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簡稱贛.在長江中下游南岸。唐開元時分設(shè)江南道為江南東西二道,今江西省境屬江南西道,故簡稱江西道。宋置江西路,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置江西省。又因贛江縱貫全境,故江西簡稱“贛’。 【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南昌縣。當(dāng)時南越王趙佗占據(jù)西廣,窺測中原。高祖令穎陰侯灌嬰率兵至此,以此為根據(jù)地,進(jìn)而平定南越,昌大南疆,故名南昌。1929年設(shè)南昌市。 【新建縣】位于江西省中部,贛江下游西岸。宋置新昌縣,因系劃出南昌舊地而新建,又有建昌縣,故名新建。 【進(jìn)賢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陽湖南岸。據(jù)《今縣釋名》:“唐廢鐘陵入南昌,宋改置進(jìn)賢鎮(zhèn),尋升鎮(zhèn)為縣。有棲賢山,唐撫州刺史戴叔倫攜家居此因名。” 【安義縣】位于江西省北部。明置安義縣,以境南有安義鄉(xiāng)而得名。 【景德鎮(zhèn)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原名新平,宋景德年間以年號改景德鎮(zhèn),1950年設(shè)市。 【樂平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居樂安河中游。唐設(shè)樂平縣,因南有樂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1992年設(shè)市。 【浮梁縣】位于江西省北部。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縣,開元四年置新昌縣。唐天寶元年(742年)以溪水時泛,民務(wù)伐木為梁而更名浮梁縣。1960年撤銷并入景德鎮(zhèn)市。1988年復(fù)縣。 【萍鄉(xiāng)市】位于江西省西端。三國吳置萍鄉(xiāng)縣。據(jù)《元和郡縣志》:以地多生萍草而得名。1960年設(shè)市。 【蓮花縣】位于江西省西緣。清置蓮花廳,1912年改為縣。以蓮花山為名,山五峰攢簇,狀若蓮花,又有蓮花潭、蓮花寨。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三國吳置縣,本名新渝,以渝水為名,唐天寶時改為新喻縣。1958年又改為新余縣,取“余”與“喻”同音。1983年設(shè)市。 【分宜縣】位于江西省西部。本為宜春縣之安仁縣,宋雍熙間析置縣,以分自宜春而得名。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邊境。秦為九江郡,漢為九江亭,隋復(fù)置九江郡,明為九江府,1914年設(shè)九江縣。據(jù)應(yīng)劭《漢書集解音義》:“江自廬江尋陽分為九”,而得名九江。1949年析置市。 【星子縣】位于江西省北部。據(jù)《今縣釋名》:“境內(nèi)有落星石,《縣志》,今名德星石,五代楊吳因置星子鎮(zhèn)。宋改縣,有落星湖,一名落星灣,在縣南,鄱陽湖之隨地異名者也。” 【武寧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晉置豫寧縣,唐避代宗諱,改豫寧為武寧縣。 【彭澤縣】位于江西省北端,居長江下游南岸。漢置彭澤縣,因縣西有彭蠡澤,故名。 【永修縣】位于江西省北部,修水下游。南朝宋置建昌縣。后因與四川省建昌道同名,改為永修縣,因境內(nèi)修水得名,含有“泮臨修水,永受其利”之意。 【鷹潭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原屑貴溪縣境。后設(shè)鷹潭鎮(zhèn),1979年設(shè)市。市內(nèi)龍頭山下有潭,潭深水急,相傳常有老鷹在盤旋,故名鷹潭。 【貴溪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唐置貴溪縣,縣在貴溪口,因以為名。1996年改為市。 【余江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宋置安仁縣,1914年改為余江縣,因境內(nèi)余水得名。 【上饒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三國吳置上饒縣,因上饒江得名。1950設(shè)市。 【廣豐縣】位于江西省東北緣。唐乾德年間置永豐縣,因里為名。清雍正年間因吉州已有永豐,加之境內(nèi)有豐溪河,置廣豐縣,與“永豐”意近。 【波陽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秦置番陽縣,后漢改為都陽,因在都江之陽。據(jù)《漢書·地理志》:“鄱水西入湖漢是也,鄱陽湖在縣西,即古彭蠡。”隋時始曰鄱陽湖,以接鄱陽山而名。1957年改郡為波,稱波陽縣。 【婺源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唐置婺源縣,因婺江(今樂安河上游)繞城三面,因而得名。 【鉛山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據(jù)《今縣釋名》:“有鉛山,在縣西,產(chǎn)鉛銅及青綠,唐有鉛山場,南唐因置縣。”今鉛山已傾陷,不產(chǎn)鉛銅。 【余干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漢置余汗縣,南宋改為余干縣。據(jù)《通典》:“越之西界,所謂干越,越之余也?!睋?jù)《舊唐書·地理志》:“古所謂汗越,隋朝去水?!蓖跸戎t曰。“汗干字通。”余干,似指古越人之一部,一說“越人謂鹽曰余?!?span lang="EN-US"> 【德興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取惟德乃興之義,改鄧公場為德興場,唐置德興縣。1990年設(shè)市。 【橫峰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明嘉靖年間以弋陽縣之橫峰寨置興安縣。1914年改為橫峰縣,縣北有橫峰山。 【弋陽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據(jù)《今縣釋名》:“縣治在弋水之陽,曰弋者,以水形橫斜似弋也?!睋?jù)《太平寰宇記》:“水口有大石,面如鐫成弋字,故名。本后漢之葛陽縣,隋開皇中,因失印改為弋陽。 【玉山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唐置玉山縣,因境內(nèi)有環(huán)玉山而得名。 【萬年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明正德七年,以余干縣之萬春鄉(xiāng)置縣,北有萬年山,縣因以名。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部,袁水中游。漢置宜春縣。縣有宜春泉,夏冷冬暖,清澄如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以名縣。晉避鄭太后諱,改為宜陽,隋復(fù)故。1979年升為市。 【樟樹市】 位于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五代南唐升元二年置清江縣。袁、贛二水匯流縣境中部,澄澈見底,故名。一說袁、贛二水合流,繞城而北,稱清江。1988年改為樟樹市,以樟樹鎮(zhèn)(江西四大古鎮(zhèn)之一)為名。 【豐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漢置富城縣,因在富水上游,故名。晉太康元年(280年)以原治“人口未集,城郭未竣”移治豐水西,改名豐城縣。1988年設(shè)市。 【萬載縣】位于江西省西部。本高安縣地,有萬載鄉(xiāng),楊吳置萬載場,五代南唐因置萬載縣。 【上高縣】位于江西省西部。五代南唐置上高縣,本唐之上高鎮(zhèn),以其地在高安上游故名。宋白曰,以地形高上而名也。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唐武德五年,因避太子諱,改建成縣為高安縣。取地形似高而實安之意。1993年設(shè)市。 【銅鼓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明設(shè)銅鼓營,因縣城東有銅鼓石,屹立數(shù)丈,形類銅鼓,故得名。清置銅鼓廳,1912年置銅鼓縣。 【靖安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南唐升元元年建靖安縣。靖安因鎮(zhèn)名場,因場名縣。取安定之意。 【宜豐縣】位于江西省西部。三國吳置宜豐縣,取此地炎涼適宜,物阜民豐而得名。 【奉新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漢置新吳縣。南唐保大元年(943年),吳把帝位讓于唐,唐嫌“吳”字,遂改為奉新縣。 【臨川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東。漢置臨汝縣,隋改臨川縣,縣在汝水之西,臨水之東,臨水本名定川,唐改為臨川水??h因臨近定川得名。1987年設(shè)市。 【南豐縣】位于江西省東部。三國吳分南城縣置縣,又以徐州有豐縣,故名南豐縣。 【樂安縣】位于江西省中部,撫州市西南。本為祟仁縣之樂安鄉(xiāng),宋置縣,以樂安鄉(xiāng)取名。 【金溪縣】位于江西省東部。有金窟山,前代采金處也。有金溪水,色如金,五代后唐置金溪場,宋置縣,因水得名。 【南城縣】位于江西省東部。漢置南城縣,因地處豫章郡城之南,故名。 【東鄉(xiāng)縣】位于江西省東部。明正德年始在臨川縣的孝崗地方置縣,因縣治在東鄉(xiāng)得名。 【資溪縣】位于江西省東部邊緣。1914年改瀘溪縣為資溪縣,因資溪水得名。 【廣昌縣】位于江西省東部。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析南豐縣之南置廣昌縣,因道通閩廣,隸屬建昌,故名廣昌。 【黎川縣】位于江西省東部,撫河支流黎灘河上游。宋置新城縣,1914年改黎川縣,因黎灘水得名。 【宜黃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偏東,居宜水、黃水匯合處。三國吳置宜黃縣,因縣治在宜,黃二水合流處,故名宜黃。 【崇仁縣】位于江西省中部,撫州市西南。隋開皇九年(589年)置崇仁縣,縣因原崇仁鄉(xiāng)得名。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元置吉安路,取吉州和安福州首字為名,并賦“吉泰平安”之意。1914年設(shè)吉安縣,1949年設(shè)市。 【井崗山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有一小溪(江)流入四面環(huán)山、形狀似“井”的山坑中,故稱此溪為“井江”,因村建在其山坑的平地上而得名“井江山村”,“江”當(dāng)?shù)刈x“崗”,后演變?yōu)榫畬酱濉?span lang="EN-US">1981年設(shè)縣,1984年設(shè)市。 【永豐縣】位于江西省中部。據(jù)《今縣釋名》:“本吳陽城縣,晉改陽豐,宋改今名,有永豐山。舊傳山生石乳,赤則歲旱,白則年豐,因名永豐縣,有永豐溪?!?span lang="EN-US"> 【永新縣】位于江西省西部。東漢建時置永新縣,因境內(nèi)主川禾水又名永新江而得名。 【新干縣】位于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秦置新淦縣。因當(dāng)時縣治臨近紫淦山及淦水,因而得名新淦。1957年,因字生僻,改新淦縣為新干縣。 【泰和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隋置泰和縣,唐改太和縣,明復(fù)改泰和縣。因境內(nèi)有禾山,一作和山,禾水所出。并賦吉祥之意。 【峽江縣】位于江西省中部。明置峽江縣,以峽江處于贛江要沖,地勢險要,江面狹窄,流水急湍,故名峽江。 【遂川縣】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宋置泉江縣,1914年改為遂川縣??h治在遂川江之北,遂水又名龍泉江。 【安福縣】位于東經(jīng)114.6°,北緯27.3°,在江西省西部。唐武德七年(624年)以安復(fù)縣改為安??h,寓意吉祥。 【吉水縣】位于吉水縣中部,吉安市東北。三國吳置吉陽縣,南唐置吉水縣,因境內(nèi)吉水得名。另據(jù)《太平寰宇記》:“吉永水在縣東北十里,源出永安鄉(xiāng),北會于贛水。” 【寧崗縣】位于江西省西南。元置永寧縣,縣治設(shè)在瓦岡。1914年從永寧和瓦岡各取一字為寧岡縣。 【萬安縣】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宋置萬安縣,以南唐萬安鎮(zhèn)得名。 【贛州市】于江西省南部。漢置贛縣。因二水于贛州合流成贛江,以此得名。1949年設(shè)贛州市。 【石城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隋開皇十三年(593年)設(shè)石城場,因境內(nèi)石山高峙,環(huán)繞如城,故名。五代南唐置石城縣。 【安遠(yuǎn)縣】位于江西省南部。南朝梁置安遠(yuǎn)縣。因境內(nèi)有濂江,又稱安遠(yuǎn)水而得名。 【贛 縣】位于江西省南部,贛江上游。因二水于贛州合流成贛江,以此得名。 【寧都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三國置陽都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因境內(nèi)有太平里,以安寧之意,更名寧都縣。 【尋烏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1914年置尋鄔縣,以城東有尋鄔水得名。又有尋鄔堡。1957年因字生僻,改為尋烏縣。 【南康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三國吳置南安縣,晉改安為康,置南康縣,取安康之意。1995年設(shè)市。 【興國縣】位于江西省中南部。三國吳置平陽縣。晉改干固縣。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析贛縣置興國縣,以年號為名。 【定南縣】位于江西省南部,鄰接廣東省。明隆慶三年置定南縣。據(jù)《今縣釋名》,以南下剿匪,故名。 【上猶縣】位于江西省西南緣。五代南庸置上猶縣,因居猶江上游而得名。 【于都縣】位于江西省南部。漢置雩都縣,以境內(nèi)有雩山而得名。因字生僻,改為于都縣。 【龍面縣】位于江西省南緣。南唐置縣。據(jù)《龍南縣志》:因縣境北有龍頭山,縣城在山之南,故名。另據(jù)《郡縣釋名》:以縣位居百丈龍?zhí)吨希埬稀?span lang="EN-US"> 【崇義縣】位于江西省西南緣。明正德十四年,以上猶縣之崇義里析置祟義縣。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東南部。據(jù)《太平寰宇記》:“瑞金場,淘金之地也?!庇謸?jù)《瑞金縣志》:“置(瑞金)監(jiān)時,有航浮水面,色如黃金,人目為瑞”,故名。五代南唐設(shè)縣。1994年設(shè)市。 【全南縣】位于江西省南緣。清置虔南廳,因唐虔南鎮(zhèn)得名,此地為隋虔州之南陲,虔州又因虔化水為名。1912年設(shè)虔南縣。1957年因字生僻,改為全南縣。 【大余縣】位于江西省南緣,大庾峙北麓。唐置大庚縣,以居大庾峙北麓為名。1957年因字生僻,改大余縣。 【會昌縣】位于江西省東南。據(jù)《會昌縣志》:“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始設(shè)縣,適逢鎮(zhèn)人鑿井得磚十二塊,磚上刻有‘會昌’篆字,故以‘會昌’為縣名?!?span lang="EN-US"> 【信豐縣】位于江西省南部。據(jù)《今縣釋名》:“唐初置南安縣,天寶元年,改縣名相同者,采訪使韓朝宗以泉州有南安,遂奏改今名。以人信物豐為名?!?span lang="EN-US"> |
|
來自: 輕風(fēng)無意 > 《萬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