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 12:01 | 豆瓣:Iris de mayo 題圖:古羅馬馬賽克地磚,出自古羅馬城鎮(zhèn)Requejo,現(xiàn)存于薩莫拉(Zamora)市博物館。 【歷史背景】 在羅馬入侵之前,伊比利亞半島上已經(jīng)存在有許多不同民族的所謂的“小王國”、小城邦和部落。羅馬人征服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實際上是從公元前218年和迦太基人的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布匿”是羅馬人對迦太基的稱呼)開始的,伊比利亞半島在當時是雙方的主戰(zhàn)場。這場戰(zhàn)爭最終以羅馬人的勝利而告終,并從此揭開了羅馬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的歷程。然而這場征服卻整整用了兩個世紀。半島上的人民為捍衛(wèi)獨立和自由同羅馬軍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尤其是驍勇善戰(zhàn)的盧西塔尼亞人(Lusitanos),在反抗羅馬侵略的斗爭中,出現(xiàn)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跡(薩莫拉市如今使用的由一根綠布條和八根紅布條組成的與眾不同的市旗,其中的那八根紅布條就象征著盧西塔尼亞英雄比里亞托(Viriato,拉丁語稱維里阿修斯Viriathus)對抗羅馬人取得的八場勝利)。 羅馬人最終于公元1世紀征服和平定了半島,而使半島羅馬化的進程則更為漫長。羅馬人統(tǒng)治下的西班牙(當時還是羅馬帝國的行?。┙?jīng)歷了羅馬帝國最強盛和最和平的時期。許多城市的名字即源于古羅馬時期及相關(guān)人物,如以奧古斯都之名命名的薩拉戈薩(Zaragoza,原名Caesaraugusta,“凱撒?奧古斯都之城”),以龐培之名命名的潘普洛納(Pamplona,原名Pompelon,“龐培之城”,原本是龐培的軍營)等。公元98-117年在位的圖拉真(Trajano)是第一位非意大利本土出生的羅馬皇帝,他生于西班牙境內(nèi)的意塔利卡(Itálica,位于如今的Santiponce,近塞維利亞),是“羅馬五賢帝”中的第二位,也被人們授予“最好的元首”(Optimus princeps)稱號。其繼任者——“五賢帝”中的第三位——哈德良(Adriano)皇帝是他的第二個侄子。哈德良的出生地存在爭議,西班牙人傾向于認為他同樣出生在意塔利卡,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出生在羅馬。第三位出生在西班牙的有名的羅馬皇帝是狄奧多西一世大帝(Teodosio I el Grande),他可能出生在意塔利卡或者塞哥維亞省的科卡(Coca,羅馬時期名Cauca)。他是最后一位統(tǒng)治統(tǒng)一的羅馬帝國的君主,并將正統(tǒng)的基督教定為羅馬國教。 狄奧多西一世于公元395年去世,將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18歲的阿卡狄烏斯(Arcadio)任東羅馬帝國皇帝,11歲的霍諾留斯(Honorio)任西羅馬帝國皇帝,羅馬帝國至此永久分裂。公元476年,西班牙所在的西羅馬帝國滅亡。 ▲ 奧古斯都時期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三個行?。核苾?nèi)西斯?。ㄊ「昙{)、盧西塔尼亞?。ㄊ「防镞_)和貝蒂卡?。ㄊ「茽柖嗤撸?。前兩個省由奧古斯都直接管轄,貝蒂卡省屬元老院管轄。 ▲ 奧古斯都像 ▲ 圖拉真像 ▲ 哈德良像 ▲ 現(xiàn)存于梅里達國立羅馬藝術(shù)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rte Romano)的一個銀盤。畫面中狄奧多西一世大帝端坐在一座紀念門的中央,位于兩側(cè)的是他的共治者瓦倫提尼安二世和阿卡狄烏斯(他的兒子),而分列他們兩邊的,則是近衛(wèi)軍士兵。狄奧多西的這兩位同僚的手中都拿著一個圓球,象征他們在人間的權(quán)利。人物的大小是根據(jù)他們的地位來決定的。作為皇帝的狄奧多西一世頭頂有一圈光環(huán)。 【圓拱】 在許多人印象中,圓拱(也稱半圓拱)應(yīng)該是古羅馬建筑最明顯的符號之一,以至于后來的“羅馬式”建筑也是由于圓拱和筒形拱的運用及其它一些特征而和“羅馬”沾上了邊。實際上在羅馬人之前,希臘人和伊特魯里亞人就已經(jīng)懂得并使用了圓拱,但并未廣泛運用。而羅馬人則如同伯樂識馬一般,發(fā)現(xiàn)并充分發(fā)揮了圓拱的各項優(yōu)勢。圓拱在平面上的應(yīng)用節(jié)省了建筑材料,而且能抗強風,同時它還能支持較大的重量和跨度。圓拱的力學原理使得建造它可以不用任何粘合劑,搭建時只需要先造一個木架,將石材或磚塊碼放好之后撤去木架,這些材料之間產(chǎn)生的擠壓力就能使圓拱保持固定的形狀,不會坍塌下來。 ▲ 建造圓拱的過程示范 ▲ 位于梅里達(Mérida)的圖拉真拱門(Arco de Trajano),由花崗巖建成?,F(xiàn)在看到的拱門只剩下門洞,恰好是一個完美的圓拱。在古羅馬時期,這道門通往包含一座神廟在內(nèi)的一個具有宗教性質(zhì)的廣場,其形狀近似凱旋門,在門的兩側(cè)還各有一道小門。由于如今的地平面比古羅馬時期要高,這道拱門有一部分是埋在地下的。 ▲ 位于梅里達的奇跡高架水渠(Acueducto de los Milagros)中的一個圓拱 【羅馬橋】 “條條大路通羅馬”,除了寬闊平坦的羅馬大道以外,橋梁也是保障陸路運輸暢通的重要一環(huán)。圓拱技術(shù)的成熟使得羅馬人在橋梁建造上取得了非常領(lǐng)先的水平。西班牙最著名的羅馬橋就是阿爾坎塔拉橋。注意,這里說的不是托萊多的那座“阿爾坎塔拉”橋,而是位于埃斯特雷馬杜拉(Extremadura)大區(qū)卡塞雷斯(Cáceres)省阿爾坎塔拉(Alcántara)的一座橋,巧合的是它同樣位于塔霍河(el río Tajo)之上。阿爾坎塔拉(Alcántara)這個帶有濃重阿拉伯語味的名字顯然不是最初所使用的,而來自中世紀穆斯林統(tǒng)治時期。實際上,“阿爾坎塔拉”就是“橋”的意思,因此,這算是一座叫“橋”的橋。至于托萊多的那座,原本也是羅馬橋,但毀壞嚴重,重修之后已經(jīng)不能作為羅馬橋的合格范例了。 這座由6個橋拱組成的大橋建造于圖拉真皇帝統(tǒng)治時期,約公元104-106年。關(guān)于橋梁的數(shù)據(jù)在不同書中記載有出入,橋長大約在180米到200米之間,最高處距河面約48米,拱寬約33米,由切割方正的花崗巖建造而成。位于橋梁中部的是一座高10米,用于紀念圖拉真的凱旋門,稱圖拉真拱門(Arco de Trajano)。拱門上方的雉堞是卡洛斯一世(Carlos I,同時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在1543年加上去的。同時被加上的還有帝國的紋章和一段銘文。由于地處邊界(既是基督教王國與穆斯林統(tǒng)治的安達盧斯王國的邊界,又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的邊界),戰(zhàn)略地位重要,該橋?qū)掖卧趹?zhàn)爭中被毀壞,又屢次修復(fù),至今已使用了超過1900年,大部分仍然保持原貌。古羅馬人的這項工程之宏偉堅固世人有目共睹。在橋一側(cè)的一座小神廟門楣上方的銘文中有這樣一句:“世界在,此橋在”(PONTEM PERPETVI MANSVRVM IN SECVLA MVNDI)。這座橋正在準備申請成為世界遺產(chǎn)。 ▲ 阿爾坎塔拉橋(Puente de Alcántara),位于卡塞雷斯省阿爾坎塔拉 ▲ 橋身中央的圖拉真拱門 ▲ 被毀壞了一個橋洞時的阿爾坎塔拉橋 另外一座位于西班牙境內(nèi)的杰出的羅馬橋則是位于梅里達(Mérida),跨越瓜迪亞那河(el río Guadiana)的羅馬石橋。此橋共有60個橋孔,全長達到讓人驚嘆的792米,而年齡則與梅里達古城相當——同樣建成于公元前25年,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現(xiàn)今保存下來同時期的大橋中最長的橋梁之一?,F(xiàn)作為“梅里達考古遺跡”的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 古羅馬人選擇了瓜迪亞那河最容易渡過的一段來建造這座大橋。這一段河流中還有一塊淺灘,所以在古羅馬時期,這座橋?qū)嶋H上是“兩座”橋,中間通過淺灘連結(jié)。17世紀時的一場大洪災(zāi)沖毀了大橋,之后人們在中央加建了5個橋孔以取代淺灘,將橋連成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樣子。為了保證橋身堅固,后來還加建了扶垛(contrafuertes),人們可以很容易地辨認出它們:后來加建的是三角形的,而古羅馬時期的則是圓柱形的。 這座橋還有一個非常實用又考慮周全的設(shè)計,就是在相鄰的兩個大橋拱之間,又增設(shè)了一個小圓拱。這樣的結(jié)構(gòu)可以在洪水來臨的時候有效減輕洪水對橋墩的沖擊。類似的結(jié)構(gòu)在現(xiàn)在看來似乎并不新鮮,有些別的石橋上也有,但是要考慮到我們說的這座橋已經(jīng)在那里站了將近兩千年了,它比我們看到的許多橋都要年長。如同所有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的古橋一樣,這座大橋也屢次在戰(zhàn)爭中被毀壞,但又一次次得到修復(fù)。直到1991年年底,相鄰的盧西塔尼亞大橋竣工之前,這座橋在歷史上一直承載著所有的交通。如今它被加以保護,成為一座步行橋。 ▲ 梅里達羅馬橋(Puente romano de Mérida) ▲ 位于瓜迪亞那河中的淺灘 ▲ 古羅馬時期的圓柱形扶垛和后來加建的三角形扶垛 ▲ 橋墩中間分流洪水的小拱。遠處白色的是盧西塔尼亞大橋(Puente Lusitania)。 【高架水渠】 (也稱水道橋、大渡槽)水是人類生活所必須。在兩千年前的古代,人們可以在河邊清洗衣物,可以從井中獲取生活用水,那么古羅馬人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氣去建造長長的輸水道,從十幾公里外,甚至更遠的山上來引水?實際上,古羅馬人對于水的需求量以經(jīng)遠超過生活的基本需求,大浴場——不僅是個人清潔場所同時也是社交場所,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工業(yè)及農(nóng)業(yè)(灌溉)同樣需要大量的水;此外,古羅馬城市里還建有許多噴泉,不僅是作為公共設(shè)施供居民取水,同時也是城市繁榮及捐助人的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雖然許多古羅馬城市都建在河流邊上,但河面比城市路面要低,從河中大量引水并不現(xiàn)實。所以古羅馬人寧愿尋找更遠但海拔更高的水源,利用“水往低處流”的重力原理建造水道,讓水自己流進城市中的蓄水池,再通過管道分流到城市各處。簡單地說,古羅馬人需要的不僅僅是水,而是和我們今日一樣的可以通過水管源源不斷流出的“自來水”。 ▲ 保存于薩拉戈薩羅馬廣場博物館(Museo del Foro de Caesaraugusta)的古羅馬時期用于分流引水的水管。這類水管有些是陶土制成的,有些是鉛鑄成的。在過去,人們并不知道鉛能引起中毒。 最著名的羅馬輸水道之一的塞哥維亞高架水渠(Acueducto de Segovia)就位于塞哥維亞老城區(qū),現(xiàn)為世界遺產(chǎn)。水渠確切的建造日期以及是誰下令建造的已無史料可供參考,一般經(jīng)推算傾向于認為建于公元1世紀,或者公元2世紀初的圖拉真統(tǒng)治時期,不過塞哥維亞人則更愿意認為水渠早在公元前的奧古斯都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在上個世紀的最后幾十年里,城內(nèi)就至少歡慶過兩次水渠的兩千年紀念(如果你熟悉西班牙人有多么愛過節(jié)日,就會覺得這太正常不過了。至于水渠到底有沒有兩千年,管它呢)。同樣愛過節(jié)的羅馬人,也及時贈予了該城一座“母狼育子”青銅雕像復(fù)制品來慶祝水渠滿兩千歲。整個水利工程從17公里外的山上引水入城,城內(nèi)的高架水渠總共有167個橋拱,距地面最高處約30米(也有記錄稱29或28米),由堅固的花崗巖建成,沒有使用任何粘合劑,完全依靠石塊直接互相的擠壓力來支撐。在這兩千年的歲月里水渠經(jīng)歷過毀壞和荒廢,又得到重修。水渠上方的壁龕中的富恩西斯拉圣母像(Virgen de la Fuencisla)是“天主教雙王”時期替換上去的,也是塞哥維亞城的守護圣母。在水渠另一面的壁龕中,當時也許有圣塞瓦斯蒂安(San Sebastián)的圣像,如今已缺失。而在古羅馬時期,壁龕中的則可能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些書中說它“至今仍為塞哥維亞城市供水”,對此我本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許多人都親眼見到水槽是干涸的。在詢問了一位塞哥維亞人之后,才得知原來水道如今確實是暢通完好的,只是需要等到特定的節(jié)日時,人們才會將高架水渠與相應(yīng)的水道連通,水就會再次經(jīng)由水槽流進城內(nèi),而市民都可以過來排隊接水。 直至上個世紀末,水渠下方還是允許汽車穿行的。但由于橋孔間距不大,后來發(fā)生過由于開車走神而撞上橋墩的事件。盡管汽車報廢而水渠在此事件中毫發(fā)無傷(充分展現(xiàn)了它有多么堅固),但塞哥維亞市后來還是決定禁止汽車穿越水渠,并在水渠東側(cè)加設(shè)了隔離墩。 ▲ 從空中俯瞰的塞哥維亞水渠 ▲ 塞哥維亞水渠??梢钥闯鰶]有使用任何粘合劑。由于有“魔鬼橋”的傳說,石塊上的孔洞也被傳說成魔鬼留下的指印。實際上這些可能是運輸和吊裝石塊時留下的。 ▲ 塞哥維亞水渠的結(jié)構(gòu)圖和剖面圖 ▲ 壁龕中的富恩西斯拉圣母像(約15世紀) ▲ 羅馬為紀念水渠兩千周年而贈送給塞哥維亞的“母狼育子”雕像復(fù)制品。傳說被放在籃子里丟入臺伯河滅口的羅穆路斯和瑞穆斯兄弟倆(為戰(zhàn)神瑪爾斯和女祭司希爾維亞所生)被一只母狼哺養(yǎng),后被牧羊人收留,長大成人后復(fù)仇并建立了羅馬城。母狼雕像原本是伊特魯里亞人所作,下面的兩個小孩則是為了配合這個傳說在文藝復(fù)興時期被加上去的。 位于梅里達的兩座高架水渠中被稱作“奇跡高架水渠”(Acueducto de los Milagros)的這座則是另一種風格。這座約建造于公元1世紀的水渠不再單一地使用花崗巖石材,而是結(jié)合了花崗巖、混凝土和紅磚,使得色彩和結(jié)構(gòu)上看上去要豐富不少。也可以看出羅馬人并不僅僅追求堅固耐用,更是在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同時,這座水渠是三層拱券結(jié)構(gòu),比塞哥維亞的水渠在層數(shù)上要多出一層,然而高度卻略低于塞哥維亞水渠,距地面最高處為25米。 ▲ 位于梅里達的“奇跡高架水渠”(Acueducto de los Milagros)?,F(xiàn)作為“梅里達考古遺跡”的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 ▲ 日落時分的水渠 ▲ 水渠的立柱。中央部分可見填充的混凝土。每隔一段鋪設(shè)有紅磚。圓拱是由紅磚砌成的,頂部鋪有混凝土。 ▲ 水渠建造過程示意圖。古羅馬時期已經(jīng)有了類似起重機的起重裝置,將材料運送至高處。 ▲ 混凝土填充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前面曾經(jīng)提起,塞哥維亞的高架水渠有“魔鬼橋”的傳說,實際上類似的傳說遍布歐洲,大意無非是一位少女(或少年)不想每天去打水或者是想要輕松地過河,于是就以交出自己的靈魂作為代價請求魔鬼為她(他)造一座橋。結(jié)果看到橋真的造起來的時候少女(少年)就反悔了,然后就是通過各種“機智的手段”,既糊弄了魔鬼,又保全了靈魂,還白白得到了一座橋。然而塞哥維亞的那座也只是傳說傳說而已,位于塔拉戈納郊外森林中的這座卻真的被叫作了“魔鬼橋”(Puente del Diablo,加泰羅尼亞語Pont del Diable;它還有一個更為正式的名字Acueducto de les Ferreres,但在塔拉戈納,人們更熟悉的是“魔鬼橋”這個名字?,F(xiàn)作為“塔拉戈納考古遺跡”的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這座橋建于公元1世紀奧古斯都執(zhí)政時期,連接的水道全長約25公里,一直使用至18世紀晚期。水渠為雙層結(jié)構(gòu),花崗巖建造。它的水槽比塞哥維亞水渠的水槽要寬許多,在重修整平并加高之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允許(體型不是太胖的)游客從中穿過,體驗一回像流水一樣穿越水槽的感覺。提醒:如果是在傍晚時候去的,最好在天色暗下來之前及時離開。水渠邊的射燈不是每晚都會開,而整座森林里都沒有燈! ▲ 塔拉戈納(Tarragona)郊外的“魔鬼橋”(Puente del Diablo) ▲ 未經(jīng)修整時的水槽 之前我在微信群里科普的時候,有人問道:為什么塔拉戈納的高架水渠要建在郊外?看起來似乎很奇怪是不是,塞哥維亞和梅里達的水渠都能輕松抵達,而塔拉戈納的水渠卻藏在森林里,需要坐車或開車去才能看到。但實際上,高架水渠只是一個浩大的引水工程的一部分,為的是保障水永遠能“往低處流”直到運進城內(nèi),于是凡是遇上高低起伏的地勢,就需要通過造橋來“填平”——這和開通一條鐵路線是類似的道理。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該造橋的就要造橋,如果需要穿越一座山頭,還需要開挖隧道。因此在郊外見到高架水渠的遺址是很正常的事。而塔拉戈納城內(nèi),我猜測原本應(yīng)該也有一段,但是并不知道它原來所在的確切位置。 下面提到的兩座也都是位于郊外的水道橋。在Uncastillo附近的Los Ba?ales羅馬古城遺址,有一排特別的水渠立柱遺跡,每根立柱都是由大塊的石材直接一塊疊一塊壘成的,看上去像是某種圖騰。不出人意料的,這座水渠遺址同樣流傳著“魔鬼橋”的傳說。另一座Acueducto de Pe?a Cortada(位于Valencia?。﹦t穿越了峽谷。 ▲ Los Ba?ales水道橋遺址 ▲ Los Ba?ales水道橋修復(fù)提案 ▲ Acueducto de Pe?a Cortada 【羅馬劇場】 古希臘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劇場。然而直到龐培時代,羅馬的戲劇表演都是被安排在臨時搭就的場所進行,龐培正是因為建造并使用了羅馬第一座石造劇院而備受關(guān)注。但是古希臘時期,為了建造有高低差距的觀眾坐席,劇場必須選在有山坡的地方,選址便受到了很多限制。而到了羅馬時期,隨著拱券技術(shù)的成熟應(yīng)用,人們可以在平地上直接筑起多層建筑,這樣在任何希望建造劇場的地方都可以建造劇場。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甚至還可以經(jīng)由不同的通道不同的入口進入劇場,而不用相遇。劇場舞臺背景也可以達到兩到三層之高,并放置雕像。舞臺地板下方有暗道以變換布景,劇場還可以有帆布遮陽頂棚。 梅里達的古羅馬劇場(Teatro romano de Mérida,現(xiàn)作為“梅里達考古遺跡”的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建于公元前16-15 年,是由奧古斯都的將軍也是他的女婿阿格里巴(Agripa,學過素描的同學應(yīng)該記得這個名字)督建的。又在后來的三百余年中被陸續(xù)加以修繕美化。 到了后來基督徒統(tǒng)治的時期,戲劇表演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的事,于是這座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古典劇場的命運也因此急轉(zhuǎn)直下,直至廢棄坍塌也無人過問,最后在漫長的歲月中被層層沙土逐漸掩埋。等到了19世紀末的時候,這座不幸的劇場只有觀眾座席的最高處——7段看起來像是巨大的座椅的廢墟還露在地面之上,當?shù)厝朔Q它為“七張椅子”,并且傳說在那上面還曾經(jīng)坐過商討著這座城市命運的摩爾頭領(lǐng)們。 對古劇場大面積的考古挖掘工作是1910年開始的,不過舞臺背景的修復(fù)和重建工作卻直到1964年才逐步進行。在建筑師、考古學家José Menéndez Pidal的指導(dǎo)下,人們利用在考古現(xiàn)場找到的殘片,像拼拼圖一樣陸續(xù)恢復(fù)了這個兩層舞臺背景的大部分。盡管后來有不少研究報告指出重建后的舞臺并非它原本的樣子,可是觀眾們畢竟也無從對照。 早于舞臺背景之前修復(fù)完畢的觀眾坐席,已經(jīng)連成了一排排完整的樣子,也讓這座能容納6000名觀眾的古老劇場成為了唯一一座經(jīng)修復(fù)后恢復(fù)行使原來功能的古羅馬建筑。借著每年夏天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梅里達古典戲劇節(jié)(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Teatro Clásico de Mérida)的在此舉辦,在兩千年后的今天,人們終于又與古人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上。 ▲ 一張19世紀時拍攝的照片記錄下了考古發(fā)掘前的梅里達羅馬劇場廢墟,當時被人們稱作“七張椅子”(Las siete sillas)。 ▲ 修復(fù)重建后的劇場舞臺和觀眾席。半圓形的觀眾席被劃分為若干個區(qū)域,最靠近劇場的半圓形部分是樂池,第一排坐的是地位較高的權(quán)貴人士,之后是貴族和顯要的市民。普通市民被安排在階梯中段,再往高處是獲得了自由的奴隸、異鄉(xiāng)人和窮人。我們無從得知看臺最高處原本是否還有一排柱廊,如果有的話,那里便是奴隸和女人落座的地方。 ▲ 舞臺背景最初興建的時候只是單調(diào)的花崗巖,在后來的美化過程中加上了大理石柱子和雕像,其中有一些雕像是帝國高級軍事將領(lǐng),還有一些是羅馬諸神。這些雕像顯示了信仰和強大的權(quán)勢?,F(xiàn)在看到的雕像為復(fù)制品,真品收藏于國立羅馬藝術(shù)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rte Romano)。 ▲ 位于舞臺正中門楣上方的刻瑞斯女神像(Ceres,主管農(nóng)業(yè)的女神),公元1世紀作,真品收藏于國立羅馬藝術(shù)博物館。 ▲ 劇場背面的出入口 ▲ 劇場觀眾席通道內(nèi)部 【斗獸場】 斗獸場(或角斗場)不僅僅是觀看斗獸的地方,還有人與人(角斗士)之間的廝殺,同時這里還是處決犯人的刑場。不同的活動被安排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舉行。在羅馬人迫害基督徒期間,有許多的基督徒死在斗獸場內(nèi)。 ▲ 法國19世紀畫家讓-萊昂?杰羅姆(Jean-Léon Gér?me)的名畫《大拇指向下》(也稱《角斗士》)和《殉教基督徒最后的祈禱》。 塔拉戈納的斗獸場緊挨著地中海,相較其它斗獸場的地理位置,這里風景優(yōu)美,更像是一處度假勝地。橢圓形的斗獸場可以說是現(xiàn)代體育場的前身,斗獸場地面之下會有供野獸進場的暗道,而最高處還有帆布頂棚遮陽,設(shè)計非常周全。關(guān)于斗獸場和角斗士的紀錄片和電影很容易找到,在此就不加以詳述。單說這座斗獸場的歷史,它始建于公元2世紀末,在3世紀經(jīng)歷過改建。公元259年1月21日,在瓦勒良(Valeriano,與其子Galieno伽列努斯共治)皇帝執(zhí)政期間進行的對基督徒的迫害運動中,塔拉戈納主教以及他的兩位執(zhí)事被活活燒死在這里。公元5世紀時,隨著羅馬人改信基督教,斗獸場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荒廢。一個世紀后這里變成了采石場,觀眾席的石料被用來興建教堂。這種“再利用”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在之后的許多年代中,不同的統(tǒng)治者都會愿意選擇就近利用古建筑上已經(jīng)切割打磨好的大塊石料,這樣就不用再去更遠的山上開采和運輸新的石料。之后隨著穆斯林的入侵,這一帶被人遺忘。 ▲ 塔拉戈納斗獸場(Anfiteatro de Tarraco) ▲ 塔拉戈納斗獸場復(fù)原圖 ▲ 今日對游客進行的表演 在西班牙其它一些古羅馬城鎮(zhèn)遺址也通常會留有斗獸場遺跡,但有許多保存并不完好。 ▲ 誕生了圖拉真,以及可能是另兩位重要的羅馬皇帝出生地的羅馬古城意塔利卡(Itálica),斗獸場 【其它建筑】 西班牙境內(nèi)還有一些保存相對完好的古羅馬時期的建筑,但由于不及意大利及其它國家的同類建筑有代表性,或是我目前沒有找到相對可靠的資料(如赫拉克勒斯燈塔),在此只作簡單提及。 ▲ 位于梅里達的狄安娜神廟(Templo de Diana,這個名字出自一位歷史學家的誤判,但卻也將錯就錯地從17世紀開始沿用至今),建于公元前1世紀末奧古斯都統(tǒng)治時期。石柱最初是被涂成類似大理石效果的微紅色的。 ▲ 位于比克(Vich,加泰羅尼亞語Vic,巴塞羅那省)的羅馬神廟,建于公元2世紀初。 ▲ 薩拉戈薩(Zaragoza)的羅馬古城墻,建于公元1-3世紀。全長約3公里,原本有約120座防御塔?,F(xiàn)在留有兩段廢墟。 ▲ 盧戈(Lugo)的羅馬古城墻,建于公元前1世紀末奧古斯都執(zhí)政時期。全長超過2公里,原本有85或86座防御塔,其中46座保存完好?,F(xiàn)為世界遺產(chǎn)。 ▲ 赫拉克勒斯燈塔(Torre de Hércules)也稱大力神燈塔,位于拉科魯尼亞(La Coru?a)。建于公元1-2世紀,高57米,經(jīng)歷過重修?,F(xiàn)為世界遺產(chǎn)。 ▲ 位于塔拉戈納(Tarragona)西北部的巴拉拱門(Arco de Bará),建于公元前1世紀末奧古斯都統(tǒng)治時期,是一座紀念拱門。現(xiàn)作為“塔拉戈納考古遺跡”的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 ▲ 位于梅迪納塞利(Medinaceli,索里亞?。┑拿返霞{塞利拱門(Arco de Medinaceli),建于公元1世紀末,是一座凱旋門。 【關(guān)鍵詞】 Romanización de Hispania 西班牙羅馬化 Arco de medio punto 圓拱 Puente romano 羅馬橋 Acueducto romano 羅馬高架水渠;羅馬水道橋 Teatro romano 羅馬劇場 Anfiteatro romano 羅馬斗獸場(角斗場) Templo romano 羅馬神廟 Arco de Triunfo 凱旋門 (文中所引用圖片多數(shù)引用自維基百科,部分為作者本人拍攝,部分收集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轉(zhuǎn)載請先征求同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