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診病人首用木火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健側取穴)。針尖向小指方向斜刺一 ~ 二分,針感為微酸疼痛。術前仔細觀察尋找發(fā)青、發(fā)烏的點,找到后在此下針。 此穴一定要配合董氏奇穴的動氣針法(后面有詳解),注意本穴限用6分鐘(董氏原為第一次限用五分鐘,五日后限用三分鐘,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鐘。后經(jīng)我們計算每次限用六分鐘。)特別要強調的是即使病人行動困難,也要由家屬攙扶活動。 說明:木火穴只適用于早期治療,對患側運動有激發(fā)功能之作用,治療后期不再用它,可改用健側的小節(jié)穴也是配合動氣針法。 木火穴本四穴現(xiàn)在我們只用除小指的123穴。此穴原為放血穴位,現(xiàn)在我們?yōu)榱伺浜蟿託忉樂?,把它改為針刺穴位。但我們如果下針在發(fā)青、烏的點上,起針亦可放出黑血數(shù)滴。 木火穴部位:木火一穴在手背食指第二節(jié)、三節(jié)間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二穴在手背中指第二節(jié)、三節(jié)閒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三穴在手背無名指第二節(jié)、三節(jié)閒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四穴在手背小指第二節(jié)、三節(jié)閒橫紋正中央處。 動氣針法具體操作:(1)先決定針刺穴道。(2)進針后又酸麻脹痛等感覺,即為得氣。,然后一面捻針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動,病痛便可立即減輕,表示針穴與患處之氣相引,達到疏導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針,視情況留針或出針。(3)如病程較久,可留針稍久中間必須捻針數(shù)次以行氣,可令患者再活動患部引氣,或不動亦可。(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動,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針與患處之氣相引,疏導病邪。 二.木火穴起針后,針靈骨穴、大白穴雙側(此二穴有調氣補氣溫陽的作用),;一、二、三重穴(此穴有活腦部血液循環(huán)及祛風化痰之功效)。特別要注意的是以上幾穴都有活腦部血氣之功,所以針頭針后在針本穴,可使頭針之效果加強甚多。上幾穴與補陽還五湯的功效大致相同。如患者手指拘攣張不開,可對靈骨、大白行提插瀉法,再針上白、次白、中白、下白。靈骨穴:在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大白穴:在手背面,大指與食指叉骨間陷中,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中間之凹處。 一重穴: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橫開一寸。 二重穴:在一重穴上二寸。 三重穴:在二重穴直上二寸。 頭針使用:百會穴、四神聰穴、風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頭維穴、率谷穴、印堂穴。 三.有語言障礙的患者,用失音穴、上瘤穴、廉泉穴、外金津、外玉液穴。 注意:失音穴施術時,針尖向委中的方向平刺,針深5—8分。 上瘤穴針深不超過5分,過量會引起心中不安。 上瘤穴:在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緣正中央是穴。 失音穴:在膝蓋內側之中央點及其下二寸。 四.流涎不止者可用止涎五穴,由內往外斜刺2~3分。用法與木火穴相近。 結語:治療治療半身不遂、中風后遺癥的方法是我老師多年臨床總結出來的,我以傾囊相授,希望能夠為我贏得一些積分權限,分享大家更多東西,我還會貼更多的東西,請大家關注,大家有什么問題請發(fā)信息給我,我會一一解答。最后引用恩師常教誨吾的一句話做結束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無定法,萬法歸宗,手中有穴,心中無穴,針法成英。 董氏奇穴的一點體會 我接觸董氏奇穴有2年了,平時應用不多,可每次應用都有效.先談談我常用的,小節(jié)穴,位置我就不說了,適應病,踝扭傷,急性腰扭傷,膝滑膜炎(有積液有水的).動氣針法10到15分鐘.1到2次即可.滑膜炎要5次左右.這是我自己的一點體會,可能大家都會應用 .肩中穴只針一次的病例 1,初學董氏針灸時正好回老家,一堂嬸,32歲,生二胎7個月,自述下蹲、坐起需手扶旁物,說可能是月子里無事常將腳伸到墻上(都是土墻,很潮濕的)而引起,身高1.55。體質一般,隨用0.3x40針,入肩中穴約25mm,稍作捻轉,令抬腿活動,膝部沒有什么感覺。后留針約25分鐘,中間行針一次。原來還說怕針的,這次感覺到一點也不痛。第二天問之,“不痛了”,真有點不信,半年后回老家問之,未痛,一年后詢之,未發(fā)。 2、同事之母,65歲,由同事領來,自述上下樓梯膝痛,有時走路走不巧時也痛,身體略胖隨用0.35x50針,入肩中穴約30mm,稍作捻轉,令抬腿活動,說膝部有點感覺。后留針約25分 鐘,中間行針一次。說一點也不痛。第二天同事出差,其母也未再來。心里還想,真是的,不好的話也得來啊,你病有多長時間了啊,哪有一招就治好的,這招不行咱再換招啊。過了三月的時間,因坐骨神經(jīng)痛又來,問起膝痛之事,說“真好,就那一次就不痛了”。 3、兒子的幼兒園老師,30歲,經(jīng)常膝痛,上下樓梯痛甚,常常因此提心吊膽。針肩中,并針其他配穴,還在四花中附近刺血。只一次,后來問之,無效。 4,80歲老人,膝痛,經(jīng)常貼風濕膏,和自己知道的能治膝痛的膏藥。不愿老人痛苦,只取肩中一穴。針一次,當時也沒有感覺,無效。 董氏奇穴法在臨床應用中確有奇效。以下是近來的臨床實例: 1、患者 奧諾爾 加拿大人 教師 ,患左側足跟痛一年以上。多方治療而無明顯效果。即應用董氏奇穴五虎-五,刺其右手,得氣留針30分鐘。兩天后,患者來感謝,云其疼痛大減,而稱嘆針灸神奇。又兩次基本痊愈,遂后其夫人來學習針灸。 2、學生 趙某 針灸科實習, 下班后打籃球不慎扭傷右踝關節(jié),局部腫痛不敢著地。當晚其同學予刺右踝解溪、丘墟、照海,針后疼痛緩解,足可著地。但仍劇烈疼痛不敢行走。翌日,上班后求治,余令其同學刺其健側五虎-四,針后穴周酸脹明顯,而右踝立刻疼痛大減。30分鐘后出針,行走已毫無疼痛,惟有脹感。當晚其同學又針局部腧穴一次,翌日行走自如。 3、學生 陳某、劉某 均患傷風,鼻塞流涕不止。均刺木穴,旋即止涕。 董氏奇穴“小節(jié)穴”治療踝關節(jié)扭傷疼痛最有特效,屢用屢驗,極少失手。 體表位置:在手掌大魚際赤白肉際線上,第一掌指關節(jié)結合處那個點即是。 針刺方法:取健側穴。用1寸半——2寸32#毫針,從該穴進針,針尖朝向腕橫紋中點,進針約1寸——1寸半,得氣為度。行針得氣的同時,令患者活動踝關節(jié),施動氣針法,收效出針或留針半小時。 曾治澳門林醫(yī)師之子,16歲,右踝關節(jié)扭傷3個月,疼痛,活動不利,右踝關節(jié)呈明顯硬性腫大,口服、外洗中藥及理療,未見顯效,依上法施針,第3天即見右踝關節(jié)硬性腫大消失大半,疼痛明顯減輕,繼針3次而愈。見者程奇。 關于"木穴"的應用經(jīng)驗介紹出來,以供您參考---- 【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內側。計有兩穴點。 解剖:正中神經(jīng)、指掌側固有神經(jīng)、肝神經(jīng)。 主治:肝火旺、脾氣躁。 取穴:當掌面食指之內側,距中央線二分之直線上,上穴距第二節(jié)橫紋三分三,下穴距第二節(jié)橫紋六分六,共二穴。 手術:針深二分至三分。 發(fā)揮: ●本穴位對于眼睛發(fā)干、眼易流淚、手汗、感冒、手皮發(fā)硬等皆有療效。 ●本穴治療手掌皺裂,手皮膚病尤具特效。以此治愈數(shù)十例富貴手,平均三至四次即愈。 ●本穴治療鼻涕多,不論清涕濃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頃刻。 ●本穴治手皮膚病及手掌皺裂,以患側為主。治其它各病以對側為主。 ●本穴對外感風邪所致之皮膚瘙癢亦有著效。 ●本穴具有清利頭目,開竅疏肝的作用,位在食指上,亦系透過“肝與大腸通”(臟腑別通實乃氣化相通,與開合樞原理有關)之關系治療多種疾病。其治鼻病,一系經(jīng)絡作用,一則與疏肝亦有關。 ●本穴與膽穴相配(均左右單取)治療更年期婦女煩躁、易怒效佳。 ●曾治一沙姓男孩,11歲,患者雙手掌干燥,皺裂五年,每年春秋季節(jié)加重,手掌皺裂,出水,瘙癢,經(jīng)用木穴(雙)治療4次,配合尺澤穴刺血治療一次,手掌皮膚光潔如新,隨訪一年未發(fā)。 又:治療多種慢性皮膚病(尤其是手上的皮膚病)特效配方---- 主穴:木穴配制污穴(左右交替取用)隔日一次. 配合刺血(根據(jù)皮膚病所在區(qū)域,循經(jīng)刺瘀絡出血).久病必瘀,治風先治血,血去風自滅.此之謂也. 還可在距皮損區(qū)1.5寸處,循經(jīng)在皮下刺一到數(shù)針,針尖指向皮損區(qū),針法與腕踝針相仿,無脹痛感.病在皮刺至皮,此乃董氏奇穴同氣相求原理. 此法見效快,遠效佳. 【制污穴】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節(jié)中央線上。 解剖:橈神經(jīng)淺支。 主治:久年惡瘡、惡瘤開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結口。 取穴:當大指背第一節(jié)中央線上。 手術:以三棱針刺出黑血當時見效。 發(fā)揮: ●本穴治療一切瘡瘍、刀傷、燙傷或手術后傷口潰瘍出水,久不收口,僅以患側制污穴點刺二次即見痊愈。 ●制污穴顧名思義可制血中之污毒,可用治脈管炎、痤瘡。 ●有這么一個病歷是我親眼所見,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處吳老師之女,14歲,左足內踝前創(chuàng)口兩年不愈,紅腫出水,經(jīng)用多種抗生素及外用藥物治療無效。從臺灣來北京攻讀博士學位的邱雅昌師兄,經(jīng)用制污穴點刺放血三次(每五天一次),痊愈,吳老師每每提起均嘖嘖稱奇。 為母求救: 每年秋冬季雙手掌皮下有膿包騷癢干硬脫皮致使鮮肉暴露疼痛難耐 用董氏奇穴木穴針治三、四次即愈。 如不會針灸,可每天將手用酸醋浸泡10分鐘,每日三次,睡前也得浸泡一次,浸后任其自乾,連浸七天便能痊愈。 小節(jié)穴與五虎一離得遠著呢!五虎穴在拇指第一節(jié)撓側線上,遠心端為五虎一,近心端為五虎五。而小節(jié)穴在大魚際赤白肉際線上,第一掌指關節(jié)結合處,進針時用2寸的針,向大陵穴的方向刺1--1、5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