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我心中的理想美育 親愛的朋友,你為初春時悄然綻放的第一枝新綠而欣喜嗎?你為晨曦中噴薄而出的第一縷陽光而歡呼嗎?你的思想曾經為莎士比亞、雨果、托爾斯泰和羅曼·羅蘭震撼過嗎?你的情感曾經為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冼星海、阿炳激蕩過嗎?你是否具備寬廣而純潔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笑傲風云?你是否擁有美麗而善良的心靈,在生活的海洋中助人揚帆?對這一切來自自然、來自社會、來自人生的美的享受和體驗,便構成了我們生命的美麗。而離開了理想的美育,上述所有的美麗都是不可思議的。
一,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一種“自然美育”,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懷,讓學生親和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20世紀是人類征服自然成就最輝煌的世紀。我們的科學技術成就幾乎是過去所有世紀的總和。但是,20世紀也是人類破壞自然“成果”最“輝煌”的世紀——河流與空氣的污染、森林的毀滅、酸雨的肆虐、臭氧層的破壞 ……也在這個世紀登峰造極。這一切,毫無疑問與我們缺乏對自然的親和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有關。
恩格斯在欣賞自然美時,曾經感到過“幸福的戰(zhàn)栗”:“……你抓住船頭桅桿的纜索,望一望那被龍骨沖開的波浪,它們?yōu)R起白色的海面,波濤洶涌翻騰,永不停息。陽光從無數(shù)閃爍的鏡子中反射到你的眼里,碧綠的海水同蔚藍的鏡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陽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憂思,一切關于人世間的敵人及其陰謀狡計的回憶,就會煙消云散,你就熔化在自由的無限的精神的驕傲意識中。”
不知這種對于自然美敏銳的感受而產生的“幸福的戰(zhàn)栗”是否是恩格斯獻身人類美好事業(yè)的精神動力之一,但在1935年5月的南昌國民黨監(jiān)獄里,面對死亡的方志敏遙想鐵窗外“雄巍的峨嵋,嫵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蕩,與秀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等等“無地不美”“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稱羨”的“中國天然風景”,更加激起了對祖國無比熱愛和對自己信仰無比堅貞的壯麗情懷,因而深情地寫下了《可愛的中國》這不朽名篇,最后寧死不屈,從容就義,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與自然融為一體、與自然和諧,感受自然的靈氣。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家王微曾談到自然美對于精神超脫和心靈解放的意義:“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啟蒙思想家盧梭非常崇尚自然,他認為自然是美的觀念的源頭,美存在于自然中,自然美高于人工美。他還認為,人生來就與自然有著息息相通的密切關系,對大自然懷有深沉的熱愛,人是最善于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鑒賞家。
確實如此,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具有美的含義,因而都是審美的對象,它可以讓人們忘掉生活的煩惱,喚起對生命和愛的渴望。理想的美育必須走出書本的“小天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享受它的溫馨,感受它的靈氣。
是的,自然美能夠給人以心靈的愉悅乃至生命的滋潤。那秀麗、清雅、柔和的景色,如水的月光,碧綠的菜田,涓涓的溪流,鵝黃色的柳絲,讓人感到安靜、舒適;那洶涌的大海,奔騰的長江,陡峭的山崖等壯麗、粗獷雄偉的景色,使人心曠神怡,一種雄偉之美由然而生,人們情不自禁地贊賞大自然的博大胸懷和豪邁氣魄。
但現(xiàn)在我們的學生離大自然何其遠矣!當我們把學生關在教室里進行所謂“美育”時,學生早已不懂什么叫“兩個黃鸝鳴翠柳”,不懂什么叫“炊煙四五家”,不懂什么叫“驚濤拍岸”,也不懂什么叫“春風親吻草地的和煦”和“秋雨敲打樹葉的凄婉”……
大自然是一部無與倫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頭活水美學大師宗白華在《看了羅丹雕刻以后》一文中深有感觸地寫道:“大自然中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活動,推動無生界以入于有機界,從有機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緒、感覺。這個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美’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中更飽含深情地說:“我竭力要做到的是,讓孩子們在沒有打開書本去按音節(jié)讀第一個詞之前,先讀幾頁世界上最美妙的書——大自然這本書?!教镆?、到公園去吧,要從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會使你的學生成為聰慧的探索者,成為尋求真知、勤于治學的人,成為詩人。我千百次地說,缺少了詩意和美感的涌動,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發(fā)展。兒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詩的創(chuàng)作。美與活躍的思想猶如陽光與花朵一般,是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詩的創(chuàng)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銳化知覺,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言語成為個人體驗所充實?!?/span>
因此,我強烈地呼吁: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全身心地去閱讀大自然。沒有對大自然發(fā)自內心的親近,沒有與大自然水乳交融的和諧,就不可能有真正理想的美育!
目前在自然美育的問題上,有兩個誤區(qū)。一是擔心在學生走近自然的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安全問題,因而“封殺”所有的郊游和各種親近自然的行為,有些地方甚至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文件規(guī)定學校不得組織此類活動;二是總是希望每一次野外活動都應有“教育意義”——“了解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呀、“感受祖國山河的美麗”呀,“認識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呀,等等,而且這樣的郊游,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往往還承擔著寫作文的“重任”。如此一來,對自然美的感受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其實,不用那么多的“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自然的接近、對自然美本身的感受就是教育——
無論是小橋流水的幽雅情趣還是大江東去的磅礴氣勢,無論是朝陽初升時小草上的一顆露珠還是暮色降臨時原野的一縷炊煙,都應該讓我們油然而生對自然、對宇宙的親切感和崇高感:“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臥在宇宙的搖籃里?!保ū模骸斗毙恰罚?/span>
二,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生命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yōu)化生命,激揚生命。
著名詩人顧城有一句廣為傳誦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句話曾經為復旦大學辯論隊在新加坡大專辯論賽奪冠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也曾經給很多失去生活信心的年輕人以勇氣和力量。但是,這個歌唱生命的人,最后卻淪為摧殘生命的兇手――他用斧頭砍死了自己的妻子,又自縊在新西蘭激流島的一顆樹上。一個制造出美麗詩文的人,卻喪失了美麗的生命,其本質還是缺乏真正的生命意識。
隨著科學的推進,現(xiàn)在人類對自身生命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多利”羊克隆的成功,不僅推動了作為自然科學的生命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而且引起了社會科學的強烈反響。生命倫理學、生命法學、生命美學等新學科方興未艾,其中生命美學又和審美教育、素質教育相結合,開啟了美育的新視野——生命美育。用這門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姚全興的話來說:它“使人們對生命意識和生命狀態(tài)的關注,對生命之力和生命之美的關注,對生命的藝術境界和哲學境界的認識,達到更高更新的層次。”
通過生命美育,要讓學生懂得,生命本身就是美的,自己的生命就是美的杰作,因而應該為自己擁有生命而自豪。盡管先天賦予我們不同的容貌與身材,我們誕生在不同的家庭與地區(qū),但因為都是“人”,我們便無比偉大因而足以自豪!是的,就每個具體的人而言,其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不但是短暫的而且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不但每一個生命所鑄造的個性是絕對獨一無二的,而且每一個人的生命是絕對不可替代的——每一個人的生命由此而顯出其神圣。正是無數(shù)充滿個性的生命的存在,這個世界便富有生機而且色彩斑斕。
我們還要讓學生感受生命發(fā)展的流程,在成長中享受不同生命階段的美。20多年前有一部名為《晚霞消失的時候》的中篇小說,其中的主人公有這樣一段評論:“人在自己一生的各個階段中,是有各種各樣的內容的。它們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價值都是同樣的珍貴和巨大。幼年時父母的慈愛,童年時好奇心的滿足,少年時榮譽心的樹立,青年時愛情的熱戀,壯年時奮斗的激情,中年時成功的喜悅,老年時受到晚輩敬重的尊嚴,以及暮年時回顧全部人生毫無悔恨與羞愧的那種安詳而滿意的心情,這一切,構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們都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歡樂,都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珍貴的回憶?!边@不同人生階段的幸福,同時也是不同人生階段所特有的生命之美。
近幾年,媒體關于中小學生自殺或者殺人的報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觸目驚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讓孩子放棄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剝奪他人本不應被剝奪的生命。
面對這些現(xiàn)象,教育者和專家往往從教育體制、思想教育、心理素質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分析,這當然是對的,但我認為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從生命美育缺失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一個人如果對生命沒有起碼的熱愛和珍惜,那他是非??膳碌摹?/span>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太“直面現(xiàn)實”,有太多的社會陰暗面的“實況轉播”,或者在嚴酷的升學競爭中訓練明天孩子的“生存能力”,即使有所謂“理想教育”,也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以及“讀書就是為了掙大錢娶美女”之類的“切身利益”誘導,還有各種暴力兇殺電影、電視、卡通漫畫的耳濡目染……于是,在兒童精神的天空中沒有了追逐鳥兒的云彩,在少年心靈的原野上沒有了隨風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們的意識中,沒有了純真沒有了純正,沒有了童話沒有了夢想,沒有了對生命的一往情深的愛憐與呵護,以及對人生的一往情深的憧憬與向往;于是,小學生向同學的心臟捅出了尖刀;于是,中學生向母親的頭顱舉起了榔頭!
持刀殺人的孩子當然是極少數(shù),但小小年紀便“看透了世界”,“看破了紅塵”因而變得冷酷起來,這樣的孩子應該說在現(xiàn)在是相當普遍的。本來應該是享受生命的年齡,卻表現(xiàn)出了對生命的令人震驚的麻木乃至蔑視!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拼命”,你還指望他能珍惜什么或者對自己對親人對自己周圍的人有什么起碼的責任感呢?
對生命的熱愛,不僅僅是對人自己生命的熱愛,還包括這個地球上所有生靈的呵護與疼愛。我常??吹教煺鏌o邪的孩童欣賞昆蟲之間的廝殺,欣賞蚯蚓被踩成兩截之后的掙扎,欣賞受傷后的蝙蝠無助的顫抖……這樣的孩子無論他在學校表現(xiàn)如何“品學兼優(yōu)”,我認為其人格構成都是有缺陷的,因為離開了對生命本身的熱愛,很難形成我們所期望的真正美的心靈。
臺灣一個收養(yǎng)流浪犬的網站,在首頁上寫著這樣一些文字:長期以重摔、活埋、電擊等殘酷捕殺方式處理流浪犬問題,為群眾提供了極惡劣的示范:對弱勢生命可以任意欺凌、傷害;凡是看不順眼的對象——殺;對我們生活構成干擾的對象——殺;我們認為沒有價值的對象——殺!倘若受此觀念引導,人們對于有血、有肉的生命遭遇傷害而哀嚎、慘叫,不僅無動于衷,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因此,真正欣賞生命美的人是不會虐待動物的,他甚至能超越一般意義上的以人為中心的“環(huán)?!庇^念,而把一切生命都視為美的對象。
生命美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懂得生命至高無上的美的價值,特別是要悅納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態(tài)的生命。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樣的人生挫折,他都不會輕易放棄生命,不管他處于什么樣的人生階段,他都能享受到屬于自己生命的樂趣。這應該是我們的生命美育應該達到的最高境界。
三,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生活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與生活的主人。
貝多芬的交響樂至今還在震撼著人類的靈魂,而創(chuàng)造出如此壯麗旋律的貝多芬首先是一個感悟并享受生活之美的人,他說:“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須知說這話時,貝多芬的兩耳已經失聰。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對生活美的留戀,貝多芬很難創(chuàng)造出《命運》、《英雄》等不朽樂章。
生活如此之美,但不熱愛生活的人是很難被生活之美所感動,所激動的。法國文學家加繆的小說《局外人》,描寫了一個叫莫爾索的公司小職員,他在生活中對一切都是冷漠的、麻木不仁的,甚至在戀愛時,在死亡時,也都是如此。這種感官的遲鈍癥和心理性的“不感癥”,使人的生活變得異常地貧乏、單調和枯燥,也使人越來越遠離他人、遠離社會、遠離自然、遠離整個世界。我們的教育要防止培養(yǎng)出今天的“莫爾索”!
我所理解的“生活美育”,就是將學生審美的目光引向生活本身,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進而熱愛生活并產生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的欲望。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美育恰恰忽略了生活美育?,F(xiàn)在不少學生小小年紀便對生活失去信心,覺得什么都“沒勁”,一遇挫折便唉聲嘆氣:“沒意思,活著真累!”在他們的人生還沒有真正開始的時候,他們便已經在精神上萎縮了。對這樣的學生,我們當然可以對他們進行理想教育,進行“挫折教育”,等等;但我們還可以從“生活美育”的角度,引導學生享受生活的樂與苦、成功與失敗、高歌猛進與低吟徘徊、輕舟已過萬重山與東風無力百花殘……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币粋€善于領略生活之美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哪怕是在逆境之中。在二戰(zhàn)時期的德國集中營里,德國人強迫每一個被關押的囚徒干單調乏味的活,如編織女人草帽之類。許多人在單人囚室里每天重復著這樣的勞動,不久就由于苦悶、憂郁而生病死亡。但有一位革命者卻不是這樣悶悶不樂地完成每日的限量,焦急地等待每一天的結束,而是滿懷興趣、精神飽滿、創(chuàng)造性地投入到編織中去,他覺得編織本身也是值得品味的生活的一部分。結果,他戰(zhàn)勝了孤獨、單調,精力充沛地熬到了出獄,又重新投入了地下工作。
面對同樣的境遇,對生活的不同感受便使不同的人達到了不同的境界。
要讓我們的學生懂得,生活的美就在生活本身而不在生活以外。魏巍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最后有一段著名的排比:“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馳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jié){、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坐在辦公桌前開始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往孩子口里塞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一起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這就生活的美!還要告訴我們的孩子,生活的美不等于生活的完美,生活的陰影、曲折與困境也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生活應有的色彩,而且,我們每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行動也在創(chuàng)造著生活的美。
在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愛的教育》中,面對早晨不愿冒著嚴寒上學的兒子安利柯,父親說了這樣一段話——
每天早晨上學去的時候,你要這樣想想:此刻,這個市內,有和我同樣的三萬個小孩都正在上學去,同在這時候,世界各國有幾千萬的小孩也正在上學去。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過清靜的田野吧,有的正走在熱鬧的街道上吧,也有沿了河邊或湖邊在那里走著的吧,在猛烈的太陽下走著的也有吧,在寒霧蓬勃的河上駛著短艇的也有吧,從雪上乘了橇走的,渡溪的,爬山的,穿過森林的,渡過了急流的,躑躅行著冷靜的山路的,騎了馬在莽莽的原野跑著的也有吧。也有一個人走著的,也有兩個人并著走的,也有成了群排了隊走著的。著了不同的服裝,說著不同的語言,從被冰鎖住的俄羅斯以至椰子樹深深的阿拉伯,不是有幾千萬數(shù)都數(shù)不清楚的小孩,都夾了書學著同樣的事情,同樣地在學校里上學嗎?你想象想象這無限數(shù)小孩所成的集體!又想像想像這樣大的集體在那里做怎樣大運動!你再試想:如果這運動一旦終止,人類就會退回野蠻的狀態(tài)了。這運動才是世界的進步,才是希望,才是光榮。要奮發(fā)??!你就是這大軍隊的兵士,你的書本是武器,你的一級是一分隊,全世界是戰(zhàn)場,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安利柯??!不要做卑怯的兵士??!
看,就是早晨上學這么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父親卻讓他的孩子感到是這同時是在享受一種氣勢磅礴的美同時也是在創(chuàng)造著人類進步的美。如此引導孩子在生活的不經意處感受到美的震撼進而產生奮進的勇氣,這就是“生活美育”。所以,我非常主張審美教育的生活化,使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陽光。
我曾經參加過蘇州市聾啞學校舉辦的“共浴陽光,同獻愛心”的文藝晚會,其中一個舞蹈《夢紅》給我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它表達了一群聾童和3個盲童對向往以久的紅色的渴望,也表達了殘疾兒童對美好生活的摯愛和向往。那象征美好生活的紅色至今還經常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激勵我珍惜和熱愛生活。
李范等在《美育的現(xiàn)代使命》一書中曾高度評價“生活美育”對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的意義:當生活成為最好的藝術品之日,將正是生活成為人生最好的享受之時,生活不再是苦役,不再是痛苦。即使有痛苦、有挑戰(zhàn),甚至面臨災難,人們也不會逃避,而是充滿勇氣,充滿堅定的信念。此時,“痛苦和災難將成為顯示人性尊嚴、證實和發(fā)展人的本位力量的最佳舞臺,從而呈現(xiàn)出它積極性的一方面,人生將成為藝術的人生,這種人生將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四,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藝術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我們的學生熱愛藝術,欣賞藝術,并具有一定的才藝。
理想的美育,當然要借助藝術特長作為載體。從全面發(fā)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學生除了應具有豐富的課本知識和健康的體魄之外,擁有某些藝術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所必不可少的。
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看,除了給學生傳授美術、音樂等審美基本知識外,必須培養(yǎng)學生一些實在的藝術技能,以讓他們在參與藝術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美而不僅僅是美的旁觀者。因此,理想的美育,不是等學生成人了,“懂事”了,才給他們傳遞一些藝術知識,而是從娃娃起,社會就應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重視他們的藝術教育。許多有條件的家庭,應該從陶冶孩子情操的角度,利用業(yè)余時間讓孩子學習諸如鋼琴、小提琴、書法、繪畫等藝術,通過多種渠道施展他們的才華。
在普通中小學進行藝術教育,主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一些藝術訓練。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文學作品閱讀小組、書畫小組、樂隊、藝術體操隊、聲樂隊、器樂隊、舞蹈隊等,通過這些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琴、棋、書、畫等藝術才能;通過這些活動,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
不過,我所憧憬的藝術美育還不僅僅止于此,因為——恕我直言——教孩子會樂器不一定都是藝術美育。正如中國音協(xié)副主席王立平所說:“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培養(yǎng)某種吹拉彈唱的技能,而是要給人一種良好的文化生活習慣。有人說'不可一日無樂’,也有人說'不可一日無美食’,這些差別也有習慣上的。它的養(yǎng)成與家長、學校、環(huán)境都有關,這中間最怕把某種功利化的東西摻雜進來?!?/span>
如果教育者只是對孩子進行某種樂器的技能訓練,我認為這不是藝術美育而只是“技藝訓練”。什么叫“藝術美育”?什么叫做“技藝訓練”?
我還是援引余秋雨教授招收藝術類研究生時所經歷一件小事來說明吧。有一年,余秋雨在招生試卷中附了一幅歐洲現(xiàn)代繪畫,要考生當場寫下觀賞感受。有考生清楚地寫出了該畫產生的年代、所屬流派、畫家生平,至于觀賞感受,只說了幾句“筆法靈活、色彩鮮明”之類。有位考生則相反,他根本不知道這幅畫屬于哪個國度,出自哪位畫家之手,卻十分投入地進行了欣賞,憑著即興感受把握著畫家的內心,甚至聯(lián)想到自己童年時的機遇、老樹下的邂逅。結果,余秋雨決定錄取后一位考生。余秋雨評論道:“我贊賞這位考生有屬于自己的對藝術的切實深摯感受?!保▍⒁姟段拿鞯乃槠罚?/span>
余教授所說的“對藝術切實深摯的感受”,正是我們的“藝術美育”所要教給學生的。
我們現(xiàn)在“會”藝術卻不“懂”藝術的學生并非少數(shù)。我認為原因在于這種“藝術訓練”,或多或少抹上了功利色彩,比如,今后當什么“家”,或者是為了在中考高考中“加分”。即使有的學校舉辦一些藝術類的興趣班,某些家長或老師都從功利的角度來對待。
當前,許多成人對藝術追求的動機不良,把學習藝術、掌握藝術技能當作謀生的一種手段,當作“成名成家”的捷徑,只要有“成才”的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當牛作馬心也甘;而一旦發(fā)現(xiàn)難成“大器”,則停止孩子的藝術實踐。因此,急功近利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有的家長想把自己的缺失都在孩子身上找回來,一廂情愿,拔苗助長,逼著孩子學習鋼琴、書法等藝術,與其說是陶冶孩子情操,不如說是通過對孩子的折磨而圓自己的“藝術夢”。還沒有步入藝術之殿堂,連通往藝術之路還沒有找到,一些家長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考級”,逼著孩子走上學藝之歧途。這種功利性行為嚴重地遏止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欲望,阻礙了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
請不要誤會,我并不反對孩子掌握某些藝術技能,而只是反對在把這種技能赤裸裸功利化的同時,遠離應有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我主張讓孩子們邁著輕松的腳步、懷著純潔的童心步入藝術的殿堂。
在擺脫了功利羈絆的前提下,孩子們會樂器、會書法、會舞蹈、會繪畫當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我所期待的藝術美育,更希望他們在流行文化喧囂的時代能夠走進李白、杜甫、泰戈爾、雨果、莎士比亞,能夠親近徐悲鴻、齊白石、畢加索、雷諾阿、羅丹,能夠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與祝英臺》、《藍色多瑙河》、《田園交響曲》……。
說到這里,我還特別要強調,應該引導我們的學生學會欣賞中國的古典戲曲,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如昆曲、越劇、京劇等等被稱作國粹藝術,是經過千百年錘煉而成的藝術瑰寶,里面積淀著我們民族的文化精華,我們的藝術美育理應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新一代戲迷、“票友”。
就藝術之美而言,其基礎是真,其前提是善。因此,藝術美育的目的,是通過藝術之美把學生導向求真為善尚美的境界。
五,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立體美育”,應該樹立大美育觀,形成立體化、網絡化的美育模式,構建濃郁的美育氛圍。
傳統(tǒng)美育模式往往是單一的、平面的,這種美育僅僅是通過學校開設的美術課、音樂課來進行。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美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空間,美育也應該無處不在。
學校教育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社會、家庭、學校中的每個空間都充滿了美育的成分,因此,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全方位的、立體的大美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那樣:“我們竭力使那種要珍惜和愛護美的思想貫穿于學生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貫穿于他的腦力和體力勞動,他的創(chuàng)造、社會活動、道德審美態(tài)度、友誼和愛情?!保ā督o教師的建議》)在我看來,這“一切領域”,就包括了學生生活的所有空間和時間。
“立體美育”首先意味著美育與德智體勞諸育的互相滲透。除了專門的美育(這也是需要的),我們還應該將美育融會于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在德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變抽象的道德說教為生動形象的美的感染,通過引導學生對美的欣賞進而升華為對真和善的追求。在智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在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科學之美、智慧之美、創(chuàng)造之美,體驗發(fā)現(xiàn)愉悅和理智的美感。在體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學生在掌握體育運動的操作程式和規(guī)范模式的同時,在各種運動中切身體驗健康之美、形體之美、力量之美等體育所特有的魅力。在勞動教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感受并理解馬克思所說的“勞動產生了美”,甚至通過自己的雙手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美。
“立體美育”還意味著注重發(fā)揮隱性審美教育的功能。所謂“隱性審美教育”,就是教育者追求教育教學過程的美,在教育過程中創(chuàng)設或激發(fā)出的各種美的因素,讓學生享受教育過程的美或者不知不覺地受到美的感染。如課堂上教師端莊得體的儀表美、典雅優(yōu)美的語言美和課堂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美以及教學過程中,富有情趣、生動活潑教學氛圍的美,都能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手到感染,使他們智力的、非智力的品質在充滿美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最佳的培養(yǎng)。即使是在音樂課、美術課等專門的藝術類教學中,也不能僅僅向學生灌輸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而應該讓教學過程(包括必要的訓練過程)本身對學生就有一種美的吸引力。
“立體美育”還包括校園環(huán)境、教室環(huán)境等美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審美熏陶。美的環(huán)境是潛移默化的無聲的美育。
遺憾的是,現(xiàn)在我們一些豪華的學校越來越像賓館、像商場購物中心:在水磨石地面或大理石圓柱上缺乏自然的綠色藤蔓,明亮的走廊墻壁上掛的往往是各級領導同志視察該校的照片和題詞而不是高雅的國畫或油畫。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自豪地介紹著他的帕甫雷什中學:“我們十分重視給孩子們積累美的印象——我們關心環(huán)境美就是從這一點著眼的。孩子跨進校門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都是美的。綠樹蔥蔥的校園全景是美的;綠葉映襯的串串琥珀般果實的葡萄叢是美的;各樓之間甬道兩旁的排排薔薇是美的;學校果園中的繁茂果木一年四季都是美的;盤繞著野葡萄蔓的學校正門門廊也是美的……”(《帕甫雷什中學》)
蘇州平江實驗學校也是一個注重環(huán)境美育的典型。整個校園古木參天、綠樹成蔭,花廊、假山、池塘點綴其間,錯落有致,古樸、雄偉的大成殿和18顆200多年以上樹齡的銀杏樹相映成趣,學校的每條道路都冠以格調高雅的名字,每幢大樓都有充滿詩意的標識,每個教室都掛上了別具一格的招牌,學校以“銀杏娃”為主題成立了藝術團,有“銀杏娃之歌”、“銀杏娃之舞”,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使學校美育蓬勃發(fā)展,也使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聲譽鶴起。
可以想象,在這樣令人陶醉的環(huán)境中生活和學習的孩子們將會擁有怎樣美麗的精神世界?我希望在中國,有越來越多這樣美麗的校園。
“立體美育”還應該是學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會美育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孤立的學校美育是很難真正取得實效的,它必須與家庭美育和社會美育相配合才能成功。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是孩子美育的啟蒙者,不單單是陪著孩子練琴,而且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高雅的美育家庭環(huán)境,讓古典名曲回蕩客廳,讓文學名著駐足書櫥,讓世界名畫懸掛四壁。
我們的社會要為孩子們提供盡可能多的美的精神養(yǎng)料:美術館、博物館可不可以向孩子們免費開放?藝術家們可不可以義務為孩子們舉辦一些美學講座?可不可以讓孩子們也參與城市建筑的設計?可不可以建一些藝術主題公園?可不可以開辟具有藝術特色和氛圍的一條街等等?
“立體美育”還有一個重要的含義,就是要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僅是美育的對象,而且同時也是美的載體或者說是美的體現(xiàn)者。也就是說,學生在接受美育,但同時他們又以自己儀表的美而成為美育環(huán)境的一部分乃至美育的資源。
我所設想的“立體美育”還包括美育內容的豐富化,美育渠道的網絡化,美育形式的多樣化,等等。只有這樣,我們的美育才可能像空氣、陽光和水一樣,無處不在。
六,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示范美育”,它必須緊緊依靠具有審美素養(yǎng)的教師,使學生在教師和引導下,走向美麗的人生。
黑格爾曾這樣說過,教師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最有效的美育,應該是教育者對學生自然而然的美的影響、感染和示范。離開“美”的教師,就談不上任何真正有效的美育。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呼喚著具有人格美、儀表美、精于教育藝術、富有審美情趣的教師。
這樣的教師,首先應該具有純正的人格美。容貌的美是天生的、外在的、也是暫時的,唯有純正的人格能夠使教育者永遠美麗。
人格美有許多內涵,但對于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的中小學教師來說,我想著重強調要擁有一顆童心——純樸、真誠、自然、率直的童心。生活閱歷賦予我們成熟,社會經驗賦予我們練達,文化知識賦予我們修養(yǎng),人生挫折賦予我們機智……但是,對真善美的執(zhí)著追求,對假惡丑的毫不妥協(xié),火熱的激情,正直的情懷,永遠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當教師第一次與學生見面,他就開始置身于幾十位學生的監(jiān)督之中,老師哪怕表現(xiàn)出一點點矯飾、圓滑、世故、敷衍塞責、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過學生那一雙雙明凈無邪的眼睛,并會在學生純潔的心靈中蒙上陰影。真誠只能用真誠來喚起,善良只能以善良來培育,而美麗也只能靠美麗來滋潤。正因為如此,盧梭在《愛彌兒》中告誡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無邪的孩子分辨善惡的時候,自己就充當了引誘的魔鬼?!?/span>
這樣的教師,還應該具有得體的儀表美。什么叫“得體的儀表”?就是“得”教育者身份之“體”、“得”教育內容之“體”、“得”教育環(huán)境之“體”。
馬卡連柯在《論共產主義教育》中說過:“外表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意義。很難想象一個骯臟的、馬馬虎虎的人,他竟能注意自己的行為?!眰鹘y(tǒng)的教書先生是不太講究儀表的,以致給人一種“迂腐”之感;當代教育者不僅是真的(知識)的傳播者、善(道德)的引導者,還是美的體現(xiàn)者和感染者,理應注重自己的儀表美。但教師這個職業(yè)決定了其儀表決不僅僅是個人的“私事“,因為從某種意義上看,教師的儀表也是美育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甚至也一種美育資源。如果教師的儀表不得體,比如女教師濃妝艷抹、佩戴首飾過于耀眼,男教師穿著不莊重甚至不修邊幅,都會給教育帶來許多消極影響。朝氣蓬勃、整潔樸素、端莊大方,應該是教師應有的儀表美。
這樣的教師,還必須有精湛的教育藝術。對教師而言,擁有豐富的專業(yè)學識和熟練的教學技藝,不一定就擁有了教育藝術的美。而如果教師不甘于做“教書匠”的話,就應該努力去追求精湛的教育藝術。
教育藝術之美,就是教學語言之美,教學機智之美,教育情感之美,教育氛圍之美。我們常說聽某某老師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不僅僅是因為他把知識講清楚了,更是因為他同時帶給我們如坐春風般的美。
有一年,李政道來華訪問講學,在一所大學給師生們作“現(xiàn)代科技趨勢及最新動態(tài)”的學術講演。他縱談古今,橫述東西,時而把大家?guī)У竭b遠的古代,時而又把大家送到太平洋彼岸。大家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每個人的心都隨著他的話語在飛揚。課后有一位學生評價道:“他的話像一只船,載著聽眾在他那充滿激情的知識江河中航行。他仍舊是那樣風度翩翩,那樣儒雅。他喜歡笑,微微上翹的嘴角帶著幽默。他喜歡動,靈活的眼睛像是在說話;有時候,他又站著不說,但學生們也知道他要講什么,在他無聲的表情中大家爆發(fā)出春雨般的笑聲。我們真正陶醉了!”
這樣的教師,還必須有高尚的審美情趣。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有藝術特長是不現(xiàn)實的,但教師如果能夠擁有一項藝術特長,則肯定不但有助于他的教育,而且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美育。
80年代四川有一位青年班主任的班級建設很有特色,特別是文娛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其實,這位教師本人并沒有多高深的藝術才華,但他在當知青時學會了吹口琴,并喜歡聽世界名曲和合唱歌曲,也算是愛好音樂吧。于是,他讓每一個學生買一支口琴,利用課余時間教學生吹口琴,后來他班學生人人都會口琴并組成了“班級口琴樂團”。在這個基礎上,他又引導學生欣賞世界名曲、組織學生們參加合唱比賽(由他本人擔任指揮)。后來,他和他的學生們在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的指導下創(chuàng)作了班歌。正是音樂推動了他的班級集體主義教育和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他的班級就是后來聞名全國的“未來班”。這位班主任就是以《愛心與教育》、《走進心靈》等教育論著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冰心文學大獎的青年教育家李鎮(zhèn)西博士。
這再一次印證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你會演奏某一種樂器,那么你作為一個教育者就占有很多優(yōu)勢;如果你身上還有一點哪怕是很小的音樂天才的火花,那么你在教育上就是國王,就是主宰者,因為音樂能使師生的心靈親近起來,能使學生心靈中最隱秘的角落都展現(xiàn)在教育者面前。”(《給教師的建議》)
七, 我心的理想美育,應該是“精神美育”,應該注重通過美育讓學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擁有美的心靈。
朱光潛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我們的美育,不應僅僅停留在教會學生欣賞藝術。有人曾說:“會彈鋼琴的孩子是不會墮落的?!蔽艺J為觀點是片面的,因為藝術美沒有內化為心靈的美,人性同樣會墮落。
據說二戰(zhàn)時相當多的德國的納粹軍官都會用鋼琴演奏貝多芬的作品。在電影《紅櫻桃》中,那個喪失人性的德國將軍便是一個有著極高藝術修養(yǎng)的人,他酷愛紋身藝術,竟以中國女孩楚楚的肌膚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材料,在楚楚的背上紋上了法西斯像徽!可見單純的藝術鑒賞力,并不必然導向人性的純正崇高。
毫無疑問,美育的終極目標是指向人性的。以今天的標準看,中國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育,而從孔夫子開始的中國德育則主要是通過美育來實現(xiàn)的,或者說那時的德育差不多也就是美育。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意思是說,詩歌可以激發(fā)人的志氣,禮節(jié)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從孔夫子起,中國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視藝術對人的教化作用。宋代程朱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頤也說:“古人自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有文采以養(yǎng)其目,聲音以養(yǎng)其耳,威儀以養(yǎng)其四體,歌舞以養(yǎng)其血氣,義理以養(yǎng)其心?!痹谥袊糯南荣t們看來,離開了美育,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近代,美育開始從德育中分離出來,為此中國近代美育的先驅蔡元培先生解釋道:“因為挽近人士,太把美育忽略了。按我國古時的禮樂二藝,有嚴肅優(yōu)美的好處。西洋教育,亦很注重美感的。為要特別警醒社會起見,所以把美育特提出來,與體智德并為四育?!保ā镀胀ń逃吐殬I(yè)教育》)
李嵐清副總理在強調美育的意義時更明確地提出:“美育,是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青少年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因為,美育不僅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xiàn)人類自身文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徑?!痹谝欢ㄒ饬x上說,人性之美、人心之美、精神之美,是美育的根本追求和最高境界。
我所說的“精神美育”,指的通過美育形成學生美的心靈,并在日常生活中把這種心靈美外化為語言美、行為美。
美的心靈包括善良、正直、堅強,它同時與理想主義、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相聯(lián)系?!睹\交響曲》所洋溢的百折不撓的豪邁氣概,《黃河大合唱》所奔涌的撞擊心靈的民族精神,《梁山伯與祝英臺》所流淌的純真而崇高的愛情,《愛的教育》所蘊含的晶瑩透明的童心和愛心,《悲慘世界》所展現(xiàn)的人性美麗,還有《蒙娜麗莎》永恒的微笑,《飛鳥集》雋永的詩歌……都不能僅僅是讓學生們客觀地“了解”,而應該在他們的心靈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并讓他們精神的原野也盛開著最美麗的人類文明之花。
美的心靈必然通過語言體現(xiàn)出來,因為美的語言是心靈散發(fā)出來的芬芳。
古人在《易經》中提出“修辭立其誠”,而在《禮記》中則要求更高了:“情欲信,辭欲巧。”這種內在要求“誠”、外在要求“巧”的語言美學,是中國古代美學的原則之一。注意,這種“巧”不是純粹的語言技巧,它的內核是“誠”??鬃訉φZ言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但要求美,還要求詩化:“不讀詩,無以言?!?/span>
但是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漸漸丟掉了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許多孩子會唱許多文句不通的流行歌,卻越來越不會“說話”了:講演成了背誦作文,甚至連打個電話都不知道起碼的禮貌。我們通過美育希望孩子所要具備的語言美,就是要做到和氣、文雅、謙遜、恰當。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避免說粗話、臟話。語言美還表現(xiàn)在說話的語氣、語調。對人講話要認真、誠懇、清楚、大方、自然,不要裝腔作勢、忸怩作態(tài)。聽人說話也要認真、誠懇,不要東張西望,不要隨便打斷,提出不同意見要恰當,爭辯要有理有據,不惡語傷人。即使遇到對方語言不禮貌,也要以禮待人,以文雅、機智、幽默、堅定的語言表現(xiàn)出高度的修養(yǎng)和內在的力量。
與語言美相聯(lián)系的是行為美。行為美的內容非常廣泛,語言、待人接物、走路、坐姿、站勢等,無所不包。中國古人就非常強調“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
除此之外,我特別要強調通過美育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交往,讓孩子們在與人交往中體驗到和諧真誠的情感美。每個人生活在社會里,都要與人交往,交往時必須遵循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符合行為規(guī)范的,就是美的,反之,就是丑的。我很贊賞有的學校對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對自己講儀表,對別人講禮貌,對社會講公德,回到家講孝順?!边@不但對學生個人提出了美的要求,而且還提出了在社會中在家庭中與人交往的規(guī)范。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素有“行禮如儀”、“知禮成性”的傳統(tǒng)美德。中小學生都有日常行為規(guī)范,這些行為規(guī)范是中小學生行為美的重要內容。學校美育必須與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相結合,注重對學生進行美的行為指導,突出學校美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文學是進行“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說,文學就像一扇窗,長在孩子美好的心靈中,推開它,心靈變得敞亮許多,如同看到人生的鮮花撲面,陽光普照,遠離庸常,走向高尚。然而,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容易迷戀眼花繚亂的動畫片,花樣迭出的廣告,甚至打鬧的游戲卡。人是多么容易陷進這么簡單的消遣中,這正是人性的弱點。而孩子心中的這扇窗,如果不及早推開,層層塵封,年深月久,便越來越緊。所以,她認為,“最好的素質教育是讓孩子懂得鑒賞”,只有對人的鑒賞,對藝術和生活的鑒賞,對世界的鑒賞,才可能去熱愛,去創(chuàng)造,去追求,而這一切又都離不開文學。文學能使人上進幸福,也能使世界美好豐富。
像蘇霍姆林斯基在《帕甫雷什中學》一書中曾這樣告誡教育者:“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人們關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并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這也理當成為我們“精神教育”之目的。
八,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應該是一種“創(chuàng)造美育”,應該注重在美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沖動與欲望,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認為,在力量的王國中,人與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動受到限制;在倫理的王國中,人與人以法律相對峙,人仍要受限制;只有在審美的王國中,人可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因而會給社會帶來和諧,也使人成為和諧的整體。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審美與創(chuàng)造的內在機制,也就是說,通過審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發(fā)了人的靈性,開拓了人想象的空間,從而開發(fā)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
在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創(chuàng)造”已經和“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等一起作為主要教學領域的內容。如在音樂課程中,音樂創(chuàng)造就包括兩類內容,其一是與音樂有關的發(fā)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chuàng)造活動;其二是運用音樂材料創(chuàng)作音樂。前者如即興創(chuàng)編與歌曲情緒相一致的律動、舞蹈,即興編音樂故事,演唱生活短語或詩歌短句等。后者如要求1-2年級的學生能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3-6年級學生能創(chuàng)作小節(jié)旋律,7-9年級學生能為歌曲選編前奏或間奏等。
我認為,把“創(chuàng)造”引入主要教學領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大突破,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藝術教學中強化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將使美育超越模仿,超越技能,而更能體現(xiàn)美育解放人的感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本質要求。
事實上,創(chuàng)造性是科學與藝術的共同特征。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兩者之間的溝通與融洽,從1987年以來,他多次舉辦國際科學學術會議,詩畫家根據科學主題作畫,李可染、吳作人、黃胄、華君武、吳冠中等一批大師用藝術的筆法闡釋了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李政道深有體會在說:“科學與藝術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們象一枚硬幣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德國是一個崇尚文化藝術、重視美育的國度,在人群中很難找到不了解音樂、不懂樂器的人,這或許是德國人為什么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謎底之一。
創(chuàng)造美育,需要寬松的氛圍,需要讓學生始終保持開放自由的心態(tài)和愉悅快樂的體驗,需要教師努力呵護創(chuàng)新思維的萌芽。
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一次,有個低年級的學生照老師的范畫畫好了一個少年之后,旁邊又加了一團黑色。教師問:“這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學生回答:“少年的影子”?!罢l叫你亂畫的,你沒看見老師就畫了一個少年嗎?”學生看看范畫,再看看教師嚴肅的臉,呆呆地點了點頭,并順從地用涂改液把“少年的影子”涂抹掉了。而同樣在一個日本學校的美術課上,日本的教師在教學生怎樣畫蘋果時,教師發(fā)現(xiàn)有位學生畫的是方蘋果,于是就耐心地詢問:“蘋果都是圓的,你為什么要畫成方形的呢?”學生回答說:“我在家里看見爸爸把蘋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蘋果滾到地上摔壞了,我想如果蘋果是方形的,該多好??!”教師鼓勵說:“你真會動腦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蘋果?!痹谏厦嬉玫膬衫适轮?,兩位教師分別扮演了摧殘創(chuàng)造和催生創(chuàng)造的不同角色,學生同樣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遭到了不同的命運。
現(xiàn)在的學生真的是太苦了,他們悲憤地唱道:“最苦的人是我,最累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還是我”。在應試壓力的重負下,他們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沖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在一系列“標準化”工程的打造下,成了一個個毫無個性的“標準人”,這無疑是美育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
追尋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足跡,也一個人生命蓬勃生長的歷程。美激勵著我們求真,美引導著我們向善。美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價值,更是一種心靈的體驗;美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果說,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教育曾經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拋棄了美的話,而沐浴著新世紀的教育理想之光,我們應該重新開始追尋美、展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那么,現(xiàn)在是時候了——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yōu)槌醮簳r悄然綻放的第一枝新綠而欣喜;讓我們?yōu)槌筷刂袊姳《龅牡谝豢|陽光的歡呼,讓我們的思想為莎士比亞、雨果、托爾斯泰和羅曼·羅蘭而震撼;讓我們的情感為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冼星海、阿炳而激蕩;讓我們具備寬廣而純潔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笑傲風云;讓我們擁有美麗而善良的心靈,在生活的海洋中助人揚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