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奮筆勢和豎筆勢的運用 奮筆勢和豎筆勢運用廣泛,其中草書用得最多。這里有一個來回兩次的豎筆勢,再來兩次的奮筆勢,兩個筆勢加在一起,就裹束出來一個草字。這是王羲之《遠宦帖》“念”字。草字怎樣產(chǎn)生,這要到七級課程才詳細講?,F(xiàn)在只要會看其中的筆勢就可以了。
再講一個字,這次先來一個奮筆勢,然后寫一個豎筆勢,裹束在一起,這是草書的“居”字。你看皇象、王羲之、孫過庭。都是這樣寫的。筆勢產(chǎn)生于使轉,草書以使轉為形質。 再多看一個例子,先寫一個豎筆勢,再寫一個奮筆勢。裹束在一起,這次結果是草書“欲”字。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用豎筆勢和奮筆勢寫的。 草書用筆勢寫真是很容易,難點反而是怎樣認識草字。認識草字就是懂草法,知道方法也不難的。一個懂草法的人,寫草書只需要簡單地使使轉轉,豎豎橫橫。無須查草書字典,真是太幸福了。 行書的取勢。行書就復雜一些,它的形體受隸字規(guī)限,所以筆劃多一些。譬如我們寫一個繁體字“無”。首先寫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然后再來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前面二次來回的小一點,最后這一次大一點。好,裹束起來,就是行書的“無”字。這個字用了兩個筆勢。都是豎筆勢。
筆畫多,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可以多用幾個筆勢來表現(xiàn),變化就多。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行書“無”字。這個字有了三個筆勢。第一勢是三次來回的豎筆勢;第二勢是四次來回的豎筆勢。下面三點還有一個筆勢,叫做連波省點勢。我們就快要講到這個筆勢了。
那真書的“無”字怎樣寫呢?無須擔心,無非就是規(guī)矩一點,所以分成筆勢就多一點。你看智永寫的真書“無”字。上面多分出來一個瞑人勢,下面奮筆勢、豎筆勢、連波省點勢不變,也就是總共用了四個筆勢就寫出來了。褚遂良寫真書“無”字,下面用四點。這是另一個筆勢,我在后面會介紹這個筆勢。 簡言之: 真行草書的大圈,都是由筆勢組成的。 草書用筆勢簡單,真書相對比較繁復。 寫字依照筆順和偏旁部首,跟書法不同。 好,剛才講了六個字。前面三個是草書“念、居、欲”,第四個是行書“無”,它們都是只用兩個筆勢就寫出來了,或者說只要兩筆。《蘭亭序》這個“無”字行書是三個筆勢,《真草千字文》真書“無”字用了四個筆勢,也就是四筆。所以說,要想寫得快,古人的方法就是用筆勢,這就是漢字的手寫體規(guī)則。
“五勢”中弧線的運動,有轉動和滾動。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的運動。奮筆勢寫一、二、三,可以層層疊加。豎筆勢如寫“上”字那樣,可抬筆移動位置。我們運用這兩個筆勢,就多了兩種手段。 3.1疊加 上節(jié)課我布置了兩道思考題,思考題我通常不提供答案,讓各位想一想有好處。 第一題:豎筆勢和奮筆勢有沒有規(guī)定來回幾次?多到十次可以嗎?少到一次可以嗎? 這就是讓你思考:疊加的功能怎么用。如果只有一豎,那是單一筆勢。譬如一個“努”,如果加了一橫,這就是一個復合筆勢,變成豎筆勢了。一次來回是豎筆勢的基本單位。同樣道理,一橫,單一筆勢,如果有拖筆,就是復合筆勢奮筆勢。所謂“使”都是折,豎筆勢和奮筆勢的基本單位就是一折。
第九課講過曲尺勢和犁梁勢,其實就是奮筆勢的一折,或者說寫了一個來回。如果是6-7,即在一橫加上一啄或者一趯,這個名字叫折釘勢,好像鐵釘折了頭。其本質還是奮筆勢,一個來回,一個折。曲尺勢、犁梁勢和折釘勢,都是后人起的名字。唐代《玉堂禁經(jīng)》中沒有這個筆勢。越到后來,筆勢分類就越細。 一次來回,一個折,那意思就是不疊加。你看王羲之個這“此”字的第一筆。就是一次來回的豎筆勢。
《玉堂禁經(jīng)》講:“一(橫),五曰奮筆勢。須險策之。草書'一、二、三’字用之?!薄耙弧笔腔締挝唬岸?、三”就是“一”的疊加。奮筆勢可以少到一次,豎筆勢當然也一樣。當你一層加一層,其實就是一折加一折?!耙弧奔佣嘁徽劬褪恰岸?,再加多一折就是“三”。上一課我講過,草書“與”字就是這樣三層的。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引”字。左邊是就三次來回的奮筆勢。
豎筆勢也一樣,從一折開始,層層疊加。通常就是三次以下,四次還可以見到。如剛才“無”字的中間就是四次。 你看智永和孫過庭寫的這個草書“似”字。你可以分為左右兩個筆勢,也可以認為是豎筆勢四次連續(xù)來回。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停頓,表現(xiàn)出強烈的音樂節(jié)奏。
四次以上,往往是草書中兩三個字相連才會出現(xiàn)。如王羲之《得示帖》“知足下”三個字,來回八次。不過這是三個字連在一起。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只能說是偶然。 再如傳為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帖》中,疊加就比較多,如“五雲(yún)車”三個字。不過要提醒大家,一口氣不停來回,只是表現(xiàn)“狂”,很可能引起用筆流滑的弊病。未必是好事。
奮筆勢和豎筆勢的疊加,怎樣表述呢?你看,一本書打開,稱之為一開。書法常用的冊頁也是這樣稱呼。豎筆勢或奮筆勢的一折,就是一開。疊加一次就是兩開。如果再加一豎就是兩開半。今后我說寫一個三開半的豎筆勢,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①倒筆書 豎筆勢和奮筆勢也有倒筆書。你看孫過庭的“將”字,左邊就是豎筆勢倒寫。本來是從左寫到右,現(xiàn)在是從右寫到左?!洞净w帖》王羲之“悲”字的草書和行書兩個寫法,也是這樣,起筆寫一豎,然后倒過來寫左邊的豎。
還有橫筆從下往上寫。如草書“此”字,你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倒筆書寫法。這也是一種疊加,只是由下往上加。 簡言之: 弧線是轉,直線結合就是一個折。 折的疊加,產(chǎn)生豎筆勢和奮筆勢。 折有明節(jié)點,如轉為暗節(jié)點就是滾動。 你看這兩條線,滾動用暗節(jié)點,是弧線的延續(xù)。如果改用明節(jié)點,這就是折線的延續(xù)。從書寫速度講,當然是用暗節(jié)點比較快。明節(jié)點你要收筆、把筆尖移到前面來才能繼續(xù)寫。
②移位 上節(jié)課第二題:試用增加搖腕幅度的擡筆方法,把這個“豎筆勢”變成一個“口”字。讓你思考移位功能怎樣用。 豎筆勢和奮筆勢的疊加,通常就是順序疊加,但如果其中一筆要高一些,這就是移位。移位就是增加搖腕幅度,又稱抬筆。這個功能一開發(fā),在大增加了折的多樣性。
最典型就是《玉堂禁經(jīng)》中的舉例“上”字,這是抬高豎筆勢的第二筆,就得到一個“上”字。如果把第三筆縮短一點,那就是“口”字。只要運用抬筆技巧,豎筆勢就變化無窮。 下圖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同”字,中間有個“口”。你看這個“口”字的大圈是怎樣寫的?那就是豎橫豎橫,手腕是左右左右。這就是豎筆勢,只是角度有點變化。
再來看看文征明《游虎丘詩》中的“知”字。右面這個“口”,也是豎橫豎橫,左右左右。也是一豎筆勢。 下圖文征明這個“花”字,草字頭。這草字頭用兩豎一橫,和“上”字的寫法完一樣,它也是豎筆勢。
再舉一個移位的例子?!皬V”字,屬于“廣”(yǎn)部?,F(xiàn)在簡體字就用這個部首替代繁體“廣”字。我們來看“廣”部草書寫法,就是一個奮筆勢。真書中寫“廣”部,最后一筆就是抬筆移位,搬到左邊去了。這是奮筆勢的變形。草書中手腕是右左右左,真書中還是右左右左,只是第二個向左的動作比較大。 下圖這個“辰”字,起手兩筆表面上好象是無關的,是獨立的兩筆。但你跟草書比,就可以知道手勢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抬筆移位。 移位可以很遠,但對于一個字來說,距離并不大,一搖腕就過去了。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臨”字,這個字左右兩分,右邊是一個三開豎筆勢,這個很清楚。左邊其實也是豎筆勢,只是寫了第一豎后抬筆移位,一共四開。我把第一豎稍微寫得短一點,你就容易明白。提醒大家注意,這左面四開豎筆勢很有用。 下圖褚遂良《陰符經(jīng)》第一個字“陰”,右邊中間就是一個四開豎筆勢,第一開二筆抬筆移位了。
③飛度 不僅如此,抬筆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抬高某一筆,使其成為飛度的虛筆。而留下實筆所組成的字,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上次講過,鐘繇的“上”字是第二筆成為虛筆。而智永的“上”字,是第三筆成為虛筆。這樣,兩個“上”字,形態(tài)就不一樣。 下圖文征明這個“祠”字,右面是“司”字。先寫一個曲尺勢,然后寫里面的一橫和口。這個橫和口是連寫的,只用了一個奮筆勢。這在真行草書中也是常見的。
再看智永這個“合”字,上面是交爭勢,下面就是一個奮筆勢。 下圖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合”字。和智永取勢一樣。只是來回多了一點。那是在小圈位置上轉換方向。關于這一點,我在后面“裹束”部分講解。 由此也可以知道,王羲之這個“同”字,中間一橫也可以和“口”當作一個奮筆勢。只是第二筆那個帶筆,虛筆化了。草書的使轉比較明顯,真行書的使轉往往有隱藏。 本節(jié)要點: 豎筆勢和奮筆勢都是折。 疊加功能(包括倒筆疊加)。 抬筆移位功能。 復習思考: 文征明“簷”字,是由哪幾個筆勢組成的?(注意劃分筆勢可能有不同分法。(烈火勢、奮筆勢、豎筆勢、豎筆勢。烈火勢可視作豎筆勢。)
王羲之“言”字,怎樣分筆勢比較合理?最順手的就是最合理的。(四橫奮筆勢、口豎筆勢;三橫奮筆勢、一口奮筆勢;二橫奮筆勢、二口奮筆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