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的古城墻,雖歷經無數風雨的剝蝕,大小戰(zhàn)火的摧殘,但至1948年11月保定解放時,古城墻及南城門城樓基本完好。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從1950年開始陸續(xù)拆除?,F(xiàn)在的保定人大都沒見過古城墻完整原貌,今天尋跡史志記載的城圖,再現(xiàn)古城墻的原貌,以喚起人們對這座城市的記憶,使古城歷史文脈得以傳承延續(xù)。
▲右上角這張高空鳥瞰圖,是日本侵華期間航拍,仔細看可以一覽古城全貌,中間綠色蔥郁的地方是蓮花池。 保定,這座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有著23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多年的建都(州)史。據《宋史》和《保定府志》及《清苑縣志》記載:自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縣,在今保定市區(qū)東北部(今省監(jiān)獄一帶),直至唐代無變更。北宋建立后,今保定北部一帶是與遼國交界的邊陲之地,由于軍事防御的需要,建隆元年(960)于清苑縣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四年(979),
▲城墻上景色,如果像梁思成先生提議的那樣,是個環(huán)城公園,超級想象力的公園。 宋北伐失敗后,為鞏固北部邊防,翌年令幽州行營都部署劉遇修筑保塞(今保定)、威虜(今徐水遂城)、靜戎(今徐水)等城池。太平興國六年(981),改清苑縣為保塞縣,保塞軍升為保州。淳化三年(992),李繼宣任保州知州時,保州城的營建工程始竣工,修筑了土城墻,營建了城內建筑,統(tǒng)一修建的營舍即達1500多處。開挖護城河,引一畝泉河水入護城河,不僅增強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而且方便了水運。由此,保州始具都市規(guī)模。 金貞祐元年(1213),蒙古軍攻占保州,全城被毀,徙州治于滿城。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保州等處都元帥張柔將治所從滿城遷徙保州,令副帥賈輔、計議官毛居節(jié)(名正卿)和苑德(清苑人)主持在廢墟上進行規(guī)劃,重建城池,城周11里,比宋金時的保州城有所擴展,當時土城的規(guī)模,為后世保定城奠定了基礎,以后歷代雖有重修,但基本格局未變。元代統(tǒng)一北方后,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改保州為順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改順天路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 ▲古城墻的角部及角樓 明代改保定路為保定府后,為增強城市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在原城基礎上加固,以磚石砌四門甕城,增女兒墻垛口3710個。弘治五年(1492)都指揮張溥再次對土城進行修復。隆慶年間(1567—1572),從知府張烈文和以后兩任知府賈淇、章時鸞相繼改夯土城為磚包城。前后3任,歷時5年而成,建筑形制宏偉,功能設計周密,既能防御,又能 進攻的軍事重城。全城周長4850步,計12里零330步,墻高3丈5尺,頂寬1丈5尺,底寬3丈5尺,城壕(護城河)寬3丈,深1丈5尺。墻基上鋪以巨型條石,石下筑糯米漿合 ▲南城門及南城墻 拌的石灰土(類似現(xiàn)在水泥),基槽既寬且深,并依地勢高低露出地面三五尺不等。墻體用青磚包砌,中間用土層層夯實。城墻頂部每隔一步有一垛口,在垛口中間有射箭口,每個垛口下方都有排水口。城墻外側墻體每隔一定距離便修筑一個向外凸出的矩形墩臺,史稱“馬面”可以使防守者從墩臺兩側攻擊敵人,共有44個(四面城墻個數不一,1949年筆者身臨城墻所數),現(xiàn)尚存1個。城墻四角各建角樓一座,南城門門樓東邊建有一亭式小樓名“魁星樓”, 樓東側有一小碑亭(保定解放后有碑無亭)。城周四面建4個城門,東門名“望瀛”、南門名“迎薰”、西門名“瞻岳”、北門名“拱極”。每門墻體之外各建有半圓形甕城,正城門和甕城門上都建有城樓。各城樓下均是拱型門洞,門洞寬約2丈,深約3丈5尺。各城門均有兩扇用鐵皮包的厚重木城門,門上有橫豎排列有序的鐵門釘。正城門洞正朝向,甕城門洞朝向各異(西門向南,東門向北,南北門均向東)。在每個甕城里面對正門均建有一座小廟,東門是三元宮,西門是三圣祠,南門是關帝廟,北門是真武廟。此外,還在南甕城門洞南側墻上留有一塊城磚面積的小洞,里邊有一尊巴掌大的磚雕小臥佛。人們以“巴掌”和“八丈”諧音稱之為“八丈大的臥佛寺”,也是老保定的一處名勝。各城門正樓內側兩邊建有通往城樓的人行馬道,馬道長約百米,以利上 ▲甕城內部 下。四城門一側下邊各建有水門,西水門在西門之南,從護城河內岸小石閘引一畝泉河(雞水)入城內蓮花池,通過南大街暗溝往東,經府學泮池由南水門入護城河;東水門在東門之北東岳廟前;北水門在北門之西,夏秋城內之積水皆由此排出。整個城周呈不規(guī)則方形,唯西城門以南向外呈弧形凸出約370多米,似靴頭,往北又呈直線,似靴筒,城周形狀似足靴,故素有“靴城”之稱。 ▲南甕城內的關帝廟下。 清順治九年(1652),知府胡延年重加修葺。雍正七年(1729),清苑知縣徐德泰葺城垣,建寬兩丈左右的四門馬道。咸豐三年(1853),總督訥爾經額復修城池。同治十年(1871),總督李鴻章又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10月,英、法、德、意侵略軍侵占保定,分別駐保四城門。次年(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聯(lián)軍簽訂《辛丑條約》后,當年8月四國聯(lián)軍撤離保定時燒毀四城門正樓、甕城樓及角樓。光緒二十九年(1903),袁世凱為恭迎慈禧、光緒謁西陵來保,將永寧寺(即南大寺)改建為行宮,照原貌重修了南城門正樓,其他三城門正樓及四門甕城樓均未重修,僅在東、西、北城門正樓的遺址處各建三大間帶女兒墻的高大平房,形似一層城樓。 ▲東甕城鳥瞰 民國時期,在城內西南隅駐有河北省第四監(jiān)獄,為防止犯人越墻逃跑,將南城墻坍塌的一段約200米重修,原城磚與現(xiàn)代磚接茬反差清晰可見。1935年,東北五十三軍萬福麟部隊駐保南門內慈禧行宮(今二中校址)時,為備戰(zhàn) ▲北甕城鳥瞰 去城外小教場練兵出入方便,在中山公園東大門北側城墻墻體中間辟開一拱券式城門洞,名小南門。同時又對保定城墻進行了修繕,還在小南門西邊城墻墻體內修建了兩個較大的水泥防空洞(現(xiàn)遺址仍存)。1937年9月侵華日軍由北京向南推進,國民黨守軍利用城墻進行了保衛(wèi)戰(zhàn),此時住在西南隅一帶的部分群眾(筆者家人也在其中)躲入防空洞,雖經日軍飛機轟炸,但死傷很少。9月24日,保定淪陷后,日偽市政府為日軍掠奪物資運輸方便,開通從市內到火車站的道路,于1942年在“靴城”靴頭尖端墻體處又辟開一小西門(形制同小南門),1943年以來,日軍在各條戰(zhàn)線上節(jié)節(jié)失利,軍需供給力量大為削弱,為緊縮兵力,又將小西門和小南門一同堵死。 ▲從西城門俯瞰古城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從1950年開始,為開拓市內交通而逐年拆除城墻?,F(xiàn)僅存南城墻一段斷垣殘壁,坐落在原環(huán)城南路西段,現(xiàn)存545米。其中尚 ▲從北城門俯瞰古城 存有一矩形墩臺,從動物園北側城墻可見。這段遺存的古城墻雖短,但最具風貌特色的標志,它在1000多年的歷史長河里,曾作為軍事防御保護城池安全的作用,如今其功能早已消失,但這段古城墻畢竟是保定文物保護單位,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象征的見證物,它見證了保定歷史進程的 ▲西門入城 漫長歲月,承載著保定城市發(fā)展的變遷,珍藏著保定老人們的記憶。當現(xiàn)代文明呼喚著重現(xiàn)重建文化城市的時候,也許我們就會明白古城墻及其文化遺產的珍貴價值。 ▲白色蘑菇云是日軍轟炸保定西關火車站,可以看見西城墻。 感謝《保定府河》一書的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