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
博古琴軒
西安博古琴軒
古琴,亦稱七弦琴,或絲桐、綠綺等,因縛弦七根又稱“七弦琴”。琴體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形狹長。弦外側(cè)的面板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徽”。唐朝詩人劉長卿詩句:“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逼洹捌呦摇敝傅木褪枪徘?,“泠泠”則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詩經(jīng)》中記述“琴”的詩句很多:“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保ā抖ㄖ街小罚扒偕谟?,莫不靜好。”(《雞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保ā堵锅Q》)等?!稑酚洝防镆灿浻校骸白簿掮?、擊鳴鼓、彈琴瑟、吹竽笙、而揚干戚?!薄八醋魑逑抑?。”及《戰(zhàn)國策》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等。這些記述除了說明“琴”的存在有著悠久的歷史之外,還說明了它在當(dāng)時社會生活中已有了相當(dāng)范圍的影響和應(yīng)用。公元前433年戰(zhàn)國曾侯乙墓的出土“琴”,其整體的結(jié)構(gòu)形制,面板、底板、岳山、弦軫、雁足及縛弦的方法,這些基本結(jié)構(gòu)都與今天還能見到的唐、宋以來的傳統(tǒng)古琴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琴身較短,僅有67厘米,縛琴弦十根,琴面上刻有方圓形線條淺槽①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琴”,縛弦七根,體長82.4厘米,形制與曾侯乙墓的出土“琴”一樣,屬同一種樂器,琴面雖仍有淺槽形痕,然從琴的內(nèi)側(cè)側(cè)邊,離琴尾全長的三分一處(約五度按音的位置)磨損的痕跡分析,有可能增加了五度音的按音演奏。這兩張出土“琴”與現(xiàn)存唐代以來的古琴,不論在結(jié)構(gòu)形制還是演奏方法,都是同出一源,一脈相承。它們作為古琴的前身,并發(fā)展成唐宋以來的古琴,是符合樂器發(fā)展從簡到繁、從多形到定形的邏輯軌跡的?!对娊?jīng)》等文獻記載與出土“琴”的實物,其年代相近可以說是文實相符,所以古琴有著近三千年的歷史的說法是確鑿可信的。 古琴制作工藝也有悠久的歷史,制琴名家輩出。唐代、僅四川雷氏家族就有雷霄、雷威、雷玨、雷迅等十余人。還有張越、郭亮、李勉等高手。給后世留下不少精品。宋代名家有朱仁濟、衛(wèi)中正和金道,元代有朱致遠、嚴古清、明代有祝公望、張敬修等。 古琴整體是一扁長形音箱,長約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5厘米。面板又稱琴面,是一塊長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在項、腰處兩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shè)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頌足。面、底板膠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構(gòu)成與琴腹相隔的空間,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設(shè)音梁,又稱項實。琴腹中有兩個音柱,稱天柱和地柱。弦軸又稱琴珍,多為圓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于琴軫上。琴弦用絲制纏弦。岳山鑲嵌于面板首部,也開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個琴腳,琴首部兩個叫鳧掌,琴尾部兩個叫焦尾下貼,起墊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個螺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標(biāo)記音位。 古琴造型優(yōu)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biāo)志。由于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zhì)、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 演奏時,將琴置于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技音一百四十七個。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輪、撥刺、撮、滾拂等;左手有吟、猱,綽、注、撞、進復(fù)、退復(fù)、起等……
|
|
來自: RK588 > 《藝術(sh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