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我約了人在長安街某咖啡館,鄰桌是一位大爺一位大媽,他們在聊王寶強: “這長得好看的人就是事情多……” “那是!想過日子就不能找好看的……” 然后他們又聊到別的誰誰家孩子還沒結(jié)婚的事上去了。過了一會兒,大媽又兜回來了: “話說那女的長得也不怎么好看哪……” 中午我去了南城一個大MALL,在一家茶餐廳吃飯時,鄰桌是四個男女,帶著一小孩。還是聊王寶強。 “這算掰得徹底!可是孩子怎么辦吶,孩子多可憐……” “要不誰分的財產(chǎn)多跟誰?” “別瞎扯,寶寶哪有空帶孩子?這要再找一后媽……” “后爸就好???就那女的……” 我一向認為,在網(wǎng)上發(fā)言、爭吵,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聊天、斗嘴,兩者與真實生活的關(guān)聯(lián)度截然不同。前者完全可以是一種角色扮演與虛擬人生,后者則內(nèi)嵌進真實生活,成為每天過日子的一部分。很多網(wǎng)上熱議的題目,在真實生活中波瀾不興,像是從包夜打游戲后從網(wǎng)吧走入外面的陽光里,有一種穿越的質(zhì)感。 從網(wǎng)絡(luò)發(fā)源的王寶強離婚事件顯然已經(jīng)超越了網(wǎng)絡(luò),整個社會全方位地接受、咀嚼著這個男人的悲情婚變。我的一些知識分子朋友宣稱他們不關(guān)心也不想談?wù)摯耸?,完全將之當作一樁普通離婚案來看待。就事論事,我同意這種看法。王寶強受沒受委屈,離婚之得失成敗,與我何干?不過,著眼點如果放在公眾反應(yīng)與社會爭議上,結(jié)論就沒那么簡單了。 王寶強是一個符號性人物。這個屬性,王菲李亞鵬和文章馬伊琍都不具備。就像莫言是最后一個小學(xué)未畢業(yè),王寶強這樣的草根逆襲而又持續(xù)走紅的影視明星,也是很難復(fù)制的個案。難以復(fù)制,意味著稀缺,意味著在中國社會,只有一個王寶強。 更重要的是,王寶強戲里戲外的形象是高度統(tǒng)一的。他是小人物,是懵懵懂懂看世界又歸于懵懂的小人物。在所有王寶強的銀幕形象身上,我們看不到內(nèi)心的任何成長——《士兵突擊》也沒有,這部十年前的電視劇與《俠客行》和《射雕英雄傳》一樣,講的是“反智者獲得勝利”的故事(這里的“反智”不含貶義),憨人有憨福,一根筋也有春天,這本是一個傳統(tǒng)的母題。而王寶強在戲外,也一直維持著“苦孩子出身終成正果”的格局?;蛟S喜歡王寶強的知識分子很少,但不妨礙他成為大眾最感親切與貼近的草根明星。 《士兵突擊》劇照 即使是在知識分子圈,由于“唯一的王寶強”識別度如此之高,你可以說不喜歡王寶強,但誰能說自己不知道王寶強?他與徐崢、黃渤組成《泰囧》鐵三角,不是沒有道理的:徐崢“絕頂聰明”,總是扮演以知識為力量、以身份爭地位的廣義知識分子;黃渤在獲金馬影帝的《斗?!防锟梢陨岛阼F三角里,是代表吃透社會規(guī)則的精明邪派。徐崢與黃渤的明爭暗斗,王寶強無心了解也無意參加,但真正改變故事結(jié)局的卻是這個二不拉嘰好管閑事的小老板。正邪兩派都被他的質(zhì)樸、孝順、忠誠等傳統(tǒng)優(yōu)良品質(zhì)打動,回頭檢視并改變了自己的雞賊人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王寶強身上維系著中國社會“老實人不吃虧”的傳統(tǒng)信念,這一信念還包括“難得糊涂”、“知足長樂”等一系列格言警句,長期以來擔當人民群眾與殘酷社會現(xiàn)實和平共處的心理平衡器。《Hello!樹先生》那樣的灰暗與無為,顯然比《泰囧》《士兵突擊》更真實,但特別不招人待見,雖然是知識分子最順眼的王寶強作品,基本落在大眾的視野之外。 《泰囧》劇照 王寶強離婚事件爆發(fā)之后,大眾評論里被最多提及的是《唐人街探案》與《士兵突擊》。王寶強在《唐人街探案》里扮演的唐仁,吊兒郎當混跡江湖,起因都是因為在家鄉(xiāng)自己的婚禮上撞見新娘與別人偷情。這一情節(jié)因為與現(xiàn)實的高度吻合而迎來了點播熱潮,還有人整理出“王寶強影視作品中的七個出軌者”;《士兵突擊》雖已播出十年,許三多仍是王寶強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定妝照,“央廣軍事”官微喊出了“王寶強就是許三多”“請不要欺負士兵許三多”,幾乎把王寶強離婚事件上升到“破壞軍婚”的高度。這一論斷雖然有不少反對“娛樂事件政治化”的評論,但也符合了很多人的認知:既然特型演員可以分享領(lǐng)袖的影響力,王寶強又為什么不可以因為出演許三多而被視為軍人偶像呢?何況王寶強遭遇的“妻子出軌”,本來就是軍人家庭的最大隱患,評論者由此產(chǎn)生的自我投射,難道不是很正常嗎? 《唐人街探案》劇照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王寶強離婚事件的細節(jié),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比較少人提及的《暗算》第一部《聽風》。王寶強扮演的瞎子阿炳,因為耳力特別靈敏而被招進了情報部隊搜聽電臺,因為榮立戰(zhàn)功被尊為國家英雄,由國家出面給他找了一個烈士遺孤當老婆。阿炳是個不曉得男女風月的人,但他聽力過人,當新生嬰兒的第一聲大哭傳到耳朵里,他就知道那不是自己的骨肉。阿炳上吊自殺了。柳云龍扮演的安同志痛心疾首,出手懲處了奸夫淫婦。 《唐人街探案》里的唐仁,一直到影片結(jié)束,都是一個loser?!妒勘粨簟防锏脑S三多,堅守初心,越來越強,成為士兵典范。只有《聽風》里的阿炳,在他婚配之際,同時擁有著“強/弱”兩種特質(zhì)。他是國家英雄,但那不是因為他的綜合素質(zhì),而是特異專長所致。首長出面說服女方,用的言辭是“你愿意嫁給一個英雄嗎”,女方回答也是“我愿意用一生照顧英雄的生活”。(大意)只是,婚姻生活不能在“英雄”帽子下自動免疫,在世俗欲望的誘惑下,阿炳的弱點展露無遺,生長在紅旗下的妻子也出了軌。電視劇讓安同志幫阿炳復(fù)了仇,又感慨阿炳在家庭生活中的無助,卻沒有觸及悲劇的真正根源。 如果我沒記錯,《暗算》是唯一一部給了王寶強角色一個配偶的影視作品。劉若英不會愛上傻根,王寶也沒能把范冰冰變成女朋友,連唐仁,也只是在影片結(jié)尾留了一點對阿香的未來念想。 《天下無賊》劇照 影視作品不敢給王寶強一個配偶,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與生活經(jīng)驗。王寶強不是周星馳,他是“真正的小人物”,沒有成為高富帥的潛質(zhì)。所以上天會賜福予他,讓他感動別人,但不會給他真正的主角待遇,當王子迎娶公主,騎士斗敗惡龍,他仍然是桑丘一般的存在,站在旁邊,滿臉憨厚的笑。 所以在大爺大媽心目中,長得就像隔壁家二小子的王寶強,就該去“過日子”,不要貪圖什么貌美如花。郭靖黃蓉的故事,在想象世界里可以存在,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人都會覺得“不般配”。 但不般配歸不般配,“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別扭的婚姻也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很多人拿潘金蓮武大郎西門慶來比擬王寶強離婚事件,也有人說不對,相似度更高的是盧俊義、賈氏與管家李固那種三角關(guān)系。明清時的讀者列出《水滸傳》四大淫婦:潘金蓮、閻婆惜、潘巧云、賈氏。評論者最恨的,偏偏是最不知名的賈氏?!端疂G后傳》作者陳忱評論道: 其淫則一,其罪不同。潘金蓮錯配武大,售色于叔,不納,故再售于西門慶,無王婆,則不殺武大;閻婆惜嫌宋江之枕席情疏,而耽張文遠風浪輕佻,尚可恕也,至于逼休書,勒金子,不還招文袋,尚可恕乎?潘巧云再醮之婦,通于海闇黎,比比皆是,其殺機在坑石秀,而逢狠手,然無害楊雄之心,罪當末減;至于賈氏,配豪杰之盧員外,非武大之猥鄙也,非楊雄之糊涂也,通餓殍之李固,無西門慶、張文遠之風流可喜也,握潑天之家私,而親證其夫之罪,殘鴆武大更甚,其服上刑何辭? 這就是說,如果丈夫不配或不好,出軌還可以原諒,但是受丈夫精心供養(yǎng),還要轉(zhuǎn)過來勾結(jié)一個并不強勝丈夫多少的外人,一同謀害丈夫性命,謀取丈夫財產(chǎn),這種行為,就是活剮了也不冤哪! 大眾目前接收到的王寶強離婚事件諸多細節(jié),正符合這種傳統(tǒng)社會心理最憎恨最不屑的“勾二嫂”“害親夫”,無怪乎輿論一面倒地支持、同情王寶強。如果說,王寶強本人形象是“?!?,演員家庭聚少離多也是“?!保敲幢桓鞣N真假爆料慢慢照亮的這場狗血大戲,卻是司空見慣中的“奇”,可以拍案驚奇,可以警世醒世,用老話說,這是可以入戲文的事。 女權(quán)主義者借此批判專偶制,法學(xué)愛好者緣機討論隱私權(quán),而社會大眾的心理反應(yīng)是很頑固的。這樣一樁奇案,發(fā)生在家喻戶曉的明星身上,其資源意義是多方面的。大爺大媽者,印證傳統(tǒng)經(jīng)驗;初為父母者,投射同情想象;未嫁未娶者,探究圍城法則;富于正義感的,感受道德危機,發(fā)洩道德義憤,維護道德秩序……相比之下,奧運會拼金奪銀,倒成了與己無關(guān)的閑事。 寫到這里,我忽然也想來句古時的套語:“觀乎民風者,豈可不察!”至于執(zhí)著義理者,無視民風,其實是在有意無意地關(guān)閉那些僅存的上下階層溝通的管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