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騰為蔣才先生造像 蔣才,男,1974年生于四川,先后就讀于解放軍藝術學院,長沙政治學院。師從王盛烈,孫其峰,劉大為,李翔,任惠中等先生?,F(xiàn)任重慶美術館(重慶畫院)創(chuàng)作部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畫家。 2006年6月 《MP3》參加“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8年9月 《空客》參加“2008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9年6月 《夏日清音》參加“2009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9年10月 《蜀地清景》參加“中國山水文化高峰論壇學術展”。 2009年10月 《陽光下》參加“第七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 2009年11月 《山鷹》參加“全國第二屆工筆山水畫作品展”。 2010年12月 《花開時節(jié)》參加“201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0年12月 《春臨紅墻》參加“全國首屆現(xiàn)代工筆畫大展”。 2011年6月 《先賢》參加“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yōu)秀獎。 2012年4月 《蘋果》參加“錦繡中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5月 《 巴蜀秋韻 》參加“首屆公望富春·中國山水畫作品展”。 2012年7月 《 節(jié)奏 》參加“文化部全國文化系統(tǒng)”美術書法作品展。 2012年6月 《 玉蘭花開 》參加“美麗家園·魅力新疆”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 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 2012年8月 《 加碼 》參加“建軍8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4年3月 《節(jié)奏》參加“第四屆全國線描藝術大展”,獲優(yōu)秀獎。 2014年4月 《穿越》參加“泰山之尊”全國中國山水畫(中國畫)、水彩畫作品展。 2014年7月 《西沙太陽花》參加“中國夢強軍夢”全國軍事題材美術作品展。 2014年8月 《南國印象》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 2014年8月 《新顏》參加“全國大城市專業(yè)畫院作品展”,獲優(yōu)秀獎。 2014年12月 《晚歌》參加“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作品展”,獲優(yōu)秀獎。
線 為 心 聲 ——讀蔣才的花鳥畫 文 / 陳 婧 古代花鳥畫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適應本民族的社會審美需要,形成了以寫生為基礎,以寓興、寫意為歸依的傳統(tǒng)。古代花鳥畫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師法自然,而是要通過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緣物寄情,托物言志。這種審美取向源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自然、社會、人三者間的相輔相成的關系。蔣才的花鳥畫即遵循這一理念,善于在寫生中將古人、造化、自我融合,用意對北宋工筆畫高度的概括和書寫意味的精研和探索。 蔣才早年師承孫其峰先生,隨后又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系統(tǒng)學習, 二十余年來在藝術上孜孜以求,筆墨功夫日益深厚,他山水、人物、花鳥兼長,尤善花鳥。近年來又傾心于以中國畫線描的形式作畫,以線示體,筆下花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照,或勻整、或流動、或回環(huán)、或屈折,寫花鳥的體態(tài)輪廓,高古寧謐,更能憑借他對節(jié)奏、疏密、剛柔、陰陽的把控,于畫理物理情理三者了然于心。 蔣才意在通過“線性流動”,追尋“屋漏痕”的趣味,點線交錯間,或徐或疾、或重或輕、或澀或滑,讓人通過物理的線帶來的生命感應,走進他畫里畫外的寧靜祥和,走進他純粹、清澄的世界。蔣才用心靈與自然對話,將他對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物的體悟,對樸素人性的理解以及對生活中美的感知傳達出來,營造一個個純凈質樸的境界,讓觀者的心靈與他一道沉浸在自然的生命中。把人的靈魂引向內(nèi)在的真實,從而使人的心靈純凈,領會到自然的崇高和永恒,善與美的愉悅,領會到回歸自然的欣喜。 正如蔣才所說:平鋪于畫案的宣紙就是他的舞臺,筆尖是其舞步,行走過的墨跡便是跳動的音符,譜成一幅如音樂如舞蹈的圖案。讀蔣才的畫,筆法堅穩(wěn),清新之氣,撲人眉宇。閑閑幾筆,剛吐柔茹,畫外有畫,物體形象固宛然在目,然而飛動搖曳,似真似幻,讓人完全溶解渾化于筆墨點線的互流交錯之中 蔣才作品 淺 談 筆 墨 文 / 蔣 才 筆墨作為中國書畫藝術的語言形式,有悠久的歷史。筆墨相依而生,筆是通過墨而跡化彰顯出來的,墨是依賴筆而付諸生命和活力的,其技法亦是如此。理論上,技是技,法是法,技是掌握了方法、門路和程序的基礎上通過刻苦訓練而獲得的,不是光說不練的產(chǎn)物,是非下一番苦功不可的。技巧的得來是練能獲得,熟能生巧。只知方法而不加練習何以獲得技巧?法不施而技難精。 筆墨,即筆法和墨法,而這是很難分開的。就筆而言,是通過墨以彰顯跡化出來的,必是因為有了墨才能展現(xiàn)他的各種不同姿態(tài)變化,墨的痕跡即使筆的表象,也就是說沒有墨附著于筆,就筆自身而言,是不能留痕跡的,筆只能通過墨來體現(xiàn)他的價值。就墨而言,它是依賴筆而付諸生命和活力的,沒有筆的支撐,它只是一抹扶不上墻的泥,墨因筆而得其形骸,是筆賦予它活力與風采。筆為墨之體,墨為筆之用,二者互為關聯(lián),缺一不可,無筆難以言墨,無墨亦何以談筆?如果說筆法是精熟套路下意識的結果,那么墨法就是勤于實踐勇于探索過程中經(jīng)驗的積累,如果說筆法可從太極始,那么墨法只能以無極終。黃賓虹認為:“論用筆法,必兼用墨,筆墨之妙,全以筆出?!敝袊嫃娬{(diào)有筆有墨,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情至深處,筆亦是墨,墨亦是筆。 總之,要用好筆墨,把筆墨用到雄渾、凝重、飄逸、蒼茫、率真、樸拙等的程度,還要有一個不斷修煉、不斷提高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艱辛和漫長的。就習畫者來說,在探索練習筆墨的同時,還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要多讀書,真正使得駕馭筆墨既無手障,又無心礙,達到得心應手,筆隨心動,形隨筆現(xiàn),神隨技化,渾然天成的自由、自然之境界。 蔣才作品 蔣才作品 蔣才作品 蔣才作品 蔣才作品 蔣才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