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有道 備考有方
浙江省春暉中學 高考試題蘊含著高考命題的特點,也昭示著高考命題的方向。研究高考試題,把握命題規(guī)律,是提高高三政治備考實效的重要途徑。本文試以一組2014年高考《政治生活》中有關“公民”的試題為例,給2015年高考備考的考生提供幫助。 【試題重現(xiàn)】
此組試題雖都是圍繞《政治生活》中公民這一主體命制的,但依托的背景材料各不相同,命題切入角度各顯神通,考查的具體知識點更非千篇一律。仔細研讀這組試題,對新一屆高考政治備考復習定會有所助益。 一、關注熱點——入情入境是關鍵 熱點,是高考命題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也是高考復習的重要內(nèi)容。高考中一般不會直接考查熱點本身,而往往是以試題情景材料的形式出現(xiàn)的。情景材料往往內(nèi)蘊豐富信息,是解題作答的重要依托。如本組試題中的各個設問,如果離開情景光看設問,是很難作答的。因此,在平常的備考復習中不能就熱點問題而復習熱點問題,關鍵在于把熱點問題轉(zhuǎn)化為具體情境,真正使政治復習入情入境。 1.培養(yǎng)習慣,情知交融 有同學可能會等著老師來復習熱點。其實,高考復習過程中的熱點問題,主要還要靠同學自己來把握。高考試題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提供情景,要求學生聯(lián)系相關知識進行分析的過程。對此,在備考復習過程中,考生要逆向訓練,養(yǎng)成通過報紙、電視、資料等各種途徑關注時政問題的習慣。因為單純的知識復習是無趣的,也是低效的,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有意識地為知識創(chuàng)設具體情景,自覺把學科知識“掛靠”到具體情景中去,這不僅能使知識由“死”變“活”,而且能實現(xiàn)知識和情景有機交融。 2.增強意識,信息提取 本組試題中的第1題,要考生分析公民在“五水共治”中應有的態(tài)度和行為,就必須把握“浙江經(jīng)濟和治水現(xiàn)狀”是什么;第2題,要求考生分析“市民不滿意”“劉某被拘”的原因,就要把握材料中市民對何不滿、劉某因何被拘。備考復習中的熱點復習,主要是為了讓考生更好地把握試題情景材料的信息。因此,面對情景材料,我們要增強提取信息的意識,要自覺地“鉆進去”,養(yǎng)成逐字逐句細細研讀的習慣,能夠把材料信息讀全,并在此基礎上把與問題有關的有效信息讀出來。這種讀取信息的能力,只能依靠考生平時的有意識的訓練才能逐漸養(yǎng)成和提高。 3.提升能力,知識轉(zhuǎn)換 面對試題提供的情景材料,我們不僅要能“鉆進去”,還要能夠“跳出來”,能夠把從情景材料中提取出來的有效信息轉(zhuǎn)換成政治學科的學科語言,完成最后的答題。如第1題中要把公民參與“五水共治”轉(zhuǎn)換成履行義務——生態(tài)保護的義務;如第2題中要把政府公開車牌拍賣收支情況,但政府最后沒有列出明細要轉(zhuǎn)換為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以及政府應該政務公開;劉某利用網(wǎng)絡散布謠言要轉(zhuǎn)換成在行使權利時沒有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原則等??忌趥淇紡土曔^程中,必須努力提升自己這種把材料信息轉(zhuǎn)換成學科知識的能力。 二、夯實基礎——以本為本是基礎 1.注重精度 在高考政治試題中,或顯性或隱性(即通過材料進行限定)地都會對所要運用的知識作出限制性要求。如本組試題中的要求,第1題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基本原則的相關知識”,第二題是“公民權利和政務公開”的相關知識,第3題中是“人大和政府”(顯性)和“公民的權益”(隱性)的知識,第4和第5則均是隱性的,運用的是關于公民的監(jiān)督權和有序政治參與的相關知識。這要求考生在備考復習中對這些知識必須有十分精準的把握,如果模棱兩可,就可能在答題中出現(xiàn)偏差,導致不必要的失分。 2.把握廣度 知識點是零散的,但零散的知識點之間是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學科知識應該是一個或大或小的知識系統(tǒng)。每一道題目所涉及到的也許是一個或幾個知識的點,但在進入高考考場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到底考哪些知識點的。因此,我們在備考復習中所能做的,就是要對知識做好整體上的把握,才能不管碰上什么題目,都能夠從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選擇和調(diào)用所需要的知識進行分析。筆者曾寫過《知識體系構(gòu)建的N種模式》(發(fā)表于《求學》文科版2008年第2期),總結(jié)了概念輻射式、邏輯遞進式、要點提煉式、問題引領式、熱點關聯(lián)式等五種知識體系構(gòu)建的具體模式(有興趣的同學可參見本人新浪博客——政治精品屋:http://blog.sina.com.cn/hsqsbmh )。就像這組試題,如果我們圍繞公民這一核心概念構(gòu)建起一個屬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如下圖),那么不管考哪一道試題,你都能夠從容應對。因此,我們在備考復習中,除了注重知識的精度,還需要把握其廣度,抓住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做到既見樹木,更見森林。
3.追求厚度 知識不僅是平面的,更應該是立體的,我們在備考復習中必須努力追求知識的厚度。這種厚度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本身的或內(nèi)在的角度:如本組試題的5個設問中,第2、4兩問是從為什么的角度設問的;1、5兩題是從怎么辦的角度設問的;而第3題則是兩者兼有。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查同一塊知識,這其實就體現(xiàn)了知識的厚度。當然,即使同一知識,在回答不同角度的問題時,其用法和表述也會有所差異,需要我們區(qū)分、運用。二是知識外在的關聯(lián)度:如第3問中把公民和人大、政府相聯(lián)系,第4和第5問中則把公民和其他參加聽證會的主體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知識厚度的另一種體現(xiàn)。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單獨地死記硬背,缺乏知識掌握的厚度,復習的效果是難以理想的。 三、有效練習——練中有得是根本 1.把練習當考試:把題做好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不知,而是我們不做。把練習當考試,這是老生常談了。但仍有很多學生對平常的練習持馬虎態(tài)度,特別是對主觀題的訓練。因此,到考試的時候,有些題目就會“看著眼熟,做著手生”,不少考生只能是走出考場后追悔莫及。原因何在?平常練習馬虎慣了,習慣成自然,進入考場,想不馬虎也難,出現(xiàn)不必要的失分自然在所難免。因此,在平常的備考復習中,我們首先要從意識上正確對待練習,只有把平時的練習當考試,像對待考試一樣認真練習,才能在考試中保持平常練習的輕松心態(tài),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當然,這里的把練習當考試,把題做好,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審題,也包括書寫,以及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標號清晰等等要求。 2.把答案當靶子:把題想透 在備考復習中,得到練習的正確答案并不是最終目的。拿到題目的參考答案以后,我們要善于把題目的答案當靶子,把題目想透:為什么是這個答案?這個答案的課本依據(jù)在哪里?答案與設問的連接點在哪?答案與材料是如何結(jié)合的?自己的答案跟參考答案的差異何在?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在平常的備考復習中,總有一些同學是“只管做,不管想”,導致題目做了雖多,但分析和解答題目的能力卻沒有提高多少??忌拇痤}能力,既是練出來的,但更是想出來、悟出來的。 3.把結(jié)果當起點:把題用足 有不少同學面對練習,以做好為目標,題目做好,任務完成。其實,這樣的練習肯定是低效的。聰明的做法,是把一個經(jīng)過自己思考、已經(jīng)完成的題目作為新的思考的起點,看看這個題目可以作些怎樣的改編,如設問角度的變換、知識限定的變換等,以及改編后的題目應該怎樣組織答案。像本組試題中的第4、第5兩題,某種角度看就是提供給我們的一組非常典型變式,當然我們還可以再作變換,如“以聽證會參與者的角色參加地鐵票價調(diào)整聽證會,你應該準備哪些材料”、“假若你以聽證會參與者的角色要在地鐵票價調(diào)整聽證會上發(fā)言,請你列出發(fā)言提綱”,等等。這樣,對參加聽證會一塊的知識我們差不多都涉及了,不管碰到什么類型的相關問題,自然能夠輕松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