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在我國南北各地均產(chǎn)。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命力強(qiáng),生于菜園、農(nóng)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馬齒莧歷來都被當(dāng)作止痢要藥,這在唐代的《食療本草》中就有記載,說它“煮粥止痢”。傳說過去有位童養(yǎng)媳得了痢疾,被兇惡的婆婆趕到菜園中去等死,她吃了幾天馬齒莧居然不藥而愈。藥理研究證實,馬齒莧有很強(qiáng)的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因而有“天然抗生素”之稱。 作野菜未開花時口感最佳,入藥七八月份采收為宜 馬齒莧在未開花時吃新鮮的最宜:焯過后切細(xì),用蒜泥和麻油拌,頗有“野”味,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開花的也可食,但要曬干,到了冬天缺少蔬菜時,取來泡發(fā),制成餡包餃子。這在清代的《養(yǎng)小錄》中寫得很明白:“初夏采,湯焯曬干,冬用。”七八月份的馬齒莧已達(dá)旺盛生長期,此時收獲為豐產(chǎn)期,有效成分含量亦高。雨晴天露水干后,用鐮刀從基部割去全株,洗凈,略蒸或燙后曬干后,切段即可入藥。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馬齒莧的藥用價值,接下來為大家介紹10個以馬齒莧為主的驗房,有需要的朋友可在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使用。 1.菌痢腸炎:中醫(yī)辨證為熱毒內(nèi)盛者取鮮馬齒莧1000克,洗凈搗爛后擠汁150毫升左右,每天口服三次,每次服50毫升,連服5~7天。重癥還可用鮮馬齒莧煎液保留灌腸,每次200毫升,每天一次 2. 濕疹:馬齒莧 鮮品200 克水煎后,趁溫?zé)峤蓦p手 15~20 分鐘,每日 2~3 次。 3.小兒單純性腹瀉:中醫(yī)辨證為濕熱內(nèi)蘊(yùn)者可取鮮馬齒莧500克,煎煮去渣取汁,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分次服用,1天服完,連服2~3天。 4.急性闌尾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取鮮馬齒莧、蒲公英各250克,以清水煎兩煎,取汁濃縮至2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下,連服3~5日。 5.治療瘡癤及化膿性疾患:如暑令瘡毒、癤腫、乳癰、丹毒、蜂窩織炎、肛周膿腫、甲溝炎、黃水瘡、臁瘡、足癬感染等取鮮馬齒莧300克,洗凈搗爛,加水1500毫升,稍沸晾溫洗滌患處,每日2~4次;亦可用鮮馬齒莧搗成泥糊敷于創(chuàng)面,每日換藥4~6次。 6.急性尿路感染:尿頻、尿急、尿痛者可取鮮馬齒莧 150 克,水煎服,每日一次。 7.咽喉、牙齦腫痛: 鮮馬齒莧 500克,搗爛取汁漱口潤濕患處,每天 4~6 次?;蛘呷●R齒莧 250克,莖、葉燒炭存,撒患處。 9.陰囊濕疹(繡球風(fēng)):馬齒莧 200克,加水煎煮后熏洗患處,每日 3~4 次,也可用藥渣搗爛濕敷,4~6 小時換藥 1 次。 10.痱子:鮮馬齒莧200克洗凈搗碎,或藥店買干馬齒莧50克,加水1000~1500毫升,于無油的器皿中煮沸3~5分鐘,取汁。待水溫降至40攝氏度左右,毛巾蘸藥液濕洗患處;或?qū)瓋兜狡饺障丛杷?,泡澡(不用任何洗浴液?0分鐘左右,每日3次。 馬齒莧雖好卻為寒涼之品,腹瀉中醫(yī)屬于脾胃虛寒者忌食。懷孕婦女,尤其是習(xí)慣性流產(chǎn)的孕婦忌食,因與馬齒莧性屬寒滑,食用過多后,有滑利之弊。忌與胡椒、鱉甲同食。(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