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杜甫之死與平江杜墓

 八音琴行 2016-05-18
  本文探討我國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死因,卒葬地問題。首先論證了“飫死耒陽”論的違背歷史的事實;然后通過對杜甫的詩作和有關(guān)歷史文獻的分析,提出杜甫于770年冬因風(fēng)疾卒于潭岳之間的觀點;譚岳之間是一人很籠統(tǒng)的概念,本文對這個問題繼續(xù)作了深入的鉆研,得出杜甫卒地在湖南平江,平江小田杜墓是真墓的結(jié)論。

  唐代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是在湖南度過的,他一葉孤舟蕩漾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一帶,閱盡湖南大地上的戰(zhàn)亂和災(zāi)難,目睹人民的貧困和痛苦,加上自身的沉疴難起,詩人心里充滿了悲涼。唐大歷五年(770年)秋冬之際,他沿湘江北上入洞庭湖,隨后汩羅江來到平江縣。在離千年以前屆原行吟投江之處不遠(yuǎn)的地方,杜甫走到了他光輝而又悲慘的一生的盡頭?!肮式坦げ克?,來伴大夫魂”(唐?¤徐介詩),這是多么憾人心魄的悲壯和浪漫!

  一
  關(guān)于杜甫的死因和卒葬地問題,歷來學(xué)者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對這個問題作初步的探討,以求教于前輩同行。
  770年夏天,杜甫被洪水圍困于耒陽方田驛,斷糧半句,縣令聶某派人送來牛肉白酒,杜甫飽醉之后,當(dāng)夜死去,這與傳說的李白醉酒探月沉江而死一樣,是一個很荒誕的命題。
  杜甫768年(唐大歷三年)元月山川入鄂,意圖北上長安,實現(xiàn)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理想??墒怯捎诒狈綉?zhàn)亂頻仍,在鄂一年,得不到朋友的幫助,生活日益貧困,身體也一天比一天衰弱了,最后竟到了“饑借家家米,悉征處處杯”(《秋日荊南述懷》)的地步。待到這年冬末,由湖北公安入湘到了岳陽,至此杜甫開始了在湖南的兩年飄泊歷程。
  杜甫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陽樓,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南東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边@首詩意境遼闊,情調(diào)悲涼,憂國憂民的詩人的責(zé)任感和壯志未酬的漢息和諧地交織在一起;殘酷的現(xiàn)實和永不磨滅的理想的矛盾,使詩人痛苦彷徨。這是研究杜甫晚期思想和生活不可忽略的一篇作品。
  杜甫在岳陽生活很艱難,兩個月后,他少時的朋友、衡州剌吏韋之晉約他前往衡州,杜甫匆匆溯湘江往南走,到了衡州,韋之晉卻已調(diào)任潭州(長沙)剌吏,杜甫趕到潭州這時已是769年四月,韋之晉竟在當(dāng)月病故了。杜甫傷心至極。只好留在潭州。杜甫到魚市上買草藥,和漁民交朋友,倒是過了一年相對穩(wěn)定的日子。770年的春風(fēng)激發(fā)詩人的詩情,他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憧憬,寫下了飄泊生活中難得的一首快樂的詩,《風(fēng)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寫春風(fēng),寫桃花,成為詩人飄泊道路上的一首輕快的插曲??上届o的日子沒有過多久,770年4月,湖南兵馬使臧殺死潭州剌史崔,舉兵叛變。為避兵亂,杜甫挈婦將雛,駕舟前往郴州,因為他的舅父崔偉在彬州任錄事參軍。不料船到耒陽方田驛,被洪水圍困,不能前行,絕糧半旬,耒陽縣令聶某派人送來豐盛的牛肉白酒,一個千年未解之謎就在這里出現(xiàn)了。關(guān)于杜甫死因和卒地成為一個懸案?!帮勊礼珀枴闭撜哒J(rèn)為,杜甫在饑餓之中,飽餐了牛肉白酒,當(dāng)夜就死去了,卒地當(dāng)然就是耒陽;另一種觀點認(rèn)為杜甫離開耒陽以后,重新回到潭州,一直到這年冬季,在北歸途中因風(fēng)疾復(fù)發(fā),死于潭岳之間的某個地方。這就是“潭岳之間”論。
  最早提出“飫死耒陽”說的是約成書于843年的鄭處晦的《明皇雜錄》:“杜甫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令嘗牛肉白酒。后漂寓湘潭間,羈旅憔悴于衡州耒陽縣,頗為令長所厭。甫投書于宰,宰遂致牛肉白酒以遺甫,甫飲過多,一夕而卒?!编嵦幓奘侵?、晚唐之交的人,《明皇雜錄》上距杜甫之死僅六十余年?!杜f唐書本傳》在其后,稱“杜甫寓居耒陽,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擢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缎绿茣緜鳌返恼f法與前者大致相同,“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肉白酒,大醉,一夕卒?!碧迫死钣^所作《杜傳補遺》又是一種說法:“公往耒陽,聶令不禮。一日過江上洲中,醉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漲,為驚湍漂沒,其尸不知落于何處。洎玄宗還南內(nèi),思子美,詔天下求之。聶令乃積空土江上曰:子美為牛肉白酒沃飽而死,葬于此矣?!?div>  以上記述有不少不符事實,自相矛盾甚至錯誤之處。其一,杜甫在前往彬州途中在耒陽為暴水所阻,泊于方田,并非前此已在耒陽寓居;其二,聶令“書致酒肉”,而非“自擢舟迎甫而還?!倍鸥υ凇动燄嚮慕返脑婎}中寫得很清楚:耒陽縣治“陸路去方田四十里,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于方田。” 杜甫并沒有與聶令見面,所寫謝詩也未能面呈聶令;其三,阻水和贈酒肉是發(fā)生在同一時間地點的緊密相關(guān)的事件,舊《本傳》把它說成不同時間地點的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兩回事?!峨s錄》甚至把贈酒肉說成不同時間的兩次,其中一次在“頗為令長所厭”以后,這是自相矛盾,有無中生有之嫌;其四,一個明顯的錯誤是“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卒于耒陽?!庇捞┒瓯?,即公元766年,杜甫還未出峽,豈能“一夕卒于耒陽?”清康熙年間學(xué)者仇兆鰲說:“年次既屬差訛,則記事安得真確?”至于《杜傳補遺》,更象是在敘述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竟連玄宗早在762年死去這個事實都不顧了。難怪仇氏視之為“小說家言”,實在不足為據(jù)。
  《療饑荒江》是杜甫的絕筆,這是“飫死耒陽”論的一個重要論據(jù),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是一首五言二十六句一百三十字的長篇。詩的一至八句答謝聶令的饋贈,稱頌其家世才望,以“耒陽馳尺素,見訪荒江渺”為首句。九至十六句寫阻水半旬,只有羨慕猿猴和鸛鳥的矯捷,自己卻寸步難移。聶令贈牛肉白酒,實在比宰肥羊的大禮還要豐厚,且讓我借清酒澆愁懷。第十七至二十六句,我泊舟在靜靜的彬江畔,心念著長沙的干戈閑擾,當(dāng)平叛得勝的消息傳來,我在這荒江之上心情也會十分舒暢,最后以“問罪消息真,開顏憩亭沼”為結(jié)句。這是一首既充滿理性又抒情言志的長篇詩作,作者盡管自己身處閑境,但對國事充滿希望,絲毫沒有末路的消沉,更沒有片言只字透露出將死的信息。在荒江之上,饑饉之中,面對牛肉白酒,杜甫必然是先吃飽了肚子,再考慮其他,能有此詩作,可見牛肉白酒并沒有傷及杜甫的身體?!耙幌Χ洹钡恼f法不合情理,是顯而易見的。
  《療饑荒江》以后,詩人并沒有擱筆。從770年夏至冬的兒首詩,是他幾個月行程的里程碑,清清楚楚地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行蹤。耒陽阻水以后,杜甫不再南下郴州?!痘罔肥嵌鸥﹄x開耒陽以后的第一首詩,全詩二十八句一百四十字,前十四句描寫耒陽夏天的酷熱,蒸水疫癘,火云垢膩,是前賢絕跡不到的地方,我浪跡于此,深感愧疚。后十四句懷念漢水峴山的清涼,憧憬著回鄉(xiāng)以后的心情,寫作時間也正是770夏天離開耒陽沿湘江順流北上的時候?!痘罔泛痛撕髱资自姷拇嬖冢彩恰动燄嚮慕凡⒎墙^筆的一個鐵證。
  杜甫離開耒陽以后,聶令遍尋不獲,以為杜甫被淹死了,就在耒陽縣北不遠(yuǎn)的地方給他建了一座紀(jì)念墓。(并非如《補遺》所言,有意造假墓向天子交代。)因為這座空墳,產(chǎn)生了杜甫“飫死耒陽”的傳說。當(dāng)代學(xué)者馮至在《杜甫傳》中寫道,盡管這個傳說在唐中葉以后流傳很廣,但是“它和李白醉后水中探月而死的故事同樣地荒誕無稽?!?div>  耒陽阻水以后,貧病交迫的杜甫已無力走出湖湘,北歸成了泡影,一首《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終成絕唱。770冬季,潭岳之間,一縷詩魂,飄飄渺渺,追隨屈大夫而去。

  二
  耒陽阻水以后,杜甫掉轉(zhuǎn)船頭,順流而北,老病孤舟,自知“戎馬關(guān)山北”的理想已經(jīng)很渺茫,詩人只想在經(jīng)歷了一番磨難以后,能夠重歸故土,過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這種想法雖然很無奈,但卻很現(xiàn)實;盡管如此,“不死會歸秦”,對國事意欲有所作為的心是從來沒有平息的。
  在貧病困頓中,詩人仍時有作品問世。在潭州短期逗留時,《登舟將適漢陽》和《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是離湘北上的告別之作?!兜侵蹖⑦m漢陽》全詩12句,首句“春宅棄汝去,秋帆催客歸”,離去時正值秋天,在一片秋色之中,詩人想到中原戰(zhàn)火未熄,鄉(xiāng)書稀微,心里掛念著時局,思念著故鄉(xiāng)?!叭闩c時集,檣鳥終歲飛”,以塞雁、檣鳥自比,言已到了歸巢的時候?!奥归T自此往,永息漢陰機”,嘆息自己有心濟世卻已衰老無力,只有歸隱田園。據(jù)詩中的描寫,本詩作于大歷五年秋天是沒有疑問的。詩集中有王彥輔、鄭印、魯言的注,皆謂作于大歷五年之秋。
  如果說《登舟將適漢陽》是歸心似箭的表白,那么《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就是告別之辭了。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寫道:在天高水闊的暮秋時節(jié),我向你們辭行北歸,“北歸沖風(fēng)雪,誰憐敝貂裘?”時已暮秋,前路定是風(fēng)雪交加,我衣衫單薄,難耐饑寒。詩人委婉地向親友求助,但不涉寒乞之相。
  《長沙送李十一銜》是一首七言律詩。杜甫離開長沙前,偶遇乾元二年(758年)在同谷避難時見過面的李銜(李十一)。詩的首聯(lián)寫道:“與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碑?dāng)年杜甫寓居同谷與李相遇,到大歷五年秋天正好是十二秋?!昂稀本狗俏嵘希磳㈦x開時,杜甫想起朝廷授工部員外郎職時,自己仍在四川,郎官遙授、未能真正為朝廷做事,心里很慚愧,面對“朔云寒菊”,倍添離愁。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插曲,是杜甫770年秋天在潭州又一個有力證據(jù)。元代學(xué)者黃鶴稱此詩“五年秋自衡歸潭之一證也?!边@三首詩對我們研究的課題最有價值之處是展示了杜甫從耒陽回到潭州以后,即從夏到暮秋這幾個月的生活和思想,既然杜甫大歷五年秋天還在潭州,“飫死耒陽”的觀點就可以徹底否定,“以風(fēng)疾卒于潭岳之間”的論點也就有了前提。
  明、清以來,前者力主杜甫“以風(fēng)疾卒于潭岳之間”的觀點,特別是到了清代,康熙年間的仇兆鰲《杜詩評論》,雍正年間溥起龍的《讀杜心解》和乾隆年間楊倫的《杜詩鏡銓》,都提出了以上觀點?!讹L(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作于何時,是否杜甫的絕筆?這是這個觀點能否確立的一個關(guān)鍵。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是一首五言排律長詩,從詩的寫作時間、地點、詩的內(nèi)容和情調(diào)各方面分析,都可以證實此詩是杜甫的絕筆。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見參”,詩人的船經(jīng)常泊在洞庭東岸,看得見一平如鏡的湖面上最早出現(xiàn)的星辰。從這兩句詩看,杜甫寫這首詩的地點是過了洞庭湖東岸的地方,說是“潭岳之間”是準(zhǔn)確的?!肮蕠钤茟K歲陰”,透露出時間是冬天,愁云慘澹,悲涼陰沉。而“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戶砧”,可以看出寫詩的年份是770年。因為十年前,也就是肅宗上元三年(760年)杜甫剛剛來到成都,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塊荒地,在親友的資助下建起一座簡陋的草堂,種上朋友送來的各種樹苗。這時中原安史之亂以后還沒有恢復(fù),關(guān)內(nèi)鬧著嚴(yán)重的災(zāi)荒,杜甫總算暫時有個棲身之所,這個草堂也就成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圣地。從那時算起,十個寒暑以后就是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的時候,即大歷五年。杜甫768年出峽,到此時也正是三個秋天。在這里我們找到了這首詩寫作的地點:潭岳之間;季節(jié):冬天;年份:770年。本詩是耒陽阻水以后六首詩的最后一首。
  “轉(zhuǎn)蓬憂悄悄,行藥病涔涔。瘞夭追潘岳,持危覓鄧林。”這時候杜甫的病已經(jīng)越來越沉重?!隘庁病币痪?,黃鶴擬測是宗文死于湖南,但據(jù)考證并非如此,夭折的是“猶乳女”。杜甫受到這個打擊,危然難中,只好幻想能找到使免于渴死的“鄧林”。最后四句“葛洪尸定解,許靖力難任”言將死于道路,已無力處理任何事情,更不可能運行了?!凹沂碌ど皼Q,無成滋作霖”,自己內(nèi)顧無策,待濟于諸公矣。自此以后,再也不見詩人有作品。這是從詩的內(nèi)容的角度論證此詩是絕筆。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情調(diào)低沉,似籠罩著一片絕望的陰影,與杜甫過去的作品不一樣。一句話義雙關(guān)的“猶傷半死心”定了全詩的調(diào)子,詩中的景物悲涼,即景抒情,詩人的心情也同樣悲涼。詩中的生活細(xì)節(jié)描寫如“鳥兒重重縛,鶉衣寸寸針”,極言生活的貧困潦倒和心情的苦悶。在論證《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是杜甫的絕筆時,詩的情調(diào)、細(xì)節(jié)描寫的感情色彩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就這樣,在770年冬季,潭岳之間,也就是洞庭湖東岸汩羅江一帶,在離千年前屈原行呤投江之處不遠(yuǎn)的地方,一縷詩魂,飄飄渺渺,追隨屈大夫而去了。
  “卒于潭岳之間”論最早的文獻資料是元稹的《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元稹(779-831)寫的墓系銘并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扁舟下荊楚間,竟以寓卒武,旅殯岳陽,亨年五十九,……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歿,命其子嗣業(yè),嗣業(yè)以家貧,無以給喪,收拾乞,焦勞晝夜,去子美歿余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難矣?!边@里我們應(yīng)該注意兩點:第一,墓系銘是元稹應(yīng)嗣業(yè)所求而作,杜甫死時,嗣業(yè)雖然年幼,但祖父死于何時何地,他當(dāng)然應(yīng)該知道,至少他篚以后父母會告訴他。墓系銘的內(nèi)容他當(dāng)然我是認(rèn)可的,因此其可信度很高。第二,生于779年的無稹,在杜甫死后四十三年,他自己34歲的進修寫的這篇墓系銘,其中的觀點在當(dāng)時是很有代表性的。杜甫死后幾十年間,關(guān)于其卒時卒地多有爭議,但“潭岳之間”論在當(dāng)時和后世都有不少學(xué)者贊同,并非微之一家之言。到了宋代,呂大防的《杜工部年譜》作如下記述:“大歷五年庚戊,是歲,杜甫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四月避亂入衡州,至耒陽,盛夏回棹,秋至潭州,沿湘而下,冬卒于潭州岳州間舟中。作《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等詩?!背鹫做椪f:“況元稹作志在舊史之前,初無牛肉白酒之說。夫不信子孫之行述,而信史氏之傳聞,其亦昧于權(quán)衡審擇矣?!?div>

  三
  杜甫以風(fēng)疾卒于潭岳之間,這“潭岳之間”是一個怎樣的地理概念?杜甫究竟卒葬何地?“岳屬別無杜墓,遺跡在小田無穎。”我們找不出理由認(rèn)為什么人為了什么緣故要在平江修一座假墓。
  “潭岳之間”是一個怎樣的地理概念?長沙東北,岳陽西南是遼闊的洞庭湖東湖,除了潭岳兩地,洞庭湖東岸只有湘陰、汩羅和平江三地。杜甫的船依湖東岸而行,就是那個看得見湖面上最早升起的報曉晨星的地方,這時候船肯定已經(jīng)過了湘陰地界,因為湘陰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江口上,現(xiàn)在潭岳之間只剩下汩羅和平江了。一葉孤舟已經(jīng)到了汩羅江口,現(xiàn)在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斷詩人的小船駛?cè)肓算榱_江,溯流到了平江城。
  第一,《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描寫詩人來到了一個“峻扯得 ,城府開清旭”的地方,這個地方風(fēng)光秀麗,“松筠起碧潯,披顏爭倩倩”,是一個群山之中的小小“城府”。這樣的描寫與平江的自然景色十分吻合,因為潭岳之間只有平江是山區(qū),縣治中縣坪,在現(xiàn)在的平江縣城以南稍偏東的地方,正是個群山之中的“城府”。汩羅江沿岸在唐代物產(chǎn)富庶,交通方便,平江更是個休息療養(yǎng)的好去處,不少朝庭官員在此棄官隱居,不少文人雅士在此留連;而最關(guān)重要的是杜甫有舊友在平江。當(dāng)面臨衣食無著,病入膏肓的困境時,杜甫自知繼續(xù)北上已不可能,當(dāng)然希望得到友人的幫助,治療疾病,休養(yǎng)好身體,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第二、關(guān)于杜甫確曾溯汩羅江而上,我們從歷代詩人的詠杜詩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足跡。唐代詩人羅隱的《經(jīng)耒陽杜工部墓》寫的雖是耒陽,卻把杜甫的行跡與屈原行吟之地并提:“屈原宋玉憐居處,幾駕青螭緩郁陶?!毙旖榈摹笆纸鱼榱_水,天心知所存,故教工部死,來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風(fēng)騷共一源,消凝傷往事,斜日隱頹坦?!币馑季驮倜靼撞贿^。更有意思的是錢謙益給解縉的詠杜詩作的一個注,“則杜陵之沒,不特以牛肉白酒,并罹汩羅之酷矣。”錢氏是持“飫死耒陽說”的,在這里卻把“罹汩羅之酷”視為杜甫的死因。綜上所述,認(rèn)為杜甫曾入汩羅江是有道理的。
  此外,關(guān)于杜甫在平江登岸,《永樂大典》卷五千七百六十九引《古羅志》稱汩羅一帶南宋有杜公亭,相傳是工部系舟之處,亭子年久失修,近于頹圮,后人懷念杜甫,把它修葺了一番。平江民間也有杜甫在鐵匠堪一地登岸的傳說,二者可相互印證?!豆帕_志》很可能是記載平江歷史的典籍,可惜我們沒有找到這本書。
  總之,杜甫來到了平江,但風(fēng)疾復(fù)發(fā),加上多種疾病的折磨,使詩人沒有來得及投友求醫(yī),就在平江寓所溘然長逝了。
  杜甫死后,家人無力扶柩還鄉(xiāng),只好“爰葬”于距中縣坪十里的大橋鄉(xiāng)小田村天井湖畔。據(jù)我們2003年考察,平江杜甫墓一室二耳,唐墓風(fēng)格,碑文為“唐左遺檢校工部員外郎杜文貞公之墓。”墓前為杜公祠,門樓上刻有“詩圣遺阡”四個大字,祠中有覆盆式蓮花柱礎(chǔ),是唐代構(gòu)件,雖經(jīng)歷代多次修繕,至今保留完好?,F(xiàn)存杜墓是1883年(光緒五年)重修,1985年,湖南省博物館曾請專家鑒定,認(rèn)為“具有唐代中朝磚室墓的特征”,是典型的唐代墓葬。明天啟三年的《福建汀州杜氏家譜舊序》寫道:“左拾遺授職員外朗晚游湖南,卒于潭岳之間,旅殯岳陽。所生二子,長宗文公早逝,次宗武公病難歸葬,囑其子嗣業(yè)公歸葬偃師,又因干戈擾攘,爰葬平江,卜居是邑以祭守其墓?!奔螒c西丑《杜氏家譜序》的提法也與前者基本一致。平江春秋時代屬羅子國,秦漢時稱羅縣,屬長沙郡,唐時叫昌江縣。屬岳州,五代后唐諱昌,遂改名平江。由此可見,序稱“旅殯岳陽”具體地點就是其屬縣平江。光緒丙辰版的《錄存杜姓家譜》中有李元度(平江人,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官至貴州布政史)經(jīng)過一番孝察寫成的《杜墓孝》,更足以證明杜甫的卒葬地在平江:“……吾平正潭岳之交也。平為岳陽屬縣,唐曰昌江,治在中縣坪,由洞庭 流,一舟可達。小田距昌江治十里……岳屬別無杜墓,遺跡在小田無疑。“李元度諳于曲籍,博通詩文,且熟悉家鄉(xiāng)情況,他的推論是可信的?!奔易V乃是記載家庭繁衍變遷的第一手資料,以上三譜的序不約而同地認(rèn)定平江為杜甫的卒葬地,無可懷疑;尤其是李元度的“岳屬別無杜墓,遺跡在小田無疑”的觀點,更是至關(guān)重要的依據(jù)。
  天啟,嘉慶兩譜的序都敘述了一個事實,即杜甫死后葬于平江,宗武父子“卜居是邑以祭守其墓”。杜姓后裔留在平江,有力地證實了杜甫墓確在平江,唐代對祭祀十分重視,以法令的形式規(guī)定,其父死后,其子需守制二十七個月,三年不得遠(yuǎn)行。宗武與在平江出生的獨生子嗣業(yè)就留在平江,占籍為平江人。據(jù)乾隆《平江縣志》載,明代湖南參政陳愷、僉事張景賢駐平江,在杜氏后裔杜富家中發(fā)現(xiàn)了唐至德二年(757)授杜甫左拾遺敕和宋紹興三十二年(1062)授杜甫裔孫杜邦杰孫節(jié)郎敕的原件。修昌江杜氏族譜時,陳張兩人還寫了跋。
  平江小田有個杜家洞,是杜姓遷平江的始居地,其始祖是杜宗武。最遲到宋代,杜氏后裔還居住在杜家洞。另一位平江人張岳齡的《杜工部墓辯》稱:“夫以子美先生葬于平江,子孫從之,誥敕俱在,譜班班可考,其墓夫復(fù)何疑?”嘉慶編修的《平江縣志》除證實元微之的《墓系銘》所提屬實以外,還詳細(xì)記載了杜甫后代流寓平江,在此安家的情況。直到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還有研究者在平江會見過杜氏后裔、九十高齡的杜次彭先生,杜老先生證實,杜甫和杜邦杰的誥敕原件原保存在杜氏后裔杜瑞生家,杜瑞生民國十年去世后,這兩件珍貴的文物就不知落到誰手里了。能夠證實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平江還居住著杜氏后人的還有一本小冊子,就是平江縣志辦公室吳定邦編寫的,解放軍政治學(xué)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平江古今》。
  杜甫在湖南足跡所及之外,除平江以外,耒陽還有一座杜墓。雖然只是聶縣令修建的一座紀(jì)念墓,卻迷惑許多人,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詠耒陽杜墓的詩,其中戊昱的《耒陽溪夜行——為傷杜甫作》被認(rèn)為是最有代表性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戊昱是杜甫的友人,他在770年秋天路過耒陽,寫下了這首詩。詩中描寫耒陽溪秋夜的凄清景象,想起杜甫離開耒陽后杳無音信,不禁悲從中來:“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詩中沒有一字提及杜甫是否真的葬于此地。韓愈(768-824)的《題杜子美墳》歷來持否定態(tài)度的人很多,有人認(rèn)為宋人偽托。即使真的韓愈所作,其內(nèi)容也不僅僅涉及一些傳聞:“一堆空墳煙蕪里,虛使詩人悲嘆起,……墳空飫死已傳聞,千古丑聲競誰洗?”韓愈推波助瀾,以訛傳訛,給杜甫妄加“飽死”的“丑聲”,是很不負(fù)責(zé)任的。宋人鄒定“自是風(fēng)霜侵病骨,非干牛酒宛詩腸?!痹擞囗ァ耙鬟呉姷霉嫦瘢獑柟珘炚娌徽?。”清人彭而述“如公原未死。疑膿在江關(guān)?!逼渌灰灰幻杜e。杜甫既然沒有飫死耒陽,耒陽當(dāng)然不可能有杜甫的真墓。以上論述只不過是個參照,以論證平江杜墓的真實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認(rèn)為什么人為了什么緣故要在平江給杜甫造一座假墓。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