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史導論”第一講: 古代希臘文明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講一下有關希臘的問題。我想這肯定也是大家感興趣的問題。當我們大家想起希臘的時候會想起什么?我們想起雅典娜。還想起什么?奧林匹克運動會。還想起什么?古代有很多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蘇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柏拉圖(前427一前347)等等。還有什么?還有那么多偉大的雕刻。所以我們一下子就覺得和希臘非常近。我們今天來講古代希臘的傳統(tǒng),主要就介紹大家認識希臘人。 希臘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很純潔、很純情,他們是自然主義者。你到希臘看,希臘靠海,有一個海叫愛琴海,多好聽。愛琴海邊的人白天喜歡體育鍛煉,喜歡游泳,晚上睡覺是很晚的。那里的人感情是很熱烈的,他們待人是非常好的,很重感情的。這種自然主義還使得希臘人很少去建摩天大樓,他們就要建與自然親近的建筑,這一點和羅馬很不一樣,和中國倒比較接近。中國古代最高的理想是什么?是融于宇宙之中,像成都草堂,以小見大。希臘也有這種自然主義傾向,自然主義跟人為是相對的。現(xiàn)在的好多事物都是人為的,我們到哪個公園一看,都是人工造的。我們這個演播室特別亮,這是燈光的問題,所以都是人為的。而古希臘喜歡自然,和人為構成對立。還有古代希臘人包括現(xiàn)在希臘人都非常喜歡美,非常喜歡文化。美和丑是對立的,這個美在希臘還是分等級的,什么叫美什么叫不美,這里面有很多問題。首先那個美不僅僅是外表美,還有心靈美,還有一種美感。希臘有個哲學家叫柏拉圖,他構筑一個思想叫精神之愛,你能理解嗎?精神之愛就比較高級,你住在上海,他住在北京,兩個人一輩子不說話,然后心心相通。你能做到嗎?希臘人的各種感覺是分等級的。首先是味覺,味覺高級不高級?和口連在一起,高級不了。比味覺好一點就是視覺,視覺就有一點抽象了,能夠看很遠的東西。再就是聽覺,聽覺更抽象了。然后還有心靈美、心靈的感覺。所以他們就有這樣的說法,心靈的感覺特別美。心靈的感覺再上升到心靈的愛情——精神之愛,那個東西就比較懸了。 我們剛才所講的很多條原因了,都是現(xiàn)代人的概念,所以“言必稱希臘”也是現(xiàn)代人的概念。那么為什么要“言必稱希臘”?無非是要高峰體驗了,要理性主義了,古希臘的那個優(yōu)秀了;現(xiàn)代人的一種反思精神了,等等。但是你想整座西方文明這樣一座大廈它能建立在這樣一種玄想的基礎上、這樣一種浪漫的基礎上嗎?一定不能,一定還有一些更深刻的東西我們沒有發(fā)掘出來。你想西方人為什么要去研究希臘?希臘就這么一點地方,也不是很大,為什么非洲人、美洲人、英國的盎格魯一薩克遜人、德國的日耳曼人,他們一找源頭都找到了希臘去?你說希臘和他們是不是真的有血緣關系?是不是地理概念?“言必稱希臘”是一個文化概念還是一個地理概念?是一個文化概念。所以我們想了半天,我們覺得不是地理概念,它是一個文化概念,也就是說古代希臘人的生命力,那種真性情、真血性,成了一種文明發(fā)酵的“酵母”,西方人就用這樣一種“酵母”來醞釀西方文明的“佳釀”,所以這樣就叫“言必稱希臘”。那么“言必稱希臘”不能在一個“雞蛋”上來“蓋房子”,所以我們再仔細去看,它是建立在一個很穩(wěn)定的基礎上,這個基礎叫做英雄主義。你把一座大廈蓋在“英雄主義”的身上,不錯了吧?! 所以這樣一種希臘人,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美感,后來就漸漸地走向理性,也就是詩漸漸變成歷史學了,漸漸走向了理性。這樣的一種理性的色彩,后來就比較多了。我們只要比較一下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我們就感到哪個文化比較理性,羅馬文化還是希臘文化?羅馬文化比較理性。你看后來希臘人被羅馬文化所取代了。我們比較一下,我們總是把希臘和羅馬都叫古典文明,是不是古典文明?是。但是羅馬和希臘很不一樣,羅馬強調制度,強調國家,強調法律,強調一元化;希臘強調個人,強調精神,強調文化,強調英雄主義。所以我們從這里面感到不能把希臘和羅馬完全當作一回事。這兩種文化很不一樣,晃動得很厲害,所以從希臘向羅馬文化的轉變,就是從浪漫主義向理性主義的轉變,盡管希臘本身也有理性主義。 你看古代希臘人這么有詩意,后來羅馬人有理性,從外觀來看,西方文明總是有兩個東西,一個理性的成分,一個詩性的成分,后來中世紀搞信仰時代,那么浪漫,后來又怎么樣?文藝復興時期有人文主義,后來一個時代又是理性時代,后來又是科學時代,還有現(xiàn)在的后現(xiàn)代主義,一個個是交錯的。就是理性和詩性兩種元素在相互交替。為什么“言必稱希臘”呢?因為古代的希臘和羅馬確實奠定了西方文明的詩性和理性兩種元素。另外希臘還奠定了一個東西叫世俗主義,希臘的神也好,信仰也好,體育運動也好,是談彼岸還是談此岸?他們談的是現(xiàn)實世界上的事情,不是談彼岸、神靈的世界。神不是永遠住在奧林匹亞山上,而是從山上走下來,參與和幫助人們進行生活。所以希臘人發(fā)展了他們的世俗世界。還有一個貢獻是希臘人發(fā)展了人文主義,人文色彩很重。所以我們從西方的文明的運動形式來看,經常會感到有一種非理性的人性欲望的沖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把古代希臘文化當作醞釀“西方文明之酒”的一種“酵母”,是不會錯的。本來我還要講很多故事,因時間有限,現(xiàn)在就到此為止。但是我歡迎大家提問題,你們一問,我又有機會來“胡說八道”了,謝謝大家。 看得出來,朱孝遠老師是一個很特別的歷史學者,因為他富于浪漫和詩性。這種性格恰又與他所研究的古典文明的內涵相契合,于是便不難理解為什么他的見解總是如此別致而深刻。我一直認為,一個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當經歷兩個階段才稱得上真正的優(yōu)秀:一是“有教養(yǎng)”,二是“有修養(yǎng)”。教養(yǎng)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行為素質,而修養(yǎng)則更強調它的內涵和品位。顯然,朱孝遠老師已經達到“有修養(yǎng)”這重境界了。因此,絲毫不必掩飾我有多么的欽慕他的人格。 后記:在我看來,讀書是為了品人,讀不同的書是為了品不同的人,二者之間并不對立,甚或在根本上就是相通的一體。如果這個觀點正確的話,就讓我們繼續(xù)追問下去:品人又是為了什么呢?我認為,品人是為了“修身”。當我們從書里閱盡了形形色色的人的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偽,智慧的積淀就會為我們自己的生命塑造提供一個參考。我知道,當一個人懷著“品人—修身”的信念去“讀書”,他一定會得到一些與眾不同的收獲。 |
|