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騎單車去泰安農(nóng)村垂釣,途經(jīng)一家大門外,看到一只牛頭缸(缸的大小似牛頭)放在門前暴曬。這是幾十年前的情景了,我頓生好奇。放穩(wěn)自行車跑到近前一看,是這戶人家自己釀造的一缸豆瓣醬。被我猜著了?,F(xiàn)在很少有人家自己做醬。雖然自己用黃豆、面粉釀造出來的豆瓣醬味道特別鮮美,但要天天過問,很費事。所以做醬這件事就很少有人問津了。
提起做醬,這是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之前的事了。那時每年栽完秧、薅完草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把一些埂頭、墻腳能塍上黃豆的地方都塍上了,多余的黃豆種沒用了,就拿來做豆瓣醬。這也是一般百姓家庭用以解決夏、秋兩季早、晚小菜不足的一個辦法。
我們家每年做醬。頭天下午,媽媽就把剩余的黃豆拿來淘、洗干凈,放在水桶里浸泡,夏季氣溫高,時間不長,即能“滿堂”,剖開來看,兩片豆瓣上都沒凹塘,說明已經(jīng)泡透了,放在大鐵鍋里煮爛,悶上一會。睡覺之前,從鍋里起出,放在面盆或木桶里冷卻。每次做醬時,煮出來的爛黃豆,媽媽總要舀一碗,第二天早上放些油鹽作料,給我們早上搭粥。每次吃到黃豆搭粥,各人都要多吃半碗。
第二天,天剛亮媽媽就把葵花葉、玉秫葉摘些回來。媽媽說:“早上有露水、葉子不易卷,挺的時間長?!比缓笏衙娣鄣挂恍┰谥褙依?,中間撮個塘,就手把爛黃豆和不多的湯倒在面粉塘里拌和。幾下一拌,散松松的,再團成幾個黃豆面餅,均勻地散在竹匾里,餅子上面蓋上剛摘回來的葉子,然后把匾子吊在堂屋二梁上。以前農(nóng)村都是土墻草屋多,屋梁上溫度比別處高,而且空氣流通,適合黃豆面餅發(fā)酵,上“黃”快。
醬做得好不好,關(guān)鍵就在這個“醬黃”上;“醬黃”釀得好不好,就看你管理到位不到位。何為到位?即放在竹匾里的黃豆面餅要經(jīng)常檢查,溫度夠不夠高,太干燥了,要噴水保溫,溫度太低了,要加溫保暖,只有溫度適合它,“黃”才能上得好,正面上了一層“黃”,要把餅子翻個身,讓下半面再上透“黃”,沒有“黃”的地方,要把“黃”多的地方撮一些“黃種”到?jīng)]有“黃”的地方來“串黃”,待所有的“黃”都“串”到了,還要把面餅掰開來,讓餅子里里外外、邊邊角角都是醬黃一色,就算做醬成功了一大半。這時把竹匾從梁上解下來,捧到外面太陽底下曬一曬,就準(zhǔn)備下醬水。
下醬水最好是冷開水。按一斤水二兩鹽的比例,這時口感略咸一點,因為“醬黃”放進去還要改淡。過去都是用的大籽鹽,很臟,需要先放在冷開水里,用木棍順時針攪動,待其沉淀后,潷出上層清鹽水放到醬缸或缽子里。
“醬黃”干透了,放在鹽水里很快就軟化了。這時要放在太陽下曬。如果“醬黃”上得好,幾天一曬,上面一層彤紅。但每天要攪一次,早上攪最好,曬熱了不能攪,不然要滲水。曬在外面,要注意天氣變化,防止雨水沖淡咸氣,沖淡了要及時加鹽,否則容易生霉變質(zhì)。為了防雨淋,首先要準(zhǔn)備一個比缸口大一點的盆或防雨篷放在醬缸旁邊,見天色不對要預(yù)先加蓋,防止遭雨。一般鄰里之間也都互相關(guān)照。因為家家都有“醬”曬在外面。假若某戶沒人在家,天色轉(zhuǎn)變,自家為醬缸加蓋,都要順便幫鄰家代蓋好。如果你家遇到這個情況,別人也會幫你。
為了防止起風(fēng)把臟東西刮進“醬”缸里,以前沒有塑料網(wǎng)罩時,有人用一片竹篾扎個和醬缸口大小一樣的圓圈,中間襯個十字撐,清晨在屋檐口絞一些蜘蛛網(wǎng)在竹圈上,因為蜘蛛網(wǎng)既透明擋不住陽光,又能擋住樹葉,還能擋住灰塵。
曬醬最好日曬夜露,醬的質(zhì)量更好。
經(jīng)過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太陽一烤;加上原來“醬黃”又上得好,這個“三伏豆瓣醬”,直接是兩個啞巴見面沒話說,旱鴨子上樹刮刮叫。
這種“豆瓣醬”任你煮魚、燉肉、炒菜、燒豇豆,只要放上一兩湯匙,包你原汁原味,鮮美可口;蒸雞蛋、涼拌菜,弄兩方豆腐加上“豆瓣醬”放在飯鍋上一蒸,隨你就飯搭粥,讓你胃口大開,多吃半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