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yī)(著)方(十六)
吳鞠通 方 咸 寒 法 一、三甲復(fù)脈湯 [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黃18克、生白芍18克、麥冬(不去心)15克!阿膠9克、麻仁9克、生蠣15克、生鱉甲24克、生龜板30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功效]咸寒鎮(zhèn)痙潛陽,甘潤存津(咸寒甘潤法)。 [主治]下焦溫?。嵝吧钊胂陆?,陰液虧損),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中痛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二、救逆湯 [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黃18克、生白芍18克、麥冬(不去心)15克、阿膠9克、生龍骨12克、生牡蠣24克。 [用法]水8杯,煎取3杯,分3次服。 [功效]滋陰斂汗,攝陽固脫(鎮(zhèn)攝法)。 [主治]溫病誤治,汗之不當,劫爍陰液,耗傷心氣,以致氣不外固而汗自出,心失所養(yǎng),中無所主而震震悸動,舌強神皆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三、紫雪丹 [組成與用法]滑石300克、石膏300克、寒水石300克、磁石水煮600克,搗煎去渣入后藥。 羚羊角150克、木香150克、犀角150克、沉香150克、丁香300克、升麻300克、元參300克、炙甘草150克。 以上8味,并搗剉,入前藥汁中煎,去渣入后藥。 樸硝、硝石各600克,提凈,入前藥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將柳木攪,候汁欲凝,再加入后2味。 辰砂(研細)90克、麝香(研細)36克。 入煎藥拌勻。合成退火氣,冷水調(diào)服3-6克。 [功效]清心開竅,鎮(zhèn)疼熄風(fēng)(咸寒苦辛法)。 [主治]溫熱病,邪熱內(nèi)陷心包,壯熱煩躁,昏狂譫語,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甚則抽搐痙厥,及小兒熱甚引發(fā)涼癇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四、安宮牛黃丸 [組成]牛黃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黃連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真珠15克、山梔30克、雄黃30克、金箔衣、黃芩30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毎丸3克,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1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3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效]清熱解毒,豁痰開竅(咸寒苦辛法)。 [主治]溫熱病,熱邪內(nèi)陷心包,痰熱壅閉心竅所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或舌蹇肢厥,以及中風(fēng)竅閉,小兒驚厥痰熱內(nèi)閉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五、青蒿鱉甲湯 [組成]青蒿9克、知母6克、桑葉6克、鱉甲15克、丹皮6克、花粉6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癥來前,分2次溫服。 [功效]抗瘧解熱,滋陰潛陽(咸寒苦辛法)。 [主治]瘧疾熱盛傷陰。癥見暮熱早涼,汗解渴飲,脈左弦。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六、清宮湯 [組成]玄參心9克、蓮子心1.5克、竹葉卷心6克、連心麥冬9克、連翹心6克、犀角尖6克(磨沖)。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心熱,養(yǎng)陰液(咸寒苦甘法)。 [主治]外感溫病,發(fā)汗而汗出過多,耗傷心液,以致邪陷心包,出現(xiàn)神昏譫語等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七、化斑湯 [組成]石膏30克、知母12克、生甘草6克、元參6克、犀角6克、白粳米適量。 [用法]水8杯,煮取3杯,日3服,渣再煮1鐘,夜1服。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解毒(咸寒佐以苦甘法)。 [主治]溫熱病神昏譫語、發(fā)斑。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八、清營湯 [組成]犀角9克、生地15克、元參9克、竹葉心3克、麥冬9克、丹參9克、黃連3克、銀花9克、連翹6克(連心用)。 [用法]水8杯,煮取3杯,日3服。 [功效]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咸寒苦甘法)。 [主治]邪熱初入營分。癥見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時有譫語,心煩不寐,或斑疹隱,舌絳而干,脈細數(shù)。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九、增液湯 [組成]元參30克、麥冬(連心)24克、細生地24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口干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 [功效]增液潤燥(咸寒苦甘法)。 [主治]陽明溫燥,津液不足。癥見大便秘結(jié),口渴,舌干紅,脈細稍數(shù)或沉而無力。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增液承氣湯 [組成]即于增液湯內(nèi),加大黃9克、芒硝4.5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不知再服。 [功效]滋陰增液,通便瀉熱(咸寒苦甘法)。 [主治]陽明溫病,熱結(jié)陰虧,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甘 寒 法 一、五汁飲 [組成]犁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 [用法]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 [功效]滋養(yǎng)肺胃津液(甘寒法)。 [主治]溫病熱盛傷津。癥見口干口渴,且吐白粘稠沫,口中不快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二、益胃湯 [組成]沙參9克、麥門冬、生地黃各15克、炒玉竹4.5克、冰糖3克。 [用法]前4味水煎,去渣,入冰糖溶化服。 [功效]生津養(yǎng)胃(甘涼法)。 [主治]熱病后津乏,胃陰受傷,口干咽燥,舌苔干燥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三、沙參麥門冬湯 [組成]沙參、麥門冬各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桑葉、白扁豆、天花粉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甘寒法)。 [主治]燥傷肺胃,津液虧損。癥見咽干口渴,干咳少痰,舌紅少苔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四、三才湯 [組成]人參9克、天冬6克、干地黃15克。 [用法]水5杯,濃煎2杯,分2次溫服。欲復(fù)陰者,加麥冬、五味子,欲復(fù)陽者,加茯苓、炙甘草。 [功效]氣陰兩補(甘涼法)。 [主治]暑邪久熱,陰液元氣兩傷。癥見睡臥不安,不思飲食,神志不清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五、加減復(fù)脈湯 [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黃18克、生白芍18克、麥冬(不去心)15克、阿膠9克、麻仁9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劇者加甘草至30克,地黃、白芍各24克、麥冬21克。日3,夜1服。 [功效]滋陰退熱,養(yǎng)液潤燥(甘潤存津法)。 [主治]溫熱病邪深入下焦,肝腎陰傷。癥見身熱不甚,久留不退,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咽干齒黑,舌質(zhì)干絳,甚則紫晦,或神倦欲眠,耳聾,脈虛軟或結(jié)代。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六、大定風(fēng)珠 [組成]生白芍18克、阿膠9克、生龜板12克、干地黃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蠣12克、麥冬(連心)18克、炙甘草12克、雞子黃(生)2枚、鱉甲(生)12克。 [用法]水8枚,煮取3枚,去滓,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令3次服。 [功效]滋陰熄風(fēng)(酸甘咸法)。 [主治]溫病熱邪久羈,熱灼真陰,虛祖內(nèi)動。癥見神倦瘈疭,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時時欲脫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七、小定風(fēng)珠 [組成]生雞子黃1枚、阿膠6克、生龜板18克、童便1杯、淡菜9克。 [用法]先煎龜板、淡菜去渣,入阿膠上火烊化,再入雞子黃攪勻,沖入童便,頓服。 [功效]養(yǎng)陰熄風(fēng)(甘寒咸法)。 [主治]溫邪久羈下焦,爍肝液為厥,擾沖脈為噦,脈細而勁。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八、三石湯 [組成]飛滑石9克、生石膏15克、寒水石9克、杏仁9克、竹茹(炒)6克、銀花9克(花露更炒)、金汁1酒杯(沖)、白通草6克。 [用法]水5杯,煮成2杯,分2次溫服。 [功效]清熱利濕,室通三焦(微苦辛寒兼芳香法)。 [主治]暑濕彌浸三焦。癥見身熱,面赤耳聾,胸悶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帶血,不甚渴飲,舌紅赤,苔黃滑。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苦 辛 法 一、宣痹湯1號方 [組成]枇杷葉6克、郁金4.5克、射干3克、白通草3克、香豆豉4.5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功效]宣肺祛痰,清熱利濕(苦辛通法)。 [主治]濕溫合并咽喉不利,干嘔或呃逆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二、宣痹湯2號方 [組成]防己15克、杏仁15克、滑石15克、連翹9克、山梔9克、薏苡仁15克、半夏(醋炒)9克、晚蠶砂9克、赤小豆皮9克(赤小豆為五谷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木浸取皮用。非藥肄中之赤小豆,藥肆中之赤小豆乃廣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黃,不入藥者也)。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溫3服。痛甚加片子姜黃6克,海桐皮9克。 [功效]清熱利濕,宣通經(jīng)絡(luò)(苦辛通法)。 [主治]濕熱痹癥。癥見寒戰(zhàn)熱熾,骨節(jié)煩疼,面目萎黃,小便短赤,舌苔灰滯或黃膩。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三、新制橘皮竹茹湯 [組成]橘皮9克、竹茹9克、柿蒂7枚、姜汁3茶匙(沖)。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溫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功效]清化濕熱,通降胃氣(苦辛通降法)。 [主治]濕熱壅遏胃氣所致的噦或干嘔,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四、桂枝姜附湯 [組成]桂枝18克、干姜9克、白術(shù)(生)9克、熟附子9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渣再煮1杯服。 [功效]溫中散寒燥濕,(苦辛熱法)。 [主治]寒濕傷陽,形寒脈緩,舌淡,或白滑不渴,經(jīng)絡(luò)拘束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五、苓姜術(shù)桂湯 [組成]茯苓塊15克、生姜9克、炒白術(shù)9克、桂枝9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溫再服。 [功效]宣散溫化表里寒濕(苦辛溫法)。 [主治]寒濕傷脾胃兩陽。癥見脘中痞悶,不饑,吞酸,形寒,或酒客濕聚,或感時令寒傷中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六、四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梗9克、厚樸6克、茯苓9克、廣皮4.5克、草果3克、查肉(炒)15克、神曲6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渣再煮1杯,3次服。 [功效]溫振脾陽燥濕(苦辛通法)。 [主治]濕困脾陽,阻滯氣機,苔白滑,脈右緩,伴胸悶食少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七、五加減正氣? [組成]藿香梗6克、廣皮4.5克、茯苓塊9克、厚樸6克、大腹皮4.5克、谷芽3克、蒼術(shù)6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日再服。 [功效]溫陽燥濕除滿(苦辛溫法)。 [主治]穢濕著里,脘悶便泄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八、杏仁薏苡湯 [組成]杏仁9克、薏苡9克、桂枝1.5克、生姜2.1克、厚樸3克、半夏4.5克、防己4.5克、白蒺藜6克。 [用法]水5杯,煮取3杯,渣再煮1杯,分溫3服。 [功效]溫通表里寒濕(苦辛溫法)。 [主治]濕痹氣不主宣。癥見咳嗽頭脹,不饑舌白,肢體若廢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九、厚樸草果湯 [組成]厚樸4.5克、杏仁4.5克、草果3克、半夏6克、茯苓塊9克、廣皮3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溫服。 [功效]苦辛通降,溫陽化濕(苦辛溫法)。 [主治]濕盛阻陽之濕瘧。癥見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杏仁湯 [組成]杏仁9克、黃芩4.5克、連翹4.5克、滑石9克、桑葉4.5克、茯苓塊9克、白蔻皮2.4克、梨皮6克。 [用法]水3杯,煮取2杯,日再服。 [功效]輕宣肺氣,清暑化濕(辛苦寒法)。 [主治]暑邪伏肺,暑濕在表之肺瘧。癥見舌苔白,口渴欲飲水,時時咳嗽,發(fā)冷先從背部開始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十一、承氣合小陷胸湯 [組成]生大黃15克、厚樸6克、枳實6克、半夏9克、栝蔞9克、黃連6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先服1杯,不下,再服1杯,得快利,止后服,不便再服。 [功效]寬胸滌痰,泄熱攻下(苦辛寒法)。 [主治]溫病三焦俱急,痰誕壅盛。癥見痰誕壅滯,喘促不寧,身大熱,口大渴,舌苔黃燥無津,脈不浮而躁動不已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二、杏仁滑石湯 [組成]杏仁9克、滑石9克、黃芩6克、橘紅4.5克、黃連3克、郁金6克、通草3克、厚樸6克、半夏9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功效]分清上下,濕熱兩清(苦辛寒法)。 [主治]三焦俱受,濕熱并重。癥見潮熱、汗出、煩渴、胸痞悶、嘔惡、自利、溺短,舌苔灰白滑膩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三、一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梗6克、厚樸6克、杏仁6克、茯苓皮6克、廣皮3克、神曲4.5克、麥芽4.5克、綿茵陳6克、大腹皮3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再服。 [功效]辛開苦降,宣暢脾胃氣機(苦辛寒法)。 [主治]三焦?jié)裼?,脾胃升降失司。癥見腔腹脹滿,大便不爽或溏泄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四、三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連梗葉)9克、茯苓皮9克、厚樸6克、廣皮4.5克、杏仁9克、滑石15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再服。 [功效]理氣化濕,兼以泄熱(苦辛寒法)。 [主治]穢濕著里,氣機不宣,久則釀熱。癥見舌黃脘悶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五、黃芩滑石湯 [組成]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豬苓9克。 [用法]水6杯,煮取2杯,渣再煮1杯,分溫3服。 [功效]宣氣利濕清熱(苦辛寒法)。 [主治]中焦?jié)駸?,?nèi)外濕合邪為病。癥見身痛,渴不多飲或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fù)熱,舌淡黃而滑,脈緩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六、杏仁石膏湯 [組成]杏仁15克、石膏24克、半夏15克、山梔9克、黃柏9克、枳實汁每次3茶匙(沖)、姜汁每次3茶匙(沖)。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功效]宣通三焦,清化濕熱(苦辛寒法)。 [主治]濕熱蘊結(jié)焦之黃疸,伴脘痞惡心,便結(jié)溺赤,脈沉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濕濕》 十七、三仁湯 [組成]杏仁15克、飛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葉6克、厚樸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甘瀾水8碗,煮取3碗,每服1碗,日3服。 [功效]宣化暢中,清熱利濕(苦辛淡法)。 [主治]濕溫初起,邪氣逗留氣分,未曾化燥,及暑溫挾濕,頭痛身重,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后身熱,苔白不渴,脈濡。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 十八、二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梗9克、廣皮9克、厚樸6克、茯苓皮9克、才防已9克、大豆黃卷6克、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3次服。 [功效]化濕理氣,金通經(jīng)絡(luò)(苦辛淡法)。 [主治]三焦?jié)裼?,濕滯?jīng)絡(luò)。癥見院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 十九、香附施覆花湯 [組成]生香附9克、旋覆花(絹包)9克、蘇子霜9克、廣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塊9克、薏仁15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溫服。腹?jié)M者,加厚樸。痛甚者,加降香末。 [功效]運脾除濕,疏肝通絡(luò)(辛苦淡合芳香開絡(luò)法)。 [主治]濕滯肝絡(luò)。癥見脅痛,或咳,或不咳,無寒,但潮熱,或竟寒熱如瘧狀。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二十、斷下滲濕湯 [組成]樗根皮(炒黑)30克、生茅術(shù)3克、生黃柏3克、地榆(炒黑)4.5克、查肉(炒黑)9克、銀花(炒黑)4.5克、赤苓9克、豬苓4.5克。 [用法]水8杯,煮成3杯,分3次服。 [功效]化瘀止血,清熱滲濕(苦辛淡法)。 [主治]久痢患者,大便帶有瘀血,肛門下墜,腹中不痛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二十一、宣清導(dǎo)濁湯 [組成]豬苓15克、茯苓15克、寒水石18克、晚蠶砂12克、皂莢子(去皮)9克。 [用法]水5杯,煮成2杯,分2次服,以大便通快為度。 [功效]宣通氣機,清化濕濁(苦辛淡法)。 [主治]濕溫久羈,三焦彌漫。癥見神識如蒙,少腹鞕滿,大便不通,舌苔垢膩。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酸 苦 法 一、連梅場 [組成]云連6克、烏梅(去核)9克、麥冬(連心)9克、生地9克、阿膠6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功效]清心火,滋腎火(酸甘化陰酸苦泄熱法)。 [主治]暑溫后期因暑熱久覊,波及心腎而致水火不濟之候。癥見心熱煩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紅絳,苔黃燥,脈細數(shù)。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酸 甘 法 一、人參烏梅湯 [組成]人參、蓮子(炒)、炙甘草、烏梅、木瓜、山藥。 [用法]水煎服。 [功效]酸甘化陰。 [主治]久痢傷陰,口渴舌干,微熱微咳。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二、雙補湯 [組成]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補骨脂、蓯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 [用法]水煎服。 [功效]培補脾腎(酸甘辛甘合法)。 [主治]老年久痢,脾腎兩傷。癥見大便溏瀉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 |
|
來自: 黃每文圖書館 > 《名醫(yī)名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