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隨州市民俗文化 隨州地處鄂豫交界,為南北文化薈萃之地, 隨州神農(nóng)公園 隨州神農(nóng)公園 其特點是南北兼收、諸藝并存。以戲劇為例,反映楚文化的漢劇、楚劇在隨南擁有廣大的觀眾,表現(xiàn)中原文化的曲劇、越調、豫劇在隨北也有廣泛市場。而別具一格的隨州花鼓戲,更為隨州人民喜聞樂見。最初的隨州花鼓戲是一些民間藝人身背一個圓形小鼓,邊打、邊舞、邊唱的民間小調,后來發(fā)展到人唱,眾人幫,打起鑼鼓冬冬倉。至今神農(nóng)廟,年年賽村鼓,又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劇調,隨州花鼓戲逐步形成了以蠻調、呔調、梁山調、彩調為主的聲腔藝術,內(nèi)容大多反映男女愛情、反對封建禮教、鞭撻嫌貧愛富、歌頌公正廉明等,但也有一些低級荒誕的糟粕并存。摬懷齷實跡是隨州花鼓戲的又一特點,如果需要時,人在后臺答應即可,皇帝從不正面出場,反映了花鼓戲為底層勞動人民的小戲的特點。建國后,特別是1956年建立專業(yè)花鼓劇團后,上演劇目大大豐富,整理編演、移植傳統(tǒng)戲、新編歷史劇、創(chuàng)作演出現(xiàn)代戲共40多臺。1985年,新編歷史劇《楚莊王》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第一次搬上銀幕,將隨州花鼓戲推向全國。 以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為主體的隨州民間文藝集南北之精華,絢麗多姿、獨具一格,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宗極珍貴的文化財富。一般常見的民間文藝形式有龍燈、板凳龍、獅子、旱船、高蹺、鼓書、道情、嗩吶、山歌、號子等數(shù)十種,尤為突出的是以隨州(獨人轎、獨龍杠、獨角獸)為代表的民間文藝形式,更是顯示了地方藝術特色的魅力。 獨人轎是隨州及周邊地區(qū)深受群眾歡迎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上一根長竹片,上扎一頂轎蓋,坐轎人在轎頂下表演。以兩人表演為宜,男女皆可。表演者踩著鼓點或音樂節(jié)奏,加上愛情、幽默滑稽的嘻鬧情節(jié),能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效果。獨龍杠,是用長短杉桿交叉成撌當字形扎緊,兩人抬桿,一人掌桿后部,前桿表演者多扮成贓官,胸前用篾片系著一個便壺,隨著桿的閃動,贓官的烏紗帽翅上下擺動,便壺也不時擺動到贓官胸前,模樣滑稽可笑,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嘲弄。此種表演一組或多組進行均可。 民間稱其:桿子當轎,好看好笑,不是真轎,而是嘻鬧。獨角獸指表演者兩手向上伸直合并頭部,形成摱瀾菙,在肚皮上畫出人或獸的臉譜,以雙乳為眼,以肚臍為嘴,中間胃部畫上鼻,腰部圍上一個黑裙子(意為胡子),與一群小孩嘻玩,體現(xiàn)一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藝術境地。1993年的開幕式上,成功表演令數(shù)萬名中外來賓大飽眼福。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 炎帝神農(nóng)傳說(湖北省隨州市、神農(nóng)架林區(qū))及花鼓戲(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湖北省隨州市、麻城市;湖南省岳陽縣、邵陽市、常德市)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湖北隨州市特產(chǎn) 地方飲食 廣水滑肉 廣水市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相傳,10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廣水名廚詹廚師得知,便為其做了一道滑肉,葷素搭配。唐太宗吃后,覺得醇香可口,又不膩人,很是開胃,一碗滑肉很快被吃光。此后,詹廚師每天都為李世民做上這道菜,李世民身體強壯起來,便封詹御廚為廚王。 隨州春卷 隨州春卷也稱春餅。清朝滿漢全席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據(jù)傳東晉就有,唐宋更為盛行。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jié)物新”都反映當時這一習俗。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李時珍:“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span> 特色食品 馬坪拐子飯 拐子飯是湖北省隨州市的一種盛行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起源于廣水馬坪鎮(zhèn)。傳統(tǒng)做法是專選豬腳拐子部分及豬肘子肉紅燒放在瓦罐里燉酥香,拐子飯?zhí)貏e之處是在早上吃,實實在在的“吃早飯”。 由于拐子是豬腳部分的“活肉”,吃起來油而不膩,口感特好。尤其豬皮厚實膠質豐富,十分爽口。拐子飯除有豬拐肉外,還配有其他小菜及小魚等上十種,任意挑選。俗話說“早餐吃飽,中餐吃好,晚餐吃少”。拐子飯是增強早餐食欲的佳肴。 除此之外,隨州特產(chǎn)還有紅梅李、蜜棗、香菇、板栗、吉陽大蒜、茶葉、銀杏、葛根、三黃雞、泡泡青、厲山腐乳等[14-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