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到底該如何吃?于康:科學吃鹽 鈉離子:一把雙刃劍 食鹽的主要成分為鈉離子和氯離子,故其化學名又稱“氯化鈉”。從古至今,傳統(tǒng)食鹽的成分都是氯化鈉。而其中的“鈉離子”扮演著核心角色。 人們離不開食鹽,離不開食鹽中的鈉離子。鈉離子具有維持機體貼的酸堿平衡,穩(wěn)定組織間液的滲透壓,維持正常的肌肉神經的興奮狀態(tài)等獨特的生理功能,是維護機體正常代謝活動、保護人體健康的重要物質。 好在鈉廣泛存在于各類天然食物中,一般情況下不易缺乏。只有當運動或勞動量過大、流汗多時,才可能導致缺鈉。這時適當服用生理鹽水是必需的。 目前,人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鈉的過多。過多的鈉離子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危害健康。當攝入鈉鹽過量,腎臟難以排除干凈,日積月累在體內的超量鈉離子,就會直接影響副腎皮質激素等內分泌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致使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從群體調查的結果分析,高鹽飲食的人群,其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遠遠高于低鹽飲食人群。據(jù)調查,我國高血壓呈北高南低的明顯差異,這和鈉鹽攝入量的高低分布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 每日吃鹽知多少? 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健康人每日吃鹽量不宜超過5克。對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一般不超過每日5克;高血壓患者不超過每日3克;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不超過每日2克。 警惕“隱形鹽” 應注意的是,食鹽有兩個來源:一部分來自烹調時加入的鹽分;另一部分來自食物中本身含有的鹽分。很多人重視炒菜時加入的“看得見”的食鹽,但往往忽略存在于加工食品中的“隱形鹽”,而一些吃起來不咸的食物也可能含相當數(shù)量的鹽。如果不加控制,這些“看不見”的鹽的攝入量非??捎^,甚至可能超過“看得見”的鹽,結果導致總量大幅度超標。 因此,需要特別注意減少部分高鹽食品的攝入。這些食品主要包括各類含鹽的調味品(如醬油、咸菜、榨菜、黃醬、腌制食物等)和部分熟食制品或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等)等。 具體的換算關系大約為: 100克腌芥菜頭相當于19g 食鹽 100克醬蘿卜相當于18g 食鹽 100克醬油相當于15g 食鹽 100克榨菜相當于11g 食鹽 100克黃醬相當于9g 食鹽 100克腌雪里蕻相當于8.5g食鹽 100克香腸、火腿相當于4g 食鹽
可見,控制鹽分攝入應“全方位”入手,單單減少食鹽的攝入是遠遠不夠的。 高鉀低鈉鹽-吃鹽的另一選擇 目前,市面上有一種“高鉀低鈉鹽”。其特點是鹽的主要成分是鉀離子而非鈉離子。有研究都提示,鉀離子對心血管系統(tǒng)可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適量攝入富含鉀的食物對控制血壓可能有一定益處。 將升高血壓的“鈉鹽”變?yōu)槠椒€(wěn)血壓的“鉀鹽”是一種聰明的選擇。然而,事情并非如想像般簡單:有人不喜歡鉀鹽的口感和“風味”;有人抱怨很難買到鉀鹽,凡此種種,使真正進食鉀鹽者還不多。但隨著健康意識和營養(yǎng)知識的提升,隨著鉀鹽供給的日益豐富,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將更多地選擇高鉀低鈉鹽以替代目前傳統(tǒng)的鈉鹽。應注意的是,對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鉀鹽。 避免高鈉鹽的“高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