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異名】巴菽、剛子、江子、老陽子、川巴、毒點子、藥仁子 【釋名】時珍曰: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又謂“兩頭尖者是雄”,蓋其小者種皮尤堅脆,故稱剛子,音轉(zhuǎn)為江子。 【品考及產(chǎn)地】出巴郡、戎州、眉州、嘉州等,即今四川 【修治】八月采,陰干。用之去心、皮。 【性味】味辛性熱,大毒。 【本經(jīng)】味辛溫。主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結(jié)聚,堅積,留飲,淡癖,大腹水張,蕩練五藏六府,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內(nèi),除鬼毒蠱注邪物(御覽作鬼毒邪注),殺蟲魚。 【禁忌】無寒實積滯、體虛者及孕婦禁用。服后不宜食熱粥,飲開水等熱物,以免加劇瀉下。若服后瀉下不止,可以黃連、黃柏或綠豆煎湯冷服,或食冷粥,冰水等以緩解 【疏論】巴豆之功,瀉寒瀉火,走而不守,包搗去油,得熱則瘋?cè)艨耨R,得涼則靜若丘蛇。佐熱藥之用(白術(shù)、附子)可行水滯,下元中宮虛冷之疾可消。得化痰之藥(厚樸,法半夏)可化頑痰,凡腸胃之寒積可下。得平和之藥(大棗、甘草)快腸臟,而中宮之元陽可守。其外與(乳香、沒藥、木鱉子)制膏貼患處,可治癰疽,疥癬。昔龍繪堂曰:巴豆行寒兼行火,表里周流到處安---------多少壘塊不自達,必得此味始破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