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在我國起源很早,相傳為黃帝的臣子不則所創(chuàng)造。最早的名字叫“扉”,漢代稱為“不借”,草鞋歷史悠久,綿延幾千年而未衰,是民間常見的穿著。 漢文帝劉恒曾“履不借以視朝”,古代的俠客、隱士也以穿草鞋為時髦,蘇軾寫過“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踏一雙草鞋,步履敏捷,兩腳生風(fēng),襯托出隱士的飄逸感。 民間手藝打草鞋曾流傳于各山間村落,如今,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不再堅持這門手藝了,草鞋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唯有一些白發(fā)銀須的老人,仍執(zhí)著于打草鞋。 草鞋的編織材料主要是龍須草、稻草、麥秸和麻等等,雖說大部分草鞋是稻草做的,但其工藝也頗有講究,先要將挑來的稻草用鐵耙去除稻草葉,然后將其砸軟,一般都用重5-6斤的圓柱形帶柄木錘反復(fù)錘打,其間還要噴水和翻轉(zhuǎn),直至稻草質(zhì)地變軟。 然后將加工過的稻草搓成長約80厘米的草繩,打鞋人腰間系一個木制的彎成弓形的“鞍子”,將草繩一端別在“鞍子”上,另一端套在有近20個小樁的木架子上,根據(jù)所打鞋的大小選擇樁數(shù)。把草鞋編織得整齊漂亮,關(guān)鍵是腰間的繩子一定要一直拉緊,否則編出來的草鞋容易松散不整齊。 先打草鞋鼻,再打草鞋身,最后打草鞋跟。打到適當(dāng)?shù)奈恢?,還要添上草鞋眼和耳。打時雙手將原料搓緊,從左向右、又從右向左,如穿梭一般,一股一股地打上去。用剪刀剪凈草鞋邊線外多余的線頭,再用一組線將耳紐貫穿起來,一雙草鞋算是正式完工了。 編好的草鞋,前寬后窄,中間內(nèi)收,兩頭橢圓。穿上草鞋清爽涼快,軟硬適中,極適合山間勞作的農(nóng)民穿著。舊時,一般人家大多在晚上全家配合加工草鞋,次日一早由女主人拿到鎮(zhèn)上去賣。許多農(nóng)家靠打草鞋的收入來維持油、鹽、醬、醋的開銷。 麻草鞋可說是草鞋群體中的貴族,它用晾干漂白的苧麻織成,有細(xì)致的條紋和結(jié)。苧麻,古代的五種麻之一,莖皮纖維細(xì)長,強(qiáng)韌,潔白,有光澤,拉力強(qiáng),富彈力,不僅可以制作草鞋,也可織成夏布。 夏布冬暖夏涼,有“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xì)如羅絹”的美稱,曾被歷代列為貢布,正蹊堂以夏布為料,打造純凈古樸,透氣舒爽的純手工布鞋,賦予傳統(tǒng)手工藝新的時尚活力。 正蹊堂夏布系列(原木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