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雖然大家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不斷增強,對冒充快遞、中獎等的低段位騙術(shù)早已建立起成熟的免疫機制,但可惡的詐騙分子卻不斷玩出新花樣,一通電話、一條短信就騙走上萬元的新聞仍然不時觸目驚心地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不,前幾天小編的朋友就差點上當: 新騙術(shù) 如果你收到了一個“朋友”發(fā)來的“我換號了,敬請惠存”的短信,你首先會怎么做呢?如果這個“朋友”再讓你幫忙呢? 近日,有市民反映遭遇新型“換號騙術(shù)”:被騙子假冒自己,給手機里的聯(lián)系人發(fā)短信,聲稱換了新號碼,然后行騙被假冒者的朋友和親戚。警方提醒,這仍然屬于冒充熟人的電信詐騙,只不過又進行了“升級”,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市民群眾的通訊錄資料,冒充事主向其手機里的聯(lián)系人進行詐騙。 接下來,就是老套的騙局臺詞:“我生病了,你資金還充裕嗎?我周轉(zhuǎn)不過來了,想問你借下,最晚下周還你……”或者是新的劇本“要求幫忙轉(zhuǎn)賬,幫忙購買機票之類的”,然后就是套路了。如果事主不打電話核實,說不定就會上當受騙。 比如有事主收到“借錢、轉(zhuǎn)款”短信后,以為親戚朋友遇到難處了,準備給“新號碼”打電話確認一下時,對方拒絕接聽,“我打電話又不接,打了三遍也不接。我覺得更蹊蹺了,于是我給××原來的號碼打了,通了!是××接的電話!他根本沒有換號!這個人是個騙子!” 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我們收到自稱親友更換手機號碼短信后,一般會順手保存,而不再另行核實。詐騙分子正是利用這樣的慣性,找到下手的機會。不法分子會通過各種手段先行獲取市民群眾的通訊錄資料,發(fā)送信息時騙子便能通過直呼名諱進一步降低事主防備。 記者從騰訊、獵豹等安全平臺了解到,這一類詐騙與之前直接的“猜猜我是誰”的假冒熟人電話詐騙類似,以前是直接撥打電話,現(xiàn)在改用群發(fā)短信,在未來很可能會出現(xiàn)迅速增長的趨勢。應該如何預防此類詐騙呢?陸兆華表示,建議用戶收到這一類信息之后,不要立刻保存新手機號碼作為聯(lián)系人,特別是非常熟悉的親人或好友需要第一時間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與本人進行確認。與熟人之間涉及到直接的資金來往都要特別小心,不要沒有多種方式確認對方身份,都不要輕易給對方轉(zhuǎn)賬。他建議廣大用戶安裝專業(yè)的手機安全軟件比如手機管家,可識別各種詐騙電話和短信。 免費關(guān)注:超級生活佐料,下集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