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店 燕店之名由來已久,但仔細考查已無依據可循。據說,燕店成村較早,時間大致可追溯至唐代。當時村中系多姓聚居,經濟條件較好,住房質量也較高。此處位于交通要沖,店鋪較多。燕子紛紛來此做窩,幾乎家家的梁上部有燕窩存在,且家家的門上都留有燕絡,故紫燕飛繞成為當地一景,故人稱燕店。
另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之前有燕姓在此開店為業(yè),故得名燕店。
另外,李、石2 姓于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縣遷至燕店北面立村,村名分別為后李家和后石家。燕店街、后李家、后石家現為一個行政村,村中有丁、王、石、付、李、張、胡、黃、蔣、竇、潘等姓。
河 口 明初,楊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于馬頰河岸邊。當時河上建有小型河閘,人稱此地為閘口。后來馬頰河漲水,閘被沖毀,此地成為渡口,故人們習稱此地為河口。村中現僅有張氏1姓。
雅淡里 據說,早在明朝之前,這里就已經立村,村莊分為前后兩處,兩個村中都有長年積水的大坑。有了臨水之利,養(yǎng)鵝鴨者越來越多,滿街鵝行鴨步,一村叫聲呱呱,鴨蛋成了該村的一大特產。集上賣鴨蛋的以該村人居多,小販也常來串街收購,名氣越來越大,人們便稱此村為“鴨蛋里”。明朝初年,趙、李、王等姓相繼從山西遷來,因為有了李姓住戶,也有將村名寫作“鴨蛋李”的。
大約在清代中葉,村里接連出了幾件怪事。先是坑里的鴨子常常莫名其妙地失蹤,后來是在坑邊洗衣服的婦女不斷感到水中有一股吸力,小件衣服常被吸到大坑中心,隨之沉人水下。為探明坑中之謎,村里派人到黃河邊上請了個水性好的人下水探查。這位水客腰中拴上繩子,戴上水鏡潛人水底,許久才浮上來,說:”水下有一深潭探不到底,吸力太大,不敢再往下探了?!彼ㄗh村里多搞些磚頭石塊,將潭口堵住。此后,水中的怪現象便消失了。因為坑中有潭,人們開始叫此村為“鴨潭里”。再后來,人們總覺得”鴨”字不太好聽,請了個有文化的人商議改個村名。 這位文化人說:“另取名怕不習慣,不如隨音就韻,改為‘雅淡里’,含高雅淡泊之義?!贝撕?,村名便正式定為 雅淡里,簡稱雅里。這是清末民初的事。雅淡里現有李、宋、楊、趙4 姓。
楊二莊 明朝以前,沈、劉兩姓世居于此,村里養(yǎng)鴨者較多,人稱“鴨莊”。后覺此名不雅,諧音改為“亞莊”。明初,楊、朱、許、康等姓相繼從山西遷來,以姓氏劃分居住區(qū)域,分別稱楊家行、許家行、朱家行、康家行?!靶小弊值暮x是地方、處所,某行是指某姓所在之地。清朝初年,楊姓人多出富戶,他們出資在燕店建了一座占地5 畝的二郎廟,楊家似乎擁有了第二個村莊,·于是人們便改稱楊家行為楊二莊。后來,幾個村莊漸漸連成一片,楊二莊便成為一個統(tǒng)稱,但至今老人們言談話語中仍有稱“行”的習慣。村中現有任、朱、劉、許、邢、姜、趙、康、韓9 姓。
郭 莊 此地原有村莊叫仁厚村,村中居住賀、劉、郭三姓,以仁德聞名。清初,郭姓遷入,因郭姓戶數眾多,遂改村名為郭莊。村中現只有郭氏1 姓。
孫二莊 相傳在明永樂年間,有幾戶農民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燕店北邊的馬頰河畔定居。他們求一位讀書人給取個吉利的村名。讀書人閉目吟哦了半日,徐徐說道:'村名要有農家味,但又不能失文雅。我看此處天藍水碧,綠草如茵,鳥語花香,幽趣橫生,確實是個好去處,如取村名為' 野舍’,是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野舍是古代帝王出京巡行時的臨時住所,叫村名難免有欺君之之罪。但此地天高皇帝遠,叫了也無大礙?!庇谑牵f名便定為’“野舍村”
沒過幾年,皇上竟然風聞了此事,立即派員查處。讀書人嚇得魂不附體,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答道:“小人只是想托皇上洪福,圖個吉利,實無欺君枉上之心。再說,一般村落也有稱野舍的,小人讀過的書中就有‘野舍老余生,雅尚今已愜’之句。請大人明察。”欽差怒色稍緩,遂訓道“看你是個老實人,可免于治罪。不過,野舍之名不可再用,就改名叫‘野莊’吧?!睆拇?,野舍村變成了“野莊
清道光末年,馬頰河決口,大片農莊被淹,莘縣知縣鄭景福帶人沿河堤巡視災情,來到野莊,見堤上站著一個農夫,隨口問道:“這是什么莊?”農夫答道:“野莊。”不料知縣卻將“野莊”聽成了“爺莊’,立即怒氣上升,吼道“什么爺莊,簡直是戲弄本官。告訴他們,從今后把爺字去掉,就叫孫兒莊!父母官改名,百姓怎敢不依,礙于其中的“兒”字不雅,便諧音換成了“二”字,野莊從此變成了”孫二莊”,簡稱孫莊。村中現有王、魏2 姓,分為東、西兩個行政村。
后孫莊 清末,孫二莊部分住戶遷此定居,因處于孫二莊之北,故稱后孫莊,村中現有李、張2 姓。
孟 家 明朝中期,孟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村子只有一條街,又窄又長,人稱“孟家胡同”,后簡稱孟家。村中現只有孟氏1姓。
大馬莊 此地古已有村,因村中有一方形大坑,人稱“方圓潭”。清初,馬姓由莘縣城西盛屯附近遷此定居,取村名馬莊。后來村東又出現一馬莊,因此村建村早且戶數多,遂改稱大馬莊。村中現有馬、田、蔣3 姓。
安 莊 明朝之前,有賈、燕兩姓在此居住,因村中榆樹很多,茂密成林,人稱“榆樹林”。明朝中期,段、閻李等姓相繼從外地遷來。該村旁邊的土地多為張爐村一張姓地主所有,村民大多租種張家的地為生,人稱該村為”鄉(xiāng)莊子”( 即佃戶村) ,榆樹林之名漸不為人知。后來村人覺得此名不雅,村里人多姓雜,又不好以某一姓命名,便取名“安莊”,有安居樂業(yè)之義。村中現有閆、李、段3姓。
剪子股 明代時,這個地方有兩個比鄰的小村,一個叫張村,一個叫李牌,張村在東,李牌在西,當中以廟為界。張村之東和李牌之西各有一個坑塘,面積都在二畝以上,長年積水,蘆葦叢生,夏秋兩季青綠一片,給村莊增添了不少生機。清乾隆元年(1736 年)農歷六月的一天村中來了一位騎馬挎刀的武士。此人叫陳國光,家住河南開封府陳樓村,自幼酷好拳棒,曾與莘縣銷金寺的張國干一起在五臺山同師學藝。此次來莘探訪舊日好友,路過這里,頓時為一片美麗的風光所陶醉,久久不忍離去,村民張守仁熱情地上前答話,二人言語投機,一見如故,張守仁留客人在家中用過酒飯,又陪其環(huán)村而行,飽覽田園風光。行至張村之東,陳國光忽然被幾條奇特的道路所吸引。原來這張村東頭有兩條相距不遠的大路平行向東伸展開去,北大路之北和南大路之南又各有一條向內彎曲的弓形小路,四條路在村東頭匯在一起,從高處看去,酷似個剪子把(農村叫“剪子股”) ,村東的一座小橋恰似剪子軸,與此相連的兩條一直延伸到李牌村的東西街道簡直就是一把合起來的剪刀。陳國光端詳再三若有所思地說道:“你們這兩村的街道、道路彼此相通。渾然一體,簡直是一把天造地設的剪子股。貴村人團結友愛,熱情好客,何不將兩村合為一村,使這把奇特的剪子股成為一個整體?!睆埵厝噬钜詾槿?。陳國光走后,張守仁和兩村父老商議,又報經鄉(xiāng)里批準,遂將兩村合為一村,村名就叫“剪子股”。剪子股現有張、李、范、郭、雷5姓。
小馬莊 明初,馬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村名馬莊。后為與西面的馬莊相區(qū)別,改稱小馬莊。村中現有馬、范2 姓。
趙 莊 清初,趙、王二姓分別由本縣南陽、賈牌遷此定居,立村趙二莊 ,后簡稱趙莊。村中現有王、趙、竇3姓。
趙 堂 早在明代大移民之前,這里就己立村,村民皆為趙姓。村中曾有一座磚塔,據說系宋代所建,清朝初年被響馬拆毀。塔旁有一片6 畝大的坑塘,常年積水,連周圍村的人都不斷到此坑塘來捉魚。因為有個大坑塘,人們便稱此村為“塘里’。后來,坑塘旁建起了趙氏祠堂。院子占地3 畝有余,坐北朝南,朱漆大門,青磚綠瓦,畫柱雕梁,彩繪滿墻,很有點宮殿氣派,其規(guī)模為方園數十里之內所罕見。因為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大祠堂,村名漸漸變成了“堂里”
明朝初年,山西洪洞縣出了個為政清廉的知縣趙朝正。有一年,洪洞一帶遭受特大旱災,赤地數百里,趙朝正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拿出來救助災民,仍無濟于事。他的胞弟趙朝義為生計所迫,攜家外出逃荒,一去數年,杳無音訊。有一天,趙朝正忽然收到弟弟捎來的一封家書,說他已在山東莘縣的趙堂村落戶,趙朝正十分歡喜。幾年后,趙朝正升任太原知府,公務之余,特地到山東看望弟弟??吹揭获R平川的土地和生長旺盛的莊稼,趙知府贊不絕口。他感嘆地說;“地平人和,真乃休養(yǎng)生息的好去處!朝義弟在此安家落戶,村鄰們又是同宗,睦若兄弟,本官甚感欣慰?!彼纸ㄗh:既然堂里村的村民是同宗同姓,何不將村名改為趙堂,也好傳趙家名聲。眾村民遂采納這一建議,正式將村名改為 趙堂。一直沿用至今。趙堂村現有趙、劉2 姓。
五 屯 明初,李、王、路、楊四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呂姓由登州府萊陽縣大石槽遷來,各以姓建村,分別稱李屯、王屯、路屯、楊屯、呂屯,合稱”五屯”。村中現有王、呂、李、路、楊5 姓。
賈 牌 早在明代之前,賈姓就世居于此。因為村中有個富戶蓋起了一座小樓,人們便以“賈家樓”呼之,簡稱“賈樓”。農閑時,村中人有練武強身的習慣,并設有專供練武的武場。明朝初年,該村武楊師徒與大里王部分村民一起造反,一郭姓村民作戰(zhàn)十分勇敢,被推為首領。后來,郭兵失敗,村民皆外出避禍,村莊遂被官兵所毀。事情平息后,外逃人中有一部分陸續(xù)返回。他們不敢在原址建房,便在原村莊東頭另立新村。村名也不敢再叫賈樓,而是從“牌樓”一詞中取了個“牌”字,叫“賈牌”,與 賈樓含義相同。村中只有賈氏1姓。
付 莊 明初,付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村名付莊。村中現有付、邊、賈、吳4 姓。
范 海 明初,范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在趙王河岸邊立村。因村中有大片水坑,人稱范海。村中現有范、劉、臧3 姓。
翟 莊 清初,翟姓由河店翟家遷此定居,村名翟莊。村莊現有翟、郭2 姓。 康 莊 明初,康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村中有富戶建樓房一座,人稱“康家大樓”。清末改村名為康家莊,后簡稱康莊, 村中現只有康氏1姓。
于林莊 燕店鎮(zhèn)駐地東1 華里處有個不大的村子,新修的縣志上叫于林莊,文革”期間叫“榆林莊”,舊縣志上叫“儒林莊” 老年人說最早的村名是”余廩莊”。其
實,這四個村名都有來由。
明朝初年,陳、薛、王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該村,該村雖都是農家,讀書之風卻很盛,幾乎家家都有人在館攻讀經書,且成績十分優(yōu)異。有一年,縣里要從眾多童生中選12 名秀才,該村有13 名童生應試,考試結果有13名合格,而且這13 名童生都是該村的。因為秀才的名額只有12 個,余下一人只能定為略低一等的廩生。12 個秀才全出自一個村,余下一個還是廩生。對于一個不大的村子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為了紀念這一殊榮,大家共同商定將村名定為“余廩莊”。據說后來朝廷得知此事,為褒獎該村的讀書之風,特賜名“儒林莊”.“文革”時期,儒家受批判,村名被諧音改作“榆林莊"。再后來,又從簡寫作“于林莊”。村中現有薛、張、肖、趙、楊、徐6姓。
白 堂 明初,白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在一廟堂之東立村,人稱該村為白堂。村中現只有白氏1姓。
黃 樓 明初,黃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該村中建有小樓,故當地人皆呼為黃樓。村中現有虞、竇、王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