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浙江山友劉某參加登頂四明山主峰的戶外活動,下山途中中暑導致身體不適,由于沒有及時休息,劉某中暑惡化,送醫(yī)院時已經(jīng)死亡。再說一個親身經(jīng)歷:6月中旬去北京的海坨山露營,早餐吃了素面條(缺乏電解質補充)后兩個人一路沿著閆家坪路線下撤。烈日當頭,一路上除了喝水基本沒有再補充其他食品,到了下午5點多到達閆家坪的時候,兩個人都有頭暈,惡心的癥狀,這才意識到是中暑了。于是在農(nóng)家喝了2升多冰可樂,回到市里又喝了海鮮粥才逐步恢復過來。 為什么中暑總是不經(jīng)意間悄然降臨? 中暑成因 簡單說來,中暑就是高溫高熱導致的機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紊亂,發(fā)病原因有以下兩種因素: 環(huán)境因素——高溫的封閉空間,通風條件差,容易引發(fā)中暑,比如戶外的探洞活動,悶熱帳篷里活動,通風差的縫隙攀登等都可能導致中暑。
露天活動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大氣溫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比如山脊徒步,陽光直射下攀登等活動。
空氣中濕度的增強也易誘發(fā)中暑,比如濕熱山林穿越。
個人體質因素——老人,小孩,體制虛弱者在戶外運動時更容易中暑。
中暑原理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中暑的定義:
簡單說來,中暑就是高溫下人體出現(xiàn)以下狀況: 散熱失衡——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人體內產(chǎn)熱和吸收熱量超過散熱,恒溫被打破,通俗的比喻就是環(huán)境溫度過高導致腦子里負責調節(jié)體溫的CPU散熱不良。
電解質流失——散熱無法滿足人體需求的時候,大量出汗會導致脫水,同時出汗不僅排水,還犧牲了鹽,電解質隨著汗液大量流失。 排汗本是身體調節(jié)溫度的行為,但是大量的排汗需要及時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圖片來自:scoutingmagazine.com 調溫機制失衡——由于電解質大量流失,細胞動力不足,人的體溫調節(jié)功能紊亂,從而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組織器官也隨之受到影響。
中暑癥狀與處理 了解中暑癥狀,可以及時對自己身體進行評估。中暑分為輕癥中暑(先兆中暑與此類似,故不單獨列出)、重癥中暑。 輕癥中暑——輕微癥狀的出現(xiàn)往往是進一步加重中暑的前兆,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面對的都是輕度中暑。輕癥中暑者會有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惡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xié)調,體溫正常或升高等癥狀。
重癥中暑——重癥中暑是可能危及生命的狀況,引發(fā)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p> · 熱痙攣:活動中或者活動后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fā)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也可以發(fā)生在腹部。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缺乏電解質液體)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xiàn)。 · 熱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出現(xiàn)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惡心嘔吐,體溫高,暈厥等征象。熱衰竭可以是熱痙攣和熱射病的中介過程,治療不及時,可發(fā)展為熱射病。 ·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颊叱霈F(xiàn)高熱、皮膚干燥,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隨后出現(xiàn)器官衰竭與死亡。
中暑的處理——在戶外運動中出現(xiàn)中暑現(xiàn)象,要及時地進行處理,嚴重時請尋求醫(yī)療救助,不能拖延。 至于中暑的處理,我們參考了wikihow.com上Joshua Batt醫(yī)生的建議,也綜合了國家衛(wèi)生局科普網(wǎng)站。中暑出現(xiàn)后應該進行以下處理: · 脫離熱源:停止活動并在涼爽、通風的環(huán)境中休息。脫去多余的或者緊身的衣服。 轉移患者于陰涼處。圖片來自:wikihow.com · 補充水分與鹽分:如果患者有反應并且沒有惡心嘔吐,給患者喝水或者電解質飲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 降溫:讓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用濕的涼毛巾放置于患者的頭部和軀干部以降溫,或將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
以上為三個基本處理步驟,若是患者新陳代謝逐漸恢復,出現(xiàn)頭暈緩解,體溫趨于正常,開始排尿等現(xiàn)象說明身體好轉;如果30分鐘內患者情況沒有改善或者重癥中暑,請尋求進一步醫(yī)學救助。 中暑預防 相較于中暑的預防,戶外活動前充足的準備和有意識的防范更重要,預防中暑有以下措施: · 避免高溫出行,做好防曬措施。
· 攜帶足夠的水,同時及時補充電解質。
· 量力而行,及時休整。
在一些由于中暑導致的戶外悲劇中,很多患者是由于逞強或者對自身過分自信而導致重癥中暑,在戶外運動中量力而行,科學合理地防治中暑,才能恒久地體味戶外的快樂。 原創(chuàng)文章,禁止媒體抄襲和無授權轉載,保留一切權利 |
|
來自: shelley_wang66 > 《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