《通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同?!?/span>《方輿紀(jì)要》作“西溪”。
淮溪河:源出婺川。孫《志》。【鳳麟按:嘉慶《正安州志》無。】
◎桐梓縣
金鵝山:在城西一里。山下有井,井中嘗見二鵝,羽色如金,故名。《通志》。孫《志》治前一里。
蒼龍山:在治后半里。孫《志》。《通志》、《賈志》附虎峰下。【鳳麟按:賈國橿《桐梓縣志》?!?/span>
天祿山:在城北三里。
金馬山:在城前三里。《通志》城南一里。
石女山:在城東十里。上有石如女立。
七寶山:在治東五里。
牛星山:在城南五里。與縣對(duì)峙。《通志》五里作半里。
虎峰山:在城西半里。相近有蒼龍山。《通志》在城北,孫《志》治左一里。
鳳鳴山:在城北二里。孫《志》治南二里。
魁崖山:在城東二里。山上有池。《通志》二里作半里。
鼎山:在城東南十里。踞群山之顛,周圍削壁,其形似鼎。孫《志》治左十里,《通志》在城南。
玉屏山:在城西二里。
九龍山:在城東九十里。相近有明月山。
疋練山:在城東北百五十里。
吊崖山:在城□【鳳麟按:此字原為墨釘?!?/span>九十里。
三坡:在城北六十里。有上天梯。
苗兒岡:在城北百三十里,一名堯龍山,有古廟。《通志》作貓兒山。孫《志》在東北。
楚米坡:在城東二十里。平播時(shí)楚人挽米至此,故名。孫《志》即《統(tǒng)【鳳麟按:原誤“總”】志》楚米坡。陳《志》、《通志》并作楚米。
扶歡山:在城北二百里。古扶歡縣以此名。孫《志》在治西。
松岡嶺:在治西三十里。
萬松坪:在城西十里。
夜郎壩:在城西北七十里。有古夜郎城舊址。《通志》在城北。
陳頭箐:在城南四十里。上有古廟。孫《志》在治東。陳《志》陳作塵。
龍罩臺(tái):在西四十里。以上并《賈志》名,皆《孫志》所載。
小箐口:有元帝宮,知府孫敏政建,有贊。孫《志》。夜郎小箐,在城北三十里。《通志》。上有祖師觀。《賈志》
降真箐:在城北五十里。《賈志》。孫《志》在治西。
蟠龍山:在治西南六十里。孫《志》。蟠龍洞洞口寬敞,中甚幽邃,一石一級(jí),皆有奇致。深壑中有一石龍,鱗甲宛然。《賈志》。
白崖:在治東北二十里。孫《志》。
明月山 在治東百里。同上。《通志》附 “九龍山”下。
銅鼓原:在城北五十里。《賈志》。山形如盒,地有獅子頭,極高大,口間石齒粲露。喉下一洞,流泉不息,內(nèi)甚闊,有大池。由池邊轉(zhuǎn)過二層,有銅佛,左右列銅鐘磬鼓,每自鳴,聲應(yīng)于外。道光元年,有人入拾銅鏡,現(xiàn)存古跡山廟中。新纂。
桐梓原:在城北三十五里。《賈志》。有《記》。
三元壩:在城北九十里。《通志》。初議依山置縣,不果。《賈志》。
毛田壩:即建縣處。孫《志》。
柜巖:在南平軍東南一百里。峭崖壁立,有洞,不可扳援。其門有一柜,故名。《輿地紀(jì)勝》。在宣慰司北三百里,高百丈,廣半之。中有一石穴,穴前一柜,往來者悉見之。《明統(tǒng)志》。《通志》入遵義縣下,云:穴前有一石如柜,故名?!斗捷浖o(jì)要》云:在桐梓縣東北百里,引《舊志》巖在播州北三百里。【鳳麟按:見《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七十?!?/span>
威猛山:在治東五十里。《邱志》【鳳麟按:邱仲□(坦土換日)《桐梓縣志》,寫本一冊(cè)?!?/span>
青山:在治北四百余里。盤據(jù)三邑境,長(zhǎng)數(shù)百里?!遁浀丶o(jì)勝》名“最高山”,在南平軍東南九十里,高十五里。林箐深密,視眾山若蟻螻。同上。【鳳麟按:即《邱志》也?!?/span>
寨子山:在城北二百里。三峰插天,中峰頂有一井。
象鼻山:在城北二百五十里。形如象鼻。
羅武山:在城東五十里。交綏陽界。
楠木廠:在城西南四十五里,交遵義界。劉綎征楊酋時(shí),分道潛進(jìn)攻其后,經(jīng)此。
臥龍山:在城南四十里。
車子山:在城南八十里。
九顯山:在城南四十里。
鳳凰山:在城南三十五里。
雙鳳山:在城北四百里。地連三界,上有古剎。
寶峰山:在城北四百里。上有古剎。
峰巖:在城南十里。
天字峰:在城西十里。
石人山:在城北四百里。
寨子頂:在城南五里。上有舊時(shí)營址。
龍臺(tái)山:在城北二十五里。
馬鞍山:在城北四百里。
頂箐:在城北四百里。邑山之最高者。
白馬山:在城北百里。
平頭山:在城北百二十里。
送嵐垇:在城西五十里。
高石坎:在城西五十里。三級(jí)壁立,高入云際。交仁懷縣界。
猿巖:在城北百五十里。
馬桑坪:在城東二十里。山頂平闊,可屯萬人。
大營山:在城北三十里。有札營舊址,近為盜藪。
東山:在城東北三里。
壽國山:在城西南十五里。
爬頭箐:在城西八十里。
酒店垇:在城北百六十里。
插旗山:在扶歡壩。劉綎平播時(shí)插旗于此。
劉羅坪:在城北三百余里綦、桐交界,寬四十里,上住居民千余家。
三界山:在城北四百里。與南川、正安接壤。山高廣各十里許,上有古剎。
頂頭巖:在城北四百里獅溪口。形如紗帽。上有廟,極靈。采訪據(jù)《四川藝文志》。
長(zhǎng)岡嶺:在城北四百里獅溪口。山長(zhǎng)十余里,旁有小山十八,相向如羅漢。
扒抓溪:在城北百二十里。山路最險(xiǎn)。
大羅山:在城北七十里。
營盤山:在城西一里。
觀音巖:在城西四十里。生成佛相。
金雞山:在城南四十里。
小金山:在城南三十里小水田。
金鳳山:在城南三十里,即穆家寺。
金錠山:在城南三十里。
大關(guān)山:在城南十里。
柏香巖:在城北百四十里。上有古剎。
柴山:在城北三百里。
白云山:在城北四百里。上有古剎。
婁子山:在城西南十五里。
煙秋碥:在城北百里。
仙人山:在城南五十里。壁立危聳,踞蘆里群山之上。【鳳麟按:“蘆里”、“瀘里”,或即《大定府志》所謂水西安氏盧鹿部所源者也。《水西安氏本末》:“安氏之先,蓋出昆明,為鹵氏,語轉(zhuǎn)為羅氏。有曰祝明者,居堂瑯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yè),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hào)其地曰羅邑,又號(hào)其山曰羅邑山。”】頂有池,闊十丈余,泉涌于中,云煙聚散無常,卜晴雨極應(yīng),土人相傳有仙靈往還云。
金魚山:在城南三十里。山高聳,田環(huán)其下,若浮水面。邑舉人杜安基建閣于頂。登臨之頃,目極無際。面東一山,尤聳拔秀削,月出正當(dāng)其峰。
手扒巖:距城□【鳳麟按:原為墨釘。當(dāng)即“南”字?!?/span>百里。兩岸壁立,人跡不到,前難渡河經(jīng)其下。乾隆間,郡守四十七率邑舉人金曰琯,于巖半鑿一徑,通瀘里南境鹽路。
篆山:在城南三十里。團(tuán)圞挺秀,四面如一。
仙家?guī)r:在城南五里,俗呼“和尚巖”。巖下一洞,相傳有夫婦入洞成仙云。
伴月巖:在城南三十里。
蔡虛洞:在城南三十里。
葫蘆洞:在治右五里。洞門高聳,平闊清幽,內(nèi)分三層。石似龍
盤,鱗爪宛然。頂石如蓋,游人頓足,四壁響應(yīng)。有如床者,巖液滴映,衾稠重疊;有如田者,阡陌分明,不溢不涸。造頂處深邃里許。明邑令萬建侯鐫洞口曰“天外賞”,明大學(xué)士王應(yīng)熊書“北顧巖”三
字。《邱志》。
石牛欄:在城北四十里。生成石牛,頭角宛然。
雙龍洞:在城北五十里。洞口有石扉,石土地。入,有石犬;又入,有石鐘鼓;又入,有石筍,高三丈許;極處有石觀音,座下清泉流出,可治病。
風(fēng)洞:在婁里。風(fēng)從洞出,夏涼冬暖。
新崩洞:在夜郎溪。兩畔石乳融結(jié)萬狀。有石觀音,極著靈異。
石倉崖:在城北三百里木人臺(tái)。其形如倉,相傳昔曾出米。
天生橋:有三:一在城北四百里,一在城北二百五十里,一在城東北三十里。
石筍:有二:一在城北四百里,約高五十余丈;一在城北三百里,高出云表,不可尋丈計(jì)。
石箱:在城北四百里獅溪口。碎石結(jié)成一莖,細(xì)而高,約六丈。上橫一石,正方,長(zhǎng)約丈余,廣半之,其形如箱。
天門洞:在天橋。奇形怪狀,為諸洞冠。惜門小。
按:孫《志》載有青牛山、令狐嶺、排柵壩,今俱未詳所在。
合令渡:在治前。
黃龍溪:在治西一里。
石龍門:在治南二里。
溱溪水:在治東二里。并孫《志》。
官堂水:在城北十里。為諸水所經(jīng)。《賈志》。
天橋水:在城東五里。《賈志》。天橋在魁崖后,崖高百丈,闊十余丈許,水廣三十余步,沿流其下。水所出及所入處崖口,圓如月痕,兩旁屹立似柱,上懸石佛。水出洞門,如銀虹雪浪。至春夏水漲,溪岸悉平,人由橋而渡。生成之巧,不假人工,故曰“天橋”。《邱志》。
小溪:離城百里,發(fā)源山箐,下流至綦江縣,名綦江河。
南溪:在治南二十里。并孫《志》。
齋郎水:在治西六十里。孫《志》。源出蒿枝里楚米坡,經(jīng)小溪里入瀘州合江,會(huì)蜀江。古有苗齋郎者居此,因名。《明統(tǒng)志》。至米糧渡會(huì)赤水河,入大江。《賈志》。
蟠龍水:在治西八十里。流出縣東楚米坡,流至米糧渡,會(huì)仁懷河入合江、大江。孫《志》。《賈志》在西南六十里。
七陣溪:在治東九十里。《賈志》治北。
趙洋水:在治北九十里。《賈志》城西。
羅坎河:在治東九十里。
葫蘆口:諸水所出。并孫《志》。
葫蘆水:在城西五里。溱、南二溪水會(huì)此。
清水溪:在城南二十五里。溪中有井,每日三潮。《通志》作清溪水。
撈漉溪:陳《志》載,今不知何水。
蒙渡河:在城北七十里。傳漢唐蒙渡此,因名。并《賈志》。名皆孫《志》所載,
母渡河: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坡頭河:在城北一百四十里。并《邱志》。
青龍溪:在城西半里。
官渡:在城南三里。并《賈志》。
楚米溪:在城北二十里。
羊等河:在城北百二十里。
藻渡河:在治北百五十里。
三溪:在治北二百六十里。
二郎峽溪:在治北二百三十里。并《邱志》。
難渡河:在城南五十里,俗呼“狼渡”。溪深岸險(xiǎn)。
養(yǎng)馬池:在城西四十五里。相傳唐陳信洗馬處。
古池:在城南十里。四圍里許。
濁水潭:在城西二十五里國公橋左。
小水田:在城南三十里。
珍珠泉:在城北二十五里龍洞。河水激石成珠,大如碗,從河底迸起。諺云:楚米龍泉浪滾珠是也,今為人鑿石,不復(fù)然矣。
溫塘:在城北四百里車壩。其水溫,浴之,能己疥。
馬跑井:在城北二百五十里寨子山頂。蓄水不多,遇旱祈雨,水輒溢出。
銅鑼井:在扶歡壩象鼻山下。崖上滴水入井作鑼聲,井中時(shí)現(xiàn)黃驘。井下一井,水貯器作胭脂色。旁有石筍,上戴一石如笠,以細(xì)承巨,人呼曰石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