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16年葡萄牙在任命第一任澳門總督算起,澳門被葡萄牙統(tǒng)治了大概400年。因此,澳門地名不僅有中國南粵烙印,還帶有四百年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痕跡。
“凼仔島”的由來 凼仔位于澳門半島南方約2.5公里處,是組成澳門的三部分之一。面積6.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約4.2萬人。凼仔島,簡稱“凼仔”,古稱“龍環(huán)”“雞頸”“潭仔”“龍頭環(huán)”,但其葡文名稱在字面上與上述名稱皆無關系。有傳說指當年葡萄牙人于凼仔登陸,向當?shù)厝嗽儐柕孛ā懊Q”/“名字”一詞在葡文稱為“Nome”,英文則稱為“Name”)。由于雙方言語不通,當?shù)厝税哑咸蜒廊税l(fā)問“Nome?”聽成“糯米?”,認為葡萄牙人在詢問當?shù)厝藭袷圪u糯米,當?shù)厝擞谑腔卮稹按蟀选保ㄒ饧础按罅俊保?,音譯變成葡文詞語“Taipa”,葡萄牙人于是把該地方命名為“Taipa?”。有趣的是,“Taipa?”一詞在葡文碰巧也解作“夯土”──葡萄牙人昔時建屋用材?!佰省?,漢語拼音為 [ dàng ] ;澳門本地的“氹”為異體字,故中國大陸正式出版物多寫做凼仔。
凼仔島原為一個獨立島嶼。十八、十九世紀時,凼仔島由雞頭山,觀音巖以及菩提山三個小島組成,后來雞頭山與觀音巖相連第一次形成島連島“大凼”,而菩提山為“小凼”,1919年后大凼與小凼又淤積與填海形成島連島就是成為一體的“凼仔島”。 現(xiàn)在的“凼仔島”又與“路環(huán)島”經(jīng)過填海連成一未新命名之島嶼,人們?nèi)苑Q其為“凼仔島”。它與澳門半島之間通過嘉樂庇總督大橋(長2.6公里)和友誼大橋(長4.4公里)兩座大橋相連。凼仔內(nèi)既有如龍環(huán)葡韻、官也街、地堡街等葡式小區(qū)風貌,也有如澳門運動場、澳門賽馬會等大型現(xiàn)代建設。澳門大學位于凼仔北部、路環(huán)島以北,地處澳門的中央,是澳門地區(qū)最頂尖的高校,也是港澳地區(qū)最優(yōu)秀的大學之一。澳門國際機場位于凼仔東面,填海興建而成,于1995年啟用,有通往中國大陸和亞洲十多個不同城市的航線,也是臺灣旅客間接前往中國大陸的一個主要轉(zhuǎn)運站。
“媽閣廟”的由來 媽閣廟,原名“天后廟”“海覺寺”“正覺禪院”等,是“媽祖閣”的俗稱,位于澳門的東南方,背山面海。 媽閣廟相傳是福建人于明朝年間為“媽祖”所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傳說“媽祖”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宋朝人,自幼即可預知吉兇,長大后吃齋未嫁,享壽28歲,死后常顯靈于海上,可幫助商人和漁民化險為夷,故來自福建的漁民就共同興建了“媽閣廟”。到清朝康熙年間,“媽祖”被加封為“天后”,是航海人的“護航海神”。 媽閣廟正門的橫梁上由“媽祖閣”三個金字,左右的對聯(lián)為“德周化宇;澤潤生民”,依次往里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筑組成,這些建筑具有傳統(tǒng)的古老佛教的特色,具有很大歷史意義,可以說,澳門的歷史和媽閣廟血脈相連,不可分割。 在澳門人心目中,媽閣廟的地位非常高的,毫不夸張地說,澳門的各行各業(yè)都離不開媽閣廟。因此,媽閣廟的香火很盛,是一座位于鬧市區(qū)的傳統(tǒng)廟宇,而每年農(nóng)歷的三月二十三則是娘0誕辰。在這一天,澳門人都會有各種祭祀活動,非常隆重。 澳門的葡文名稱“MACAU”一詞,就來源于“媽祖”的粵語音轉(zhuǎn)“馬交”;澳門的貨幣“澳門元”也曾以媽閣廟作為圖案,這些都足以顯出媽閣廟在澳門的地位。
“大三巴牌坊”的由來
大三巴牌坊,位于炮臺山下,左臨澳門博物館和大炮臺名勝。為“圣保祿教堂”的前壁遺址?!叭汀笔瞧衔模⊿?o Paulo)“圣保祿”的中文譯音;教堂成為遺址之后,因前壁遺跡貌似中國傳統(tǒng)的牌坊,所以稱之為“大三巴牌坊”,簡稱“大三巴”。
圣保祿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穌會神父設計,以日本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術協(xié)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竣工,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附屬于“圣保祿學院”,而該學院是遠東地區(qū)第一所西式大學,是實施西式教育、傳播西方文化和向西方人士傳播東方文化的基地。
大三巴牌坊是巴洛克式建筑,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筑風格。牌坊四層正中為天父之子耶穌雕像,兩旁刻著其救贖苦難的象征。牌坊頂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征著天父的召喚,正中有一幅鴿子形狀的銅像,傳說代表圣神,四周環(huán)繞的太陽月亮星辰象征圣母童貞懷孕時的剎那時光。牌坊上的牡丹及菊花雕刻圖案,有明顯東方色彩,這在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圣保祿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型起經(jīng)歷過三次大火,屢焚屢建、屢建屢焚?,F(xiàn)時僅存的“大三巴牌坊”,見證了活生生的歷史,被視為一座不朽的祭臺,是當今最具代表性的澳門景觀。
【澳門大學】 澳門大學的誕生可追溯到1981年3月。當年Ricci Island West Limited 獲澳門政府批租土地,創(chuàng)辦澳門首間大學——私立東亞大學,也就是澳門大學的前身。東亞大學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澳門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開始。 東亞大學成立初年,大部份學生均來自香港。其后,為配合澳門政權移交過渡期的人力資源需求,1988年澳門基金會收購東亞大學并進行重組,設立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和科技學院,將三年制課程改為四年制;隨后,又設立法學院和教育學院。教學語言仍以英語為主。 1991年制定新大學章程,東亞大學正式改名為“公立澳門大學”,并以培養(yǎng)澳門人才為目標,與多個國際大學組織成員開展交流合作。經(jīng)過20多年的轉(zhuǎn)變,澳門大學已具備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目前,已參與及完成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十項資助科研項目及四個歐盟組織的尤里卡研究與發(fā)展項目。并將繼續(xù)努力,使澳門大學成為一間在本地區(qū)重要的具國際水平的高等學府。
【澳門中央圖書館】 澳門中央圖書館,原名“澳門公共圖書館”。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更早建于1873年的澳門圖書館,是一所社團性質(zhì)的機構,旨在建立一所私立的圖書館以收藏國內(nèi)外的圖書。 1893年7月,在葡萄牙通過了一項澳門文化規(guī)劃,決定創(chuàng)辦“澳門國立利宵中學”及“國立圖書館”。澳門利宵中學創(chuàng)辦于1894年,而圖書館則易名為“澳門公共圖書館”。1895年9月“澳門公共圖書館”更名為“澳門國立圖書館”。 1986年2月“澳門國立圖書館”轉(zhuǎn)至“澳門文化學會”(現(xiàn)“澳門文化司署”)屬下。而改名為“中央圖書館”則是在澳門文化司署重組期間,同時成為該司署屬下?lián)碛锌萍甲灾鳈嗟臋C構。今天的“中央圖書館”是以公共閱讀網(wǎng)相連的機構,包括八個澳門公共圖書館:中央圖書館總館、市政廳圖書館、何東圖書館、流動圖書館、望廈圖書館、青州圖書館、凼仔圖書館和路環(huán)圖書館。以塔石的中央圖書館總館大樓為中心建立的澳門公共圖書館網(wǎng),不僅要求為公眾閱讀在準備及運用方面作出一個合理的安排,而且要將一個更大更健全的資訊系統(tǒng)規(guī)范化。
【華士古達嘉馬花園】 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簡稱“華士古”,俗稱“新花園”,坐落于澳門半島松山山腳,得勝馬路、東望洋街、東望洋斜巷之間?;▓@始建于1878年。由葡萄牙工程師鴉寮努尼士設計,為紀念第一個來到亞洲的葡萄牙航海家華士古達嘉馬而建,故命名為“華士古達嘉馬花園”?;▓@正中央亦豎立了華氏的銅像。初建時,花園占地寬廣,包括了現(xiàn)今得勝花園之范圍,中部設有音樂臺,供樂隊演奏之用。1938年后,花園占地隨著城市發(fā)展而縮小?,F(xiàn)由兩幅方形地塊組成的公園,占地僅7000多平米。1997年和2005年,先后進行了兩次大規(guī)模重整和修葺,底層還興建了地下停車場。整個公園的環(huán)境更加優(yōu)雅,設施進一步優(yōu)化,成為等地市民休憩及兒童游樂的重要場所。
【金蓮花廣場】金蓮花廣場位于澳門新口岸高美士街、畢仕達大馬路及友誼大馬路之間。金蓮花廣場為慶祝1999年澳門主權移交而設立的,是澳門其中一個著名地標及旅游景點。
【十月初五街】 十月初五街,位于澳門半島西部,北起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與沙梨頭海邊馬路交界處、南至火船頭街,處于澳門的政治中心地帶。十月初五街,原稱“泗孟街”,源于那里因填海而被拆卸的“泗孟碼頭”,現(xiàn)今還有不少老居民仍這樣稱呼?!笆鲁跷褰帧钡拿謩t是為“紀念葡萄牙1910年10月5日革命”而命名。二十世紀初,這里是澳門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它的出名,則是因為一部著名的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如今,澳門十月初五街,是一條美食街,當?shù)睾芏鄽v史悠久的美食店都集中于此。
【海角游魂】 海角游魂,葡語叫“地獄門檻”,不管是中文還是葡語,這個地名叫的都有種叫人毛骨悚然的感覺。據(jù)說162年蒲軍在此大敗荷蘭,無數(shù)荷蘭命喪于此,魂魄不散,故叫“海角游魂”。其實,這個地方官方名稱叫“瑪利二世皇后眺望臺”。附近濤聲陣陣,海景極佳,又有專門的休憩處,是情侶們常來的約會地。
【爛鬼樓】 位于澳門半島圣安多尼堂區(qū)西南邊,它的名字來源于街上的一幢建筑“蘭桂樓”。蘭桂樓原來是華僑富商所建的一幢西式建筑,后來因為火災被毀而被呼作“爛鬼樓”,當局取街名的時候也就順手拿來用了?,F(xiàn)在的“爛鬼樓街”古董店鋪林立,是收藏愛好者出沒淘寶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