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偉大名著《紅樓夢》的描寫中,我所看到的,正是四大家族物質的富裕與金陵十二釵們精神的充實,那種月下花前、流水葬花、才女們吟詩結社等一系列的幽美、動人畫卷,是此前的長篇小說中所不曾有的,傳遞美、歌頌美、寫出美的被毀滅,這是《紅樓夢》不同于明代四大奇書的主要特征。 誠然的,明朝四大奇書中的《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作為小說本體,它們也寫到了人們對于理想美的追求和對現(xiàn)世主流價值觀的肯定,不過,書中所描寫的場景與畫面,畢竟離現(xiàn)實太遠,單以人物論之,典型如武松、宋江、魯智深、諸葛亮等藝術形象,本來就帶有理想化、超人化色彩,離現(xiàn)實太遠,盡管,這三部也堪稱偉大經(jīng)典,是前期或此后同類小說難以逾越的巔峰。 到了《紅樓夢》中,反應現(xiàn)實中的美,肯定詩意化、理想化的人生及人作為個體對于美的追求,最終表現(xiàn)出美的被毀滅,成為了通部的主導,而那些貴族家庭、現(xiàn)實中的腐朽與黑暗,反倒成了主導的陪忖,從而由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說,《紅樓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創(chuàng)新與探索精神的偉大作品。人作為個體不是單色調(diào)的,這在《水滸傳》中已經(jīng)有所突顯,而《水滸傳》的一大藝術成就,便是塑造了一大批各有個性特征、性格鮮明的典型人物,所謂一百單八人,人各有聲口,人各有個性,后來,這于《金瓶梅》中又得到了發(fā)展,而真正意義上的由類型化向典型化過度的最終完成,則是表現(xiàn)于《紅樓夢》中。前人說: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話用來說賈寶玉、金陵十二釵也不為過,諸如賈寶玉,他固然敢于大膽的質疑傳統(tǒng),但作為貴族公子,對于傳統(tǒng)卻是有所質疑而無徹底否定,他的身上固然有憐香惜玉的一面,但同時也有爛施淫威的另一面,這樣的藝術形象符合文藝界對于典型的定義,也因此顯得貼近生活,讓人覺著真實可信。 或許可以這么說,評價一部小說是否偉大的標準,就是看它是否傳遞、表述了美,作者審美情趣的高低與否。以真善為美,這是我國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畢竟,現(xiàn)實中的丑惡事件或人物雖然無時無刻的不在上演、出現(xiàn),但從整體上看去,應該不是占據(jù)主流,化丑為美是不存在的,丑就是丑,美就是美?!都t樓夢》為什么偉大、在藝術成就上超過了明朝的四大奇書呢?在我想來,應該是它的審美理想很高,可以這么說,《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部雅文學的經(jīng)典文人小說。如果將它同《金瓶梅》作個比較,那顯然是存在著雅俗之分的,《金瓶梅》中所描寫的市井社會、市井人物及所反映的各種社會丑陋現(xiàn)象,是曹雪芹所不屑一顧的,舉個例子,《紅樓夢》中寫到了市井馬販,但請注意,曹雪芹是如何給他起名的呢?叫作王短腿,至于劉姥姥,更是為我們所稱贊的正面人物賈寶玉等稱作“母蝗蟲”,短腿、蝗蟲,這不是明顯的帶有侮辱色彩么? 《紅樓夢》寫美堪稱是登峰造極、無與倫比,至少在世情小說中,找不到第二部可以與之相媲美的作品,它具有很高的審美理想,詩意化、理想化、典型化遍布通篇,這是我喜歡并推崇《紅樓夢》這部清代小說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張愛玲曾說:讀完《金瓶梅》,有種過完一生的感覺,這是否過于消沉?因為,生命中畢竟還有無盡的遺憾與永恒的美好存在,一如《紅樓夢》中的繁華雖然稍瞬即逝,但卻沉淀為了一個民族永恒的文化基因。? |
|
來自: 秋雨書軒 > 《紅樓夢當代百家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